•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15

lathermatthaus
首页 > 税务师 > 税务师笔记税法二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休闲星星仔

已采纳

(四)日常管理

1.汇总纳税企业发生的资产损失,应按以下规定申报扣除:

(1)总机构及二级分支机构发生的资产损失,除应按专项申报和清单申报的有关规定各自向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外,二级分支机构还应同时上报总机构;三级及以下分支机构发生的资产损失不需向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应并入二级分支机构,由二级分支机构统一申报。

(2)总机构对各分支机构上报的资产损失,除税务机关另有规定外,应以清单申报的形式向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

(3)总机构将分支机构所属资产捆绑打包转让所发生的资产损失,由总机构向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专项申报。

2.总机构应将查补所得税款(包括滞纳金、罚款,下同)按照规定计算分摊和缴纳。

五、合伙企业所得税的征收管理

(一)合伙企业以每一个合伙人为纳税义务人。自然人:个税;法人和其他组织,企业所得税。

(二)合伙企业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采取“先分后税”的原则。

(三)合伙企业的合伙人按照下列原则确定应纳税所得额:

1.合伙企业的合伙人以合伙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按照合伙协议约定的分配比例确定应纳税所得额。

2.合伙协议未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以全部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按照合伙人协商决定的分配比例确定应纳税所得额。

3.协商不成的,以全部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按照合伙人实缴出资比例确定应纳税所得额。

4.无法确定出资比例的,以全部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按照合伙人数量平均计算每个合伙人的应纳税所得额。

(四)合伙企业的合伙人是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伙人在计算其缴纳企业所得税时,不得用合伙企业的亏损抵减其盈利。

六、境外注册中资控股居民企业所得税的管理

(一)相关概念

1.境外注册中资控股企业(以下简称境外中资企业)是指由中国内地企业或者企业集团作为主要控股投资者,在中国内地以外国家或地区(含香港、澳门、台湾)注册成立的企业。

2.境外注册中资控股居民企业(以下简称非境内注册居民企业)是指因实际管理机构在中国境内而被认定为中国居民企业的境外注册中资控股企业。

3.主管税务机关的确定

(1)非境内注册居民企业的实际管理机构所在地与境内主要控股投资者所在地一致的,为境内主要控股投资者的企业所得税主管税务机关。

(2)非境内注册居民企业的实际管理机构所在地与境内主要控股投资者所在地不一致的,为实际管理机构所在地的国税局主管机关;经共同的上级税务机关批准,企业也可以选择境内主要控股投资者的企业所得税主管税务机关为其主管税务机关。

(3)非境内注册居民企业存在多个实际管理机构所在地的,由相关税务机关报共同的上级税务机关确定。

(4)主管税务机关确定后,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层报税务总局批准。?

(二)居民身份认定管理?

1. 境外中资企业居民身份的认定,采用企业自行判定提请税务机关认定和税务机关调查发现予以认定两种形式。

2.境外中资企业自行判定实际管理机构是否设立在中国境内的条件(P146新增)和需要提供的资料(P146)。

3.非境内注册居民企业的主管税务机关收到税务总局关于境外中资企业居民身份的认定结果后,应当在10日内向该企业下达《境外注册中资控股企业居民身份认定书》,通知其从企业居民身份确认年度开始按照我国居民企业所得税管理规定及本办法规定办理有关税收事项。

4.非境内注册居民企业发生下列重大变化情形之一的,应当自变化之日起15日内报告主管税务机关,主管税务机关应当按照本办法规定层报税务总局确定是否取消其居民身份:

(1)企业实际管理机构所在地变更为中国境外的;

(2)中方控股投资者转让企业股权,导致中资控股地位发生变化的。

(三)税务登记管理

(四)账簿凭证管理

(五)申报征收管理

(六)特定事项管理:注意教材中时间的规定。

七、非居民企业所得税管理若干问题

(一)关于到期应支付而未支付的所得扣缴企业所得税问题

1.中国境内企业和非居民企业签订与利息、租金、特许权使用费等所得有关的合同或协议,如果未按照合同或协议约定的日期支付上述所得款项,或者变更或修改合同或协议延期支付,但已计入企业当期成本、费用,并在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中作税前扣除的,应在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时按照企业所得税法有关规定代扣代缴企业所得税。

2.如果企业上述到期未支付的所得款项,不是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而是计入相应资产原价或企业筹办费,在该类资产投入使用或开始生产经营后分期摊入成本、费用,分年度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的, 应在企业计入相关资产的年度纳税申报时就上述所得全额代扣代缴企业所得税。

3.如果企业在合同或协议约定的支付日期之前支付上述所得款项的, 应在实际支付时按照企业所得税法有关规定代扣代缴企业所得税。

(二)关于担保费税务处理问题

非居民企业取得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担保费,应按照企业所得税法对利息所得规定的税率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

(三)关于土地使用权转让所得征税问题

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而转让中国境内土地使用权,或者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土地使用权转让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应以其取得的土地使用权转让收入总额减除计税基础后的余额作为土地使用权转让所得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并由扣缴义务人在支付时代扣代缴。

(四)关于融资租赁和出租不动产的租金所得税务处理问题

(1)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以融资租赁方式将设备、物件等租给中国境内企业使用,租赁期满后设备、物件所有权归中国境内企业 (包括租赁期满后作价转让给中国境内企业),非居民企业按照合同约定的期限收取租金,应以租赁费(包括租赁期满后作价转让给中国境内企业的价款)扣除设备、物件价款后的余额,作为贷款利息所得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由中国境内企业在支付时代扣代缴。

(2)非居民企业出租位于中国境内的房屋、建筑物等不动产,对未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进行日常管理的,以其取得的租金收入全额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由中国境内的承租人在每次支付或到期应支付时代扣代缴。如果非居民企业委派人员在中国境内或者委托中国境内其他单位或个人对上述不动产进行日常管理的,应视为其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非居民企业应在税法规定的期限内自行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

(五)关于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扣缴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

中国境内居民企业向未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分配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应在作出利润分配决定的日期代扣代缴企业所得税。如实际支付时间先于利润分配决定日期的,应在实际支付时代扣代缴企业所得税。

八、企业政策性搬迁所得税管理办法?

1.政策性搬迁,是指由于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在政府主导下企业进行整体搬迁或部分搬迁。企业由于下列需要之一,提供相关文件证明资料的,属于政策性搬迁:

(1)国防和外交的需要;

(2)由政府组织实施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的需要;

(3)由政府组织实施的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环境和资源保护、防灾减灾、文物保护、社会福利、市政公用等公共事业的需要;

(4)由政府组织实施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需要;

(5)由政府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有关规定组织实施的对危房集中、基础设施落后等地段进行旧城区改建的需要;

(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公共利益的需要。

2.企业的搬迁收入,包括搬迁过程中从本企业以外(包括政府或其他单位)取得的搬迁补偿收入,以及本企业搬迁资产处置收入等。搬迁补偿收入具体包括:(1)对被征用资产价值的补偿;(2)因搬迁、安置而给予的补偿;(3)对停产停业形成的损失而给予的补偿;(4)资产搬迁过程中遭到毁损而取得的保险赔款;(5)其他补偿收入。

企业搬迁资产处置收入,是指企业由于搬迁而处置企业各类资产所取得的收入。企业由于搬迁处置存货而取得的收入,应按正常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进行所得税处理,不作为企业搬迁收入。?

3.企业的搬迁支出,包括搬迁费用支出以及由于搬迁所发生的企业资产处置支出。(略)

4.搬迁资产税务处理:

(1)企业搬迁的资产,简单安装或不需要安装即可继续使用的,在该项资产重新投入使用后,就其净值按规定的.该资产尚未折旧或摊销的年限,继续计提折旧或摊销。

(2)企业搬迁的资产,需要进行大修理后才能重新使用的,应就该资产的净值,加上大修理过程所发生的支出,为该资产的计税成本。在该项资产重新投入使用后,按该资产尚可使用的年限,计提折旧或摊销。

(3)企业搬迁中被征用的土地,采取土地置换的,换入土地的计税成本按被征用土地的净值,以及该换入土地投入使用前所发生的各项费用支出,为该换入土地的计税成本,在该换入土地投入使用后,按规定年限摊销。

(4)企业搬迁期间新购置的各类资产按规定计算确定资产的计税成本及折旧或摊销年限。企业发生的购置资产支出,不得从搬迁收入中扣除。

税务师笔记税法二

180 评论(12)

穗宝儿yz

【导读】税务师《税法二》考试科目是税务师考试5门科目考试中,难易程度较大的一科,为了帮助大家更加顺利的通过考试,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税务师《税法二》考试科目介绍及复习重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税法二》科目内容

税法二与税法一类似,都是在考查各税种的计算方法与法律政策。两者加在一起,将构成整个税法的基本原理和税收实体法的内容。如果考生是第一次备考,可以将这两门科目放在一起复习,这样不仅能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更能加深我们的记忆。2018年的教材中,税法二共包含十个章节,即十个税种,分别是:

第一章 企业所得税

第二章 个人所得税

第三章 国际税收

第四章 印花税

第五章 房产税

第六章 车船税

第七章 契税

第八章 城镇土地使用税

第九章 耕地占用税

第十章 船舶吨税

二、与《税法一》有哪些不同?

税法一的内容主要偏向于流转税,而税法二的主要内容偏向于所得税。从考情分析来看,税法二的难度较税法一稍稍高了一些,主要是因为其综合程度较高,内容也更为细致。所以考生在备考时,万万不可掉以轻心,疏忽大意。

三、《税法二》考试题型

税法二题型也均为客观题形式,考生无需用笔或者文字输入。

题型题量分值

单选题40题60分

多选题20题40分

计算题2大题(每大题4小题)2x4x2=16分

综合分析题2大题(每大题6小题)2x6x2=24分

总计80题140分

四、《税法二》重点章节

税法二重点章节突出。所涉及的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以及城镇土地使用税均为常考内容。从2019年的税务师考试分析来看,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并称“两大所得税”)占据了试卷的大部分分值,是考生需要重点抓住的地方。

五、《税法二》备考技巧

1、提前规划,做好准备

税务师正式备考的阶段还没有到来,目前考生们的主要工作就是预习+做题。但如果能利用好现阶段,把之后的时间规划好,计划清楚,之后的复习也将更加高效,学习目的也会更加明确。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只有打好提前量,我们才会轻松无负担的前行。

2、分清主次,重点突破

对于报考了三门科目及以上的考生,复习的时间就稍显紧张了。但即便如此,我们也不能随便的去复习,去准备。在备考过程中,考生可以选择有的放矢的复习教材内容,对于内容基础,易于理解的地方少些时间复习;对于难度稍高,所占分值也较高的地方,考生要重点复习,好好利用教材和习题来帮助自己。这样,考生到了备考中后期,学习的节奏就可以跟上大家的步伐了。

3、关注时事,了解考试动态

除了国家税务总局、中国注册税务师协会这些官方网站,考生还可以关注一些与税务相关的公众号,了解最新的税务动态。近期收到大家广泛关注的个税改革和小微企业减税新政,都将对我们的考试产生影响。

备考不单单是学习能力的较量,更是心态与学习技巧之间的较量!备考2020年税务师考试,只要考生们不被困难和挫折打败,我们终将迎来胜利的曙光!

以上就是小编今天给大家整理发布的关于税务师《税法二》考试科目介绍及复习重点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距离2020年税务师即将截止,想知道是否符合税务师报名条件,欢迎前往环球网校进行更为详细的了解和咨询!

320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