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足一世
1、变现能力比率 变现能力是企业产生现金的能力,它取决于可以在近期转变为现金的流动资产的多少。(1)流动比率公式:流动比率=流动资产合计 / 流动负债合计意义:体现企业的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流动资产越多,短期债务越少,则流动比率越大,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越强。分析提示:低于正常值,企业的短期偿债风险较大。一般情况下,营业周期、流动资产中的应收账款数额和存货的周转速度是影响流动比率的主要因素。(2)速动比率公式 :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合计-存货)/ 流动负债合计保守速动比率=(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净额)/ 流动负债意义:比流动比率更能体现企业的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因为流动资产中,尚包括变现速度较慢且可能已贬值的存货,因此将流动资产扣除存货再与流动负债对比,以衡量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分析提示:低于1 的速动比率通常被认为是短期偿债能力偏低。影响速动比率的可信性的重要因素是应收账款的变现能力,账面上的应收账款不一定都能变现,也不一定非常可靠。变现能力分析总提示:(1)增加变现能力的因素:可以动用的银行贷款指标;准备很快变现的长期资产;偿债能力的声誉。(2)减弱变现能力的因素:未作记录的或有负债;担保责任引起的或有负债。2、资产管理比率(1)存货周转率公式: 存货周转率=产品销售成本 / [(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意义:存货的周转率是存货周转速度的主要指标。提高存货周转率,缩短营业周期,可以提高企业的变现能力。分析提示:存货周转速度反映存货管理水平,存货周转率越高,存货的占用水平越低,流动性越强,存货转换为现金或应收账款的速度越快。它不仅影响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也是整个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2)存货周转天数公式: 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率 =[360*(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 产品销售成本意义:企业购入存货、投入生产到销售出去所需要的天数。提高存货周转率,缩短营业周期,可以提高企业的变现能力。分析提示:存货周转速度反映存货管理水平,存货周转速度越快,存货的占用水平越低,流动性越强,存货转换为现金或应收账款的速度越快。它不仅影响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也是整个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3)应收账款周转率定义:指定的分析期间内应收账款转为现金的平均次数。公式: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意义: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说明其收回越快。反之,说明营运资金过多呆滞在应收账款上,影响正常资金周转及偿债能力。分析提示:应收账款周转率,要与企业的经营方式结合考虑。以下几种情况使用该指标不能反映实际情况:第一,季节性经营的企业;第二,大量使用分期收款结算方式;第三,大量使用现金结算的销售;第四,年末大量销售或年末销售大幅度下降。(4)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定义:表示企业从取得应收账款的权利到收回款项、转换为现金所需要的时间。公式: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 / 应收账款周转率 =(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 / 产品销售收入意义: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说明其收回越快。反之,说明营运资金过多呆滞在应收账款上,影响正常资金周转及偿债能力。分析提示:应收账款周转率,要与企业的经营方式结合考虑。以下几种情况使用该指标不能反映实际情况:第一,季节性经营的企业;第二,大量使用分期收款结算方式;第三,大量使用现金结算的销售;第四,年末大量销售或年末销售大幅度下降。(5)营业周期公式:营业周期=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 360}/产品销售成本+{[(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 360}/产品销售收入意义:营业周期是从取得存货开始到销售存货并收回现金为止的时间。一般情况下,营业周期短,说明资金周转速度快;营业周期长,说明资金周转速度慢。分析提示:营业周期,一般应结合存货周转情况和应收账款周转情况一并分析。营业周期的长短,不仅体现企业的资产管理水平,还会影响企业的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
面包超人311
1.货币时间价值(1)复利终值:F = P × (1+ i)n = P ×(F / P,i, n)(2)复利现值:P = F × (1+ i)-n = F ×(P / F,i, n)(3)普通年金终值:P=A×(P/A,i,n)(4)普通年金现值:P=A×(P/A,i,n)(5)预付年金终值:A×[(F/A,i,n+1)-1](6)递延年金的终值:F=A×(F/A,i,n)(7)递延年金的现值:方法1:递延年金现值:P= A×(P/A,i,n)×(P/F,i,m)方法2:递延年金现值:P=A×(P/A,i,m+n)- A×(P/A,i,m)2.资本成本普通股资本成本:KS=D0(1+g)/[P0(1-f)]+g=D1/[P0(1-f)]+g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法:KS=RS=Rf+β(Rm-Rf)3.财务报表分析(1)短期偿债能力比率营运资本=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长期资本-长期资产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现金比率=货币资金/流动负债(2)长期偿债能力比率资产负债率=(总负债/总资产)×100%产权比率=总负债/股东权益权益乘数=总资产/股东权益长期资本负债率=[非流动负债/ (非流动负债+股东权益)×100%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现金流量与负债比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负债总额)×100%应收账款周转率(次数)=营业收入/应收账款应收账款周转夭数(周转期)=365/(营业收入/应收账款)应收账款与收入比=应收账款/营业收入存货周转率(次数)=营业收入(或营业成本)/存货权益净利率=(净利润/股东权益)×100%权益净利率=营业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市盈率=每股市价/每股收益每股收益=普通股股东净利润/流通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股数市净率=每股市价/每股净资产(3)杜邦分析体系权益净利率=营业净利率×总资产周转次数×权益乘数
后颈伤痕
【导语】2021年税务师考试科目有5个,分别是《税法一》、《税法二》、《涉税服务实务》、《财务与会计》、《涉税服务相关法律》,因为涉及到的科目比较多,所以很多考生已经早早开始了复习备考,《财务与会计》就是其中重要的科目,是一门专业性较强,且难度比较高的科目,该科目具体分为了财务管理与会计两大部分内容,在复习备考之前,需要大家了解清楚2021税务师《财务与会计》科目重要考点,然后认真进行复习备考,下面就来具体了解一下吧。
1、《财务与会计》教材章节介绍
税务师《财务与会计》包含财务与会计两个部分,财务包含第一章至第七章,分别为财务管理概论;财务管理基础;财务预测和财务预算;筹资与股利分配管理;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财务分析与评价。会计包含第八章至二十章,财务会计概论;流动资产(一);流动资产(二);非流动资产(一);非流动资产(二);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和产品成本;所得税;会计调整;财务报告;合并财务报表。
2、《财务与会计》重要考点
财管部分:该部分考察的内容不是很多,其中文字表述和公式考查比较多,包括货币时间价值、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财务分析等,对于有中级职称财务管理的基础备考该部分,并不会觉得太难。如果您学习过中级财管,那么应付本科目的内容会更加容易一些。
会计部分:会计是该科目重要考察内容,资产的处理还是重头戏,存货、固定资产、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等还是考查的重点,其他的比如债务重组、借款费用、所得税等也是每年必考的。计算量大,记忆的内容也比较多,大家千万不要大意,对于没有会计基础的考生备考该部分内容,会显得比较吃力。建议第一年先备考该科也是比较合适的。
3、财务与会计备考方法
(1)勤做笔记,反复查看
备考税务师,多练总能快速掌握税务师考试知识点。比如税务师财务与会计科目,内容繁杂,有大量的知识和内容需要记忆,建议大家讲知识点罗列出来,每攻克一个知识点便做一个标记,及时记录下来自己的错误,养成良好习惯,避免下次再错。税务师考试的考题,每年都是围绕着考试大纲去考,考生只需要稳扎稳打,通过的概率还是很高的。
(2)制定阶段计划
任何一门考试备考都需要制定计划,税务师报名时间一般为每年的4月至6月,可以分为预习阶段、强化阶段、冲刺阶段,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掌握情况,去细化每一阶段的目标,最终通过考试!
以上就是2021税务师《财务与会计》科目重要考点总结,不知道大家是不是了解清楚了,至于初次考税务师如何进行科目搭配,还是希望大家提前了解清楚,然后再进行针对性复习备考,祝大家考试成功!
donkeybenben
流动比率.流动比率是指企业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计算公式为: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为了便于说明,下面有关财务比率指标的计算举例将以上述远大股份有限公司的2001年度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资料为依据.因此,远大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年初和年末的流动比率可计算如下: 年初流动比率=9502800÷5302800= 年末流动比率=8278670÷ 流动比率是衡量短期债务清偿能力最常用的比率,是衡量企业短期风险的指
未未姐姐
2022年税务师考试报名已经发布了,相应科目的考试大纲也已经公布了,各位考生可以根据考试大纲开始考试复习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财务与会计》科目的考试大纲具体内容有哪些吧!想要知道更多考试信息敬请关注本网站!
本科目考试内容涉及的主要会计、税收政策法规截至2022年 3 月 31 日。
本次大纲在 2021 年度考试大纲的基础上,结合财政部近年 来颁布的相关规章、解释及问答等,对部分内容进行修改、补充 与完善。在体例上,考虑到企业破产清算会计的特殊性,将其单 独成章。
上篇 财务
第一章 财务管理概论
一、财务管理内容
熟悉财务管理的内容
二、财务管理目标
(一)熟悉财务管理目标
(二)了解利益相关者的要求
三、财务管理的环境
了解法律环境、经济环境和金融环境
四、货币时间价值
掌握终值和现值的计算
五、风险与收益
(一)掌握资产的收益与收益率的含义与计算
(二)了解风险管理理念与工具方法
(三)掌握资产的风险及其衡量
(四)熟悉证券资产组合的风险与收益
(五)掌握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六)了解财务估值方法
第二章 财务预测和财务预算
一、资金需要量预测
(一)了解资金需要量预测的意义
(二)掌握资金需要量预测的方法
二、利润预测
(一)了解本量利分析的含义及基本假设
(二)熟悉本量利分析的原理
(三)掌握利润预测相关指标的计算
三、财务预算
(一)熟悉全面预算的内容和作用
(二)了解财务预算的内容
(三)熟悉财务预算的编制方法
第三章 筹资与股利分配管理
一、筹资管理概述
(一)了解筹资的分类
(二)了解筹资管理的原则
二、筹资方式
(一)熟悉各种筹资方式
(二)掌握各种筹资方式的特点
三、资本成本与资本结构
(一)了解资本成本的概念
(二)掌握各种资本成本的计算
(三)掌握杠杆效应的计算
(四)掌握最优资本结构决策方法
四、股利分配
(一)了解股利分配方式与支付程序
(二)掌握各种股利分配政策
(三)熟悉股票分割与股票回购
第四章 投资管理
一、投资管理的主要内容
(一)了解企业投资管理的意义与特点
(二)了解企业投资的分类
二、固定资产投资管理
(一)掌握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现金流量的估计
(二)掌握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的各种方法
三、有价证券投资管理
(一)了解股票投资的优缺点
(二)掌握股票的估价模型
(三)了解债券投资的优缺点
(四)掌握债券的估价模型
四、公司并购与收缩
(一)了解公司并购的动因
(二)熟悉被并购企业的价值评估
(三)了解并购支付的方式
(四)了解公司收缩的含义
(五)熟悉公司收缩的主要方式
第五章 营运资金管理
一、营运资金管理的主要内容
(一)了解营运资金的含义和特点
(二)掌握营运资金的管理策略
二、现金管理
(一)熟悉持有现金的动机
(二)掌握最佳现金持有量的确定
(三)熟悉现金收支日常管理
三、应收账款管理
(一)了解应收账款的管理目标
(二)掌握应收账款成本的计算
(三)掌握信用政策
(四)熟悉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
四、存货管理
(一)了解存货管理的目标
(二)掌握存货成本的计算
(三)掌握经济订货基本模型
(四)熟悉存货的日常控制
五、流动负债管理
(一)熟悉短期借款的信用条件与成本计算
(二)熟悉商业信用的形式与成本计算
第六章 财务分析与 评价
一、财务分析概述
(一)了解财务分析的意义和内容
(二)熟悉财务分析的基本方法
二、基本财务分析
(一)掌握偿债能力分析的各项指标计算及其意义
(二)掌握资产质量状况分析的各项指标计算及其意义
(三)掌握盈利能力分析的各项指标计算及其意义
(四)掌握经济增长状况分析的各项指标计算及其意义
(五)掌握获取现金能力分析的各项指标计算及其意义
(六)掌握上市公司特殊财务分析指标的计算及其意义
三、综合分析与评价
(一)掌握杜邦分析法
(二)熟悉综合绩效评价的内容与指标
下篇 会计
第七章 财务会计概论
一、财务会计目标、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基础
(一)了解财务会计目标
(二)掌握会计基本假设
(三)了解会计基础
二、财务会计要素及其确认、计量和报告
(一)熟悉财务会计要素及其确认
(二)掌握财务会计的计量属性
(三)了解财务报告
三、我国企业财务会计核算规范及其信息质量要求
(一)了解我国企业财务会计核算规范
(二)熟悉财务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第八章 流动资产(一)
一、货币资金的核算
(一)了解现金的核算
(二)熟悉银行存款的核算
(三)掌握其他货币资金的核算
二、应收款项的核算
(一)熟悉应收票据的种类及其核算
(二)掌握应收票据贴现及其账务处理
(三)掌握应收账款的范围、计价及其账务处理
(四)了解预付账款、应收股利和应收利息、其他应收款的内容及其账务处理
(五)掌握应收款项减值的判断、确定及其账务处理
三、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的核算
(一)了解金融资产及其分类
(二)熟悉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的特征
(三)掌握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的确认、计量及其账务处理
四、外币业务的核算
(一)了解外币业务的内容
(二)掌握外币业务的会计处理
第九章 流动资产(二)
一、存货的确认和计量
(一)熟悉存货的种类及其确认条件
(二)掌握存货的初始及后续计量
(三)掌握存货的期末计量及其账务处理
二、原材料
(一)了解原材料的核算内容及其方法
(二)掌握按实际成本计价的原材料核算
(三)掌握按计划成本计价的原材料核算
三、其他存货的核算
(一)掌握委托加工物资的核算
(二)熟悉周转材料的核算
(三)掌握库存商品的核算
(四)了解发出商品的核算
四、存货清查的核算
(一)了解存货数量的确定方法
(二)熟悉存货清查的账务处理
第 十章 非流动资产(一)
一、固定资产的确认和计量
(一)熟悉固定资产的确认方法
(二)掌握固定资产的计量
二、固定资产取得时的核算
(一)熟悉固定资产取得的主要来源
(二)掌握不同来源固定资产取得时的账务处理
三、固定资产折旧的核算
(一)了解固定资产折旧的性质
(二)熟悉影响固定资产折旧的基本因素
(三)掌握固定资产折旧的范围、方法及其账务处理
四、固定资产后续支出、处置的核算
(一)熟悉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内容及其会计处理
(二)掌握固定资产处置的方式及其会计处理
五、无形资产的核算 (一)熟悉无形资产内容、特征
(二)掌握无形资产的确认与计量
(三)掌握无形资产取得、摊销、处置和报废的核算
六、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资产减值的核算
(一)了解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资产发生减值的判断
(二)熟悉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
(三)掌握资产减值损失的账务处理
七、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处置组和终止经营
(一)了解非流动资产、处置组适用范围
(二)熟悉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或处置组的分类
(三)掌握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或处置组的计量
第十一章 非流动资产(二)
一、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的核算
(一)熟悉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的确认
(二)熟悉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的计量
(三)掌握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的账务处理
二、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 的核算
(一)熟悉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的确认
(二)熟悉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的计量
(三)掌握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 资产的账务处理
三、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
(一)掌握长期股权投资取得的核算
(二)掌握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成本法
(三)掌握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权益法
(四)掌握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转换的核算
(五)掌握长期股权投资处置的核算和期末计量
四、投资性房地产的核算
(一)了解投资性房地产的范围
(二)熟悉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和计量
(三)熟悉投资性房地产的转换与处置
(四)掌握投资性房地产业务的账务处理
第十二章 流动负债
一、应付账款和应付票据的核算
(一)熟悉应付账款的核算
(二)熟悉应付票据的核算
二、应交税费的核算
(一)掌握增值税的账务处理
(二)掌握消费税的账务处理
(三)掌握其他税费的账务处理
三、应付职工薪酬的核算
(一)熟悉应付职工薪酬的内容
(二)掌握应付职工薪酬的确认和计量
(三)掌握应付职工薪酬及其应交社保费的账务处理
(四)掌握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形成的应付职工薪酬的账务 处理
四、其他流动负债的核算
(一)熟悉短期借款、预收账款、受托代销商品款的核算
(二)掌握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 的核算
(三)掌握应付利息、应付股利和其他应付款的核算
第十三章 非流动负债
一、借款费用的核算
(一)了解借款费用的内容
(二)掌握借款费用的确认和计量
(三)掌握借款费用的账务处理
二、应付债券的核算
(一)了解应付债券的种类
(二)掌握应付债券发行、利息费用和偿还的账务处理
(三)掌握应付可转换公司债券的账务处理
三、其他非流动负债的核算
(一)掌握长期借款的核算
(二)掌握租赁负债的核算
(三)掌握长期应付款的核算
(四)了解专项应付款的核算
四、预计负债的核算
(一)了解或有事项及其特征
(二)掌握预计负债的核算
五、债务重组的核算
(一)熟悉债务重组的方式
(二)掌握债权人和债务人的会计处理
第十四章 所有者权益
一、所有者权益核算的基本要求
(一)熟悉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的区分
(二)了解复合金融工具
(三)了解所有者权益的分类
二、实收资本和其他权益工具的核算
(一)熟悉投资者投入资本的形式及计价
(二)掌握有限责任公司实收资本、股份有限公司股本的账务 处理
(三)掌握企业增资和减资的账务处理
(四)熟悉其他权益工具的账务处理
三、资本公积和其他综合收益的核算
(一)熟悉资本公积的内容及其用途
(二)掌握资本公积的账务处理
(三)掌握其他综合收益的内容及其账务处理
四、留存收益的核算
(一)了解留存收益的内容
(二)熟悉盈余公积的组成内容及其用途
(三)掌握盈余公积的账务处理
(四)熟悉未分配利润及其账务处理
第十五章 收入、费用、利润和产品成本
一、收入
(一)掌握收入的确认
(二)掌握收入的计量
(三)掌握特定交易的会计处理
(四)掌握合同成本的会计处理
二、费用
(一)掌握管理费用的核算
(二)掌握销售费用的核算
(三)掌握财务费用的核算
三、利润
(一)了解利润总额的计算公式
(二)掌握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收益、资 产处置收益的概念
(三)掌握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等的核算
(四)掌握政府补助的核算
(五)掌握利润总额的核算
(六)掌握利润分配的核算
四、产品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及基本方法
(一)了解产品成本的核算内容
(二)熟悉产品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三)掌握制造企业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归集 和分配方法
(四)熟悉制造企业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
第十六章 所得税
一、所得税会计概述
(一)了解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理论基础
(二)熟悉所得税会计的一般程序
二、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及暂时性差异
(一)掌握资产的计税基础
(二)掌握负债的计税基础
(三)掌握暂时性差异的类别及内容
三、递延所得税资产及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与计量
(一)掌握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与计量
(二)掌握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与计量
(三)掌握特殊交易或事项中所涉及递延所得税的确认
四、所得税费用的确认和计量
(一)熟悉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及所得税费用的确认与计 量
(二)了解所得税的列报
第十七章 会计调整
一、会计政策变更 掌握会计政策变更的会计处理
二、会计估计变更 掌握会计估计变更的会计处理
三、前期差错更正 掌握前期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
四、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一)熟悉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类型
(二)掌握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会计处理
第十八章 财务报告
一、资产负债表
(一)了解资产负债表的格式和内容
(二)熟悉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
二、利润表
(一)了解利润表的格式和内容
(二)熟悉利润表的编制方法
三、现金流量表
(一)了解现金流量表的作用
(二)熟悉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基础
(三)了解现金流量的分类
(四)了解现金流量表的基本格式
(五)熟悉现金流量表及补充资料的编制方法
四、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一)了解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格式和内容
(二)了解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编制方法
五、财务报表附注
(一)了解财务报表附注的作用
(二)熟悉财务报表附注应披露的主要内容
第十九章 企业破产清算会计
一、企业破产清算概述
(一)了解破产清算业务
(二)熟悉企业破产清算的适用范围
(三)熟悉企业破产清算的会计基础
(四)掌握破产清算的计量属性
(五)熟悉企业破产清算的科目设置及核算内容
二、企业破产清算财务报表的列报
(一)了解企业破产清算财务报表的组成
(二)熟悉企业破产清算财务报表的格式、内容及编制方法
考试题型:
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计算题、综合分析题。
优质税务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