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蓉~蓉
金税工程 (三期) 应用系统的建设将包括税收业务管理、 税务行政管理、 外部信息管理、 决策支持管理四大应用系统。1.税收业务管理系统包括六个子系统:管理、征收、检查、处罚、执行、救济。2.税务行政管理系统包括五个子系统:综合办公、财务管理、人事教育、监察监督、后 勤管理。3.决策支持管理系统4.外部信息管理系统包括三个子系统: 为纳税人服务、 外部门信息交换和国际情报交换。
KauluwehiS
如果你的企业申报的会计票据和数据或税额有问题,伯特咨询基于研究实践给大家再详细解答一下:金税三期大数据会从如下几个维度进行检验并判断出异常 :企业的收入、成本、利润、库存、银行账户和应纳税额等。1.企业的收入。如果你的企业少记了销售收入或是隐匿了一部分销售收入。那么金税三期可通过你的成本和费用来比对你的利润是否为负数,或是比对你开具出去的发票,收到的货款数额以及卖出的商品,或者进一步通过大数据,查询与你交易的下游企业的相关账本数据,比对出异常。2.企业的成本费用。如果你的企业长期购进原材料或商品时暂估入库;如果你的企业购进原材料或商品为了价格低一点而不索要发票;如果你的企业计提了费用而迟迟没有费用发票。那么金税三期会比对你的每一笔支出数额,相应的商品或服务以及对应的发票,三者应该是一一对应的,若少了任何一项,都会被判定为异常。3.企业的利润。如果你的企业的利润表中的利润总额与企业所得税申报表中的利润总额不一致;如果你想“财不露白”,将利润少报一部分。如上所述,金税三期大数据是可以得到你所有的收入信息和成本信息的,而利润就是收入减去成本,你说它算出你的利润会是什么难事吗?所以若你的利润不一致还是少报了,都会被轻易查出来。4.企业的库存。一般来说,企业都会有库存,包括原材料库存和成品或半成品库存。而且库存量一般都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指附近呈周期性波动。如果你的企业只有销售数据、而没有购买数据或购买量少。金税三期大数据会判断出你的库存一直处于递减状态,并进一步形成电子底账来比对你的库存,然后判断出异常。当然了,不出意外的话,你肯定不会特意这样做,因为这样上报就会多缴纳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但是如果你是因企业会计制度不完善,而没有发票或购买原材料的数据,你就逃不过税局的法眼了。如果你的企业只有购买数据、而没有销售数据或销售量少。金税三期大数据会判断出你的库存一直处于递增状态,并进一步形成电子底账来比对你的库存,然后判断出异常。以前确实会有很多企业多多少少这样做,因为这样就可以少缴一些税,可是现在有了金税三期的大数据系统,它可以比对你供应链的上下游企业的数据,加上判断出你的库存一直递增,几乎就可以判定你报的数据是有问题的。所以今时今日,千万不要再冒这个险了。5.企业的银行账户。如果你的企业销售了一批货物 ,货款也已进入到银行账户,收到的货款却迟迟没记入账中;如果你的企业取得了一些虚开的发票,而账户里面的资金却没有减少或减少额不匹配。对于这些情况,以前只要账本调整的好,是很难识别出来的,可现在对于上述包括以下情形,金税三期系统都会进行分析并识别出异常:企业当期新增应收账款大于收入80%、应收账款长期为负数;当期新增应付账款大于收入80%;预收账款减少但未记入收入、预收账款占销售收入20%以上;当期新增其他应收款大于销售收入80%。6.企业的应纳税额。如果你的企业增值税额与企业毛利不匹配;如果你的企业期末存货与留底税金不匹配;如果你的企业缴纳了地税附加税费,但与国税增值税比对不一致;如果你的企业实收资本增资了,而印花税却为0;如果你的企业增值税额偏低;如果你的企业所得税贡献率长期偏低;如果你的企业应纳税额变动太大。那么金税三期都会识别出来的。前四个维度都能识别出异常,而应纳税额就是有以上的数据为基础计算出来的,所以金税三期通过比对你的收入、成本、利润、库存、资产资本、国地税数据、往期税收数据等来判定出企业应纳税额的异常。很多人会说:市场这么大,企业的经营状态本来就多样的,要是我的企业一切都是真实的,可这些真实的数据按照金税三期的标准,有可能就在它的标准之下啊,哪我岂不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其实企业只要行的端坐的正,真实的、准确的、合法的经营、开具取得发票和做账并按时按规申报,即使是被金税三期查出所谓的异常也是不用担心的,毕竟它查出异常只是第一步,还会有专门的人员具体的来核实,不会那么草率就判定你申报的数据作假,所以无需太过担心。
太阳西边出
1、运用先进税收管理理念和信息技术做好总体规划
建立基于信息管税的税收管理模式,以纳税人关系管理为核心,把纳税人价值获取作为建设和发展方向。
遵循顶层设计、业务导向、架构驱动的建设模式,紧紧围绕税务业务发展方向,从全局角度审视、设计工程体系框架。
2、统一全国征管数据标准和口径
通过税收元数据和代码集的属性定义和标准规范,实现税收征管数据的“法言法语”,保证数据项标准、口径的唯一性。
3、实现全国征管数据大集中
采用“应用省级集中,生产数据在省局落地,然后集中至总局”的模式,并建立第三方信息共享机制,实时、完整、准确地掌握纳税人涉税信息和税务机构、人员情况。
4、统一国地税征管应用系统版本
面向税收业务、行政管理、外部交换和决策支持四类应用,设计并搭建一体化技术和应用环境,实现全国国税局、地税局征管应用系统的版本统一,为消除国地税业务办理间的障碍奠定了基础。
5、统一规范外部信息交换和纳税服务系统
构建全国统一的外部信息管理系统和交换通道,形成以涉税信息的采集、整理和应用为主线的管理体系,为风险管理提供外部信息保障。
6、实行遵从风险管理
引入先进管理理念,将提高纳税遵从度作为税收管理的战略目标:
一是构建分类分级管理和技术框架,对纳税人实行分类、分级管理。
二是按风险分析、排序、应对、评价的流程建立国、地税一体化遵从风险管理平台。
7、加强管理决策
实现税收数据的查询、监控已经深层次、多方位的分析和挖掘、督促、检查、监控税务人员服务、管理和执法全过程,为各级税务机关税收决策提供依据。
8、支持个人税收管理
建立承担纳税(费)义务的自然人信息库,覆盖个人所得税及社保费的核心业务,实现全员建档、数据全国集中和信息共享。
9、强化数据质量管理
全面贯彻数据治理理念,通过事前审核监控、事后纠错调整和补偿业务等方式,及时更正数据差错,确保数据质量。
企业经营过程中,税收信息都体现在纳税申报表中,纳税申报表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做上市的时候,证监会对原始报表是有明确规定的,IPO申报企业的原始报表是报送税务机关的纳税申报表,审计师要对原始财务报表与申报财务报表的差异,及主要税种纳税情况出具专项鉴证报告,主管税务机关还要出具申报企业纳税情况的证明。所以说,在企业经营当中,要注意税收计缴的合规性
推荐阅读:《金三第一年,零申报企业小心税务检查》
最后,多有米温馨提醒:现在已经是金税三期了,我们都用大数据去分析企业的经营行为、适应度,你交的税和你企业的情况,还有你同行业的分析,看你是否匹配。如果一个企业交的税很多或者很少,跟你的同行相比有比较大的差异的话,那税务局都会找你的麻烦,不仅会成为上市构成实质性的障碍,在日常经营当中都会有很大的风险。
优质税务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