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byzhao520
【法律分析】:应纳税所得额=月度收入-5000元(免征额)-专项扣除(三险一金等)-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工资税=应纳税所得额×工资税税率。个人所得税税率标准:工资范围在1-5000元之间的,包括5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0%;工资范围在5000-8000元之间的,包括8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第二十二条 本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一(综合所得适用)级数全年应纳税所得额税率(%)1不超过36000元的32超过36000元至144000元的部分103超过144000元至300000元的部分204超过300000元至420000元的部分255超过420000元至660000元的部分306超过660000元至960000元的部分357超过960000元的部分45(注1:本表所称全年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依照本法第六条的规定,居民个人取得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注2:非居民个人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依照本表按月换算后计算应纳税额。)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二(经营所得适用)级数全年应纳税所得额税率(%)1不超过30000元的52超过30000元至90000元的部分103超过90000元至300000元的部分204超过300000元至500000元的部分305超过500000元的部分35(注:本表所称全年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依照本法第六条的规定,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
终极尐壊疍
1、如题所述,申报纳税填制申报表时,相关收入是指应税收入,也就包含了所开具有效发票的金额、未开具发票的应税收入金额以及视同收入金额,申报资料的取数,不应直接按照会计处理中所计的收入直接予以填列(申报表中还包括免税收入、按照简易办法征税的收入...等情形的填报); 2、可见,应予结合实际情况如实填制申报表的收入事项,分别按照不同情形产生的收入事项逐一进行填报; 3、以上仅供参考,请予核实,依法操作。
退税跟报关金额没啥关系,报关出口不征税,所以也没有退税的问题.所谓退税是出口后把出口产品负担的税退掉,如果你是商贸型的进出口企业,那依据的就是工厂开给你们的增值税发票了,按发票金额计算退税.要求就是工厂开的票上的品名.数量.单位等跟报关单上一样.
你这个所谓的大型饭店,是定额征收还是查账征收呢?定额征收就无所谓收入包括那些了,如果是查账征收、营业额是指你这个饭店的所有收入。没有必要在营业税上动脑子。有脑细胞,在所得税上动动文章。
在发票管理那里可以看啊,还有在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表一中也是可以看的啊
每天统计,通过影城的售票系统直接在结束当日营业后上报当日票房资料到中影,再由中影的资料处理系统算出结果,全部数字化。 比如a影院一天放映了6场建党伟业,有学生票:30元,共10人,标准票:60元,共10人,团体票:20元,共10人,会员票价:15元,一共10人,那一天的总票房是:30*10+60*10+20*10+15*10 现在影院都实行的电脑售票,这些售票系统是和国家电影局电影专项基金管理中心联网的,每天的固定时间都会自动向专基中心传送票房资料,分成统计和票房统计是一个体系内的东西,不能分为两个体系,分成肯定要依靠影院票房的资料,跟票房没有关系的单位随便去统计,影院也不让,能设计到分成的也就是院线和发行公司,统计也是院线发给发行公司。 发行公司在发行前会给影院一个发行通知,每部电影都会规定一个最低售票价:比如变形金刚三的最低售票价15元,任何形式的团体、优惠会员卡均不得低于15元,也就是只要进一个人看电影,就最少要出一张15元的票。
这个问题有点颠覆!开发票,就是买卖交易成交后,应由销售方向税务机关缴纳增值税款,这是交易的初始税。
一般情况下是根据开票额计税的,也有查账征收的
一般情况下按开收据金额。实际情况下做账按开发票金额来算
对于建筑企业来说.是不能按开票金额来算收入的. 对于跨年的工程或是超过一年的工程.你们必须要纳完工进度来确认收入的这是税法上和会计上的规定. 对于预收款的.你们在预收时就得完税
雨天依然美丽
级数 含税级距 (起征点2000元为例) 收入上限 收入下限(不含)税率(%)速算扣除数 1 不超过500元的 2,000 2,500 5 0 2 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 2,500 4,000 10 25 3 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 4,000 7,000 15 125 4 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 7,000 22,000 20 375 5 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 22,000 42,000 25 1375 6 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 42,000 62,000 30 3375 7 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62,000 82,000 35 6375 8 超过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 82,000 102,000 40 10375 9 超过100000元的部分 102,000 45 15375 "应纳税额=(税前工资收入-起征点)×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注:此处税前工资收入未考虑个人缴纳的社保费、住房公积金,若有发生必须是按扣除后的收入计算。"
优质税务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