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343

小石在青岛
首页 > 税务师 > 广东商学院税务师莉莉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一脚踢飞你

已采纳

2021年广东财经大学转专业

广东财经大学(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是一所以经济学、管理学、法学为主体,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同发展的广东省重点建设大学,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2021年广东财经大学转专业,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广东财经大学转专业规定

1、专业二次选择是指符合条件的我校普教全日制二年级本科生在校期间有一次转专业的机会。

2、各专业计划接收人数原则上不高于本专业本年级学生人数的5%,计划转出人数原则上不高于本专业本年级学生人数的10%

1983年5月,学校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校名为广东财经学院;1985年6月,更名为广东商学院;2013年6月,更名为广东财经大学。经过33年的发展,学校已建设成为全日制本科生、硕士生27600多人的省属重点院校,是广东和华南地区重要的经、管、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基地。

学校有广州和佛山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2275亩,广州校区毗邻广州国际会展中心,佛山校区位于佛山市三水区云东海旅游经济区。现有校舍约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2497万元,图书万册(含电子图书);自主建成各类数字化教学资源1240多项。

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200多人,其中正高职称教师210人,副高职称教师398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495人。

有珠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珠江学者讲座教授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2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人、省学位委员会委员1人、省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

有“百千万”人才培养计划国家级培养对象1人,2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3人入选财政部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培养工程,21人次入选广东高校“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省级培养对象,14人入选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项目;有广东省、广州市“十大中青年法学家”3人。

2013年首次获批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人才培养

学校坚持“育人为本,全面发展;因材施教,学以致用”的人才培养理念,坚持并不断完善“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实体课堂与虚拟课堂相结合、校内外教育资源相融合”的开放、协同、实用、有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科学精神、人文素养、专业知识和国际视野,勇于开拓创新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近几年来,学校人才培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是全国首批两个经管类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之一,并入选首批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具有企业家精神和潜质的经济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为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学校入选全国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我校与广州市地方税务局共建的经济学实践教育基地为国家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

经管类跨专业综合实验教学团队为国家级教学团队。

“企业仿真综合运作”课程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国际贸易”和“电子商务物流”2门课程为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

获批为教育部首批研究生课程建设试点单位,是广东省经管类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改革示范院校和广东省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

国际化应用型会计人才协同育人平台、广东财经大学税收学专业协同育人基地获批为广东省协同育人平台。

毕业生总体就业率稳居全省高校前列,并保持较高的就业质量。历年来,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综合满意度高达96%以上,毕业生在社会上赢得良好口碑。

学科专业建设

学校以经济学、管理学、法学为主体,坚持商法融合,促进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同发展,已形成具有一定特色和优势的学科专业体系。

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和法学3个一级学科是省级优势重点学科和特色重点学科。

有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法学、管理科学与工程、马克思主义理论、统计学等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覆盖32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和英语语言文学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拥有工商管理(MBA)、法律(JM)、金融(MF)、保险(MI)、会计(MPAcc)、税务(MT)、公共管理(MPA)等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现有57个本科专业,其中市场营销、法学、金融学、会计学、财政学等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市场营销专业为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科学研究

学校坚持“求真、致用”的科学研究理念,不断提升科学研究水平。

拥有2个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广东财经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广东财经大学法治与经济发展研究所;1个广州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广州现代物流与电子商务发展研究基地,1个广州市共建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广州都市文学与都市文化研究基地;1个广东省协同创新平台——珠三角科技金融产业协同创新发展中心;1个广东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广东财经大学开放型经济创新研究中心。

近5年,教师承担国家级项目99项,省部级项目405项,实现了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和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零”的突破。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科学》、《经济研究》、《管理世界》、《法学研究》等权威和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117篇,被SCI、EI、ISTP三大检索收录270篇;出版各类著作195部。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28项,其中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和全国百强社科学报。

广东商学院税务师莉莉

126 评论(12)

呵呵呵达

一、发展历程

财政税务学院前身为创建于1986年7月的财政税务系,1989年因与当时的广东省税务局共建税务专业,遂改名为税务系。1998年,由于税务专业调整为财政学专业,又恢复为为财政税务系。2004年,增设行政管理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财税系更名为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2007年,税务专业恢复招生。2004年,开始培养财税理论与政策方向研究生。2006年,财政学专业被评为广东省名牌专业,财政学科获得硕士学位授权点,并还被确定为校级重点学科。2007年3月被评为广东省重点(扶持)学科。2008年6月,根据学科发展需要,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按学科分设,遂更名为财政税务学院。2010年8月,财政学专业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财政理论与政策研究创新团队作为国民经济人才培养与创新团队之一获批为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团队,公共财政研究创新平台获2011年中央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支持项目。

二、人员情况

至2011年6月,拥有教职员工39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5人,讲师14人;拥有博士学位13人(其中2人为在职博士后研究人员),有在读博士研究生3人。同时,拥有特聘教授22人。

现有在校学生1400余人,其中,硕士研究生23人。

三、机构与专业设置

财税学院现设有财政学、税务、资产评估3个系,设有财税信息化实验室1个;设有财税信息化研究中心1个;同时拥有实习基地12个。

四、院徽注释

院徽主体图案一是由Finance(财政)、Taxation(税务)和Public(公共)的首字母F 、T和P蕴化而就的生机勃勃绿叶和盛开的花朵,整体构成象征人格、情操、信念、品德高洁的君子兰花,意寓财税学院作育人才的理念。二是由蓝色构成的面向海洋之意图案,象征学院所处地理位置为面向广阔海洋的广东,图案整体构成一艘航行之舟,花朵构成风帆,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三是院徽整体图案构成一个微笑的面谱,充满着朝阳蓬勃的生命气息。

195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