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啃狼的木头
注税的税法一加上税法二再加上税代就是注会《税法》,但税法一加税法二本身就已经远远超过注会税法税法基本原理和税收实体法的内容总和,而税代可以理解成是注会税法后几章内容的一个大力扩张,同时,税代还严重依赖税法一、税法二和财务与会计的相关内容。借用东奥税法权威刘颖老师的说法就是:很多既考注会也考注税的学员感觉注税难度不大的主要原因应该是注税有四门课都是客观题。而实际上,如果你学好税法一和税法二,那么注会税法之基本原理与实体法的内容根本就不需要再学了。要指出的,从知识含量的角度来看,说注税简单是极端错误的看法,但仅从考试难度来说,注税5门确实不如注会6门。
戊己庚辛
注册会计师和注册税务师都是与现代经济密切相关的两大职业,注会与注税有什么区别与联系呢?考生们都能分清楚这两大考试吗?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注册会计师和注册税务师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一、概念解释
在比较两者的差异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弄清楚两者的概念。
注册会计师
注册会计师指取得注册会计师证书并在会计师事务所执业的人员,英文全称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简称为CPA,指的是从事社会审计/中介审计/独立审计的专业人士。在其他一些国家,比如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国际会计师简称AIA。在国际上说会计师一般是说注册会计师,而不是我国的中级职称概念的会计师。
注册税务师
注册税务师简称CTA(Certified Tax
Agents),指经全国统一考试合格,取得《注册税务师执业资格证书》并经注册登记的、从事税务代理活动的专业技术人员。
二、考试性质
注册会计师考试和注册税务师考试都是非常热门的考试。那么这两大考试都有哪些区别呢?
注册会计师考试是注册会计师协会组织的注会执业资格的考试,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为《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经济法》、《税法》、《战略与风险管理》。
注册税务师考试是人事部组织的注册税务师执业资格兼职称性质的考试,注册税务师带有中级职称性质,尽管现在很多单位在职称问题上考评分离,通过考试取得其资格也不一定能得到中级职称岗位的聘任。注册税务师考试共考五个科目:《税法(一)》、《税法(二)》、《税务代理实务》、《财务与会计》、《税收相关法律》。
三、就业方向
注册会计师:
注册会计师分为执业的和非执业的两类,所谓执业的,就是真正从事注册会计师本行工作的,一般都在会计师事务所或资产评估公司工作,负责审计和资产评估、会计资询等业务。积累几年工作经验后,大部分执业会员跃升为税务、审计、财管方面高手,其中一部分能晋升为审计经理或合伙人,另一部分,到企业做内部审计、财务、税务或财务总监。
没有从事注册会计师本行的人加入中注协的非执业会员行列,成为财税及经管、教育、司法等各行各业的业务骨干,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优秀大中型企业的财务主管、财务经理、税务局业务骨干、律师和高校财税领域的优秀教师通过考试加入注协成为了非执业会员。
注册税务师:
主要职业方向为在税务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企(事)业单位中从事纳税筹划、税务代理、税务咨询、税务顾问以及其他涉税事务的办理等。其他职业方向为:企事业单位中从事会计业务的处理与审计,财务活动的预测、税收实务、分析与决策等。如能通过国家公务员考试,可以在政府税务部门从事纳税征管和稽查等工作。
四、执业范围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目前,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人数、业务规模是最大,注税次之。
注册会计师
主要承办下列审计业务:审查企业会计报表,出具审计报告;验证企业资本,出具验资报告;办理企业合并、分立、清算事宜中的审计业务,出具有关的报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审计业务。注册会计师依法执行审计业务出具的报告,具有证明效力。注册会计师可以承办会计咨询、会计服务业务。
注册税务师
2006年2月1日起施行的《注册暂行办法》明确了注册税务师的业务范围。今后注册税务师可承办以下涉税鉴证业务:所得税汇算清缴纳税申报的鉴证、企业税前弥补亏损和财产损失的鉴证以及国家税务总局和省税务局规定的其他涉税鉴证业务。
五、执业风险
注册会计师
面对会计市场形形色色的造假,注册会计师吃的是风险饭,注册会计师能否抵挡来自环境与生存本能要求的夹击,做到清者自清,对每位注册会计师来说都是一个挑战。有人说,每一家上市公司后面都有一本故事,是真是假无从考证,但这也印证了注册会计师执业大环境的恶劣。注册会计师面对大环境。就像渔民面对大海一样,要生存,大风大浪是逃避不了的。
注册税务师
所谓税务代理执业风险是指注册税务师因在执业过程中未能完成代理事项或未能履行代理职责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它主要表现为:其一、因注册税务师未能完成代理事项,即因代理违约而产生的违约风险;其二、因代理失败致使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发生违法成本,从而引起委托人为转移违法损失,向代理人追诉而产生的代理失败风险。虽然典型的税务代理纠纷案例尚未出现,但其潜在的执业风险也将越来越受到业内人士的重视。【更多注册会计师问题进会计网问答>>】
Jamietee1997
差不太多的
为大家整理了一份税务师学习资料,包括各行各业初、中、高各级税务师的学习资源,适合想提升自身能力的同学们,后面会不断汇聚更多优秀学习资源,供大家交流分享学习,需要的可以先收藏转存,有时间慢慢看~
税务师资料实时更新
链接:
提取码:P6r5
芳宝女郎
税务师和注册会计师考试教材变化每年都会有一些,但是每年的变化情况不太一样,有些年度变化大一些,有些年度只是一点小修订,两个考试的税法科目相关内容也发生了变化。就税务师的税法一、二和注册会计师的税法,两者之间可以这样分析:联系:1.都是税法。也就是说两者的应试范围是一致的,所考核的内容实质是相同的,这是共同的基础所在。2.在各自的资格考试中都是有一定难度的科目。不论是CPA的税法还是TA的税法一和税法二,在各自的五科中还是有难度的,并非背一背就可以,需要下一定的工夫。3.税法是为了执行的,不论是税务师考试,还是注册会计师考试,都不会有理论上的难度,故而只要努力多看、多记、多想就会有很大的进步,在学习的时候还要多总结。区别:许多考生关心TA税法与CPA税法的区别,首先要从这两种考试的差异谈起:注册会计师考试是注册会计师协会组织的注会执业资格的考试;2015年更名后的税务师考试是税务师协会组织的税务师职业资格的考试。执业资格与职业资格一字之差,前者是准入考试,后者是水平考试。税务师的前身注册税务师带有准入兼中级职称性质,由人社部组织考试。2015年起,税务师考试不再具备准入类的特征,由于降低了报考的工作经历门槛,经济、管理、法律类大学毕业生毕业当年也可以报考,这使得税务师的职称性特点也淡化了。注册会计师和税务师两者各有优势,在涉税服务领域,税务师更具有专业性。从根本上说,TA考试与CPA考试存在专业性的差异,这种专业性的差异也带来了其税法考试命题上的明显差异:总体来说,税务师考试中税法的讲解要更为细致一些。如果学习了注会的税法然后再考税务师的税一、税二,还是要多下功夫看税务师教材的,毕竟税务师考试更为细致,好多内容是注会教材中没有具体介绍的,否则很容易吃亏。如果是学习了税务师的税一、税二去考注会的税法,相对要容易一些,只需要注意对于同一内容,两本教材规定不一致的地方就可以了。1、关于税法科目分类及地位不同。注册会计师考试的主科是会计和审计,税法在CPA考试中以一个科目出现,而且属于副科不属于主科;税务师税法考试的主科就是税法Ⅰ、税法Ⅱ、涉税服务实务这三科,其中税法Ⅰ包括了我国商品劳务税的各个税种,这些税种的计税依据与销售额、劳务服务额等流转额直接相关;税法Ⅱ包括了我国所得税、财产税、特定行为税的税种,计税依据与所得额、财产价值或数量以及财产收益等等相关。涉税服务实务科目则涵盖税收程序法、涉税会计、纳税申报具体操作、纳税检查、税务代理等内容。尽管两者在各自的考试中占有很重的分量,但就税法自身在两者中比较,税务师税法难度略低于注册会计师税法。2、TA和CPA两种考试在税法命题侧重点有所不同。税务师考试的水平性要求税法考核具有政策细腻性、综合性、理论实务兼具的特征,其中那些体现从业者要求的灵活、筹划、与会计结合的题目在涉税服务实务科目中有淋漓尽致地体现。而注会考试的执业性要求税法试题具有基本政策性和筹划分析性的特征。个人感觉CTA教材写得容易让人理解,而CPA教材有时让人读来很费解。在税务师考试教材中含有一些税收理论知识,其税法理论也比CPA的多,这是学习的TA教材的一个优点。一些朋友学习税法有困难,就在于不能理解税收和税法的一些基本问题,税务师考试教材中有了讲解,理解起来就方便多了。税务师考试在税法中含有一些实务的问题,单独有一门叫“涉税服务实务”的科目,所以税法一、二中重点是讲解税种,对于程序方面很少涉及。3、两种税法考试的题型、分值有差异。税务师考试的题型有单选、多选、计算、综合非定向选择题,但是答题方式只需用单选、多选、不定项选择的方式解答。税务师考试形式也改为机考;注会税法考试的题型有单选、多选、计算和综合题,采用机考方式,但是答题方式有文字和列式计算。税务师考试税法一、二科目满分为140分,合格标准一般是84分。涉税服务实务考试变化最大,考试分值与税法Ⅰ和税法Ⅱ一样为140分满分(往年税代考试100分为满分),及格分值调整为84分。注会税法考试满分是105分,含5分英文加分,合格标准一般是60分。4、两者在一些具体内容方面存在不同。这主要是由于两者是不同的编写者,在引述法规的时候,更新程度不同,有的部分CPA已经更新,但TA还没有;有的部分TA已经更新,但CPA却还没有。另外,两者在讲解的内容上具体范围也略有不同,有的税务师考试中讲了,注册会计师考试中不讲;有的则刚好相反。所以说,考过注会税法的考试的考生学税务师的三税,会觉得税务师的税法知识点更细碎,但税务师考试选择题的答题方式也能增加考生的得分几率。
迷路的豆豆
1、你如果报注会的会计和财管,那么税务师的财务与会计可以裸考了。注会涵盖了税务师的,而且注会的题都会了,税务师更不在话下。2、如果你报注会的税法,那么税务师的税法一和二,可以裸考了。注会税法完全能涵盖税务师的。但是,涉税实务还是要好好学习的。3、注会的经济法虽然对应税务师的法律,但是税务师的法律范围更广,没法裸考。综上:如果你注会报两科的话,建议会计、税法。这样再稍微学习税务师的财务与会计就行了。税法一和二,裸考。如果注会报三科,那就会计、财管、税法。这样税务师你可以报财务与会计、税法一、税法二、涉税实务,这样你税务师只需要学习下涉税实务就行了。
微微王chichi
CPA和税务师具有极高重合度,俗称,考完CPA顺带过税务师。1、注会的《税法》和税务师的《税一》《税二》《涉税实务》的重合度高达90%。有人说《税一》和《税二》内容更加详细,可能这句话没错,但是实际上多出来的内容太细根本不好出题,所以出题的范围基本还是在注会的《税法》范围之内;至于《涉税实务》,里面涉及到了《征管法》和税收会计的处理,征管法是在注会的《税法》中学过,而税收会计的核心,其实还是《税一》和《税二》的重复考核,只需要梳理一遍即可(或许考完注会我会帮你们梳理)。2、注会的《会计》和税务师的《财务与会计》,二者的重合度在80%。为什么在80%,因为税务师还有一点财务管理的题目,我是假设各位没有学习过《财务管理》,如果学习了《财务管理》那就可以说重合度在98%了。税务师的财务会计难度远低于注会的《会计》,因为全部是选择题,所以难度不会太大,所以有了注会的《会计》基础,无需担心税务师的《财务与会计》。3、注会的《经济法》和税务师的《涉税法律》,二者的重合度在55%。这应该是差距最大的一科了,税务师的《涉税法律》内容非常广泛,包括民法、民诉、刑法、刑诉、行政法的相关内容,因此范围广,考得很浅。但是从去年学员的反馈来看,他们拿着注会的基础去参加税务师的考试,很多同学都是五门全过,所以我想不用太担心这种差距,先把注会的《经济法》吃透,然后找点时间将税务师法律的分数比较重的章节进行消化即可。但是,彬哥强调过,如果你现在已经在备考CPA又报了税务师,那么,在注会没考完之前不建议看税务师的任何书籍!先集中精力搞定注会!
优质税务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