钉子生锈了
CPA几乎成了每个财会人心头的朱砂痣、窗前的明月光。但凡说到最有价值的财会证书,CPA几乎稳居首位。诚然,这张证书对财会人的职业生涯有着举重若轻的作用,它能带来机会、地位,也能带来财富。但是大多财会人都是求而不得。
曾几何时,我的朋友Elsa也是其忠诚追求者中的一员。
从大学毕业进入工作起,Elsa就可是自学CPA,参考书、真题买了一套又一套,考试去了一场又一场,但是几乎都是意气风发地进去、垂头丧气地出来,及格线就在她头顶上,可是却怎么都够不着。
后来她在同事的推荐下报了一个高顿的辅导班,在经验丰富的授课老师指导下慢慢开了窍,终于在毕业后的第六年考过了全科,拿下了CPA证书。
但是这种仿佛达成什么宏愿的欣喜持续了不到一个礼拜就消退了,Elsa被一种不知所措的心态围绕着。
当初心心念念想要考CPA,一切的努力、付出、坚持都是为了它,但是现在证书到手,自己反而失去了目标,不知下一步要如何操作、未来应该怎样规划。
这不仅是Elsa的迷茫,也是很多长期以CPA为主的高含金量、高难度证书为奋斗目标的财会人一朝实现梦想后会面对的分岔路。
当你还未曾拥有CPA证书的时候,你可以做会计、审计、账务分析、管理会计等各种各样的岗位,也不会感觉自己有任何不妥。可是一旦该证书到手,你会怀疑自己是否就只能朝着审计方向发展了,甚至会认为公司应该立刻对你有所表示,否则就是不够爱才。
然而事实上,这样的思路恰恰证明了你被这一纸证书捆住了,本末倒置让你无法完美利用CPA的优势。
CPA可以帮助你走多远,要看你的能力和经验可以达到什么程度。
一方面,当下很多年轻人在大学阶段就开始学习CPA,纵然不能参加考试,但也将内容学得通透,毕业后终于可以考试了,没多久就通过了全科。这一类的通过者首先要压下自己心高气傲的“病”,毕竟对于很多用人单位来说,你只是一个虽然没什么经验,但是考试很厉害的新人。他们愿意给你一定的机会证明自己,但前提是你确实有能力、并且利用自己的能力使用人单位的利益最大化。
对于这类年轻人而言,多锻炼自己,找到自己最想要发展的方向,然后借着CPA给自己的更多工作机会,好好实操一番、打磨自己。让用人单位和领导对你有更多的信心、更认可你,然后再提升职加薪等实际问题就水到渠成了。
另一方面,许多如Elsa这样的“资深”财会人,边工作边学习,花了好几年可算是考出了CPA证书,配合着自己的工作经验,一切看起来水到渠成了。但是紧接着面对财会领域多种多样的发展方向,又不确定自己适合什么方向了。
其实这完全可以从你这几年侧重的工作内容、以及你未来想要发展的方向进行选择。
比如有些人有着创业梦,那么如果你能找到一些志同道合的注册会计师一起合伙开会计师事务所,或者联合一些朋友开公司,也是一条艰苦却美好的出路;如果你觉得自己还能去当下的热门产业如互联网大展拳脚,那么一些互联网公司、尤其是互联网金融公司,对这类可以为公司发展保驾护航的资深人才会大为欢迎;当然,更多的财会人会选择往本身所在企业的管理层走,那么提升自己在财务分析、公司策略、行业发展等高度层面的敏锐度和经验,安安稳稳地升职也是一条“康庄大道”。
总而言之,以CPA为代表的高难度、高含金量证书的存在,主要的价值是证明你的专业等级和能力可达到的高度,并不表示你能一证在手一世无忧了。相反,唯有更加努力、展现出自己的能力,方能长久。
啦啦啦啦7
来源:立信CPA
2016年注册会计师考试
报名人数一共万,
2017年报名人数妥妥的突破100万,
减去交了钱不去考试的,
大约也有80万人背水一战。
在10月份的那几天,
所有的财务人有一个共同的梦想
如果你的朋友10月份要考CPA,
请你加倍的关心呵护TA
因为TA十一8天假不仅要加班,
还要窝在家里看书,
面对着考试的巨大压力,很不容易。
如果你有零花钱,
请给TA 买一双这样的鞋,
让TA每个不会的题目都蒙对。
有人说,CPA只是一场考试。
是的,它只是一场考试,
但是,CPA不仅仅是一场普通的考试,
它是国家选拔高层次会计人才,
提高会计行业核心竞争力,
确保会计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作用的方式。
注册会计师,
中国唯一官方认可的注册会计师资质,
唯一拥有审计报告签字权的执业资质,
中国财经领域最顶级的稀缺证书。
可能很多人觉得只有经过财经方面的科班学习才能成为财经金字塔尖上的人
但是注册会计师,
让数十万的人通过它,
实现了自己的职业梦想。
CPA考生的年龄最小的20出头,
最大超过70岁。
如果你的朋友也在其中,
等TA考完了,
请TA大吃一顿,
并举起酒杯深情的对TA说:
优质税务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