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鱼199210
多选题
1.甲公司2018年1月开始的研发项目于2018年7月1日达到预定用途,共发生研究开发支出500万元,其中研究阶段支出100万元,开发阶段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160万元,开发阶段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240万元,假定无形资产按直线法摊销,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无残值,摊销金额计入管理费用。甲公司2018年和2019年税前会计利润分别为813万元和936万元,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均为25%。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下列会计处理中正确的有( )。
A.甲公司2018年研发项目及形成的无形资产计入当期费用的金额为284万元
B.甲公司2018年应交所得税为150万元
C.甲公司2018年12月31日无形资产的计税基础为378万元
D.甲公司2019年应交所得税为225万元
2.下列关于企业递延所得税负债会计处理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吸收合并免税合并下的商誉初始确认时形成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应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B.与损益相关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应计入所得税费用
C.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转回期间超过一年的,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应以现值进行计量
D.递延所得税负债以相关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转回期间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计量
3.下列选项中,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有( )。
A.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
B.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
C.负债的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
D.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
4.下列各项中,能够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有( )。
A.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
B.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
C.超过税法扣除标准的业务宣传费
D.按税法规定可以结转以后年度的未弥补亏损
5.下列各项中,会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的有( )。
A.自建的投资性房地产,入账成本1000万元。满足相关条件,按照公允价值计量。期末公允价值为900万元,按税法规定应计提折旧100万元
B.入账成本500万元的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公允价值上升50万元
C.入账成本1 000万元的其他债权投资期末公允价值上升100万元
D.长期股权投资计提减值准备100万元
【参考答案及解析 】
1.【答案】ABCD。解析:甲公司2018年无形资产摊销金额=240/5×6/12=24(万元),甲公司2018年研发项目及形成的无形资产计入当期费用的金额=100+160+24=284(万元),选项A正确;甲公司2018年应交所得税=(813-284×75%)×25%=150(万元),选项B正确;2018年12月31日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240-24=216(万元),计税基础=216×175%=378(万元),选项C正确;甲公司2019年无形资产摊销金额=240/5=48(万元),2019年应交所得税=(936-48×75%)×25%=225(万元),选项D正确。
2.【答案】BD。解析:选项A,吸收合并免税合并下的商誉初始确认时形成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不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选项C,无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转回期间如何,递延所得税负债都不要求折现。
3.【答案】BD。
4.【答案】BCD。解析: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未来实际发生时可税前扣除的非资产负债项目:广告业务宣传费、可抵扣未弥补亏损都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选项BCD正确。
5.【答案】BC。解析:选项A,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价值=900万,计税基础=1000-100=900,没有差异;选项B、C,资产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选项D,资产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小盆友2鸣儿
递延所得税是当合营企业应纳税所得额与会计上的利润总额出现时间性差异时,为调整核算差异,可以帐面利润总额计提所得税,作为利润总额列支,并按税法规定计算所得税作为应交所得税记帐,两者之间的差异即为递延所得税。
按这种核算方式,合营企业需设置“递延所得税”科目来进行核算,在时间差额完全自行消失以后,本科目的余额也将为零。
通俗的讲,就是会计上认定的缴税金额与税务局认定的金额不一致,而其中暂时性的(以后税务局就认可了)就是递延所得税。
递延所得税负债是由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产生的,对于影响利润的暂时性差异,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应该调整“所得税费用”。例如会计折旧小于税法折旧,导致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如果产品已经对外销售了,就会影响利润,所以递延所得税负债应该调整当期的所得税费用。
如果暂时性差异不影响利润,而是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则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应该调整资本公积。例如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按照公允价值来计量的,公允价值产升高了,会计上调增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并确认的资本公积,因为不影响利润,所以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不能调整所得税费用,而应该调整资本公积。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递延所得税
亲爱的玉玉
递延所得税是指会计上认定的缴税金额与税务局认定的金额不一致时的调整差额。
递延所得税具体是指:当合营企业应纳税所得额与会计上的利润总额出现时间性差异时,为调整核算差异,可以帐面利润总额计提所得税,作为利润总额列支,并按税法规定计算所得税作为应交所得税记帐,两者之间的差异即为递延所得税。
递延所得税,在会计科目上分为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一般来说,按税法调整纳税申报表上有一个应交所得税额。该应交所得税是按税法中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的,其中包含了会计利润的永久性差异和暂时性差异。
扩展资料: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根据所得税准则确认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产生的所得税负债。
二、本科目应当按照应纳税暂时性差异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三、企业在确认相关资产、负债时,根据所得税准则应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借记“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费用”、“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四、资产负债表日,企业根据所得税准则应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大于本科目余额的,借记“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费用”、“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等科目,贷记本科目;应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小于本科目余额的,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五、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的余额。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递延所得税
lathermatthaus
税务师考试时间为2020年11月7日至11月8日 , 天津会计 我为大家整理了2020年税务师考试 每日一练 试题,来一起在税务师考试题库做练习吧!坚持做题是备考税务师的重要环节,快来一起练习一下吧!
《财务与会计》每日一练-2020年税务师考试
单选题
1.甲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2018年实现利润总额1000万元,本年转回应纳税暂时性差异100万元(均影响损益),发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80万元(其中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差异20万元,其他均影响损益)。不考虑其他纳税调整事项,甲公司2018年应交所得税为( )万元。
2.甲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2018年实现利润总额1000万元,本年转回应纳税暂时性差异100万元(均影响损益),发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80万元(其中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差异20万元,其他均影响损益)。不考虑其他纳税调整事项,甲公司2018年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收益为( )万元。
多选题
3.下列各项中,不应作为合同履约成本确认为合同资产的有( )。
A.为取得合同发生但预期能够收回的增量成本
B.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发生的但不由客户承担的管理费用
C.无法在尚未履行的与已履行(或已部分履行)的履约义务之间区分的支出
D.为履行合同发生的非正常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4.对于在某一时点履行的履约义务,企业应当在客户取得相关商品控制权时确认收入,在判断客户是否取得商品的控制权时,企业应当考虑的迹象有( )。
A.客户已拥有该商品的法定所有权
B.客户就该商品附有现时付款义务
C.客户已接受该商品
D.客户已取得该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
5.下列各项中,属于与合同直接相关的成本的有( )。
A.为履行合同耗用的原材料
B.支付给直接为客户提供所承诺服务的人员的奖金
C.为履行合同的场地清理费
D.为履行合同组织生产的管理人员的工资
【 参考答案及解析 】
1.【答案】A。解析:甲公司2018年应交所得税=[1000+100+(80-20)]×25%=290(万元)。
2.【答案】A。解析:甲公司2019年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收益=100×25%+(80-20)×25%=40(万元)
借:递延所得税负债25(100×25%)
递延所得税资产20(80×25%)
贷:所得税费用40
其他综合收益5(20×25%)
3.【答案】ABCD。解析:选项A,企业为取得合同发生的增量成本预期能够收回的,应当作为合同取得成本确认为一项资产,而不是作为合同履约成本确认合同资产。选项B、C、D,企业为履约合同发生的成本,不属于其他企业会计准则规范范围且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应当作为合同履约成本确认为一项资产:①该成本与一份当前或预期取得的合同直接相关,包括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制造费用(类似费用)、明确由客户承担的成本以及仅因该合同而发生的其他成本;②该成本增加了企业未来用于履行履约义务的资源;③该成本预期能够收回。
4.【答案】ABCD。
5.【答案】ABCD。解析:与合同直接相关的成本包括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制造费用或类似费用、明确由客户承担的成本以及仅因该合同而发生的其他成本。
优质税务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