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翔飞飞
首先,每天实行“2+3”的学习计划,利用教材和网课,上班学习两小时,下班后学习三小时,就这样大致完成了第一轮基础的教材学习。现在已经进入强化阶段,着重攻克一些自己遗留的重难点,并且大量刷题巩固所学。所以想提醒大家的是,在备考注会时一定要紧跟进度,否则后期的学习将会异常艰难。在四月份报考注会时,便犹豫是否要同时报考税务师考试,但因为担心备考时间不够,二者无法兼顾,最终舍弃了税务师考试。但在注会备考过程中,因为每天严格按计划进行,课程没有拖欠,并且在注会考完之后还有一个月的时间准备,所以感觉自己或许应付得来呢。然而税务师补报名即将开始的消息又让我难奈不住想要跃跃欲试的心,经过深思熟虑后,这第二次机会我没有理由不抓住!首先,可以与注会同时备考,二者都需要在五年内通过所有科目,这也意味着如果成功我可以在五年内收获两个非常高含金量的证书;其次,注会考试科目与税务师考试科目有一定关联,所以可以同时进行更加高效的学习;最后,真的想给自己一个挑战,留给自己一段意义非凡的经历。税务师和注会科目息息相关因为注会报考的是科目是《会计》和《税法》,在税务师考试中相对应的科目是《财务与会计》和《税法一》、《税法二》,所以我最后决定报考税务师中《财务与会计》和《税法一》这两个科目。因为考虑到时间成本和知识重合两个方面,所以合理报考非常重要。报考方案(个人建议):方案一:注会《会计》、《税法》+税务师《财务与会计》、《税法一》/《税法二》方案二:注会《会计》、《经济法》+税务师《财务与会计》、《涉税服务相关法律》
shangbabayue
一、税务师和注册会计师的区别与联系1.二者的联系⑴税务师中的《财务与会计》与注会的《会计》与《财务成本管理》相对应,其中《会计》部分占80%的内容,所以将这门知识学好了,会对《财务与会计》起到很大帮助。考试时间上,注会比注税早,学习注会《会计》和《财务成本管理》肯定会对学习税务师的《财务与会计》有一定的帮助。⑵税务师的《税法(一)》、《税法(二)》和《涉税服务实务》,与注会的《税法》相对应。而《税法(一)》和《税法(二)》比《税法》写得更为详满,所以,将《税法(一)》和《税法(二)》学好学透,注会的《税法》也不会有什么问题了。⑶税务师的《涉税服务相关法律》中包含到经济法、刑法和行政法,其中经济法部分在注会《经济法》中有涉及,但刑法和行政法在注会六门中并没有涉及。2.二者的区别⑴《财务与会计》与《会计》、《财务成本管理》的侧重点不同。《会计》侧重于金融资产、收入、所得税、长期股权投资、企业合并和合并财务报表以及差错更正,《财务与会计》会计部分虽然也侧重于长期股权投资、收入、会计调整,但并没有注会中考得那么深入,而且在税务师中的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在注会中只是一带而过。⑵《财务成本管理》侧重于财务报表分析、企业价值评估、资本预算(项目价值评估)、期权估价、产品成本计算,而税务师的《财务与会计》财务管理部分则侧重于资金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资金需要量预测、流动资产投资决策与固定资产投资决策、财务比率指标的计算及财务状况的分析。⑶《税法》中最重要的税种是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而《税法(一)》中最重要的税种是增值税、消费税,由于已在全国范围内施行“营改增”,预计《税法》考试中也会有所体现。《税法(二)》中最重要的税种是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所以《税法一》和《税法二》囊括了《税法》实体法中全部重要内容,并且比《税法》更为细致。二、科学搭配且高效,备考轻松易过关黄金搭配:注会《会计》、《财务成本管理》和《税法》+税务师《财务与会计》、《税法(一)》、《税法(二)》和《涉税服务实务》。稳妥搭配:注会《会计》、《财务成本管理》和《经济法》+税务师《财务与会计》和《涉税服务相关法律》。高效搭配:注会《会计》、《税法》和《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税务师《税法(一)》、《税法(二)》和《涉税服务实务》。高度贴合搭配:注会《会计》、《税法》和《经济法》+税务师《财务与会计》、《税法(一)》、《税法(二)》和《涉税服务相关法律》。偏注会搭配:注会《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和《经济法》+税务师《财务与会计》和《涉税服务相关法律》。偏税务师搭配:注会《会计》、《财务成本管理》、《税法》和《经济法》+税务师全部。
优质税务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