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60

miumiu6571
首页 > 税务师 > 慈利税务师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冰峰之晶

已采纳

张灵甫将军是一个纯粹意义上的中国职业军人。在抗日战争中带领部队打过无数硬仗、恶仗和胜仗,多次负伤,身经百战,九死一生。作为许多中国当代后人,可能只知道张灵甫及其74师(抗日战争期间称74军)在孟良崮战役中被陈毅、粟裕将军指挥的华东野战军全歼这一国共内战历史上的经典战例,而对于张灵甫将军在此之前的其他生平事迹,尤其是张将军在二战期间参与的许多和日寇军队之间正面进行的恶仗和硬仗却知之甚少。张灵甫所在的74军是一支抗日英雄部队,在军长王耀武将军的率领下几乎参加了抗战8年内所有国民革命军针对日军的重大战役,毙伤日寇无数,屡挫日军精锐,创造了全国闻名的德安大捷,被誉为抗日铁军。如果这段历史不为后人所知,那么对于壮烈牺牲殉国和流洒过鲜血的抗日英烈们显然是不公平的,这也是最令国人痛心疾首的事情。作为有良知的中国人,我们有责任把这段真实的历史昭告中国的后人们,使他们对于发生在60多年前那段中华民族的苦难历程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和认识。作为历史唯物主义者,我们不应只以意识形态和个人成败论英雄,我们应该破除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历史糟粕,能够从历史的高度上客观、全面地评价张灵甫将军作为一名职业军人的一生所为,方不失为偏颇。 孙文先生曾经说过:历史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这句话也可概括张灵甫的传奇性的一生。 另外补充一点:张灵甫将军与黄埔三期方先觉将军(衡阳会战主将)是姻亲,张灵甫将军的儿子娶方先觉的女儿为妻。国民党方面评价 张灵甫“杀身成仁,为党尽忠”,蒋介石闻讯亲撰祭文:“以我绝对优势之革命武力,竟为劣势乌合之匪所陷害。真是空前大的损失,能不令人哀痛!”蒋介石为其颁发第3号旌忠状,在南京玄武湖畔为其修建纪念碑(国民政府败退台湾后被拆毁),将山东蒙阴县改名为灵甫县(1949年后恢复原名),并将英国援助的1艘驱逐舰命名为灵甫号。在台湾的忠烈祠,张灵甫是烈士第一人。个人简介 张灵甫(1903年8月20日-1947年5月16日),汉族,陕西长安人。中国国民党陆军中将、著名的抗日名将、爱国将领。原名张钟麟,字灵甫,后以字代名。1903年8月20日生于陕西省长安县(今西安市长安区)东大乡东大西村。曾任中国国民革命军整编第七十四师(号称“王牌”、“模范师”、“抗日铁军”)师长。牺牲于国共内战时期的孟良崮战役,享年45岁,蒋介石称其为“国民党第一烈士”。 1903年8月20日,张灵甫出生在长安东大乡东大村的一户农家。家境不错的张父将张灵甫送入私塾,11岁的灵甫进入小学。后考入长安中学。在西安的时候,青年张灵甫为文庙的碑帖所吸引,每逢节假日都带上纸笔到文庙临摹碑帖,聚精会神经常忘记吃饭。他的字很快闻名全校,学校专门为他举办书法展,观者如云。此事被陕西的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听说。于右任曾东渡日本留学,参加过同盟会,1922年,回西安出任靖国军总司令,讨贼军西北第一路总司令。他的书法誉满天下,于是很想看看张灵甫的本领。当时的张灵甫挥毫落笔,连写5个条幅。于右任惊讶之余大喜过望,连连道:“奇才,奇才,后生可畏!” 张灵甫爱好历史,喜欢一同谈古道今,指点江山。1923年毕业后,他回家乡担任了一段时间的小学教师。后接受新思潮的影响,张灵甫不甘身处穷乡僻壤,千里迢迢来到北京,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北京学生运动风起云涌,张灵甫积极参与之余,深感学生的软弱无力。愤而投笔从戎,到河南开封参入胡景翼的国民二军军官训练团。1926年,热切投身革命的张灵甫参加了广州黄埔军校在郑州的秘密招生,并被录取。同年秋,张灵甫进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入伍生总队,修步科。 1927年3月8日,军校第四期学生开学典礼上,张灵甫、胡琏、林彪、刘志丹、袁国平、李弥、文强、唐生明等日后中国大地上风云一时的人物们站在一起,聆听校长蒋介石的训话。以这一刻为起点,张灵甫开始了他二十年的戎马生涯。 将军是抗日英豪民族之魂,尤其是亲率敢死队智取古山的壮举,腿被日寇机枪打断,血洒疆场之悲壮;抗战之中,舍身忘死。身中7块弹片犹不下火线。在香港治疗腿伤期间,不听医生劝阻瘸着腿回到战场,试问将军如此英雄古今华夏大地几人可比?将军在给家兄信中曾说:“此次抗战,为国家民族争生存,兵凶战危,生死未卜,家人当我已死,绝勿以我尚生,予果死,堂上双亲,请兄奉养,膝下诸子,望兄抚教。予妻守嫁,听其自然。” 将军是北大才子,一手好字,对军事战略有着精湛的素养。曾根据自己的作战经验,写了《遭遇战研究》《山地战研究》《日军作战心理分析》《在劣势装备下如何实施河川战》《我带兵的经验》等众多文章,将军堪称中国第一职业军人。 将军私人品行良好,严于律己,常用津贴解决同事家中的困难,改善部队伙食。爱家乡,尊敬父老。每次回家都是三十里下马,不穿戎装;必向乡亲们问寒问暖问收成。方圆几十里的父老都将自家子弟送到他的部队以报效国家。将军身高八尺有余(一米八六},英俊潇洒,相貌堂堂,如此英豪怎不令人赞叹。 张灵甫的转机在于七七事变的爆发。国民政府下命令所有服刑官兵除政治犯外一律调服军役,戴罪立功,并保留原先军衔。再度出山的张灵甫受到从前上司,此时的五十一师师长的王耀武的知遇之恩。为了表示自己改过自新的决心,他正式更名“张宗灵”为“张灵甫”。 整个抗战期间,张灵甫在王耀武的麾下对日寇南征北战,经历硬仗、恶仗无数,书下了自己人生中最为风光的一页。1937年,五十一师开赴上海,参加著名的“八一三”淞沪保卫战。张灵甫来到一五三旅三〇五团走马上任,并在上海保卫战中,以勇猛果断,指挥有方赢得全团官兵的爱戴。嘉定作战的时候,面对武器装备远远优于国军的日寇蜂拥冲锋,杀红眼的张灵甫甩掉上身军服,抱着机枪跳出战壕,身先士卒带领100多名敢死队员迎头痛击,杀得日寇丢盔卸甲,抱头鼠窜。后他率领该团又连续打退敌人七次冲锋,打死打伤日寇800多人。 1937年12月5日,张灵甫率305团在淳化镇附近构建新阵地,阻击日军掩护王耀武51师退入南京,双方展开肉搏战,张灵甫的左臂中弹负伤不下火线,团长负伤不退裹伤犹战,榜样在前,官兵们无不感奋力拼,在张灵甫的带头冲杀下,305团终于在夜战中拼死夺回了河定桥阵地,以团长负伤、连长伤亡五人、排长以下伤亡六百余人的代价,把日军堵在南京东南郊的大门之外!此后张灵甫转战上坊镇和华严寺,将近五天的奔波激战,全团十二名连长五人伤亡,官兵折损已近千人。张灵甫因伤势严重,渡江后不久暂别部队回到西安养伤。 1938年4月,51师在黄陂接受军委会校阅,获得军委会校阅官的优良考评,张灵甫305团的成绩在阅后评定中,名列全师第一。 1938年5月28日张灵甫率305团参加兰封会战之三义寨攻坚战,伤亡百余人。 1938年万家岭大战,已是51师153旅少将旅长的张灵甫奉王耀武之命,对驻守江西德安张古山的日寇进行反击。讨论作战方案的时候,众人认为张古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张灵甫拍案而起,道:“各位都看过《三国演义》,魏国大将邓艾为攻取成都,出蜀将之不意,带精兵暗渡阴平,飞越摩天岭,一举攻克了江油、涪城和成都。我们也可仿此战例,大军从正面进攻的同时,再挑选一批精兵强将,从人迹罕至的张古山背面进行偷袭,以收两面夹攻之效。”于是,张灵甫亲率一支突击队效法邓艾轻装出发,攀木挂树,穿过艰险的深山峡谷,老林恶水,配合正面部队进攻,飞夺张古山。而后日寇不甘失败,出动飞机与重炮狂轰滥炸,几乎将张古山夷为平地。张灵甫率部浴血死战,与日寇鏖战五天五夜,阵地得而复失、失而复得,反复拉锯。亲临死线指挥的他身中7块弹片,鲜血直流也没有退下火线。张古山的攻取封死了日军106师团的最后退路,该师团最终全军覆没。这也是八年抗战中唯一一次全歼日军一个师团的战例。 得知德安大捷之后,田汉受时任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郭沫若的委派,采访张灵甫等人,刊登《中央日报》,并编写的话剧《德安大捷》,张灵甫以真名真姓在剧中出现,从此名震天下。德安战役之后,张灵甫荣获四等云麾勋章、三等宝鼎勋章。1939年3月,张灵甫率部参加南昌会战,在一次战斗中,右腿被日军机枪的两颗子弹扫中,受了重伤。军医检查后说:“腿要锯掉!”张灵甫对随从副官说:“如果我昏迷了,你要阻止医生锯腿!”说完,他给了副官一把手枪,厉声说:“谁锯我的腿,你就枪毙谁!”结果右腿一直未治愈。由于腿伤迟迟不愈,蒋介石派飞机将他送往香港,请英国著名外科专家克雷斯特尔为他诊治。手术后不久,张灵甫在报上看到有战时军人不宜出国养病的新规定,不顾英国医生再治疗一月可以痊愈的劝阻,说军命不可违,军人死不足惜,何惜一足,伤未愈提前归队,灵甫从此留下残疾,走起路一跛一拐,人送外号“跛腿将军”。 1940年冬,张灵甫出任74军58师副师长。 1941年3月15日,张灵甫代理58师师长(58师师长廖龄奇当时去湖南岳麓山参加军官训练团学习,不在任上)指挥58师参加上高会战,作为上高会战的首功部队74军的核心部队58师与余程万的57师一起与日军血战11日,在其他部队到达后,率58师首先反击,重创日军34师团,33师团,74军伤亡万余人。 1941年9月26日,第二次长沙会战,日军调集南京大屠杀的元凶第六师团,精锐的第三师团,以及第40师团围攻74军,在永安58师孤军作战,与日军精锐的第三师团主力和第六师团一部混战,第3师团在作战期间损失严重,仅步兵第18联队就死了八个中队长,花谷旅团伤亡人数据日方的报告达八百余人,11军军长阿南惟畿在永安之战后认为该师团损失甚大,以致不忍使该师团再向株洲追击一事来看,日方战史所报的该师团实际损失人数很可能大为缩水。58师在第二次长沙会战中参战官兵为官兵约一万一千九百人,伤亡超过百分之四十,其中阵亡将近百分之十。 1941年10月24日张灵甫接任58师师长。 1942年6月,张灵甫率58师在衢州外围与日军血战3日,击毙敌86联队第3大队队长长岛田仁次郎,74军伤亡4000余人。 1943年6月6日,74军58师与51师携手打击日军独立混成第17旅和第3师团,两师协同夹击敌独立混成第17旅团,使得该旅团成为日军在这次会战中损失最大的一支部队,其独立步兵第87大队大队长浅沼吉太郎和第88大队大队长小野寺实也在这两天的战斗中殒命。6月13日,张灵甫率58师主力收复公安。 1943年11月常德会战,日军精锐南京大屠杀元凶13师团主力5个联队猛攻慈利,慈利地区正面主阵只有张灵甫58师孤军作战,日军另一精锐师团第三师团全部和13师团剩余部队一起与74军另一师51师,100军激战在慈利附近地区,74军、100军顶住日军两个精锐甲种常设师团5昼夜的进攻,其中13师团慈利战后伤亡近一半,张灵甫转守为攻,向13师团残部发起猛攻,率58师收复黄石,九溪。58师略事整顿,于12月8日复向停留在漆家河畔的第13师团发起进攻,与51师一起夹击漆家河东北之敌,第13师团的最后防线终于被突破,敌师团长赤鹿理也在督战时负了伤。至此,张灵甫作为主力与51师携手歼灭日军南京大屠杀元凶13师团大部。(这里歼灭包括击毙,击伤,俘虏) 张灵甫在常德战役外围作战表现突出,获颁云麾勋章一枚,他是因常德战役有幸授勋的少数将领之一,被蒋介石誉为“模范军人”。 1944年长沙会战,张灵甫指挥58师在益阳、宁乡诸战中,毙敌七百三十六人,伤敌一千六百九十七人,自身伤亡一千六百余人,58师伤亡较大,长沙失守后,58师是极少数受军委会表彰的部队之一。此后张灵甫一直在湘乡至邵阳一线继续与敌40师团鏖战,战至10日,张灵甫会同前来增援的第19师一起克复永丰,之后暂留守永丰抓紧进行战地整补,58师经过连日激战,伤亡日渐加重,超过四分之一,军委会要74军解围衡阳,7月23日,张灵甫率58师向金兰寺方向出击,与116师团激战两人,与敌援军激战2日,于27日立即派部猛攻金兰寺,在张灵甫与唐伯寅(19师)的合力奋战下,金兰寺终告克复。29日,张灵甫到达衡阳附近,鸡窝山,张灵甫师负责进攻鸡窝山日军,与日军116一直在鸡窝山附近战斗,由于张灵甫师此前一直在前线与日军血战,攻至衡阳附近时全师伤亡近四成,战斗力大大下降,至8月8日张灵甫收复鸡窝山,通向衡阳的大门敞开,同日,日军攻克衡阳,方先觉投降,直至8月10日,58师仍在鸡窝山以东的1066高地与敌激战。第58师是该次会战中个别表现优异的部队,军事委员对他在会战诸战役中的卓著战功给予了高度肯定。1944年8月,张灵甫因功授勋,膺荣宝鼎勋章。不久之后,再获颁忠勤勋章,随军的美军观察顾问也对他的表现欣赏,张灵甫还获得了美国金棕自由勋章。内战兵败淮阴之战1946年7月,国军集中58旅的重兵进攻华东解放区,其中主力31个旅进攻苏皖解放区,另27个旅进攻鲁南,牵制山东解放军。而整编74师作为主力中的主力负责主攻淮阴,淮阴是苏皖解放区首府,具有非常重要的军事、经济和政治意义,即使在解放军采取积极防御,不计较一城一地得失的战略下,也是属于不到万不得以绝不轻言放弃的要地。当时华东解放军主力有山东野战军(简称山野,陈毅指挥,共约7万余人)和华中野战军(简称华野,粟裕指挥,共约11万余人)。 7月淮南战局恶化,解放军除留第6旅16团和地方部队外,主力撤出淮南。9月,国军兵锋直指淮阴,第7军进攻泗阳,掩护74师侧翼;74师配属工兵第15团沿运河主攻淮阴;整编28师之192旅为预备队,在74师后跟进。此时华野主力正在苏中作战(即苏中七战七捷),山野主力则在沭阳以南。在国军发起攻势后,解放军以华野9纵在运河与洪泽湖之间设置三道防线,作为防御正面。 9月12日,经三天激战国军第7军突破9纵第一道防线。9月13日,第7军和74师同时展开攻击,于当日下午突破第二道防线,陈毅山野主力无法及时南下,只得急令2纵向淮阴开进,但沿途道路桥梁均遭破坏,无法及时赶到。陈毅只好急电粟裕:“……总之此次淮北作战,由于主观指导错误,贻误全局;五内俱焚,力图挽救,当尊重兄等建议。”粟裕见形势危急,急调第5、第13旅星夜北上驰援,粟裕亲率主力第1、第6师也随后北上增援。但是从海安到淮阴,多是水网地带,又逢大雨,道路泥泞,部队只能走水路,但一时间又没有足够的船只,一次只能渡1个旅,加上国军飞机的封锁,只能在夜间行动。华中主力赶到淮阴最快也得到20日。而事实上,19日胜负就已经定了。 9月14日,谭震林和张震在码头南岸开设前线指挥部,统一指挥淮阴地区作战。 9月15日,双方在淮阴外围杨庄、马头、小桥一线激战,9纵及第5、第13旅拼死抗击,尤其是从高邮兼程赶来的第13旅(即皮定钧旅),是参战各部队中战斗力最强的部队,对突破运河的74师连续实施了9次反冲锋,双方都付出了巨大代价。当晚74师攻占杨庄和码头,逼近淮阴。 16日,为确保淮阴,谭震林下令扒开运河大堤,放水迟滞74师的攻击。 17日,战况更为激烈,74师在炮火和飞机助战下,连续组织5次猛攻,解放军集中所有兵力火力全力抗击,但第一道防线仍被突破。 18日张灵甫亲临一线督战,并于午夜发起猛攻,74师派出2个连从9纵与5旅的结合部成功突破,根据俘虏供述的口令诈开淮阴南门,进城后立即抢占有利地形建立阵地,74师主力随即从正面猛攻。解放军5旅在敌前后夹击下,被迫放弃阵地,解放军组织皮旅和9纵预备队实施反击,也未奏效。华野主力刚到淮阴城北,立足未稳无法顶住74师的猛攻,被迫于19日撤出淮阴。74师继续南进,又于22日攻占淮安,至此,国军基本控制两淮,张灵甫获三等云麾勋章。两淮和华中解放区基本丧失,华野主力只得北撤山东,华东局势日趋严重,解放军在华东只剩下了山东解放区,对于兵力补充、后勤补给和部队回旋都造成了很大困难。特别是随着两淮的丧失,华中解放区最主要的经济来源运河税务失去了,华中主要的工商区也失去了,对南线作战负面影响很大。 孟良崮战役1947年3月,国民党军改变战略方针,由对解放区全面进攻改为对山东,陕北解放区的重点进攻。进攻山东的国民党军集中24个整编师60个旅约45万人的兵力,编成3个兵团,由陆军总司令顾祝同指挥,采取密集靠拢、稳扎稳打的战法,于4月上旬成弧形向鲁中山区推进,企图与华东野战军主力决战于鲁中或迫使其北渡黄河。华东野战军决心寻机歼灭进犯的国民党军,但除于4月下旬在泰安歼灭1个整编师外,由于国民党军行动谨慎而未获战机。针对上述情况,中国共产党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指示:国民党军密集不好打时,忍耐待机;一不要性急,二不要分兵,将主力集结于机动位置;只要主力在手,总有歼敌机会。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陈毅、副司令员粟裕遵照这一指示,于5月上旬调整部署,将主力后撤至莱芜、新泰以东地区隐蔽待机。顾祝同得悉华东野战军主力撤退,即令所部向博山、沂水一线疾进。担任右翼进攻之第1兵团司令官汤恩伯不待相邻兵团统一行动,即以整编第74师为骨干,在整编第25、第83师配合下,于5月11日自垛庄、桃墟地区进攻坦埠,企图占领沂水至蒙阴公路;另以第7军及整编第48师北攻沂水,策应整74师作战。华东野战军原拟首先集中兵力,截歼孤立、暴露之国民党军右翼第7军及整48师,11日晚获悉处于中间战线之整74师冒进,便于就近集中主力加以割歼,当即改变决心,首先歼灭该师。第2、第3、第7、第10纵队分别钳制和阻击河阳、新泰、莱芜地区的国民党军第7军、整编第11师、第5军等部,使其不能向整74师靠拢,而集中主力第1、第4、第6、第8、第9纵队,实施中央突破和断其退路,歼灭整74师于坦埠以南、孟良崮以北地区。至13日,整74师先后占领杨家寨、马牧池等地。当晚,华东野战军担任迂回穿插任务的第1、第8纵队,分由整74师的两翼寻隙向纵深楔进。第1纵队第3师攻占曹庄及其以北高地,构成对蒙阴整65师的正面阻击。该纵队主力则攻占黄斗顶山、天马山、界牌等要点,切断整74师与整25师的联系。第8纵队攻占桃花山、磊石山、鼻子山等要点,切断了整74师与整83师的联系,一部占领孟良崮东南之横山、老猫窝。与此同时,第4、第9纵队从正面发起攻击,占领黄鹿寨、佛山、马牧池、隋家店一线。第6纵队从鲁南铜石急速北进,于14日晨抵达观上、白埠地区。整74师在其外围各要点失守后,仓促向孟良崮、垛庄收缩;华东野战军随即加速进攻。第4、第9纵队经彻夜猛攻,进至唐家峪子、赵家城子一线;第6纵队在第1纵队一部协同下,于15日拂晓攻占垛庄,切断整74师的退路;第8纵队攻占万泉山,同第1、第6纵队打通联系,形成对整74师的四面包围。整74师被围后,蒋介石一面命令该师固守待援,一面严令整编第11、第65、第25、第83师以及第7军、第84师等部,迅速向整74师靠拢,企图在蒙阴、青舵寺地区合击华东野战军主力。此时,向孟良崮增援的10个师多数只距离孟良崮一至两天行程,情况十分紧急。华东野战军严令阻援部队坚决阻住援军,主攻部队经调整部署后,定于15日下午发起总攻。 盂良崮主峰向西北连接两个540高地,西北端为520高地;其东南为芦山,东为雕窝,东西长约10公里,向北岗峦起伏直抵汶河,向南4公里为临(沂)蒙(防)公路,该山区山峰陡峭,多悬崖绝壁,山上无水,草木甚少。整编第74师师长张灵甫在向南突围未遂后,即以第58旅扼守主峰、芦山、雕窝高地;以第5l旅扼守520与两个540高地;第57旅位于两旅之间的570(史称600)高地:师指挥所位于东540高地,企图凭险固守,并致电国民党军统帅蒋介石求援。蒋介石认为此乃与华东野战军决战的良机,遂令张灵甫率部固守,并令空军空投粮弹,同时令整编第25、第83师等10个整编(军)向孟良崮增援。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陈毅,为迅速歼灭整74师,于当日13时调整部署后,即令部队发起总攻。第9纵队一部在炮火支援下,于16日8时攻占雕窝。第4纵队一部于攻占330、高地后,首先楔入520高地与西540高地之间,切断守军退路,连续打退守军4次反击,与第1、第9纵队各一部于午夜占领520高地,歼守军大部,其余部撤向540高地。各部继向西540高地发起攻击。第4纵队一部攀登陡峭山坡,从侧后插上西540高峰,突然向守军发起攻击,守军急速向东540高地溃退。张灵甫被迫率指挥所转至570高地;—16日拂晓,整编第74师以1个连至1个团兵力在猛烈炮火掩护下,向西540高地进行连续反击,第4纵队坚守部队伤亡较大,在十分危急之际,第1、第4纵队各一部赶到,将敌击溃。第9纵队向东540高地攻击的部队遭守军优势兵力的反击,攻击受挫。期间第8、第6纵队于歼敌一部后,正向芦山攻击前进。在解放军的猛烈攻击下,整74师伤亡惨重,伤员、勤杂人员、骡马、辎重满山遍野,阵地已逞混乱。国民党空军投下的大批粮弹,多为解放军所获。蒋介石严令督援的8个师又2个旅,于16日上午开始向孟良崮山区靠拢,又为解放军的阻援部队所阻击。此时,第9纵队继续以一部兵力由正北和东北向东540高地攻击,一部向570高地和孟良崮主峰攻击。13时,第4纵队主力附山炮5门,向东攻击540高地,第6纵队一部亦由南向东540高地攻击,战至14时,攻占该高地,守军第51旅大部被歼。第8纵队和第6纵队一部于13时攻占芦山,歼守军第58旅3000余人。在解放军的猛攻下,整74师余部被迫收缩于孟良崮、570高地及其间的凹地,隐蔽进行整顿和组织顽抗。第4、第6、第8、第9纵队合力总攻,解放军一纵切断黄伯韬、张灵甫之间的联系。八纵、九纵形成包围之势。 黄伯韬见状危急,急率整25师前来支援。张灵甫向黄伯韬撤退。解放军切断(整)七十四师退路,张灵甫向黄伯韬靠拢。 张灵甫被优势解放军压迫,孟良崮乃光秃秃之石山,山上无水。国军水冷式马克沁机枪,无水不能发挥威力。解放军弹密如飞蝗,射击在石头上,跳弹横飞,一弹连伤数人。(整)七十四师损伤惨重……战至17时,将国民党军精锐“五大主力”之一整编第74师全部歼灭,张灵甫在发完最后一份电报后与副师长仁杰,旅长卢醒等集体自戕! 1947年8月由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政治部编印的《蒋军七十四师的调查研究》一书中(五.内战时期——从参加内战到孟良崮全军覆没)记载:“5月12日自垛庄北犯我坦埠,企图攻略沂水,甫遭接触,即南窜孟良崮山区,我野战大军加以重重包围,于5月16日,全歼该顽于孟良崮。除张灵甫、蔡仁杰、卢醒等自杀及战斗中击毙七千余名外,其官兵万五千人悉数被俘。” 张灵甫趣事 据说,一次张灵甫乘火车,忽遇群匪打劫。劫匪个个手持盒子炮,乘客皆噤若寒蝉,掏钱息事。张灵甫见状面露峥嵘,拍案而起。因见其青面獠牙又身着军装佩戴准校军衔,,群匪竟有怯意,言井水不犯河水,互不相干。换作别人,此时收场既保了自身钱财,又平平安安地挣回脸面,可谓上策。而张灵甫早已血贯瞳仁,飞身独斗群匪。一时间车厢内乱作一团,慑于劫匪人多且手持利刃,上百乘客竟无一人相助。一顿拳脚过后,众匪倒地大半,张灵甫瞄准时机,拔枪击毙匪首,群匪作鸟兽散。 灵甫追数百步,连开数枪又毙6匪。及回,思之不解气又对匪首尸体,连补数枪。

慈利税务师

266 评论(12)

kisscat0317

市人事局副局长 刘晓杏 ,彭欢首 一、先进集体(100个) 省直责任单位: 省民政厅 省卫生厅 省水利厅 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 省教育厅 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省通信管理局 省直新闻单位: 湖南日报政法部 长沙市: 长沙市人民政府 芙蓉区人民政府 望城县人民政府 长沙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浏阳市民政局 长沙市教育局 长沙市卫生局 株洲市: 荷塘区人民政府 株洲县人民政府 醴陵市人民政府 天元区人民政府 芦淞区人民政府 株洲市教育局 茶陵县交通局 湘潭市: 湘潭市人民政府 湘乡市人民政府 湘潭市卫生局 湘潭县民政局 湘潭市人事局 衡阳市: 耒阳市人民政府 常宁市人民政府 祁东县人民政府 衡东县人民政府 雁峰区人民政府 蒸湘区人民政府 衡阳市水利局 衡阳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 邵阳市: 邵阳市人民政府 邵阳县人民政府 新宁县人民政府 洞口县人民政府 新邵县人民政府 邵阳市交通局 邵阳市卫生局 邵阳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岳阳市: 岳阳市人民政府 华容县人民政府 平江县人民政府 临湘市人民政府 岳阳市交通局 岳阳市能源生态局 岳阳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常德市: 常德市人民政府 桃源县人民政府 澧县人民政府 鼎城区水利局 常德市水利局 常德市民政局 常德市统计局 张家界市: 慈利县人民政府 桑植县水利局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南有限公司张家界分公司 益阳市: 益阳市水利局 益阳市房地产管理局 沅江市人民政府 赫山区人民政府 益阳市交通局 郴州市: 资兴市人民政府 安仁县人民政府 宜章县人民政府 北湖区人民政府 汝城县人民政府 桂阳县人民政府 郴州市交通局 郴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永州市: 祁阳县人民政府 东安县民政局 蓝山县交通局 宁远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永州市财政局 永州市教育局 永州市交通局 永州市公路局 怀化市: 怀化市人民政府 怀化市卫生局 溆浦县人民政府 新晃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怀化市民政局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怀化市交通局 怀化市农村能源领导小组办公室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南有限公司怀化分公司 娄底市: 娄底市人民政府 娄底市交通局 新化县人民政府 涟源市民政局 湘西自治州: 湘西自治州水利局 湘西自治州商务局 保靖县人民政府 龙山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永顺县民政局 泸溪县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二、先进工作者(18名) 省直责任单位: 邹苏华 省交通厅农村公路建设办公室副主任 王正军 省民政厅救灾救济处副处长 莫登友 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就业服务局副局长 市州: 余建国 长沙市农办主任 周汉林 株洲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 肖贤山 湘潭市人事局局长 王俊杰 衡阳市财政局局长 郭林春 衡阳市人事局局长 何永平 邵阳市财政局局长 叶玉生 岳阳市农办主任 张柏枝 常德市人事局副局长 朱元平 张家界市永定区合作桥乡党委书记、乡长 宁秋良 益阳市卫生局副局长 范培顺 郴州市政府办副主任 李 波 永州市政府督查室副主任 傅家齐 怀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 伍美华 娄底市人事局局长 张才金 龙山县县长三、记一等功人员(80名) 省直责任单位: 唐亚武 省教育厅财务建设处处长 刘 山 省人事厅公务员管理处调研员 蒋长福 省建设厅住宅与房地产业处调研员 刘咏梅 省水利厅工管局供水科科长 周雄军 省农办农村能源办副主任 赵林岚 省公路管理局工程建设处副处长 范金桥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南有限公司 计划建设部总经理 省直新闻单位: 刘春林 湖南电视台新闻中心助理编辑 长沙市: 黎石秋 宁乡县县长 凌勤杰 开福区区长 胡岳龙 雨花区常务副区长 彭彦辉 天心区人口和计生局局长 胡立忠 长沙县水利局局长 株洲市: 龙松林 株洲市政府副秘书长 罗克俭 株洲县副县长 朱家来 荷塘区副区长 袁生华 天元区副区长 易桂枝 石峰区副区长 湘潭市: 曾辉扬 湘潭市人事局副局长 陈金红 湘潭县排头乡乡长 胡建光 雨湖区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 衡阳市: 张 亮 衡南县县长 肖长河 常宁市市委书记 田 奇 石鼓区区长 邓小林 衡阳市政府副秘书长 邓秋林 衡阳市广播电视局局长 蒋炳炎 衡阳市水利局农村水利站站长 周晓云 珠晖区区长 邵阳市: 禹志加 邵阳市交通局局长 周晓红 武冈市市委书记 钟义凡 隆回县县长 杨跃明 邵阳市卫生局重点项目办公室主任 蒋久高 城步县县委、县政府督查室主任 康正刚 新邵县人事局局长 彭金林 邵东县双凤乡副乡长 岳阳市: 王益民 岳阳市政府副秘书长 李可波 岳阳楼区区长 陈志莲 云溪区区长 张慕尧 南湖风景区管理委员会主任 李德友 屈原管理区常务副主任 许心豪 岳阳市城管局副局长 常德市: 吴新涛 常德市政府督查室主任 杨华桥 临澧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 王先蒙 安乡县县长 罗宏全 常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 彭德友 常德市交通局计划基建科科长 张家界市: 王德光 桑植县常务副县长 曾桂堂 慈利县水务局人饮站站长 熊华武 张家界市卫生局医政科科长 益阳市: 王卓传 益阳市交通局局长 刘克强 益阳市公路局高级工程师 熊汉杰 益阳市民政局副局长 李建华 大通湖区农林水利局副局长 郴州市: 龙秀武 资兴市政府办副主任 周笑春 宜章县县委书记 徐本华 安仁县县长 曹慧芳 郴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科长 张湘酃 郴州市交通局局长 刘明光 永兴县政府办主任 永州市: 邓检生 冷水滩区政府办副主任 谢善民 祁阳县农村能源办主任 蒋燕平 东安县政府办主任 王田贤 道县水利局局长 黄世才 江华县交通局局长 刘大兵 新田县房产局局长 怀化市: 李自成 沅陵县县委书记 赵婉玉 会同县县长 陈昌会 麻阳县政府副调研员 杨全武 芷江县常务副县长 杨世奇 中方县政府办主任 周生连 怀化市交通局副局长 刘建德 怀化市人事局副局长 娄底市: 谭怀连 娄底市农办主任 向乾勇 娄星区区委常委、副区长 冯宗贵 娄底市县乡公路管理处副处长 湘西自治州: 秦 平 湘西自治州教育局局长 彭计划 湘西自治州人口和计生委主任 吴明强 湘西自治州人事局副局长 李龙升 湘西自治州农村能源办副主任 邓德锰 花垣县卫生局局长四、记二等功人员(202名) 省直责任单位: 张伍生 省政府办公厅秘书一处副处长 赵爱平 省委督查室副主任 李 越 省发改委投资处副处长 侯荣建 省教育厅财务建设处副处长 陈书国 省教育厅财务建设处主任科员 金旭华 省监察厅执法监察室副主任科员 李鄂辉 省民政厅低保处副处长 朱宽海 省民政厅救灾救济处主任科员 陈朝阳 省财政厅行政政法处副处长 钟 国 省人事厅公务员管理处主任科员 梁建东 省国土资源厅建设用地处主任科员 吴 勇 省建设厅城建处副处长 胡 南 省重点办副处长 曾国栋 省水利厅工管局助理工程师 陈勋星 省商务厅市场处主任科员 王 兵 省卫生厅合作医疗管理处处长 熊建华 省卫生厅农卫处主任科员 何云法 省人口和计生委奖扶办副调研员 施柏明 省人口和计生委奖扶办正科级干部 李宏怀 省广播电视局科技处副调研员 谭蒲辉 省统计局投资处处长 范乐荣 省国家税务局政策法规处处长 杨志力 省电信有限公司建设部业务经理 徐 隽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南有限公司工程师 徐泳斌 中国铁通集团湖南分公司建设部经理 省直新闻单位: 张 洁 湖南人民广播电台记者 李小平 湖南经济电视台记者 肖雯栎 三湘都市报记者 肖 雄 红网“百姓呼声”栏目主编 长沙市: 肖继红 长沙市财政局副局长 姚仲权 长沙市交通局副局长 周利强 长沙市统计局副局长 佘正林 长沙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 谈文昌 长沙市公用事业管理局副局长 易海斌 长沙市商务局副局长 刘凯希 长沙市教育局政策法规处处长 李凤英 芙蓉区人事局局长 黄晓蒙 长沙市人事局办公室主任 李 颖 岳麓区卫生局副局长 陶 鑫 长沙市民政局最低生活保障局副局长 莫 龙 长沙市城管局市容管理处副处长 谢卫红 长沙市人口和计生委科员 株洲市: 凌志勇 醴陵市人事局副局长 陈福乐 攸县统计局局长 罗奋勇 茶陵县政府办纪检书记 李羽齐 炎陵县劳动人事局书记 张金华 炎陵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局局长 刘智勇 株洲市委督查室主任 廖达平 株洲市政府督查室主任 陈社平 株洲市人事局副局长 信长华 株洲市统计局副局长 彭水冰 株洲市财政局副主任科员 尹湘秦 株洲市卫生局副科长 赵湘兵 株洲市教育局计划发展科科长 王国安 株洲市交通局副局长 湘潭市: 罗 君 湘潭市能源生态局副局长 江南屏 湘潭市统计局总统计师 李远征 湘潭市民政局科长 成建良 湘潭市社会劳动保险事业管理局副局长 刘鹤群 湘乡市卫生局局长 张贻超 韶山市建设局党组成员 陈友芬 湘潭市岳塘区建设路办事处主任 衡阳市: 汤文选 蒸湘区统计局副局长 康岳庭 衡东县劳动就业服务局局长 颜科军 衡山县政府办科员 曾祥月 祁东县县长 傅丹舟 南岳区区长 黄顺发 南岳区政府办主任 唐秋成 耒阳市卫生局局长 郭兴中 耒阳市水利局局长 刘桂英 雁峰区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 谷田生 雁峰区政府办主任 李 勇 衡阳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 刘云华 常宁市政府办副主任 张亚红 衡阳市建设局办公室主任 胡 滨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衡阳分公司总经理助理 罗 威 衡阳市政府督查室副主任 邵阳市: 蒋水源 邵阳县县委、县政府督查室主任 石世伟 邵阳市交通局副调研员 刘细云 邵东县人大主任 陈玉琪 隆回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 肖金东 洞口县卫生局农村工作管理站站长 唐祥生 邵阳市人事局副局长 吕伟平 新宁县民政局局长 刘建明 新邵县财政局局长 李 斌 双清区区委书记 张能峰 大祥区区长 刘德胜 北塔区区委书记 蒋小军 邵阳市民政局副调研员兼救灾科科长 蒋文强 邵阳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办公室主任 李 华 城步县副县长 陆先君 武冈市委办副主任 岳阳市: 李石东 岳阳县副县长 丁道剑 岳阳市商务局副局长 卞菊花 岳阳市广电局副总工程师 贺正哲 岳阳市财政局社会保障科科长 谢 钢 岳阳市交通局地方公路管理处副主任 彭志明 岳阳市人口和计生委综合发展科科长 陈晓波 岳阳市房地产管理局住房保障科科长 刘 勇 岳阳市能源生态局副局长 贺伟奇 岳阳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办公室副主任 陈砚发 岳阳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 高治波 湘阴县生态能源管理局局长 官为忠 岳阳经济开发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 曾绍辉 中国电信平江分公司经理 吴 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岳阳分公司总经理助理 常德市: 甘志敏 常德市政府副秘书长 刘佳昌 常德市政府督查室干部 范 力 武陵区交通局局长 郭辉勇 汉寿县政府督查室主任 李治江 桃源县政府办主任 黎惠龙 临澧县县乡公路管理处主任 陈集章 石门县教育局副局长 马先桃 澧县政府督查室主任 陈遵义 安乡县卫生局局长 尹 俊 津市市政府办主任 戴 建 常德市农村能源办主任科员 李建坤 常德市教育局计财科科长 伍 云 常德市卫生局基层卫生与妇幼保健科科长 张家界市: 刘西红 桑植县水利局技术员 刘佳富 永定区水利局副局长 寇宣银 慈利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 李 海 武陵源区交通局副局长 杨金海 张家界市水利局水利科科长 鲁成海 张家界市县乡公路管理处副主任 钟文平 张家界市商务局市场科科长 益阳市: 刘昭阳 安化县县委副书记 彭永华 赫山区统计局副局长 李 青 资阳区民政局救灾救济股股长 曾建科 南县政府办副主任 张正安 益阳市谢林港镇党委委员 杨永志 益阳市商务局主任科员 罗特生 益阳市教育局主任科员 郭腾芳 益阳市农村能源办主任 杨志刚 益阳市劳动就业服务管理处副主任 陈 群 中国电信益阳公司无线通信局技术经理 郴州市: 段海清 北湖区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 陈湘安 苏仙区区长 刘小明 桂阳县政府办主任 李水福 资兴市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刘 军 嘉禾县县乡公路管理站站长 严时友 临武县县乡公路管理站站长 曹修松 汝城县县委书记 李根朝 桂东县政府办主任 冯 军 郴州市农村能源办主任科员 陈章彪 郴州市民政局副局长 高及红 郴州市财政局副局长 蒋丛祥 郴州市人事局军培中心主任 廖甲新 郴州市卫生局规划科副科长 欧阳平 郴州市统计局副调研员 欧阳建华 郴州市房产局局长 永州市: 蒋德贵 冷水滩区财政局局长 刘翼平 零陵区政府办主任 金长青 零陵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 张学明 祁阳县政府督查室主任 陈利平 东安县交通局局长 龚述安 双牌县水利局局长 陈勇华 双牌县政府督查室主任 温凤全 道县民政局社救股股长 义盛章 江永县政府办主任 欧阳小泉 江永县交通局局长 钟江波 江华县政府督查室主任 朱忠和 宁远县交通局副局长 徐银飞 新田县政府办副主任 陈裕兴 蓝山县卫生局局长 李全富 蓝山县公路局局长 怀化市: 宋玉娥 辰溪县统计局副局长 刘育军 鹤城区政府办党组书记 杨锡恭 洪江市水利局局长 方 平 洪江区人事局局长 程永培 通道县农村能源办主任 刘兴旺 怀化市财政局副局长 侯小俊 怀化市民政局副局长 王强山 怀化市商务局副局长 陈吉凡 怀化市水利局水管站站长 陈祖士 怀化市房产管理局副科长 周 毅 怀化市教育局副主任科员 李玉沫 怀化市农办副主任 张世勇 怀化市广播电视局总工程师 滕建华 怀化市政府督察室主任 刘立新 怀化市统计局副局长 谢亚雄 中国铁通集团怀化分公司副总经理 娄底市: 邹小雄 新化县水利局局长 宁又清 娄星区交通局副局长 刘玉喜 涟源市人事局公务员管理股股长 张桂海 双峰县水利局局长 陈郁琼 冷水江市水利局局长 胡立冬 娄底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经开区分局局长 陶慧孜 娄底市统计局总统计师 刘盛华 娄底市人事局公务员管理科科长 谢养民 娄底市民政局副调研员 湘西自治州: 田茂军 吉首市农办副主任 张建新 泸溪县卫生局纪检组长 段跃进 凤凰县政府办主任 龙胜利 古丈县卫生局副局长 肖光志 保靖县生态能源局局长 戴春恩 永顺县交通局副局长 向顶天 湘西自治州民政局局长 张世忠 湘西自治州社会保险管理服务局局长 田国强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湘西自治州分公司 副总经理 田儒模 湘西自治州广播电视局局长 周 斌 湘西自治州工商行政管理局副局长

329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