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93

偶与吃货
首页 > 税务师 > 税务师增值税留抵税额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刹那恍惚28

已采纳

留抵税额是指企业当期的销项税额小于进项税额的差额,即存在企业已经认证但尚未抵扣的进项税额。留抵税额结转下期继续抵扣,或满足一定的条件,准予退还(留抵税额退税)。留抵税额主要是纳税人进项税额和销项税额在时间上不一致造成的,如集中采购原材料和存货,尚未全部实现销售;投资期间没有收入等。此外,在多档税率并存的情况下,销售适用税率低于进项适用税率,也会形成留抵税额。增值税实行链条抵扣机制,以纳税人当期销项税额抵扣进项税额后的余额为应纳税额,纳税人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服务、无形资产及不动产时,支付的价款以外的增值税税额即为企业的进项税额,如果上游企业属于一般纳税人采用一般计税方法的,即为上游企业的销项税额,如果上游企业属于小规模纳税人则为上游企业的应纳税额。纳税人对外销售货物等发生增值税应税行为,则产生销项税额,即按照销售额和适用税率计算并向购买方收取的增值税税额,销项税额=含税销售额÷(1+税率)×税率。上期期末不存在留抵税额的情况下,纳税人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当销项税额小于进项税额时,应纳税额为负数,则形成留抵税额。会计账务处理上,本期增值税结转之后,“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为借方余额,则体现为留抵税额。具体如下:月末增值税结转分录: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留抵税额产生的原因留抵税额主要是纳税人进项税额和销项税额在时间上不一致造成的,比如集中采购原材料和存货,尚未全部实现销售;投资期间大量采购机械设备等存在大量进项而尚未取得收入等,均会造成销项税额小于进项税额。此外,在多档税率(13%、9%、6%、零税率)并存的情况下,销售适用税率低于进项适用税率,也会形成留抵税额。对于期末留抵税额,两种处理方式,一是结转下期继续抵扣,二是满足一定条件,直接将留抵税额退回。法律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大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政策实施力度有关征管事项的公告》同时符合以下条件(以下称符合留抵退税条件)的纳税人,可以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退还增量留抵税额:(一)自2019年4月税款所属期起,连续六个月(按季纳税的,连续两个季度)增量留抵税额均大于零,且第六个月增量留抵税额不低于50万元;(二)纳税信用等级为A级或者B级;(三)申请退税前36个月未发生骗取留抵退税、出口退税或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情形的;(四)申请退税前36个月未因偷税被税务机关处罚两次及以上的;(五)自2019年4月1日起未享受即征即退、先征后返(退)政策的。增量留抵税额,是指与2019年3月底相比新增加的期末留抵税额。

税务师增值税留抵税额

281 评论(15)

柠檬心的颜色

一、留抵税额是什么意思1、留抵税额是企业当期的增值税销项税额小于进项税额的差额。增值税实行链条抵扣机制,以纳税人当期销项税额抵扣进项税额后的余额为应纳税额,当期应纳税额为负数时,则表明期末有留抵税额。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九条纳税人购进货物、劳务、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取得的增值税扣税凭证不符合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有关规定的,其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第十条下列项目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一)用于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劳务、服务、无形资产和不动产;(二)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以及相关的劳务和交通运输服务;(三)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不包括固定资产)、劳务和交通运输服务;(四)国务院规定的其他项目。二、增值税的征税范围有哪些1、销售或进口的货物。销售或进口的货物的增值税税率是13%或9%;2、销售劳务。是修理修配、加工劳务。销售劳务的增值税税率是13%;3、销售服务。包括运输服务、建筑服务以及生活服务等。销售服务涉及的增值税税率是13%、9%以及6%;4、销售无形资产。是转让无形资产的使用权或所有权的经济活动,税率为6%或9%;5、销售不动产,是不动产的所有权,常见的不动产包括构建物、建筑物等,增值税适用的税率是9%。

196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