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29

晓柚崽崽!
首页 > 税务师 > 和税务师有关的成语故事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逍遥石子

已采纳

改弦更张,更:改换;张:给乐器上弦。改换、调整乐器上的弦,使声音和谐。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计划、 方法 。下面请欣赏我给大家带来的 成语 改弦更张的 典故 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改弦更张的意思 [释义] 换了琴弦;重新安上。比喻变更方针、计划、办法或态度。更:改换。张:给乐器上弦。 [语出] 《魏书·高谦之传》:“且琴瑟不韵;知音改弦更张;骖未调;善御执辔成组。” [正音] 更;不能读作“ɡènɡ”。 [辨形] 弦;不能写作“贤”。 [近义] 改弦易辙 改邪归正 [反义] 旧调重弹 [用法] 用于人。一般作谓语。 改弦更张的典故 西汉时,有一位著名的哲学家、今文经学大师叫董仲舒,广州(今河北枣强东)人。他学习非常用功,整天埋头在书房里学习,书房附近的园圃,两三年都顾不上看一看。后来,他专治《春秋公羊传》,曾任博士、江都相和胶西王相。 当时,汉武帝刘彻举贤良文学之士,请他们对施政方针提出建议。董仲舒说:汉朝继秦而立,秦朝的旧制度都不适用了。好比琴上的弦已经陈旧不堪,没法使音调和谐了,必须把它解下来,更换新弦,然后才可弹奏。政策制度也是如此。行不通了,就要改革,然后才能把事情办好。应当更换琴弦而不换,就是第一流的音乐家也弹不出优美的音调来;应当改革而不改,就是最贤明的政治家也不能创造令人满意的政绩。 董仲舒还向汉武帝建议:“诸不在六艺(即《礼》《乐》、《诗》、《书》、《易》、《春秋》六经)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这些,都为汉武帝所采纳,开此后两千余年封建社会以儒学为正统的先声。 用改弦更张 造句 1) 于是保尔森再次改弦更张,提出了系统性救援计划。 2) 从那时候起,当地引导起义的村民委员会改弦更张,变成了村民临时政府。 3) 着重于增长的说法,让一些分析师改弦更张。 4) 诺森洛克,一家于年初被国有化的英国银行最初曾被告知不得再对新借款人开放业务同时改弦更张。 5) 脱离阿萨德阵营的高级官员和军官越多,普京就越有可能改弦更张。 6) 今年改弦更张,让更多网站为内容付费,以及如何与像谷歌这样,通过聚集其他新闻网站内容以赚取 广告 收入的网络媒体谈判。 7) 随着有关欧元区面临的生存威胁变得更为明显,欧盟领导人已改弦更张。 8) 严打”斗争就是要严惩犯罪分子,并起到敲山震虎的作用,使欲图不轨者改弦更张。 9) 在这位军官看来,在年月日基地组织攻击美国之后,军方决定改弦更张。 10) 政府改弦更张出台了一套新政策。 11) 要打造一个真正具有竞争力的制造业,政府就必须改弦更张,别再让工厂主继续承受繁重的税务负担,别再让他们受到严苛的劳动法和各种妨碍购买土地规定的束缚。 12) 这项产品的市场已经萎缩,我们得趁早改弦更张,开发新产品。 13) 商场形势已经完全改变,如果你再不改弦更张,迟早会遭到淘汰! 14) 这种改弦更张的做法是一种改革的迹象,但政治家们要走的路还很长。 15) 因为经费张罗无着,原计画只好削足适履,改弦更张。 16) 既然大家都有改弦更张的决心,相信本公司这次的改革一定可以成功。 17) 为了提升业绩,公司决定将旧制度澈底地改弦更张。 18) 但近来,该公司在改弦更张。 19) 该计划虽然是最新的协定成果,但力度不足,应当改弦更张,摒弃重来。 20) 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宋朝的王安石改弦更张,施行了"青苗法"。 21) 这项产品的市场已经萎缩,我们得趁早改弦更张,开发新产品。 22) 他本来只想拍一部短片,后来发现题材太过庞大,于是改弦更张,拍了一部长片。 23) 但是,前提是伊朗领导人能够改弦更张,采取行动恢复国际社会的信任,并履行其义务。 24) 你狠聪明,只要肯把读书的方式改弦更张,一定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25) 王安石为挽救北宋危亡,毅然改弦更张,实行新政。 26) 既然投资这项生意赚不到钱,就应改弦更张,另谋出路。 27) 美国人逐渐对这场战争失去信心,促使美国政策制定者改弦更张,将重点放在如何减少美国对越南事务的介入上。 28) 奥巴马总统上任后,立即改弦更张,取消了禁令。 29) 这个办法行不通,局长会改弦更张,另外制定。 30) 现在到了其他国家改弦更张的时候了。看了改弦更张典故的人还看: 1. 削足适履的典故 2. 感恩图报的成语故事 3. 削足适履的成语典故 4. 高山流水的成语故事

和税务师有关的成语故事

294 评论(8)

听雨蘑菇

“无为而治”出自《道德经》,是道家的治国理念。无为而治,是老子对君王的告诫,不与民争。

“无为而治”并不是什么也不做,而是不过多的干预、充分发挥万民的创造力,做到自我实现,走向崇高与辉煌。

历史上的太平盛世、宏图大业,都是在道家无为而治指导下取得。

扩展资料

实践例子:

舜无为而治

古时,舜品德高尚,尧派他来管理天下。当时中原到处是洪水,以前尧派鲧去治理洪水,9年後失败了,舜就派鲧的儿子禹去治水。禹果然不负众望,13年後平息了洪水。舜和尧一样,对老百姓很宽厚,多采用象征性的惩罚,犯了该割掉鼻子罪的人,让穿上赫色衣服来代替;应该砍头的人只许穿没有领子的布衣。

为了让老百姓懂得乐舞,舜派夔到各地去传播音乐。有人担心夔一个人不能担当重任,舜说:“音乐之本,贵在能和。像夔这样精通音律的人,一个就足够了。”夔果然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孔子赞叹道:“无为而治,说的正是舜啊!他自己需要做的,只要安安静静坐着而已。”(“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论语·卫灵公》)

参考资料

355 评论(8)

依锦风韵

无为:遵循自然的法则而不妄为;治:治理。自己不妄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 原指舜当政的时候,沿袭尧的主张,不做丝毫改变。后泛指以德化民。 “无为”作为一种政治原则,在春秋末期已经出现。使“无为而治”系统化而成为理论的是《老子》。他们认为统治者的一切作为都会破坏自然秩序,扰乱天下,祸害百姓。要求统治者无所作为,效法自然,让百姓自由发展。“无为而治”的理论根据是“道”,现实依据是变“乱”为“治”;“无为而治”的主要内容是“为无为”和“无为而无不为”,具体措施是“劝统治者少干涉”和“使民众无知无欲”。 无为而治是道家的基本思想,也是其修行的基本方法。无为而治的思想首先是由老子提出来的。老子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由道化生的,而且天地万物的运动变化也遵循道的规律。那么道的规律又是什么呢?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二十五章》)可见,道的最根本规律就是自然,即自然而然、本然。既然道以自然为本,那么对待事物就应该顺其自然,无为而治,让事物按照自身的必然性自由发展,使其处于符合道的自然状态,不对它横加干涉,不以有为去影响事物的自然进程。摘自lanling_2010 同题回答。

245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