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宏立夏
2009年,有教职工65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19人,博士(含在读)18人、硕士29人。硕士生导师20人、省突出贡献专家1人、云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2人、云南省高校教学科研带头人1人、云南省优秀社科专家1人、校特聘岗位教授3人、校学术带头人4人、校骨干教师8人。拥有一支素质高、有潜力、充满活力的学术梯队,梯队结构合理,后继有人,年轻的学术骨干正在迅速成长。2009年,有在校学生人数为1497人,其中硕士研究生74人,本科生1423人。学院坚持以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基本目标,优化专业结构,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着力培养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专业知识、开拓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杨林,男,汉族,1963年2月生,云南通海人,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经济学硕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兼职博士生导师。任云南师范大学校长。丁文丽,女,汉族,1972年4月生,江苏人,中共党员,教授,金融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博士后,金融学硕士生导师,云南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云南师范大学副校长,系中共云南省第八次党代会代表。武友德,男,汉族,1964年12月生,云南禄劝人,中共党员,教授,博士,区域经济学硕士生导师,云南师范大学特聘岗位教授,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和云南省高校教学科研带头人培养对象,云南省优秀社科专家,云南省人口学会和地理学会常务理事,云南省人口发展战略专家组成员等。任云南师范大学教务处处长,校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常志有,男,1965年9月生,汉族,云南昆明人,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经济学硕士导师。任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和英国诺丁汉大学商学院访问学者,中国市场学会理事,云南省市场学会秘书长。杨永生,男,1962年4月生,汉族,云南昭通人,中共党员,教授,硕士,金融学硕士生导师。现任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兼云南师范大学MBA中心副主任,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所所长,云南省金融学会理事。陈新,男,1967年9月出生,汉族,湖北当阳市人,教授,经济学博士,财政学硕士生导师。任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兼任会计学院院长、高尔夫学院副院长,校财政与税收研究所所长,中国世界经济学会理事、云南省区域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云南省财政学会理事、云南省税务学会理事、云南省国家税务局特聘专家,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获“全国税务系统优秀教师”、“云南师范大学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称号。李正彪,男,1971年5月4日生,云南盈江人,中共党员,教授,经济学博士,经济学硕士生导师。兼任云南省人事厅考试中心公务员考评专家,云南省人事厅军队转业干部培训特聘专家,云南省工商局干部培训专家以及昆明市委组织部特聘专家。任云南省人事厅考试中心副主任。赵敏敏,女,1962年4月生,云南楚雄人,教授,经济学硕士生导师,云南师范大学校级精品课程《管理学》负责人。任经济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系主任。杨青,女,1964年8月生,山东胶州人,教授,经济学硕士生导师。任民建会员,昆明市政协第11届委员会委员,昆明市教育局爱心监督员。樊冀,女,汉族,1957年11月生,河北人,教授,任云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工会主席,工商管理系教师。姜家雄,男,汉族,1971年4月生,云南腾冲人,中共党员,教育学与法学硕士,副教授,经济学硕士生导师。任云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院长。叶育甫,男,汉族,1966年7月生,重庆人,副教授,经济学硕士,证券分析师,金融学硕士生导师。陶伦康,男,1971年2月生,河南信阳人,中共党员,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获法学博士。副教授、经济学硕士生导师。任云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财税系系主任、昆明企业联合会法律部副部长,云南凌云律师事务所律师。杨栋会,女,布朗族,云南南涧县人,经济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云南师范大学青年骨干教师。任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系系主任。张广斌,男,1973年8月出生,河北省沙河市人,中共党员,副教授,理学博士,金融学硕士生导师。任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助理兼金融系主任。邓雁,女,汉族,1972年11月生,云南昆明人,副教授,英国德蒙福特大学工商管理硕士,金融学硕士生导师。曾任经济与管理学院金融系副系主任,任云南师范大学MBA教育中心合作交流办公室主任。杨杰,男,汉族,1975年2月生,云南昆明人,副教授,理学硕士,金融学硕士生导师。任云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金融系副主任。桂丽,女,汉族,1973年6月生,云南个旧人,中共党员,副教授,经济学硕士,财政学硕士生导师。师佳英,女,1967年3月生,汉族,云南昆明人,副教授,天津财经大学会计专业硕士,金融学硕士生导师,任学校市场营销研究所副所长,会计与税收研究所副所长,云南师范大学青年骨干教师。李雪梅,女,汉族,1970年6月生,云南禄丰人,经济学硕士,副教授,中国注册会计师,中国注册资产评估师,金融学硕士生导师,任学院财务与税收研究所所长。李艳,女,汉族,1973年6生,云南昆明人,副教授,四川大学世界经济专业博士,金融学硕士生导师。英国格拉斯哥大学访问学者,云南师范大学MBA教育中心EDP办公室主任,云南师范大学区域金融与经济发展研究所副所长。李云矫,女,汉族,1973年2月生,副教授。经济学硕士生导师。1999年硕士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经济与政法学院。2001年,进入南开大学国际商学院进修,2011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做访问学者。刘敏,男,汉族,1961年2月生,云南曲靖人,副教授,任云南师范大学财务与税收研究所副所长。卢玮,女,苗族,生于1964年1生,贵州贵阳人,副教授。罗汉,男,汉族,1963年5月生,云南景东人,副教授。孟少伟,男,汉族,1963年12月生,云南昆明人,副教授。云南大学经济学硕士研究生毕业,经济学硕士学位。长期从事金融学教学和科研工作。王浩,男,汉族,1960年4月生,山东茌平人,副教授,任经济与管理学院培训部主任。张军毅,男,汉族,1964年6生,云南楚雄人,副教授,1986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
wangyuting3573
异常州壹瑞咨询有限公司是一家集会计、税务、审计、咨询等专业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会计师事务所。公司秉承“客户至上、诚信为本”的服务宗旨,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财务咨询服务。公司拥有一支具有多年行业实践经验的财会专业人士团队,为客户提供优质的财务咨询服务,确保财务管理符合法律法规,具有健全的内控制度,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为企业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足疗沙发厂家
黑河学院是我国重点高校之一,是国家教育部直属的一所全日制本科院校。学院地处黑龙江省黑河市,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理工结合、文理并重的多科性大学。学院现有本科专业16个,涵盖了工学、理学、文学、管理学、法学5大学科门类。学院的办学宗旨是“以人才培养为本、以科学研究为魂、以服务社会为目的”。 黑河学院部分专业:序号专业名称所属类别1汉语言文学文学2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教育学3汉语国际教育文学4美术学艺术学5跨境电子商务管理学6环境设计艺术学7物联网工程工学8法学法学9应用化学理学10通信工程工学11广播电视编导艺术学12物流管理管理学13学前教育教育学14物联网工程技术电子与信息15生物技术理学16会计学管理学17翻译文学18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工学19工艺美术艺术学20书法学艺术学黑河学院会计学介绍一、专业简介 会计专业于2004招收财务会计专科专业学生,2008年招收第一届本科专业学生,专业开设时间较早,专业基础较好,为地方和国家培养了大量人才,会计专业在办学过程中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 二、师资队伍 本专业专兼职教师20多名。师资力量充足。高级职称占40%,具有注册会计师,正高级会计师、税务师、会计师,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资格占80%,校级教学名师1人。全体教师都是双师型教师,多名教师均有行业工作经历,会计专业逐步建立起一支由专业带头人引领、中青年教学骨干为基础的,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素质精良、充满活力、具有国际视野、富有合作意识和具备创新精神的师资队伍。 三、专业发展前景 本专业突出实践教学特色、国际化对俄人才培养特色、大数据时代前沿特色,顺应新时代发展要求从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是大势所趋,是智能化、信息化背景下财务会计必须经历的发展路径。会计是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会计行业的发展对中国快速市场化、国际化有着重要的影响。除此之外,大量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的迅速发展,也需要大批高素质的管理型会计人才。 四、就业前景 毕业生主要在各大企业、银行、酒店、学校等财务部门从事税收、公司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破产清算、法务会计、预算制定、商业咨询等工作。毕业生每年通过三支一扶、西部计划、考取公务员、考研、出国等途径进入不同领域。 五、课程安排 核心课程为基础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高级会计学、管理会计学、成本会计学、审计学、财务管理等。专业实践主要包括:ERP企业经营沙盘模拟实训、财务共享实践、电子报税实训、会计信息化、会计模拟实训、财务报表分析、国际商务礼仪、俄罗斯国情与文化、证券交易实务模拟、跨境电商模拟等。 黑河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介绍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介绍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的前身是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系,始建于1998年,2015年成立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承担全校的计算机公共课和本院四个本科专业的教学任务。 学院下设计算机系和信息工程系;计算机系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网络工程”专业。 信息工程系设“物联网工程”和“通信工程”专业,毕业颁发工学学士学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19年6月被批准为黑龙江省一流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2023年被评选为黑河学院重点学科。 学院现有在校生1369人,教职工36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9人,讲师17人,硕士以上研究生29人。 拥有网络原理、综合布线、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专业基础、软件工程、嵌入式、物联网技术等17个标准专业实验室,拥有先进仪器设备1873台,能够全面满足全院师生教学、科研、实习、实训的需求。 学院全体教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努力做到教书育人。 教师们在工作中注重教学与科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加强自身的专业建设,教学上严把教学质量关;注重明理尚学、居敬持志、知行合一、服务社会的学风建设。 年轻教师利用业余时间、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兴趣小组和国家级、省级专业竞赛,参赛学生多次获得骄人的成绩。 学院领导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发展与就业工作。 2016年初,《黑河学院、中软国际产学合作专业联合培养》获教育部批准。 这是产学合作联合培养高层次应用技术与管理人才的新尝试。 2016年开始在“物联网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招收中软国际项目班,中软国际负责学生的就业工作。 学院积极与省内外10多家知名的IT企业建立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实现毕业生的订单式培养。 多年来,我院毕业生的就业率、就业质量一直在全校名列前茅。 随着“互联网+”的政策实施,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学生的就业前景更加看好。 黑河学院书法学介绍书法专业自2013年招生到2023年5月由书法学专业调整成为书法理论系管理以来,现有在职教师4名,外聘教师6名。 正教授4名,副教授2名。 北师大和首师大访问学者2人,硕士学位5人占比50%。 我们聘请了多位在书法和现代刻字国展中获奖的省市级书协领导担任客座教授。 其中有国家隶书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书协副主席蔡兴洲教授,黑河市书协主席刘庆海教授。 在繁重的教学之外承担了多项国家、省级科研和教改课题,发表了多篇科研论文,多部专著和教材,并申请了多项专利。 书法专业立足边疆,内引外联,培养以社会需求为依托,专业能力发展为主线,突出专业性、创造性、应用型为原则,培养具备较高书法理论素养和书法专业知识,具有人文素养、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的四有新人。 能在文化艺术领域、教育等单位从事教学和各类社会办学机构从事书法教学、创作、研究工作高素质的应用型、创新型专业人才。 现设有书法创作工作室、现代刻字工作室和书画装裱工作室三个实践工作室。 并有多所中小学校和社会办学机构与我们建立了实践基地。 有多名同学在校生进行实习实践教学培训,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自书法专业招生以来,我们非常重视学生的考研和专业水平提高工作。 先后有王兴等十名同学先后考入北京艺术研究院、首都师范大学、常州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等学校的书法专业硕士研究生。 先后有多名同学在全国现代刻字书法展、全国大学生书法展和全国规范字书法大赛中获奖入展。 并有多名学生在校期间就加入了省、市级书法家协会。 黑河学院环境设计介绍一、概况: 环境设计系成立于2023年,隶属于美术与设计学院。现有教师10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2人、讲师7人、工作室实验员1人。完成多项大中型以上设计与施工工程项目。工作室与多家企业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多方位推进环境设计专业产学研合作,努力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组织机构: 1.主任:刘志副主任:李思源 2.教师:孙凤森、黄剑、邸鹏宇、翟世铭、刘敏、刘天情、张博、刘广哲、刘恩盛(实验员)。 三、研究方向 环境设计系主要从事环境设计研究、实践教学、交流合作和产学研合作。 1.科学研究 主要从事建筑艺术与室内外环境艺术设计项目研究和中、俄艺术设计教学的对比研究。主要针对室内项目与景观项目进行研究,包括整体空间概念的提出、专业设备的选择、家具与艺术品配置、绿化与植物的习性分析等。 2.实践教学 环境设计系不断进行工程设计研究与实践,并将实践经验转化为教学能力,为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提供了教学实践和实习的良好场所,提高了教学质量,增强了学生专业素质和社会实践能力。 3.产学研合作 环境设计系着眼于培养创新型人才,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与奥兰德建筑装饰工程公司、黑河艺之峰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天华装饰材料商店等企业密切合作,为学生实习实践、创业就业奠定了坚实基础。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优质税务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