莹火虫妹妹
注册税务师报名时间一般设在考试年度上一年的12月份,按属地管理的原则,一般按地区为单位进行组织,本文特意为大家收集整理了税务师考试《税法一》知识点:税收立法希望大家喜欢!
税收立法
(一)概念及要点
税收立法是指国家机关依照其职权范围,通过一定程序制定(包括修改和废止)税收法律规范的活动,即特定的国家机关就税收问题所进行的立法活动。
【要点1】从税收立法的主体来看,国家机关包括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国务院及其有关职能部门、拥有地方立法权的地方政权机关等。
【要点2】税收立法权的划分,是税收立法的核心问题。
【要点3】税收立法必须经过法定程序。这是法的现代化的基本标志之一。
【要点4】制定税法是税收立法的重要部分,但不是其全部,修改、废止税法也是其必要的组成部分。
(二)税收立法权及程序
1.税收立法权
税收立法权是指特定的国家机关依法所行使的,通过制定、修订、废止税收法律规范,调整一定税收法律关系的综合性权力体系。
【要点1】税收立法权的划分,应与国家一般立法权的基本类型结合起来。一般来说,立法权分为如下几种类型:国家立法权;专属立法权;委托立法权、行政立法权;地方立法权。
【要点2】在我国,划分税收立法权的直接法律依据主要是《宪法》与《立法法》的规定
2.税收法律、税收法规
(1)税收法律--全国人大及常委会制定
①创制程序(4项):提出--审议--表决通过--公布
②有哪些(4法):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税收法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税收法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船税法》(自2012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等。
(2)税收法规--目前我国税收立法主要形式
①创制程序(4项):
立项--起草--审查--决定和公布
②有哪些: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等都属于税收行政法规。
③效力:税收法规的效力低于宪法、税收法律,而高于税务规章。
(三)税务规章--仅指部门规章
1.税务规章的权限范围
(1)属于法律、法规决定的事项,三个要点:
①只有法律或国务院行政法规等对税收事项已有规定的情况下,才可以制定税务规章,否则,不得以税务规章的形式予以规定,除非得到国务院的明确授权;
②制定税务规章的目的是执行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而不能另行创设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所没有规定的内容;
③税务规章原则上不得重复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已经明确规定的内容。
(2)对于涉及国务院两个以上部门职权范围的事项,一般应当提请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
条件尚不成熟,可出台联合规章,单独制定无效。
2.税务规章的制定程序
【提示】特别注意第四项:审议通过的税务规章,报局长签署后予以公布,在国家税务总局公报上刊登的税务规章文本为标准文本。
3.税务规章的适用与监督
(1)税务规章的施行时间:税务规章一般应当自公布之日起30日后施行。特殊情况下也可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2)税务规章的解释
税务规章由国家税务总局负责解释。税务规章解释与税务规章具有同等效力。
(3)税务规章的.适用。3项适用规则:
一是税务规章的效力低于法律、行政法规;
二是税务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都作出过规定,特别规定与一般规定不一致的,适用特别规定,新的规定与旧的规定不一致的,适用新的规定;
三是税务规章一般不应溯及既往,但为了更好地保护税务行政相对人的权力和利益而作的特别规定除外。
(4)税务规章的冲突裁决机制:
①税务规章与地方性法规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提出意见,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地方性法规的,税务规章就不再适用;认为应当适用税务规章的,应当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
②税务规章与其他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的,由国务院裁决。
(5)税务规章的监督
①监督方式:备案审查、提请审查、国务院有权改变或撤销税务规章(如:超越权限、违反上位法、违背法定程序、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
②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中对税务规章可以"参照"适用,对不适当的税务规章不能宣布无效或予以撤销,但有权不适用。
(四)税收规范性文件的制定管理
1.税收规范性文件的概念与特征
(1)含义:税收规范性文件,是指县以上税务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规定程序制定公布的,规定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其他税务行政相对人权利、义务,在本辖区内具有普遍约束力并可反复适用的文件。
【要点】税收规范性文件与税务规章的区别表现在4方面:制定程序、设定权、效力、发布形式。
(2)特征:
一是:属于非立法行为的行为规范。
二是:适用主体的非特定性。
三是:不具有可诉性。
四是:具有向后发生效力的特征。
苏苏湖光山色
税务师的备考已经进入了强化阶段,很多小伙伴的备考才开始不久,面对这样的情况,大家在学习时可以先学习各科目的重难点,之后在学习其余的知识,那么,要怎样学习呢?
更多关于税务师考试的内容请点击:
税务师各科目的重难点是哪些?
《税法一》、《税法二》对知识点的学习和理解都较为简单,但如果要考好,在全面详尽的辅导书籍前提下,做一定量的练习。
更多详情请点击:
《涉税服务实务》需要掌握会计基础知识,主要包括了纳税申报、纳税审核、代理纳税等基础内容。地位与注会考试中的审计相当,综合性很强。需要《税法一》、《税法二》的基础知识才能学习《涉税服务实务》,也就是基础知识要牢固。
《财务与会计》包括了基础的财务管理知识和比较全面的会计知识。涉及面比较广,教材讲解的程度只是基础,建议考生务必借助辅导用书,达到深入学习的目的。如果你的会计知识较为薄弱,这一科的备考难度较大。
《涉税服务相关法律》学起来比较耗精力,包括了行政法、民商法、刑法、诉讼法。涉及面广,很多内容需要记忆,对财税人员来说,行政法、刑法、诉讼法学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这一科很讲究逻辑思维,一定要适当训练自身逻辑思维能力。
税务师怎样学习备考?
1.每天坚持背诵并重温考点
税务师考试范围比较广泛,对于知识点掌握,很多考生都表示有一定难度。其实,想通过税务师考试,能否做到坚持、如一很重要。坚持每天背诵相应考点,对旧知识及时巩固,认真、细心等复习态度也不能少。
关于税务师考试内容请点击:
豆丫丫星
2022年税务师各个科目的考试时间是什么时候?考试重点是什么?在税务师的考试报名中,大多数小伙伴都是分开报考的,没有一年报考全部科目,那么,大家一定要记好自己报考科目的考试时间,避免错过考试,顺便来看看各科目的考试重点吧!更多关于税务师考试的内容请点击:
2022年税务师各个科目的考试时间是什么时候?
2022年税务师考试共有5个考试科目,分别是《税法一》、《税法二》、《财务与会计》、《涉税服务实务》及《涉税服务相关法律》,具体的考试时间是11月19日至20日,科目安排如下:
2022年11月19日:
09:00—11:30税法一
13:00—15:30税法二
16:30—19:00涉税服务相关法律
2022年11月20日:
09:00—11:30财务与会计
14:00—16:30涉税服务实务
更多详情请点击:
2022年税务师各个科目的考试重点是什么?
《税法一》:增值税、消费税、关税、资源税是考试的重点,其中增值税、消费税的内容占了大半部分,备考学习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对待,争取吃透每个知识点。
《税法二》:主要考所得税,特别是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这些是《税法二》考试中的重中之重,一定要细看相关的内容,其他小税种关注了解即可,印花税和房产税可以细看。
《财务与会计》:主要考筹资管理、金融资产、债务重组、投资管理、所得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有关的会计差错更正、长期股权投资、收入等。
《涉税服务实务》:主要考涉税会计核算、涉税账务处理、纳税申报与纳税审核等。
《涉税服务相关法律》:主要是考税法相关的内容,像民商法律制度、行政法律制度、刑事法律制度和诉讼法律制度等知识点需要重点记忆。
关于税务师考试内容请点击:
优质税务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