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ita阿菜
首先,从整体职位数量来看,税务职位比财务职位少,这是毋庸置疑的。一般来说,只有大型跨国企业、大型私营企业或国有企业才成立税务小组,中小企业可以由GL兼收税款。从猎头的角度来看,一般手里开设10个职位,可能最多的是税务职位。因此,在整个市场上,财政职位肯定比税务职位多得多。
但是在我看来,将税金与审计进行比较其实并不相同。我认为税务的职业发展更像法务,专业性更强,需要深耕。这也是为什么四大税务人员如果学历好,考上司法证书后有机会转律所的原因。完全放弃税金,进行金融前台业务是不好的。因为到目前为止,税收是你的卖点,金融企业内学习会计管理等的人比较多。缺乏的是专业的税务背景。因为一旦涉及到税务问题,就可以找到公司债券或专门的税务团队。所以税务背景是你真正的卖点。找有税务师的人。具体能成功,如果跳跃不成功,那也能看到机会。平台很重要。例如,如果一些大型外资企业在世界各地开展业务,税务工作可以交给同一个办事处。如果是一些小型税务师事务所,这种项目基本上没有接收的能力。
跟对老板很重要。哪些项目会对候选人的职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即使是同一个平台,项目也可能大不相同。如果想转移律所,就要在很早的时候弄到更多的证据,不能早转晚,晚转的概率越小,沉没成本越高。例如,苹果在爱尔兰设有欧洲销售总部,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在这之后,利用欧盟各国之间的税率差异,每年还剩下数十亿欧元的税金。同样,我国有那么多电影公司把总部设在鄂尔多斯,这也是利用地区间税务差异的原因。
因此,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税收计划的潜在需求实际上应该被挖掘出来。税收不仅是企业证明业务规模的证据,也是与各国及各地政府的交涉筹码。这其实是以全世界及各地税务政策差别化为基础的作用。
雾霭流年
我44岁考了注会证书,49岁跳槽到会计师事务所。51岁考了房地产估价师证,53岁考了资产评估师证。现在会计师事务所执业,另2个证外挂赚外快。打算再用1到2年加考土地估价,换房地产估价师新证。2年后退休,有资格做会计师事务所和房估股东,喜欢上班就接着做注册会计师,不喜欢上了,就把证挂出去,做股东,退休金加股东收入,生活会很滋润。
从23岁到49岁,我一共考取了10个证书,可以给大家说一说考证的用处。
我是1992年大学毕业参加工作的。
一、1994年,考取助理会计师,没有感觉有什么用处,但开启了考证之路;
二、1996年,考取中级经济师,正逢单位分房,中级职称可以加2分,我分到了一套90余平方的住房,排在大多数同龄人之前;
三、1997年,考取中级会计师,当年被提拔为会计科副科长,这个证书,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四、2001年,考取注册会计师证书,这个证书的取得,让当年的自己,在单位名声大噪,还发了1000元的奖金。
五、2002年,考取注册税务师证书,加上CPA证书,为自己跳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六、2007年,考取注册资产评估师,一直没有什么用处,直到今年,才找到一家事务所挂靠,有了挂靠费收入。
七、2009年,考取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证书(CIA),当时自己在一家500强外资企业,由于英语不好,备受奚落,这个CIA证书,让自己多多少少展现出了实力。
八、2015年,考取房地产估价师证书,当年自己担任一家地产公司财务总监,此证书的备考学习,使我对地产财务专业之外的业务知识,有了拓展,加速了业财融合。
另外,房地产估价师证书,也有挂靠费的收入。
九、2016年,考取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资格证书(CMA)。这个证书,是听了中介的宣传,花费万元购买了网课。说实话,这个证书,我觉得并没有什么用处。
十、2020年,考取一级建造师资格证书。这几年,房地产业下滑明显,我转战建筑行业,一级建造师证书,为自己成功改换行业,快速适应建筑行业,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以上的证书中,我觉得最为有用的是: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和一级建造师。尤其是注会、注税,每次通过猎头跳槽,注会、注税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比证书更为重要的是:年龄,过了48岁以后,证书再多,也没有什么用处了,只能通过朋友、熟人介绍工作。
适宜的年龄,加持各项资格证书,才是职场的利器 。
2017年以来先后取得了一级建造师、一级消防工程师、法律职业资格证和注册会计师,证书和出路的关系因人而异。
我是在一家国企上班,属于那种吃不饱饿不死的工作,每月一万左右的收入。当初考证纯粹是为了挂靠挣点零花钱,但是现在国家检查的越来越严格,挂靠基本不可能了,特别是国企员工,社保全国联网。
不能挂靠,单位能不能用那?我们单位也是一个特大型的国企,有建筑施工、也有财务、还需要懂法律的人,就目前而言,我的证书单位都是装不知道处理的。
众所周知,国企的关系大于能力,特别是一些老牌企业,更是错综复杂,领导说你行你才行。
前段时间我们单位的房产中心招人,企业内部人力资源优化,我想我有一级建造师,这家单位离家近,应该没问题。当时就报了名,还给媳妇打了包票说肯定没问题。
结果连通知我参加面试的机会都没给,很郁闷。
想辞职又没有魄力,家是农村的,没有退路,好不容易找个工作,虽然不是很满意,但令很多人羡慕。这次也实实在在的感到关系的厉害。
对我来说没有经济效益,但这几年来养成了学习的习惯,懂了一些工程、财务和法律的相关知识,也只能聊以安慰自己了。
个人感觉如果在私企或者是灵活就业人员用处还是很大的,首先有了选择的机会。
考证,确实是一条屌丝逆袭的路。
分享身边几个屌丝逆袭的考证路:
第一个例子,我的同事,一个因为考过注册岩土工程师证书而逆袭的人。考证之前,他跟我一样,就是一个工地狗,说好听了叫做技术员,实际上就是一个测量放线工,每月工资8000元。考证之后,证书放到一个勘察设计单位,扣除五险一金后,每三年49万,平均到每月14000元左右。他自己也就不干测量放线的劳累活了,找了一个离家近的,每月4000元的工地监理工作,每天悠哉悠哉。生活水平因为这本证书有了大幅提高。
第二个例子,我的女同学,考了注册会计师。其实她本身就是一个企业的小会计,每月3500元工资,没有五险一金,每个月月底都是因为各种报表忙的焦头烂额。自从考了注册会计师后,被某个拥有审计资质公司老板挖走,好像年薪有20万,连证带人,而且工作轻松的不得了,每天就是签签字,没有加班之说。连他自己都说,因为这个证书,脱离了女屌丝行列。
第三个例子,我的大学同学,毕业后就职于中铁某局。项目干了七八年,职位一直升不上去。后来考了一级建造师后,职位由施工员上升为项目技术负责人,工资涨了9500元(包括证书费用和职位晋升工资)。没过一年半,就变为拥有实权的项目经理,据说年薪差不多有一百多万(听别人说的)。总之也算屌丝逆袭系列。
所以,考证只是通往罗马的一条路。对于有能力的来说,证书就是如虎添翼。对于普通人来说,考证增加自己在 社会 上的竞争能力。
个人认为考证只是多了一个选择的可能性。如果讨论考证和自己今后的工作前途联系的话。一是什么时候考。越早考越考,最好在上学期间都考出来,因为那时候有时间有精力,没有多少压力,可以专心致志的考。有些证到了一定阶段都会有报考的限制,比如司法考试,以前非法学也能考,现在已经严格限制了报考条件。如果等到工作之后再考虑考某一个证,会非常艰难,除非你一直从事着相关专业的工作,恰好又需要这个证,否则真的很难。
二是考的什么证。有些证其实没必要考,考了也不会有多大作用,不如会计从业资格,银行从业资格点等。要考就考那些具有敲门砖作用的,比如司考证,注测会计师证等。这里说一下司考证,考的科目特别多,通过率也比较低,但是考过了这个证,就有资格去做律师,有很多很多机会去考公务员,比如公安,检察院,法院,司法局,监狱,以及其他政府及监察部门,还可以到国企,大型企业私企做法务。这都是不错的选择。所以考一个这样的证,是对自己将来有一个好的工作和前途很好的选择。
三是考证的作用,不是说考了证就能有一个好的工作和前途,有了这个证只能是你有了选择的机会,所以不能把考证和自己的出路完全的挂钩,但是有机会能考则考,谁又能保证翻身的机会不会因为你有了某一个证而降临到你的头上呢。
我是从13年,33岁才开始考证。之前工作的环境太舒适,完全没有考证的觉悟。13年监理工程师 公路检测师,15年消防工程师 17、20公路检测师增项,21年注册道路工程师。除了公路检测师在工作中用到,其他的可以说对实际工作没有作用。但是学习本身就是收获,开阔眼界。同时证书多在相等条件下,至少证明学习能力和自控能力要强一些。
不要想着及时变现,你走过的路,看过的书,总会在身上有沉淀。
我考了一级注册建筑师证,因在事业单位考下来也不能挂,现在一直压箱底了[捂脸]
44岁女,2006年考了一级造价师,2008年过了中级经济师(建筑专业)。2020年考了监理工作师。造价和中级经济师都是自己看书,花了百报名费,监理没买书,直接买的课件,花了300。这三个证花了总费用不超过1500块。花费的主要是时间和精力。一直在从事相关方面的工作,有了证书,工作肯定获益匪浅。
如果不懂这一行,仅想凭证书转行,还是比较困难。
如果再要考,那就是咨询工程师了。
个人认为考证还是有一些作用,但是最好是年轻的时候考,上了年龄后作用就下降了。
2015年,通过司法考试,取得法律资格证书,我本来想去兼职的,但很多律师事务所都让坐班,不要兼职,7年了,什么用都没有。哦,从去年开始我任人民陪审员,原来是一个案子给30块钱,今年涨到60,但全年最多陪30个案子[捂脸]。前两天申请公职律师,不知有用没有?唯一的好处是,大家一听说,纷纷肃然起敬,呀,你这么厉害 ,法考都能过。教学的时候考的教师资格证,没用[害羞]。在单位做会计时,考了个会计从业资格证,现在这证也没用,我在单位不做会计了,可以私底下接点私活,给企业做账,但也好难,因为专业的代理记账公司太多了,这种活不多[捂脸]。所以,我考的证基本没用[捂脸]。2003年,考了公务员,好好工作是第一位的。[捂脸]
藏青妹妹
猎头公司有两种客户:一企业客户:就是想招聘相关某固定工作岗位高能力的企业单位。可以付出高薪。二个人会员客户:就是对目前工作不是满意,想跳槽获取高薪的有一定个人能力的人们。这两种客户在猎头公司备案就是成为会员。然后由猎头公司进行人才派遣。 人才派遣具体介绍如下: 人才派遣是指根据企业需求,人才派遣公司招募录用合适的人员,派遣到企业工作的人才服务方式。 随着企业用人观念的改变,企业希望拥有更加精简,灵活的用人方式,将企业雇佣的一部分员工转移到派遣公司;出于临时项目的考虑,或者出于人员编制的考虑,企业不想雇佣长期雇员,但企业又需要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完成特定的项目或某部分工作,也要人才派遣方式来解决这一矛盾;办事处性质的企业,由于缺少用工主体,也需要第三方派遣公司作为用工主体。 人才派遣的优势 1.不受人员编制的限制 2. 降低人事管理成本,人事管理简洁 3.拥有更丰富的人才资源,迅速补充职位空缺 4.减少人事(劳动)纠纷 5.增强保密性 6.享受专业的服务 服务流程 1. 企业和人才派遣公司签定人才派遣协议,填写《人才派遣需求意向书》 2.验证用工企业资料:工商部门核发的营业执照(副本及复印件)或《企业法人代码证书》(副本及复印件) 3.企业编制《职位说明书》和《被派遣企业说明》,提供职位描述和招聘要求,并明确用工时间和工资福利待遇等 4.人才派遣公司搜寻,面试,评估候选人 5.企业面试,评估,确定候选人 6.人才派遣公司和候选人签定劳动合同,办理人事关系,解决税务和福利方面的问题 7.用工企业与派遣人员签订《聘用协议》;人才派遣公司保证雇员准 时到位 8.后续服务 人才派遣的法律关系 人才派遣公司和用工企业签定服务合同,是一种经济关系。 人才派遣公司和人才签定劳动合同,是一种劳动关系。 用工企业和人才签定劳务合同,是一种劳务关系。 服务对象 1。外商办事处 由于不是独立法人,缺少人员招聘主体,需要第三方作为招聘主体。 2。外资/内资企业驻外地办事处 理由同上。如证券公司各地营业处,服装,家电等各类商业流通公司的外地机构,各类制造型企业的各地销售办事处。 3。短期项目 如IT业的短期项目,会计师事务所的的短期项目。 4。季节性人才需求 如食品,饮料等受季节性影响较大的行业,通过派遣解决旺季人手短缺问题。 5。受名额限制的公司 受编制、计划等政策限制的机关事业单位,和受编制限制的外资企业。 6。暂时性替代人才 企事业单位因员工休产假,离岗培训等造成暂时性缺员。 7。筛选人才 企业招聘新员工,但又要规避用才错误时,先以派遣模式运用,证实其表现后再正式录用。 人才派遣的不同种类 按派遣形式可分为四类:全程派遣,转移派遣,减员派遣和试用派遣 全程派遣:用工企业提出招聘要求,派遣公司负责招聘实施,录用,将人才派遣到用工企业。 转移派遣:用工企业自行招聘,将符合要求的人员交给派遣公司办理录用手续,派遣公司将人才派遣到用工企业。 减员派遣:用工企业将自己的员工转移到派遣公司,将雇主身份由企业改变为派遣公司,以达到减少固定雇员,增强用工灵活性的目的。 试用派遣:用工企业自行招聘或通过派遣公司招聘新员工,为降低用人风险,将试用期内的人才转移给派遣公司。 按派遣周期可分为四类:长期派遣,短期派遣,项目派遣和替代派遣 长期派遣:指六个月以上的人才派遣。 短期派遣:指低于六个月的人才派遣。 项目派遣:指以完成某个项目为目的的人才派遣。 替代派遣:指以临时替代某一短期离岗员工为目的的人才派遣。 服务项目 1。提供国家人事劳动政策、法规的咨询服务 2。提供代为招聘、引进所需人才服务,包括办理大学毕业生的接收事宜(含户口调入—符合政府人才调入政策) 3。按照有关政策规定,负责管理人事行政关系、人事档案事宜及相关人事档案材料的收集、鉴别和整理 4。按照有关规定,承办专业技术资格的认定和考评申报 5。办理派出人员的录用、退工等事宜 6。为派出人员发放工资和福利,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7。代为派出人员办理社会统筹保险,并办理赔付手续 8。按有关规定办理派出人员的出国政审、申办证照以及出具各种以档案为依据的证明材料 9。管理接转派出人员党团组织事宜 10。协助办理派出人员解聘、辞退后的推介和再就业事宜11,承办与人事管理相关的其它事宜
风中传音
我觉得这些需要注意:一是自己的选择,是否同金融行业相适应;二是自己的专业能否胜任新职业;三是金融行业发展前景怎么样;四是税务和金融在哪些方面相通;五是能否让自己实现个人价值。
nanaxuanku
设立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应具备下列条件:(一)有与开展人才中介业务相适应的场所、设施,注册资本(金)不得少于10万元;(二)有5名以上大专以上学历、取得人才中介服务资格证书的专职工作人员;(三)有健全可行的工作章程和制度;(四)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五)具备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优质税务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