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大碴粥
税务师学习的课程是5个考试科目。税务师考试共有5个科目,分别为:《税法(一)》、《税法(二)》、《财务与会计》、《涉税服务相关法律》、《涉税服务实务》。各科目考试侧重点如下:《税法一》侧重讲解以流转税为主的几个税种。虽然涉及的税种不多,但是考查的内容非常细致,要求考生对每个税种的税收要素,尤其是应纳税额的计算掌握的非常扎实。《税法二》侧重讲解以所得税为主的几个实体法税种,和《税法一》中的实体法税种共同构成我国的税收实体法体系。《财务与会计》包括财务管理与会计两部分。一方面在于其有复杂的账务处理,另一方面在于复杂的公式计算以及各种优缺点的记忆。既要理解记忆财管公式以及不同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又要掌握如何运用。从命题规律来看,考试的覆盖面更广。因此,一定要精读教材,全面掌握教材内容。从考核思路来看,计算要求高。《涉税服务相关法律》内容庞杂、记忆量大,涉及的部门法、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众多,但考题并非对法条规定的简单考查,而重在考核考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和实际应用能力。另外,很多知识点既独立又综合,即每章或每个知识点既可以独立命题,又可以相互结合起来出综合题,题目比较灵活。《涉税服务实务》具有一些明显的特点,重点突出,考试分值分布相对集中,但涉及的章节内容很广泛,和其他科目之间结合比较紧密,对于其他科目知识的运用比较多。注重实务操作,对考生运用知识和综合分析能力的要求比较高。
浮生若梦762
清楚自己的时间安排时间上首先就是要清楚自己的备考时间下限。所谓下限,就是每天最少能备考多长时间,从现在到11月份考试前,最少能抽出多少有效时间来复习。一般上班族工作日,大段的复习备考时间也就只有下班后的两三个小时,周末的可能会有五六个小时,所以大家应该算好,从你开始准备到考试,一共能有多少时间用来备考~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按照税务师五科的难度和知识量大小,再结合我的备考经验,我觉得税务师五科所需的复习时间:税法一80—90h税法二80—90h涉税服务相关法律90—100h财务与会计100—110h涉税服务实务需要110—120h一定要抓住关键时间节点,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进度。督促自己完成学习任务。如果发现自己的学习进度没有跟上,那么好好利用各个假期,一样可以完成学习任务。下面是我整理的一些在最后的税务师冲刺阶段能提分的各科干货:(一)《税法一》难度:★★《税法一》科目共有九章的内容。作为考试科目中难度最低的一门科目,历年来它都受到考生的热烈追捧,也是第一次报考税务师考试的首选。《税法一》注重基础知识,章章有题,重点章节明显。从2018年的考情分析来看,第二章(增值税)、第三章(消费税)、第五章(资源税)、第六章(车辆购置税)、第七章(土地增值税)以及第九章(环境保护税)都是考试重点考查的地方。对于第一次参加考试的考生来说,可以先从这几个章节入手进行复习。(二)《税法二》难度:★★★《税法二》作为“三税”中的其中一项,通常和《税法一》、《涉税服务相关法律》放在一起作为报考科目的选择。《税法二》同样注重基础知识,且考查细致,涉及范围广,内容上共有十个章节需要考生学习。从2018年的考情来看,第一章企业所得税和第二章个人所得税是考试重点考查的地方,而对于难点较多的第三章国际税收则考查较少。(三)《涉税服务相关法律》难度:★★★作为“三税”的最后一门,《涉税服务相关法律》是很多理工科或者记忆力稍弱的考生的“噩梦”。《涉税服务相关法律》考查内容均为法律条款和法规政策,虽然考查的题目均为客观题形式,无需简答,但依然需要考生在备考期间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去背诵,记忆。从2018年的税务师考试来看,其重点考查的地方在第七章物权法、第十章公司法律制度和第十一章破产法律制度上,与其他年份考查重点类似,但仍需要用心备考。《涉税服务相关法律》考试内容庞杂、记忆量大,涉及的部门法、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众多,难度在于对知识点的记忆。总体来说,《涉税服务相关法律》考试重点并没有以上科目那么突出,每一章节都可能出题。建议大家不要放松警惕,该掌握的内容一定不要偷懒。(四)《财务与会计》难度:★★★★《财务与会计》是一门考查内容广泛而全面,学习难度较大的考试科目。它共分为两部分:财务管理和会计。财务管理所占分值较低,约占30分;而会计部分所占分值较多,约为110分左右。根据2018年的考情来看,考试重点考查了第五章(投资管理)、第九章(流动资产(一))、第十一章(非流动资产(一))、第十二章(非流动资产(二))、第十六章(收入、费用、利润和产品成本)和第十七章(所得税)的内容。参加过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或者注会会计、财务成本管理考试的考生,学习这一科比较轻松,通过的几率也更高。财管部分:文字表述和公式考查比较多;会计部分:资产的处理还是重头戏,存货、固定资产、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等还是考查的重点。
优质税务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