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设计
增加个人所得税反避税条款是新个税法修订的重要内容之一,说明国家对高净值人群的避税手段进行强化征管。在如此严峻的征管形势下,我们应当如何应对反避税条款?如何合理避税?
1
新个税法中反避税条款是怎样规定的?
新个税法第八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税务机关有权按照合理方法进行纳税调整:
(一)个人与其关联方之间的业务往来不符合独立交易原则而减少本人或者其关联方应纳税额,且无正当理由;
(二)居民个人控制的,或者居民个人和居民企业共同控制的设立在实际税负明显偏低的国家(地区)的企业,无合理经营需要,对应当归属于居民个人的利润不作分配或者减少分配;
(三)个人实施其他不具有合理商业目的的安排而获取不当税收利益。
税务机关依照前款规定作出纳税调整,需要补征税款的,应当补征税款,并依法加收利息。
2
如何应对反避税条款?
(一)重新进行税务筹划
通过合理合法的税务筹划,合理安排投资架构,科学安排个人回报和投资经营回报的比例,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是彻底规避税务风险的选择。
(二)把“壳”变“实”
也就是把用来“避税”的“壳公司”转化成实际经营的公司,变不合理商业目的安排为合理商业目的安排,不仅能继续控制税务成本,同时从商业目的上讲,延长了产业链条,增强整体核心竞争力,这实际也是税务筹划的一部分。
(三)境外避税转为境内
(四)通过合法渠道争取个人合法权益
国家在制定政策时,不可能兼顾到所有人利益,但政策又是不断完善的,通过合法渠道影响政策不断完善,使个人合法权益得到保护也是不错的选择。
3
5种避税高风险的情形
1、“工资拆分”
这种简单粗暴的工资拆分方式是实务中特别多企业在采用的。
以下这两种方式是比较常见的:
一、一个企业里所有员工工资都一样,这是一个明显不合常理的现象。
二、关于员工提供的发票种类及金额,基本上都是交通、餐饮这类票据,会导致这部分费用畸形大,远远超过企业正常经营中对相关类型费用需求的比例。
虽然拆分工资属于偷逃个税的操作,纳税人应为员工个人,但《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九条规定“扣缴义务人应扣未扣、应收而不收税款的,可以对扣缴义务人处应扣未扣、应收未收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所以并不会因为少交的是个税,企业就不需要承担相关责任。
政策依据:
《个人所得税法》第九条第一款规定“个人所得税以所得人为纳税人,以支付所得的单位或者个人为扣缴义务人”。
《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九条规定“扣缴义务人应扣未扣、应收而不收税款的,由税务机关向纳税人追缴税款,对扣缴义务人处应扣未扣、应收未收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
2、故意不用银行发工资,仍用现金发放
现在国家大力推行非现金结算,全面推行银行代发工资模式。
公司基本户都有,员工也不少,公司也不在偏远山区。你们还在苦苦地用现金发工资,正常吗?
据不完全统计,不通过银行发放工资的企业,不申报个税、少申报的情况基本都存在。
3、补贴不申报个税
总有部分企业没有把员工的饭补、话费补贴、房补、交通补贴、生日礼金合并工资进行纳税申报。
4、大量员工零申报
如果你们公司和同地区同行业相比,工资在3500以下,明显偏低的话,大量员工零申报,那你们已经是高风险企业了。等待公司的就是税务稽查!
5、虚设员工,代发工资
很多企业还会虚设员工,找“李某”代发工资,来拆分高收入员工的工资,但是这种没有考勤记录,没有简历的李某怎么能逃过税务人员的法眼呢?
4
合理避税的12种方法
1、合理利用交通费、差旅费、误餐补助、通信费的发放
税法规定:以现金形式或随工资一起发放的通讯补贴、交通补贴、误餐费补助,视同工资薪金所得,计入工资总额缴纳个人所得税。凡是实际发生并取得合法发票的,属于企业的正常经营费,不予缴纳个人所得税,并且可以作为企业所得税的抵减。
2、职工离职税法优惠
员工领取的离职补偿金在当地员工年平均工资三倍以内的免个税;
3、职工夏季防暑降温清凉饮料费报销
报销形式可以不计税,随工资发要交税
4、发票冲抵
若为不实开支则不建议使用
5、大笔收入分次拿
某高校教师业余在一家企业兼职做项目,项目完成后一次取得劳务报酬30000元整。假设他不填专项扣除的话,如果一次性申报纳税,则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30000-30000 20%=24000元
应预扣预缴税额=24000 30%-2000=5200元
而如果与企业协商,分两个月支付两次,则每次预扣预缴额=(15000-15000 20%)=12000元,应预扣预缴税额=12000 20%-0=2400元,总计纳税额为4800元。两者相比,节约400元。
可见,纳税人如能把一次收入多次取得,将所得分摊,增加扣除次数,就能降低应纳税所得额,从而节省税收支出。
6、提高福利降工资
例:深圳某高新区一公司聘用高管,计划支付年薪是120万,但经过咨询税务师事务所,与高管达成协议,将年薪降低为80万,同时给高管提供一套现房和一辆车供使用。此外,鉴于该公司员工以技术性员工居多、聘用合同期相对较长等特点,又适当降低员工名义工资,同时为员工提供宿舍以及将缴纳的公积金、养老保险等金额适当提高,从而提高员工福利。粗略计算,该公司高管因此起码少缴40%的个税。
增加薪金收入能满足消费需求,但由于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的税率是超额累进税率,当累进到一定程度,新增工资薪金带给个人的可支配收入就逐步减少。因此想办法降低名义收入,把个人现金性工资转为提供必需的福利待遇,这样既满足了消费需求,又可少缴个人所得税。
7、劳务报酬工资化
现行税法规定:对劳务报酬所得适用20%比例税率;对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的是5%-45%的九级超额累进税率。由于相同数额的工资、薪金所得与劳务报酬所得,所适用的税率不同,因此利用税率的差异,是进行纳税筹划的又一有效途径。一般情况是,收入较少的情况下,工资所得税负比劳务报酬的税负低。这时,尽可能将工资、薪金所得转化为劳务报酬所得,以降低税负。
8、高工资月分部分到后面的低收入月份
某公司业务员,平常工资一般5000——8000左右,6月份是业务旺季提成收入高,合计工资收入30000元,如果将部分工资分摊到6个月,每月拿12000元,最后一个月10000元,
收入很不稳定的人尤其适用这种办法,叫削峰平谷。
9、提高三险一金的额度
如果你的收入高不等钱用,完全可以将社保、公积金等标准提高到最高限度,当然公司所缴额度也相应提高了,这个可以和公司协商。社保交多了以后退休工资自然会高,住房公积金个人和公司都计到个人账户,各地还有取现机制,所以提高住房公积金是较好的避税办法。
10.利用好专项附加扣除
6项附加扣除,就是3家1老1小1己。3项与家庭相关:住房租金、住房贷款利息、大病医疗。1项与老人相关:赡养老人。1项与小孩相关:子女教育。1项与自己相关:继续教育。
具体的免税额度及适用条件,大家已了如指掌,重点说一下可分摊额度的项目如何合理分摊。
1.赡养老人,2000元/月免税额度。如共同赡养人有2名,按照规定,必须选择每人每月1000元免税额度平均分摊。如共同赡养人大于2名,按照规定,可均摊、约定分摊或老人指定分摊。
2.子女教育(含子女本科以下学历的继续教育),每个子女1000元/月免税额度。选择由夫妻一方全额享受或双方各自每月500元免税额度。
3.大病医疗,当年累计自付部分超过后,在8w内的据实金额。选择由夫妻一方全额享受免税额度。
4.住房贷款利息,1000元/月免税额度。选择由夫妻一方全额享受免税额度。
5.住房租金,800-1500元/月免税额度。选择由夫妻一方全额享受免税额度。
以上可以分摊额度的专项附加扣除项目,在夫妻、或大于2个共同赡养人之间分摊时,遵循同样的最优化分摊原则。即:通过判断分摊人全年总收入所在税率档的高低,来决定分摊方式。
例:小王和小红是夫妻,小王扣除社保缴费后,年度收入合计为15万元,小红扣除社保缴费后,年度收入合计为9万元。双方父母未满60周岁,有一子女在读幼儿园,一套房在还贷款利息。合计免税额度为2000元/月。减去6万/年免征额后,小王个税税率在3%-10%之间,小红个税税率为3%。很明显,子女教育和住房贷款利息的额度都应全额分配给小王,可节税 元。如分配给小红,只能节税 元。
专项附加扣除项目涉及分摊时,一定要对照税率表,分析分摊人税率区间的差异,把尽可能多的额度让给税率档次高者。
11.避开“年终奖雷区”
每名纳税人,每年享有一次年终奖计税机会,即用年终奖总额除以12个月的商数去匹配税率区间,再用速算法得出年终奖应缴纳的个税。在每个税档的临界值处,会存在“年终奖雷区”,简单来说就是多发1元钱,却要多缴纳几千元甚至几万元个税。
例:小陈发放年终奖36000元,小贺发放年终奖36001元。小陈缴纳个税36000 元,小贺缴纳个税=36001 ,小贺看似多发1元钱,实际却多缴税元。这就是“年终奖雷区”。
12、个人独资企业核定征收
设立个人独资企业,享受地方政府的税收优惠政策,而这种政策往往力度很大。如下步骤:
一、高薪人士设立个人独资企业,与原公司签订服务合同,将原本的劳动关系转化为合作服务关系。
二、原公司通过服务费的名义将原本的薪资支付给个人独资企业。
三、个人独资企业收到费用后,为原公司开具服务费发票,让原工资作为进项发票抵冲成本。
四、个人独资企业收入通过享受地方税收优惠政策,将5%-35%超额累进税率进行核定征收,最高个税税率为。
经过这种方式,就可以将45%个人所得税,避税为个人所得税与3%增值税,如果年薪为100万,只需缴纳万的综合税即可。
合理避税是合法的,通过合理避税可以提高个人可支配收入,减轻个人或家庭财政负担。所以企业和个人可以通过得当的“操作”,合理合规的避税!
创业宝贝
1、合理调整工资和年终奖的比例
我们的年终奖是要单独作为一个月工资所得计算纳税的,也就是要把年终奖除以12个月,其商数去对照相应的税率档进行纳税。
很多单位不注意,导致员工工资和年终奖比例失调,某一方过高,从而拉高了全年的综合个税税率。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是税收临界点。
2、了解扣减政策
在认清收入构成后,就要了解自己所能适用的个税扣减政策,包括中央政策和地方政策。除了住房公积金外,保险也是实现个人税务筹划的重要手段。允许个人在规定范围内把购买符合规定的商业健康保险的支出,在当月或当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予以税前扣除。
个税税率采取是的超额累进制,当累进到一定程度时,增加的工资薪金能带给个人可支配收入会越来越少。
3、税收优惠政策
(1)核定征收
目前我国的特殊经济园区出台了一些税收优惠政策,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将企业注册到有税收政策的低税区。
高收入者可以在税收优惠园区成立一家个人独资企业,和公司签立合同,把工资以合作费形式公对公打款,在税收洼地成立的个独企业可以核定征收所得税。
(2)自然人代征★
自然人代征发票主要是服务于没有开票能力的个人或者经营团体,为了方便自由职业者或者经营者开-票,在各个地方税务是可以申请自然人代征发票的。
自然人代征的税种:增值税:1%(增值税普通发票)+附加税+个人所得税,且附有对应的完税凭证,自然人代征政策后无需再缴纳个税。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您,望采纳呀!
angela颖宝贝
近年来,个人所得税问题经久不衰,许多企业和个人的看法都非常重视这一税种。还有很多人绞尽脑汁来减少个人所得税的开支。那如何合理避税呢?个人所得税如何合理避税?1.利用临时免税或时差避税。根据现行税收规定,个人投资者买卖股票或基金所得的差额收入暂时不征收个人所得税。在当前的个人财产转让收入中,有些项目暂时不征收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可选择适合自己的股票或基金进行买卖,以低买高卖的方式获得差额收入,间接实现避税。但许多纳税人并非专业金融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因此,采用这种方式需要咨询专家,及时学习相关知识,谨慎行动。二是利用税收优惠政策。政府为了支持特定地区、行业、企业和业务的发展,给予纳税人一定的照顾和税收优惠政策。一些经济发展滞后或少数民族自治区出台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在有税收政策的优惠地区注册企业不仅节税,而且合理合法。高收入者可以使用区域税收优惠政策,在当地设立独资企业,申请核定征收,避免高个人所得税。三是个人独资企业核定征收。在某些园区设立个人独资企业可享受核定征收,个人在税务园区设立某工作室(个人独资企业),与合作伙伴签订合同,将劳务报酬转化为个人经营收入。其中工作室只需缴纳个人经营所得税、增值税、附加税,其中个人经营所得税享受核定征收,核定发票金额的10%,与五级超额累进制相比,个人经营所得税率在之间,综合税率在3%左右。四是自然人代开模式。假定某承包商为建筑公司提供服务,建筑公司支付报酬,要求个人提供票据,个人到税务大厅代开也是按劳务报酬缴纳个人所得税20%,目前有税务园区代开点,个人所得税税率享受核定后为,加上增值税和附加,综合税率只有,完税即可,无需汇算清缴,1-3天出票,附完税证明,简便快捷,是目前自由职业者规划最多的选择。五是找准临界点。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财税〔2001〕157号)第一条规定,个人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包括用人单位支付的经济补偿金、生活补助费和其他补助费),其收入在当地去年员工平均工资的3倍以内的部分,免除个人所得税。6.利用公益捐赠支出。个人通过中国境内的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向教育和其他社会公益事业、严重自然灾害地区、贫困地区捐赠收入,金额不超过纳税人申报的应纳税收入的30%的部分,可以从应纳税收入中扣除。7.准确把握扣减项目。除了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基本生育保险住房公积金不征收个人所得税外,其他保险也是实现个人所得税计划的重要手段。例如,个人在规定范围内购买的符合规定的商业健康保险支出,当月或当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应税前扣除。如何合理避税个人所得税?关于方法我们就说到这里,如果您想进行相关的避税工作,可联系我们办理。注:本文所述内容仅供参考
优质税务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