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89

六月之程
首页 > 审计师 > 资产减值审计师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雁塔陶瓷001

已采纳

(一)对资产减值在会计实务中的建议 1.加强会计人员自身的素养与学习会计人员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不仅是资产减值会计的需要,也是整个会计变革的需要,是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为了适应资产减值会计的要求,会计人员应当认真学习和领会新会计准则的精神实质,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大胆探索、注重实践、不断充实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提高自身的和业务水平,以此来提高其职业判断能力。另外,还应进行有效的会计从业人员培训,并加强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广大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2.适当减少主观判断'为更真实地披露资产价值,资产减值准则中加入了大量人为判断因素,这就给会计人员留下了一定的活动空问和判断余地。而主观判断又不可避免地会影响财务信息的可靠性。目前,企业在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和会计人员素质不高的状况下,资产减值准则赋予企业更多的职业判断和会计政策选择权,会给企业进行会计操纵提供可乘之机。因此,应当适当减少人为判断,限制企业对会计政策的选择权。3.使资产减值损失转回的规定更加规范合理当有减值迹象表明资产己发生减值时确认减值损失,那么当有迹象表明以前年度己确认的减值损失不再存在或已经减少时,主体重估该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并相应确认资产减值损失的转回是合理的。禁止资产减值的转回可能会导致新的滥用,所以应在允许资产减值损失转回的同时对其做出严格的规范。4.加强商誉公允价值的确认有效的信息和价格市场是顺利实施资产减值准则的重要保障。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使企业的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有章可循,提高商誉的可操作性,增强资产减值信息的公允性和客观性。准则制定机构应该颁布更加详细的具有较强操作性的解释和讲解,进一步规范企业价值分配的行为。二.对资产减值在实施环境中的建议1.完善计提减值准备内部控制制度要做到不相容职位的相互分离与相互牵制。在测算过程中的一些关键岗位必须进行有效的分离,以达到互相监督、相互牵制的效果。同时,要强化企业内部的分级审批管理。超权限的计提必须由股东大会审批,严格规范授权机制。建立健全内部财务预算制度,内部审计与内部监督是企业加强内部控制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针对薄弱环节重点查错纠偏,帮助企业建立合理的资产减值内部控制制度。2.加强资产减值的检查和监督力度由于可变现净值、可收回金额的计量通常是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依据有关因素做出的估计,发生错报的风险较大,而上市公司对于资产减值的信息披露又是非常有限的。在被审单位管理当局与会计信息使用者信息不对称的前提下,就应充分发挥会计师事务所的作用,强化中介机构特别是审计师的职责。证券监管部门应加大对企业会计选择权的监管力度,强制上市公司披露资产减值等会计政策选择对利润的影响程度,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透明度。3.全面考核企业的经营业绩信息使用者在对企业的经营情况进行考察时,有时会被企业暂时的情况所迷惑。企业由于资产减值信息的披露会导致利润的减少影响企业经营业绩的表现,少数企业不愿披露企业的资产减值信息。因此,应将企业的资产状况作为反映企业经营业绩的主要内容,将企业的资产状况明确纳入企业的经营责任制的范围,全面考察企业的经营业绩。4.完善上市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公司治理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公司治理主要是指公司内部股东、董事、监事及经理层之间的关系;广义的公司治理还包括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一要完善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人员的职能,加强股东会、监事会及独立董事的监督职能,建立现代的企业制度。二要加强信息的披露,上市公司所选择的会计政策及会计政策的变更,变更的理由及其影响应向各利益相关方披露,各利益相关者或监事会有权要求管理当局对不合理的会计政策做出解释或予以披露。总之,虽然我国会计制度体系的形成上已经做出了重大的飞跃,但是新会计准则仍然存在着会被个别企业进行利润操纵的灰色空间。因此,对准则进行逐步规范性操作,还需监管部门与企业的共同监督,力图在会计实务中真正能够贯彻到新准则的实质和内涵。

资产减值审计师

273 评论(12)

neil2446326902

实质风险方面:企业计提了减值后资产仍在报表中,至于价值是否低估(多计提减值),那有后续评估把关,与审计师关系不大。但注意:审计师千万不敢把这些资产核销了,即从审定报表抹去了!这样后续评估就不管了,而且审计师也无权核销或同意核销。形式风险方面:即程序和底稿是否符合准则方面,审计师没有责任判断和评价企业计提减值金额是否恰当,审计师要做的是照着准则检查企业的计提程序及相关记录!公允价值计量审计也同样。也就是说,目前的审计准则没有明确要求审计师判断和评价价企业计提减值金额或确定公允价值金额是否恰当。不信可以逐条查查准则、准则指南!原因有二:一是这属会计责任,审计师只是复核;二是这超出审计师的专业能力范围,审计师同会计一样,不胜任估价。至于上面帖子中提议让请评估师专门做个评估,那是忽悠,因为你审计后必然要做评估。

292 评论(14)

七月的尾巴

1.坏账准备.由于会计准则允许企业可以对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自行确定,对于那些资产较好,会计核算规范的企业来说确实可以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使财务报告更能真实的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反之.只能成为部分企业调节财务状况的砝码.调增计提比例,就会增加当期费用,减少利润,还可以减少当期纳税.2.短期投资减值准备.由于现行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用按投资总体、投资类别或单项投资计提跌价准备,给了一些企业灵活选择的空间,使部分企业通过对计提方法的选择--总体、类别和单项,达到左右利润的目的.3.长期投资减值准备.企业持有的长期投资有的有市价,有的没有市价,对持有的长期投资是否计提减值准备,可以根据下列迹象判断.对有市价的长期投资可以根据下列迹象判断是否应当计提减值准备:市价持续2年低于账面价值;该项投资暂停交易】年或1年以上;被投资单位当年发生严重亏损;被投资单位持续2年发生亏损;被投资单位进行清理整顿、清算或出现其池不能持续经营的迹象.对无市价的长期投资可以根据下列迹象判断是否应当计提减值准备:影响被投资单位经营的政治或法律环境的变化,如税收、贸易等法规的颁布或修订,可能导致被投资单位出现巨额亏损;被投资单位所供应的商品或提供的劳务因产品过时或消费者偏好改变而使市场的需求发生变化,从而导致投资单位财务善发生严重恶化;被投资单位所在行业的生产技术等发生重大变化,被投资单位已失去竞争能力,从而导致财务状况发生严重恶化,如进行清理整顿、清算等;有证据表明该项投资实质上已经不能再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其他情形.4.存货跌价准备.当企业存在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市价持续下跌,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无回升的希望;企业使用该项原材料生产的产品的成本大于产品的销售价格;企业因产品更新换代,原有库存原材料已不适应新产品的需要,而该原材料的市场价格又低于其账面成本;因企业所提供的商品或劳务过时或消费者偏好改变而使市场的需求发生变化,导致市场价格逐渐下跌;其他足以证明该项存货实质上已经发生减值的情形.当存在以下一项或若干情况时,应当将存货账面价值全部转入当期损益:已霉烂变质的存货;已过期且无转让价值的存货;生产中已不再需要,并且已无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存货;其他足以证明已无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存货.由于准则允许企业对存货的跌价准备进行单个或分类计提,以及对发生存货计提情况的判断由企业自行决定的灵活性,又不免给一些企业空隙可钻.

359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