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89

生活算个球
首页 > 审计师 > 审计师考试注意哪些问题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品嵊红木

已采纳

20年通过CPA《审计》的选手来答题。如果没有审计经验,推荐听网课,我是听了斯尔教育金鑫松的课,你可以多听几个老师,选个自己最合适的。审计从本身考试难度来讲是不难的,而且这门课的框架结构非常清晰,考试绝大部分考察的都是基础性知识,所以基础班一定要听完。可以买本练习册,听一章刷一章的题,把不会的或者没记住的知识点复习一下,研究一下往年真题,尤其是最后的综合题,研究出题套路,并且自己总结模板。因为我本科和研究生都是学财务专业的,所以有一定的基础,去年审计一共复习80个小时,最后70+通过。

审计师考试注意哪些问题

115 评论(12)

喝茶的樱桃

审计涉及到四种题型,分别是单项选择题:有25个,共25分;多项选择题:有10个,共20分;综合题:有1个,共19分;简答题:有6个,共36分。

单选题难度不高,考察的都是基本的理论理解,高分技巧就是回归教材,夯实基础知识。审计的多选题具有一些难度,主要考察的是对知识的记忆与理解,在备考中考生要理顺知识架构和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提高自己思考问题的全面性。客观题只占考试分数的四分之一,答题讲究专业,所以考生在学习时要精准掌握教材的原文表述,才能得高分。综合题考察比较难并且灵活,会涉及到其他章节甚至与《会计》科目结合出题,想要提分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注重积累和其他科目的融会贯通,并且注重多练习历年真题,熟能生巧。

审计科目偏难,所以对教材的把握是拿分的关键,所以教材最少要学习三遍。第一遍学习主要是大致了解下审计的框架内容,知道审计到底是什么东西,对基础的知识点精准掌握,有不会的内容留给第二遍。然后再认真仔细的进行第二遍学习,采取边学习边做题的方式,查漏补缺,掌握考点。待第二遍学习结束后,审计的知识点就可以有一个全面的掌握了,最后就是巩固,第三遍的复习要放在考前,距离考试时间最接近,重点内容背下来之后不容易忘记。多练习大题的答题技巧,才不会在考场上乱了阵脚。

注册会计师历年试题领取,配详细解析网页链接

88 评论(9)

偶是杨洋

注册会计师的题目还是有深度的,所以在复习的时候要打好基础,只有基础牢固了,才能后面发挥好,千万不要投机取巧,需要深入的学习。最好的方法是,先自己看书,其后听一些名师讲课,最后把历年考试试题认真的做1-2次,把握出题规律。

324 评论(15)

黑崎龍少

一、以教材为主,掌握基础知识对于注会考试,各科目的特点不一样,同学们要结合各科的特点进行备考。注会《审计》科目的特点就是晦涩难懂,满篇中国字,背后却都是洋人的思维,拿到教材感觉给人一种云山雾罩的感觉。初次接触审计知识,我建议同学们不要好高骛远,踏踏实实的研读教材,最好找到适合自己的老师带着自己学习,先把审计的基础知识弄明白了,明白审计的基础理论、基本逻辑。不要着急去做大量的习题,更不可脱离教材简单看辅导资料。由于2021年注会《审计》教材还没有发行,所以建议各位考生在此期间可以根据2020年注会考试大纲以及注会教材进行备考二、注意知识点的内在逻辑,把握教材逻辑框架审计难,主要难在了很多同学不能理清楚知识点的逻辑关系,审计说白了是一套查找问题的方法和程序。管理层已经编制好了报表,审计师的责任就是用最合理、最有效的方法去证明报表是否没有重大错报,整个教材都是围绕这个基本点展开的。因此,在审计学习中,同学们要注意围绕“一个中心,二个阶段、三个角色”来学习。“一个中心”,审计是围绕“风险”这个中心展开工作的。现代审计属于风险导向审计,也就是审计是以风险为导向的。《审计》教材第一章就介绍了审计风险模型,审计风险来源于管理层编制的报表有重大错报风险以及审计师在审计过程中的检查风险。整个《审计》教材就是紧紧围绕这个风险模型展开的。审计的过程就是如何来识别重大错报风险,如何来降低检查风险,从而最终达到审计师可以接受的低水平的审计风险。“二个阶段”就是风险的识别和评估阶段,以及在风险识别和评估基础上的风险应对。教材第七章是风险评估,详细介绍了如何来识别财务报表的风险以及如何评估这种风险的大小,目的是找到影响报表的重大错报风险。紧接着在教材在第八章就介绍了风险应对,介绍了审计师面对识别出来的重大错报风险如何去应对,也就是去证实重大错报风险是否在财务报表中形成了重大错报。然后,教材为了方便同学们理解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应对的过程,在第九章到第十二章的四大业务流程审计以及十三章和十七章的六个特殊项目审计中,具体介绍了如何来识别和评估风险,如何应对识别出来的重大错报风险。“三个角色”指的是在审计过程中涉及到的主要人员。如果我们把审计比喻成一幕话剧,那么在这幕话剧中有三个角色登场,报表使用人、管理层、审计审。报表使用人我们简单理解为投资人,老板投资后当然关心企业的经营和财务状况,因此他们是报表的使用人。管理层就是负责企业日常管理的人员,比如CEO、CFO等,他们的工作就是管理企业并编制报表。第三个角色就是审计师,审计师我们可以理解为注册会计师,他们是取得审计的专业资格从事审计的人员。那么他们三个角色是如何分工的那?首先登场的管理层,管理层拿着编制完成的报表要送给投资人,投资人考虑到报表可能包含重大错报,因此并不会直接接受管理层编制的报表,投资人就会委托注册会计师对这些报表进行审计,检查一下管理层编制的报表是否不包含有重大错报,这时候注册会计师就会隆重登场了,拿人钱财,替人消灾。注册会计师需要按照审计准则和职业道德的要求独立的开展审计,审计之后出具一个审计意见,说明报表是否公允反映,是否有重大错报。因此,审计的过程可以简单总结为:审计师按照审计准则来审计管理层编制报表,查找错报的过程。三、在学习过程中要及时做笔记和总结无论老师讲的有多好,无论你看的有多明白,无论别人总结的体系有多好,都不如自己亲自动手总结的效果好。因此,我提议同学们在第一轮的基础学习中,准备一个笔记本,在跟着老师学习的过程中,及时总结老师讲解的知识点和框架体系。在历年的教学中,凡是亲手自己认认真真做笔记和总结的同学,对审计的理解都相当到位。审计教材是翻译的教材,一定要抽丝剥茧,把自己对审计的理解和总结提炼出来,把前后的知识和体系罗列出来,及时对已混点和易错点做对比分析。第一阶段的基础工作做得越好,到最后的复习越轻松。教材越晦涩,需要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总结的东西都会深深的记在脑海中,因为这是真正属于你的知识产权。四、在学习过程中留意考试细节,避免犯简单错误审计报表的目的是查找错报,同学们特别需要在学习的时候既要有逻辑、有框架,也不要忽略细节。希望同学们在第一阶段的学习过程中,主要是打基础,要仔细的研读教材,特别是注意一些容易出错的点,比如审计程序是“应当”做还是“可以”做,执行审计的时间到底是“日前”还是“日后”等等。

279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