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42

恩恩慧慧
首页 > 审计师 > 会计审计师备考经验分享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adamjackjason

已采纳

整理转需 ------------ 工作党,三年过专业阶段6科,选科搭配2+2+2,每年考前三四个月开始复习,一般晚上下班后学习。 6科都是一个套路: 1、网课一套 2、资料两套(轻松过关一 + 轻松过关四) 3、错题笔记本一个(手写,不要用云笔记) 网课:最大的作用是节约复习时间,自己需要学很久的难点,可能老师讲一下就明白了,同时老师会帮你梳理知识间的关联,挺让人省心的。 资料:知识精炼+题,培养做题的感觉,同时帮你更进一步掌握知识点。(官方教材废话多,有网课的话没有必要看官方教材,把讲义打印出来跟着听课就可以了。) 错题笔记本:它记录了你所有的薄弱点,是真正属于你自己的备考财富。 下面从几个方面来说: 一、考试特点 二、报考选科搭配 三、网课老师选择 四、资料选择 五、各科特点及我的复习方法、时长 六、个人建议 ------------ 一、考试特点 1、认真复习后实际通过率较高,但坚持认真复习完的人少 CPA的去年报考人数大概在80万左右,官方统计往年6门平均通过率大概在10%左右,看起来挺低的。 但是实际上,报名人数虽多,认真复习完的人不到20万,这么看的话,通过率其实挺高的。 也就是说,CPA很大程度上是一个付出就能过的考试,没有必要妖魔化这个考试。 综合阶段,有了6科的基础,通过率更高一些。 2、知识点在广不在深,偏题怪题极少 和学生时代的考试不同,CPA不会把单个知识点挖的特别特别深,然后出一些偏题怪题。因此在复习的时候不要过分的纠结单个知识点的深度,而是要尽量保证所有知识点都学到,不要有漏掉的。 3、无法押题,不要买其他人的笔记 不要相信有人可以押题! 不要相信有人可以押题! 不要相信有人可以押题! 重说三! 知识点繁杂,押题的可能性为0,不要相信网上说可以押题的,全是骗子。 网上也有人在卖cpa笔记,同样不要买,感觉也像骗子,看其他人的笔记就是纯浪费时间精力,每个人情况都不一样。 4、新增内容考的概率大 每年的考纲都会有修改,新增的内容不要漏掉,考的概率非常大。特别是近几年某些科的变化挺大的,这点一定要注意。因此新版资料出来的时候第一时间买新版,不要使用旧版。 5、官方教材可不看 我个人觉得在有限的时间里能吃透轻一就相当不错了,外加听网课的所消耗的时间,根本无暇再去看厚厚的官方教材,事实也证明,啃下一本轻一就可以了。至少我身边很多过考的同事都没有看教材。 6、出题人出题心态 考试不是为了为难考生而设的,更多的还是想去测试一个人的财务相关知识水平是否达到了注会的标准,所以不必担心出题组心理变态,出变态题。 其实考完下来,看看自己做错的题,更多的还是自己的知识没有掌握到位,并不是说题目有多刁钻多偏多怪。 7、考试可能做不完 考试题量较大,每年都有很多人没有做完试卷但一样可以过的,毕竟60分及格线,所以在考试的时候发现做不完的话不要有太大压力,很正常。 但是要确保会做的一定要拿分。 二、报考选科搭配 我的原则:求稳不求多,每年考2科,会计和审计不在同一年考,会计第一年考。 会计和审计是CPA里最难的两科,不要放在一起,其他的随意搭配,复习起来压力都不会很大。 毕竟是考注册会计师,会计某种程度上是其他科目的基石,因此最好放在第一年考,学过了会计,对其他科目或多或少还是有些帮助的。 (这里多说一句,每年过考的人当中各种科目搭配的都有,一次性过四五六科的也有,因此搭配的数量和科目还是要根据自身的水平、学习效率、复习时间综合来看,并没有对错之分,过考才是目的。) 三、网课老师选择 东奥和中华是两个资历比较老的网校,虽然近几年也出了一些口碑不错的机构,但是稳妥起见,我还是在这两个之间进行选择。 我当时把口碑比较好的老师全部试听了一遍,按照我个人的喜好做了下对比,大家随便看看就好。 再次强调,这是我个人的主观感受,每一个老师都有自己的特点,并不存在说一个老师一定比另外一个老师优秀很多,也不是说这个表里的老师就比不在表里的老师优秀很多。具体还是要自己去试听,选择各方面都合自己胃口的老师。一旦选择一个老师,就把他的基础班到冲刺班都跟完,不要中途更换,以免打乱节奏。 我最终选择的老师如下: 会计:郭建华老师,思路清晰,我很多不明白的地方,一听课就豁然开朗了。 审计:杨闻萍老师。 财管:闫华红老师,表达清晰,知识点间的联系讲的挺好。 税法:叶青老师上,讲课的思路清晰。 经济法:郭守杰老师,风趣幽默,案例生动。 公司战略:吕鹏老师,就感觉他的普通话听起来挺有趣的,估计是我的点很奇怪,哈哈。 其实真正考过两门后,就会发现,老师在复习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最多只有20%,剩下的80%还是要自己扎扎实实的去学去背去做题,所以没必要有选择困难症,老师本身实力差距不大,选看对眼的就好。 四、资料选择 个人觉得,东奥的轻一和轻四就够了。 轻一是知识点+习题,适合在复习前中期使用,用来打基础,巩固知识。 轻四是模拟6套考试题,适合在复习末期、考前使用,培养考试感觉,找到自己的薄弱点。 资料不要贪多,贪多嚼不烂。并且一定要买今年最新版的,不要用往年的。 五、复习方法及各科特点 越早复习越好,集中到考前三个月复习,太辛苦了。 采用“四轮复习法”应该是比较稳妥的方式。 第一轮,基础知识轮。跟着网课基础班把基础知识地毯式学完,会做网课讲义例题即可,一定要学一节跟着做一节。在这一轮中一定要注意,碰到无法理解的知识点一定不要过于纠结,可以直接往后学,很多东西都是后面学着学着之前的内容就弄懂了,因为有很多知识都是相关的。 学完第一轮肯定有不懂的,留到第二轮解决。这一轮的网课不建议视频过度加速,加速后的视频很容易让人反应不过来。 第二轮,做题攻坚轮。这一轮将基础班视频加速倍,再看一遍,同时边看边做轻一的题。外加攻克第一轮没有弄懂的知识点。错题笔记本在这一轮开始使用,记录错题外加错题相关知识点。 有人在评论里问错题怎么记,我分享下我的方法: 1,先记录题目位置:哪个资料第章第几页 2,再提炼题干和选项,有的题很长,不提炼的话写起来太多了 3,再把相关的知识点记录在后面 错题笔记本会很厚的,请做好心理准备^^ 第三轮,错题巩固轮。经过第二轮,相信我,基本上每一章都会有错题,这时候将错题翻出来重新做,可以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同时看冲刺班视频,冲刺班的意义在于画重点,而不是押题。 第四轮,模拟考试轮。拿下轻四模拟卷,网上找机考模拟题做,一定要提前熟悉机考的感觉。同时把之前的错题翻出来做做看看,准备上考场。 再次强调复习过程中千万不要过分执着于将每道题都做对,每个知识点都深挖,那样提前一年开始都难得复习完,一定要适当的粗放。还是那句话,cpa考试在广不在深,并且60分过考就行,绝大多数人上考场的时候都觉得自己没复习好,很正常的。 1、会计 会计是cpa双难之一,其中长股投、企业合并及合并报表是公认的最难点,会计总体上知识点多且有点杂。一定要多做题,要熟悉套路,比如会计分录一定要烂熟于心,因为要留更多的时间做综合题,所以留给单选、多选的时间不多,平均1分钟就要给出答案,要把分录做熟这样就不用一笔笔的把借贷写出来再得出结果。 如果基础较差,且只有晚上下班才能复习的话,三个月的时间拿下会计还是有点儿难的。 450~480小时是一个相对舒服的复习时长。 第一轮,150小时(每天5小时,持续一个月) 第二轮,150小时(每天5小时,持续一个月) 第三轮,100小时(每天3小时,持续一个月) 第四轮,80小时(每天小时,持续一个月) (每一轮做的事情请参考上面“四轮复习法”的描述) 2、审计 cpa双难之二,特别是对于没有审计从业经验的人,审计的内容相当的虚无缥缈。其特点是语言难懂,表达专业,同时考点明确,但点与点之间的联系却不如会计紧密,很多考点是独立的,需要一个一个攻破。 但有一点庆幸的是,审计每年大题都集中在为数不多的几个重要章节,因此观看冲刺班视频,听老师讲重点很重要。 同样450~480小时是一个相对舒服的复习时长。 第一轮,150小时(每天5小时,持续一个月) 第二轮,150小时(每天5小时,持续一个月) 第三轮,100小时(每天3小时,持续一个月) 第四轮,80小时(每天小时,持续一个月) 3、税法 知识点非常零碎,因此记忆尤为重要。税法的重点非常明确,能非常好的掌握重点,通过考试将会变得容易很多。虽然各种小税种茫茫多,但是一旦记住,得分很轻松。 复习时间250小时足矣,差不多平均每天2个多小时,持续3个月。 第一轮,80小时(每天小时,持续一个月) 第二轮,80小时(每天小时,持续一个月) 第三轮,50小时(每天小时,持续半个多月) 第四轮,40小时(每天小时,持续半个月) 4、财管 财管相对容易,特点是公式较多,需要通过多做题来记住公式,然后把记住的模型写下来套数字即可。考试的计算量会非常的大,公式理解并记牢了才能最大程度上的避免各种小的错误。 复习时间上和税法一致,250小时足够,差不多平均每天2个多小时,持续3个月。 第一轮,80小时(每天小时,持续一个月) 第二轮,80小时(每天小时,持续一个月) 第三轮,50小时(每天小时,持续半个多月) 第四轮,40小时(每天小时,持续半个月) 5、战略 较容易,多背书,要把书本中各种理论烂熟于心。战略的特点是考的时候感觉不会,背的没考到,但实际上就是那些经典理论,只是考的比较活而已。考生对整本书都要了如指掌,考试的时候时间很紧,尽可能的把试卷写满。 复习时间上和税法一致,250小时,差不多平均每天2个多小时,持续3个月。 第一轮,80小时(每天小时,持续一个月) 第二轮,80小时(每天小时,持续一个月) 第三轮,50小时(每天小时,持续半个多月) 第四轮,40小时(每天小时,持续半个月) 6、经济法 和税法的特点相似,知识点零碎,记忆将是这门课的主旋律。考试对表述能力要求较高。 复习时间上和税法一致,250小时,差不多平均每天2个多小时,持续3个月。 第一轮,80小时(每天小时,持续一个月) 第二轮,80小时(每天小时,持续一个月) 第三轮,50小时(每天小时,持续半个多月) 第四轮,40小时(每天小时,持续半个月) 7、综合 如果6科已过,不要犹豫,在最短的时间内考过综合。有了专业科的底子,再加上“四轮复习法”,通过的几率相对较大。 近几年cpa考试在不断的改革,我也和考过的同事交流过,都感觉以往的考试6门科和综合重合的地方很多,将来6门会更加偏理论,而综合会更加偏实操。 综合税法、经济法考的相对较少,主要内容还是会计、审计、战略。 这个阶段的网课选择就随意多了,闭着眼睛在双校选就可以了。 六、复习中的建议 1、摆正心态,有吃苦的决心,这是一段痛苦的旅程。 室友当时拍的,单调、枯燥就是主旋律,请做好心理准备。2、记录自己的每一次复习情况,这些记录累积到一定的数量,会无形的帮助提升复习效率——也许是“都学了这么久,放弃了多可惜”的心态吧,哈哈。 我无论是在家还是出差,都尽量保证每天至少5小时看书时间,碰到加班的时候就要复习到凌晨,实在太累了。可以说是无数次行走在放弃的边缘。我相信和我一样的人有很多。3、尽量连续学习,千万不要学几天玩几天,这样很容易把前面学的东西就忘了。哪怕是时间很充裕,复习间隔也最好不要太长。 我在复习的过程中,没有落下任何一天!为自己点赞!(*^__^*) 嘻嘻……4、上下班的时间不要浪费,可以把网课放到手机里去听。开车或者骑车就算了,安全第一。 5、不要迷信老师可以让你过,这是学习领域的事实,同一个老师教的,有的成绩好有的成绩差的例子已经多的不能再多了。老师帮助有限,最终的结果如何,还是看自己。是过?还是沦为炮灰?全部你自己说的算! 6、自制力太差,可以找一个人结伴复习。不要找你的亲人朋友去监督你,那没用的。要找就找一个也在备考cpa人,有共同语言有相同觉悟有共同感受,更能相互监督。 7、复习的过程中碰到问题肯定会心情郁结,但不要对亲人发脾气。考试是自己的事情,气不要撒在别人身上,影响到了亲人间感情,哪怕是考过了,也得不偿失。 8、错题笔记本一定一定要坚持记,这里记录了你所有的薄弱点。刚开始会觉得非常繁琐,但是到了后期,这就是你的攻坚指南,可以极大的提升复习效率。 七、写在最后 我不是学霸,没有超群的智商,没有超群的记忆力,没有超群的学历, 我只是一个普通的苦逼上班族, 有的只是坚持坚持再坚持, 将备考活活的变成了体力与意志力的较量, 最后,我过了, 你们也可以!

会计审计师备考经验分享

314 评论(11)

武汉王钦

导语:注会考试的难度是非常大的,我们在备考时除了要靠自己认真学习外,也要学会参考一下别人的经验,尤其现在正处于基础阶段,努力还来得及。

1、CPA越早备考越有优势

现在正是注册会计师考试报名阶段,也是我们开始学习的最佳时期。新教材已经陆续拿到手,教材的厚度大家都已经有所了解了,所以临阵磨枪对于CPA考试来讲是没有多大用处的。尤其是对于上班族及妈妈级考生,她们的备考时间非常紧张,所以应该抓紧每一分钟的时间,按计划高效学习。

2、报考科目合理化

3、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

4、自信心的重要性

CPA是需要长时间投入精力学习的,一个人坚持学习几个月并不难,但是如果坚持学习几年就很难了,所以我们要有充足的自信心,明确的目标。难免会遇到困难想要放弃,想一想自己为什么坚持到了这里,想一想令你不满意的现状,要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克服困难,成功拿到心心念念的证书。

5、教材是一切的基础

6、教材要分清主次

CPA考试六门科目各有各的特点,偏理解的、偏记忆的都有各自不同的学习方法,教材内容上记忆型的科目要精读教材,不要放过每一个细小的知识点;而注重计算和理解的科目,如财管就需要大家不断的做题练习,如果没有时间看全教材,可以大概了解一遍,因为财管主要考察的是对公式的运用,所以多做题才是第一位的。

7、排除一切干扰因素

在进入学习状态前,就要把手机、平板电脑全都拿远一些,找一个安静的小屋认真学习。因为现在很多人的情况都是,学着学着就很容易溜号,一会儿刷刷微博,一会儿逛逛淘宝,转眼间时间就这样消失了,该掌握的东西还是没有掌握,如果自制力实在很差的话,建议和考友一起学习,互相监督,或者选择一个课程,跟着老师的思路去学会好很多。

8、重视历年真题

大家在备考阶段经常买很多练习册或模拟题,其实真题才是最好的.练习题,它最接近考试难度,对真题加以研究能够得出每年经常出现的考点。做题时记得自己定一下时间,平时勤加练习,考试自然就能答完卷子。

9、及时总结回顾

距统计,每年每人报考科目都在两科以上,很多时候学到最后,前面的东西就忘记的差不多了,如何避免这种情况呢?那就需要及时的复习,最好每天拿出1-2小时的时间回顾前段时间所学重点,温故而知新,在复习的过程当中对于新知识点的掌握也能够更加透彻。

10、有进入考场的勇气

注会再难说到底也是一场考试,每年考场上空位那么多,所以能够进入考场的你都是非常棒的,无论学得如何,无论掌握的是多是少,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认真的答完这套题。

282 评论(9)

易买易得

备考注册会计师应先制定学习计划,然后根据计划有条不紊的进行复习。可以先通读教材,然后再进行整章复习。

211 评论(15)

哇啦哇啦bibibi

我才考完的,发点经验给你吧。1.用以前的教材可不可以,通常问这个问题的,不适合考注册会计师,因为教材年年改,你想过,必须用新教材,不想过的话,用05年的教材都可以的。但是预习的话,最好用本年度考试教材,等到报考后,一定要用新教材,而用本年教材预习,不要一次买全了,因为你不知道你能不能准备好,你一次买6本教材,也不知道你能不能看完,到了报考你没看完,就要买新的,建议你一次买一到两本,花半年时间来看。(牛人除外) 2.用电子版的教材可以不可以,说句老实话吧,没有任何价值,我在百度看到很多要电子版的,我发给他了,但是你想注册会计师的教材,本来难度够大,你要不停的打记,标记,你一个电子版教材,就相当你带一本非常干净的书去考试。 3.我发现在报考后,很多考生就喜欢在群里问,报班不报班可不可以,我个人觉得问这个问题多余的,因为最了解自己学习能力是你自己,而非他人。用MP3课件或者讲义可不可以,我经常发MP3或者讲义给考生朋友,我觉得对于牛人来说没什么,但对于普通考生来说,还是有本质区别的,你想就算你报个班上视频,还有很多不懂,必须来问,别说听MP3就跟听收音机一样的效果,与其用MP3,还不如光看书。至于光看讲义这个东西,也许对你的理解会有些帮助,但毕竟我们看讲义,都是看我们觉得难的地方,但实际上有一点不好,就是限制了范围,毕竟讲义不可能涵盖全书的范围,讲义的题目,多半是难点,而不是一本书。真正要考,上网 校对我们的帮助是,难点解决,然后我们看书依然不要放过书本上的其他知识。 报班最好的时机在9月份,就是当年度考完后一个礼拜报第2年的,因为我们要预习,新课,一定要在8月份前都上完(除了串讲)。 4.做一套习题能不能过,模拟题70分能不能过?根据我的个人经验,会计审计能做70分的人,通常就在50分左右,为什么?因为你买的网 校模拟题也好,通常是难点作为考点。而注册会计师的出题老师来说,出的题目太精彩,小题大出,难点小出?以今年会计为例,书上不过5行字,一个积分奖励,就一段话,就出了个大题,价值16分。所以说出题老师的水准,太厉害了,当时我笑了,笑了两次,第一次笑是暗自庆自己押中了题,第二次笑是因为出题老师的精彩。5.不要拿模拟题作为参考分数的原因还有一点,考生就是一只小白鼠,注协拿我们当试验品,是要控制通过率的,哪年难了,第二年会适当调容易,所以今年试卷内容增加,以会计为例,四道综合题有20多问。6.难点和重点不能混淆,难点是我们理解有问题的内容,以会计为例,你总会觉得长期股权投资,合并报表,企业合并是难点,会出大题,实际上并非如此。我去年失败的教训就在押提去了,结果没考,今年我肯定不会考,果然没考企业合并。什么是重点?重点就是一本书。知识点各个击破,现在的注册会计师考试,你不要看考试大纲给你的层度是3,就觉得出大题,给你层度是1,一样的出大题。(税 法除外,税 法是6科里面重点最鲜明的,3个流转税,2个所得税,与房子,烟、以及酒有关的税通常是大题) 7.注册会计师的教材与注册会计师考试,考试通常是拔高的,以《会计》为例,书上有26章,而整本书却只有580多页,换句话说,一章内容大概就25页左右。再从章节看,长期股权投资,是难点,但只有20页左右,例题又少,其中难点中的难点,是成本法和权益法的转换,书上例题通常不能让我们深入的去了解这些内容,而考试却是拔高水准。(经 济 法除外,经 济 法还是公司法,证券法,破产法,合同法,物权法通常是重点)。 8.考试必须一气呵成,我发现和我一样,写着写着手发抖的不在少数了,也就是说,紧张是无法避免的。千万不要在一道题上边犹豫,你只要一道题思考时间超过30秒,通常无法做完。而一气呵成的,往往都是考高分。 9.考60分和考59分的,在水平上没有多大的区别,而考59分和考0分,在本质上没有任何区别。 10.通常你会加很多注册会计师的群,在群里不要问别人考的如何,通过了几门,考了几年,这样的废话问题,对你来说其实没有任何帮助,真正对你有帮助的,你要去问人家做题有什么经验,最重要的是解决你不懂的题目。 11.如果给自己的考试安排学习计划,那么4月份前完成预习,8月份前完成题目练习,8月之后,以整本书为准了。 12.最重要的在于坚持,半个月内每天学到凌晨2点容易坚持,但长期以来坚持的就能过通过。 13.做适合自己的考试计划,先考会计审计,还是先考经 济 法税 法,没有绝对的。个人建议大三的先考会计审计。(牛人可以一次报考6科) 14.通常基础不好,连会计分录都不知道的,建议你先考会计职称。 15.一到备考阶段,千万不要关注你的QQ农场,考前还在农场偷菜的,还不如看看书。 16.不要因为经 济 法,风险管理过了,而对会计审计等其他四门抱有很大的信心,因为这才是真正的开始。 17.如果你不是牛人的话,建议不要想着一年过四门,两年全部考完,三年考下来,一科都没过的人大有人在。打算花2年考完的。还不如计划着每年考2门,甚至每年只考1门的,比一次考三四门,而只过1门甚至1门都不能过的强。(牛人除外) 18.如果你是大学生,建议你12月份把6级先考掉,6月份不要去考6级,因为会耽误你的备考时间。 19.不要想着考太多的东西,如果你考注册会计师,不要没考掉,就望着注册税务师或者司法,当然反过来亦是如此。(牛人除外)。 20.将来不打算从事注册会计师或者财务工作的,没有考的必要,多花点时间考些以后工作用得着的。 21.不要以为今年考了59分,明年就能过,有一半的几率明年考的分数比今年更低,我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22.看完上面22条,不要觉得没信心,平常有点压力对学习有好处。毕竟知识是靠日积月累。23.上考场要有信心。24.第一次报考的考友,拿到书的那一刻,千万别心凉了一截,不要因为注册会计师的教材太厚,而打退堂鼓,实际上书没有到讲得很详细的时候,实际上弄懂,你要想当再看一倍厚的书,但你归纳到你脑海里面的,应该是1/2,浓缩精华。25.计划一年内要做的事情,不要中途因为有事而放弃考试,每年缺考的人数大约占到40%以上。计划赶不上变化是计划没制订好。26.早起的鸟儿有虫吃,适合注册会计师,当年考完,即使没有考过,依然看看书(脑海里面有点印象),在4月份报考前别把一本书给忘记了,否则又要重新学习,找回记忆通常需要2个月的时间。尤其是你打算报考4科及4科以上的朋友。27.学习过程中,不懂的就是不懂,懂一点和不懂是一样的,千万别欺骗自己。28.学习过程中,今天懂了,明天又不懂了,叫做还是不懂,怎么办?非得弄懂不可。月份以后准备的,普通考生朋友建议你不要准备会计审计两门最难的(牛人除外)。30.通常在学习过程中没问题的,考试中会有大问题,宁愿你平常多带些问题,不要怕别人笑你的问题弱智(我考评估师的时候,我的一个问题气得老师拍桌子,考前串讲,我问了一个问题,什么是“梁”)。31.切记一定要做大题,很多考生买来的习题,就光做小题,大题总是习惯性的翻翻答案,这个不能舍不得动笔,也不要舍不得按计算器,尤其是主观题。32.牛人和非牛人的区别在于牛人的学习效率通常是非牛人的一倍(包括以上),但是往往在QQ群里是很难找到牛人的。牛人的特点比较低调(报了几门不跟你说,默默的准备),而非牛人总是调子较高(还非得告诉别人报考了多少科,以表现自己的能力)。33.考完后通常不要问别人考的如何,尤其是某些人,自己没考过的,希望别人也考不过的人大量存在,并且自己感到心里安慰。再说有的人美考好,被问多了,也烦躁。34.不管你考过没考过,多总结,会对你有所帮助(好了伤疤忘了痛的人除外)。35.台上10分钟,台下十年功用在注册会计师考试最合适不过,有人花了大半年,可能没有取得收获。36.考cpa就好像谈恋爱,你付出得越多,就伤得越深。它有多诱人,就有多伤人。为什么我看着试卷上的你,熟悉却总是有距离,有一种想爱不能爱的哀愁。到底是我们相遇太晚,还是此生无缘?37.考CPA不管你考过没考过,在临床上证明能够治疗老年痴呆。考完之后大家可以尝试着做几件事情:(1)买辆小轿车,然后质押给甲、再出租给乙、再卖给丙;(2)以朋友甲的名义给自己的女朋友乙写份情书,但因地址书写错误寄给了不知情的丙;(3)花800元买瓶真茅台然后再贴上二锅头的商标自己喝。喝明白了,心情舒畅了咱明年接着考。考CPA多锻炼智商啊,据说考过cpa的将来都不会得老年痴呆症,现在没得抑郁症的一辈子也不会得抑郁症了。考过cpa的还明白了一个道理:样品只是样品,一切以实物为准。臭屁啊!通常说明这个人考完后很臭屁啊!每年单科12%以上的通过率(是按照上考场的人数算的,不包括不上考场的人数。),还是有些份量的。39.考CPA,女人越来越衰老(不懂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美女考试),而男人越老越成熟,为了女人的幸福,男人多自己狠一点吧。40.能坚持看完的,通常对你考试有帮助。 (旭)

194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