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325

kami麻麻
首页 > 审计师 > 财政部总审计师个人所得税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amy229815572

已采纳

根据新税法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是:290元。

应纳税额=()*10%-210=

新个税法于2019年1月1日起施行,2018年10月1日起施行最新起征点和税率。

新个税法规定,自2018年10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纳税人的工资、薪金所得,先行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以及专项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依照个人所得税税率表(综合所得适用)按月换算后计算缴纳税款,并不再扣除附加减除费用。

不属于免税的福利费范围,应当并入工资、薪金收入计征个人所得税:

①从超出国家规定的比例或基数计提的福利费、工会经费中支付给个人的各种补贴、补助;

②从福利费和工会经费中支付给单位职工的人人有份的补贴、津贴;

③单位为个人购买汽车、住房、电子计算机等不属于临时性生活困难补助性质的支出。

特别注意

加班费应并入工薪收入依法征税。

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对每一个纳税人,一次一次性奖金的优惠算法只允许采用一次。

单位在外地设立办事处,并从当地招人。这部分工作人员居住在当地,其住房情况以及保险水平应遵从当地标准,社平工资按照办事处所在地标准计算。

对劳动者获得的补偿金,比照《关于个人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征免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财税[2001]157号)执行。

在发放年终一次性奖金的当月,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应将全年一次性奖金减除“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后的余额,按规定办法确定全年一次性奖金的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个人所得税

财政部总审计师个人所得税

171 评论(10)

Amber已存在

工资个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 -“五险一金”-扣除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个税免征额是3500,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下: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实发工资=应发工资-四金-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四金)-3500扣除标准:个税按3500元/月的起征标准算如果某人的工资收入为5000元,他应纳个人所得税为:(5000—3500)×3%—0=45(元)。[1]

251 评论(13)

羋修羋修

答:对于工资在3500-5000的低薪员工利益最大。 个税免征标准从3500元提高至5000元,考虑月应纳税所得额和税率不变,则个人将少缴纳个税45元,即(5000-3500)*3%。对于个人月应纳税所得额原先在3500-5000元之间间的人而言,受益将是最大的。

203 评论(8)

jettyjiang

中产阶级的中低收入者受益,不影响无产阶级收入。

220 评论(14)

Lisa艳艳

9月1日消息, 个税法第7次修订尘埃落定。此次修订亮点颇多:新的个税起征点提高到5000元,低档税率适用范围扩大,把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支出设为专项附加扣除。

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至5000元。

在新个税法下,还有多少人缴纳个税?谁最受益?每月能少缴多少钱?专项附加扣除如何抵扣?单身者要多缴税吗?一起来看权威解读。

亮点一:新的个税起征点提至5000元

此次个税修订的一大变化是,将原先分别计税的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进行综合征税。

上述4项综合所得的基本减除费用标准(俗称个税起征点)提高到5000元/月(6万元/年)。

需要说明的是,个税起征点的内涵有了变化,之前3500元的起征点是针对工资、薪金所得一项,而新的5000元起征点是针对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这4项。

这是个税起征点第四次提高。此前,个税起征点自1980年确定为800元后历经了三次调整,2006年提高到1600元,2008年提高到2000元,2011年提高到3500元。

财政部副部长程丽华表示,5000元的标准不是固定不变的,今后还将结合深化个人所得税改革,以及城镇居民基本消费支出水平的变化情况进行动态调整。

亮点二:低档税率适用范围扩大

修订前(左)和修订后(右)个税税率表对比。

在税率方面,减税向中低收入倾斜。个税的部分税率级距进一步优化调整,扩大3%、10%、20%三档低税率的级距,缩小25%税率的级距,30%、35%、45%三档较高税率级距不变。

亮点三:首次增加专项附加扣除

此次修法,首次增加了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支出,具体范围、标准和实施步骤由国务院确定,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也就是说,以上跟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支出,可以在税前扣除了。专项附加扣除考虑了个人负担的差异性,这样一来,不仅降负更多,而且更加公平。

资料图:北京市东城区联合办税服务大厅。

还有多少人缴纳个税?

程丽华透露,仅以基本减除费用标准提高到每月5000元这一项因素来测算,修法后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占城镇就业人员的比例将由现在的44%降至15%。

根据人社部公布的《2017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640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42462万人。

按照上述数据计算,起征点提高后,个税的纳税人约降至万人。如果再考虑到其他减税因素,纳税人数会进一步减少。

公开资料显示,在2011年个税起征点由2000元提高到3500元后,纳税人数由约8400万人减至约2400万人。

资料图:山西太原一银行工作人员正在清点货币。

谁最受益?

――中等以下收入群体

个税起征点提高、低档税率级距扩大、增加专项附加扣除,多管齐下,广大纳税人都能够不同程度享受到减税的红利,特别是中等以下收入群体获益更大。

程丽华表示,这次的起征点由每月3500元提高到每月5000元,也就是一年6万块钱。这个提高了以后,从总体上来讲,税收一年大致要减3200亿。

能少缴多少钱?

――月入2万元以下可减负一半

说了这么多,到底能少缴多少个税呢?程丽华表示,月收入在2万元以下的纳税人税负可降低50%以上。

让我们来算一算账,以月入1万元(均为工资、薪金所得)进行简略测算,假设“三险一金”专项扣除为2000元,不考虑专项附加扣除,那么:

起征点为3500元的情况下,每月需缴纳345元个税;

起征点为5000元的情况下,每月只需缴纳90元个税。

也就是说,每月可以少缴纳255元个税,降幅超过70%,每月吃饭你可以多加很多鸡腿了。

当然,如果考虑新增加的专项附加扣除,月入万元缴纳将更少,甚至可能不用缴个税了。

专项附加扣除如何抵扣?

――设置一定限额或定额标准

修改后的个税法设立了六个专项附加扣除项目,民众非常关心,子女教育、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支出到底该如何税前扣除?

程丽华表示,根据税法授权,国务院下一步将对扣除的范围、标准和实施步骤作出具体规定。初步考虑对专项附加扣除设置一定限额或定额标准,既要保障纳税人方便纳税,相关支出得到合理扣除,又要体现政策公平,能够使广大纳税人实实在在地享受到减税的红利。

国家税务总局总审计师刘丽坚表示,税务总局还将抓紧研究制定配套操作办法。在具体操作中,初步有以下几点考虑:一是申报就能扣除。二是预缴就能享受,个人还可以将专项附加扣除信息提供给单位,每个月发放工资、代扣个税时,单位就可以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进行扣除。三是未扣可以退税,预扣预缴环节没有享受到,可以到第二年办理汇算清缴的时候申请退税。四是“让信息多跑网路,让纳税人少跑马路”。

资料图:学生们展示刚刚领到的新学期课本。

“单身税”的解读成立吗?

不少网友将“专项附加扣除”解读为“单身税”,理由是单身人士不存在子女教育等支出,将会比已婚人士纳税更多。

事实上,这一解读并不成立。

财政部税政司司长王建凡表示,六项专项附加扣除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拿得到的。比如房租和房贷利息,这两项是只能取一项的,要么扣房租,要么扣房贷利息。

“其他的比如继续教育,单身也可以享受继续教育。大病不一定都得扣,但是如果符合条件的话也是可以扣的,这和身份是没有关系的。” 王建凡称。

中国政法大学财税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认为,对于养育子女的家庭,因为负担重,对产生的支出适当给予扣除,是合理和应当的。除此之外,一些其他的专项附加项目并没有区分单身还是已婚已育,像继续教育支出、大病支出、住房贷款、租房租金等项目,是每个纳税人都可能享受到的。

资料图。

新法什么时候实施?

新个税法将于2019年1月1日起全面施行。

不过,为了让老百姓尽快享受到减税红利,自2018年10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先将工资、薪金所得基本减除费用标准提高至5000元/月,并按新的税率表计算纳税。

也就是说,10月1日以后,发放工资的时候,各企业单位财务人员在扣缴个税时一定要记住,别忘了适用5000元新的费用标准和新的税率表,大家也可查看自己的工资条,看看个税减少了多少钱。

来源: 中国新闻网(北京)

359 评论(9)

半半童学

2018年8月3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这是我国个人所得税法自1980年出台以来第七次大修。为了让纳税人尽早享受减税红利,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关于2018年第四季度个人所得税减除费用和税率适用问题的通知》,2018年10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过渡期),纳税人实际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统一按照5000元/月执行,并执行新的税率表。本次个税法修改和我们最相关的三大特点是:1.提高了个税的起征点。2.引入了专项附加扣除。3.合并了一些征收关系。专项扣除,包括居民个人按照国家规定的范围和标准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等;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支出。这几项支出,可以在税前扣除。这也就是说,专项附加扣除,是在原来的基本费用扣除基础上,新增了教育、医疗、住房和养老这几类。这部分主要是照顾中等收入群体。可以根据家庭的具体情况,对于教育、医疗等支出予以税前扣除。这几项扣除应该怎么操作呢?财政部副部长程丽华说:修改后的税法设立了六个专项附加扣除项目,根据税法授权,国务院下一步将对扣除的范围、标准和实施步骤作出具体规定。也就是说目前只有大方向,具体实施细则还有待后续出台。国家税务总局总审计师刘丽坚说,在具体操作中,主要有这么几个考虑:“一是申报就能扣除。纳税人只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申报就能享受扣除。申报时尽量减少资料报送、简化办税流程,相关资料和凭证尽量不用报送到税务机关。二是预缴就能享受。个人还可以将专项附加扣除信息提供给单位,每个月发放工资、代扣个税时,单位就可以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进行扣除,这样大家在每个月的预缴环节就可以享受到改革红利了。三是未扣可以退税。如果大家没有将自己的相关信息告诉单位,预扣预缴环节没有享受到或者没有享受到位的,大家也不用着急,可以到第二年办理汇算清缴的时候申请退税,我们将为大家提供快速、便捷、安全的退税服务。四是多方信息共享。在这次个税改革中,税务部门将与多部门实现第三方信息共享,核对申报信息的真实准确性,最大限度地减少纳税人提供证明材料,‘让信息多跑网路,让纳税人少跑马路’。”也就是说目前正在研究的实现专项附加扣除的方式大约有这么四种,总的原则是在保证税收严肃性的基础上最大程度的给群众提供方便。新版的个人所得税应该如何计算呢?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公式如下:应纳税所得额=综合所得-依法规定的免征额-5000元(基本减除费用)-社保公积金个人部分(个人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住房公积金等专项扣除项目)-专项附加扣除项目(子女教育支出、继续教育支出、大病医疗支出、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支出等)。个人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税率%(分级计算税率)。举个例子,张三在2018年11月份的月工资为10000元,无其他收入,社保公积金个人部分和其他扣除项目为2000元,那么,张三在11月份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是多少呢?应纳税所得额=10000-5000-2000=3000(元)符合级数1的税率3%。个人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3000×3%=90(元)如果按照上一版的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算出来的个人所得税是345元。可见新版的个人所得税对中产阶级个税的负担减少还是很明显的。因为个税要分级计算,和原版个税的简化计算方式相同,为了方便计算,我们可以把税法中的税率表变化一下,把全年应纳税所得额转化成月,增加速算扣除数。这个时候,个人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比如,张三在2018年11月份的月工资为15000元,无其他收入,社保公积金个人部分和其他扣除项目为3000元,那么,张三在11月份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是多少呢?应纳税所得额=15000-5000-3000=7000(元)符合级数2的税率10%。个人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7000×10%-210=490(元)旧版个人所得税对企业和劳动者之间是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是不同的,劳务关系要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明显高于劳动关系要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新版的个人所得税把劳务关系和劳动关系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做了合并,算法一样,但是劳务关系反而要缴纳个人所得税更少了。新税法规定: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按百分之七十计算。我分析是国家在鼓励自由职业者发展,鼓励个人与企业更灵活的分工协作而不是员工必须服务于一家企业。同时在鼓励知识服务的劳动者。新版个税对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的个人所得税税率表适用如下:对个体工商户业主、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自然人投资者、企事业单位承包承租经营者2018年取得的生产经营所得,用全年应纳税所得额分别计算应纳前三季度税额和应纳第四季度税额,其中应纳前三季度税额按照税法修改前规定的税率和前三季度实际经营月份的权重计算,应纳第四季度税额按照税法修改后规定的税率和第四季度实际经营月份的权重计算。

122 评论(13)

星耀夜阑

新个税法实施后,居民综合所得的征管模式将发生很大变化,由原来的代扣代缴模式转变为预扣预缴、按年计税模式。对于收入不固定、月薪时高时低的居民而言,新模式下的计算方法将显得更为合理。

242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