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34

虎潜山林
首页 > 审计师 > 审计师如何化解舞弊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月语星纱

已采纳

企业会计舞弊的审计方法掌握以上的企业会计舞弊常见形式,对于审计人员及时把握审计重点,发现被审计企业经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但会计舞弊由于具体形式不同,审计方法也不同。1.从内控测评入手。由于会计舞弊大多数是企业内部控制不健全造成的,因此对会计舞弊审计应从企业的内控测评入手,抓住企业经营管理的缺陷和薄弱环节,进行重点审查,这样往往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以银行账户为线索,顺藤摸瓜。按照国家金融制度规定,企业大额现金结算必须通过银行账户进行,每日多余现金必须存入银行。因此,银行账户是企业资金运动的中心和出入口,集中反映了企业资金的来源和使用情况。以银行账户为中心,同时延伸审查到其他账户,就可以比较全面地了解企业经营管理情况,发现多头开户、侵吞公款等重要问题。3.以会计凭证为主要审计对象。由于现代教育水平的提高,企业财务会计人员的素质也普遍提高,像账表、账账、账实不符的问题已很少出现。审计人员如果只审计会计报表、总账和明细账是很难发现问题的。有经验的审计人员都是以凭证审计为主,重点检查凭证记录的经济业务是否合规,凭证本身是否合法。4.克服就账审账的局限性。不难看出,被审计企业的有些舞弊形式通过查账是不容易被发现的,审计人员还必须了解企业账外的一些情况。这些情况主要包括:一是企业的性质,如关联交易大多发生在外资企业。二是企业所处的政策环境。如有些企业在股东考核业绩时,一般是多计收入、少计支出,扩大利润;在申报税款时,又往往少计收入、多计支出,少报利润。三是企业人员的道德品质和思想觉悟,品质不好的人更容易出现贪污、挪用等违法行为。掌握了这些情况,就能有针对性地调整审计力量,抓住产生问题的苗头和趋向,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审计师如何化解舞弊

295 评论(10)

monica的私人花园

我就尝试将自己对准则的理解,并结合自己在CPA之声里对飞草老师的财务分析文章的研究结果,与该负责人进行了一番讨论。最后我将讨论结果大致归纳为三句话:舞弊产生动机分析,确定审计重点内容;舞弊结果特征分析,定位对准问题焦点;舞弊败露途径分析,截断风险导火引线。舞弊产生动机分析,就是要分析企业管理层的最近一段时间和未来一段时间的重点工作内容,工作目标和重点关心的问题。公司管理层及管理层代表的股东方会如何利用报表为自己获利。从两个方向来思考下:一是财务报表操纵会给利益直接相关者带来哪些利益;二是哪些事项可能导致企业财务报表操纵。飞草老师新书里的“规避股改对价”类舞弊的发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舞弊结果特征分析,就是对企业一些异常财务数据和异常财务指标进行分析。从这些异常上结合企业所在行业的基本特征,去思考为什么会有这种异常,再结合舞弊动机分析来推导企业可能的舞弊行为。飞草老师通过高现金高贷款特征揭露了系列大股东资金占用案;通过应交税金异常,发现系列纳税型企业舞弊;后来有通过应收帐款、应付帐款和预收帐款、预付帐款等往来异常,并结合企业所在行业的特征,发现企业在收入确认等方面存在的舞弊。舞弊败露途径分析,就是对企业假定的舞弊不能确定的情况下,只要控制住舞弊不会被显露出来,就不成其为舞弊风险。基于此,有人假设,“只要企业没有持续经营风险的疑虑,项目就没有风险”。话虽偏激,但有一定道理。若是我们能控制住企业不会面对重大的市场环境恶化、政策法规风险、不会有专利和技术侵权或过时风险、不存在资金链断裂的风险、不存在重大法律诉讼风险等,企业即使有一些财务操控或盈利调节,一般来说是不太可能出事的,因此审计风险也会小;特别是发展壮大中的,一些问题在发展中消化了,审计师审计风险也会小些,因此审计师要特别关注企业持续经营方面的能力。新的风险导向理论也更加强调了对企业实体与环境调查后的风险评估,是不是就是从这个角度来思考的呢?以上总结,谈话大意基本如此,肯定不是很准确,希望各位网友也一起来讨论讨论。

303 评论(13)

云里雨里大太阳

现在的审计准则要求,舞弊必须作为特别审计风险进行考虑。如果发现会计做假账的情况,则要首先要考虑管理层的诚信问题,以及由此而导致的广泛影响,即导致管理层提供的报表及资料的不可信,导致需要增加非常多且细节的审计工作。同时,应该与审计委员会、独立董事以及公司高层(如果做假账只是客户的低中层层面,不涉及高层)进行讨论,若有必要,还要与监管部门进行沟通。总而言之,若涉及到客户估计做假,涉及到舞弊问题,审计工作将会异常复杂化。

246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