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ciao情歌
改进审计人员准入制度,构建多元化结构的经济责任审计队伍加大经济责任审计队伍的交流锻炼力度,提升经济责任审计能力建立相关经济领域专家库,聘请专家参加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创新审计方式方法,优化组合审计资源加强经济责任审计的实务培训和审计技能经验交流建立健全经济责任审计人员的后续教育和轮训和培训制度加强经济责任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的理论研究,建立经济责任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模型
黄黄的树
一、构建、优化审计分析模型的一般步骤审计分析模型是审计人员根据获取的数据,按照审计对象应该具有的性质、数量、时间或空间状态(趋势、结构、关系等),通过设定计算、判断和限制条件建立起来的数学或逻辑的表达式,用于对审计对象实际的性质、数量、时间或空间状态进行验证,从而对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及效益情况作出科学判断(石爱中、孙俭,2005)。它是一种审计人员能够理解并建立,可以用计算机进行描述和处理的算法。审计分析模型优化是指结合实际情况从多种审计分析模型中选择最有效率、效果最好的方法,包括构建模型、模型的具体应用方法等。根据多年的国家审计经验,现结合职业介绍补贴资金审计的一个实例对模型分析方法的一般步骤进行介绍。 (一)了解和掌握审计对象信息,提出审计需求 主要通过学习相关法规文件和经济业务流程,结合审计目标和已有电子数据,进行审计需求分析,找出符合审计目的并且能利用现有电子数据实现的分析方向或拟分析的具体问题。在职业介绍补贴资金审计中,审计人员的审计目标是审查职业介绍申报人员的真实性。职业介绍补贴是国家为促进就业再就业工作的一项重要扶持政策,规定职业介绍机构在为求职者提供免费职业介绍服务后,可以申报职业介绍补贴100元/人,申报时需要提供求职者的身份证复印件、劳动合同和申报花名册等资料。由于职业介绍机构的工作性质,其能够掌握大量的求职者信息,取得上述资料并不困难,成本也较低,弄虚作假的空间较大,加之申报的求职者人数较多,就业主管部门也难以逐一进行核实。因此,实现申报真实性审计目标的一个重要审计需求,就是核实有无重复、虚假申报职业介绍人员的问题。 (二)建立审计分析模型 根据审计需求,结合对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的把握,对被审计业务的认知,以及积累的审计经验,对将要分析的问题做出概括、抽象的表达,建立可通过审计软件或计算机语言实现的检索、计算、统计等条件,建立多个分析模型(刘汝焯等,2006),再从中选择最优的分析模型。本例中,通过对职业介绍补贴法规的学习,审计人员了解到同一名求职者一年内只能享受一次免费职业介绍服务。审计人员可以据此设定最优的分析模型,利用职业介绍补贴申报信息,查找出申报次数大于1的求职者,即为重复申报的情况。 (三)分析被审计单位数据 主要是指根据建立的分析模型,借助数据字典、数据库说明等技术资料和对被审计单位业务、业务流程的理解、认知情况,选择待用的基础表,确定为实现分析模型所需要的具体数据,并对具体数据进行研究,掌握被审计数据的特点,确定各字段、代码和业务数据具体内容代表的含义等(董大胜等,2004)。本例中,要实现审计分析模型,需要获得求职者姓名、性别、身份证号、职业介绍机构名称、用人单位等信息,被审计单位提供了求职人员登记表和职业介绍补贴申报表,两表中的身份证号码字段是确定唯一求职者的标识,数据能够满足审计需求。在实践中,能否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分析模型是实现分析的前提,但分析模型只是分析的初步表达,在实现的过程中,如果数据不能满足分析模型的运行条件,往往还要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对分析模型进行修正。 (四)建立审计分析中间表 由于在设计数据库时对数据进行了规范式分解,并且数据库的设计和表中内容的设定均是依据被审计单位核算、管理的目的和要求进行的,一般来说不符合审计人员的需求。所以利用被审计单位数据库中的数据来实现审计分析,必然要对被审计单位的原始数据按审计目的进行“再加工”,从原始数据中选择出所需要的数据,生成能完成审计分析的“中间表”(董大胜等,2004)。创建审计分析中间表要充分掌握数据表与表之间的关系,结合审计目标,对数据进行选择、整合,加工形成符合审计需求的数据集合,一般通过对选定的原始表进行投影、连接、关联、筛选等操作来实现。本例中,将求职人员登记表和职业介绍补贴申报表以身份证号码字段进行关联,建立连接,生成满足审计分析需要的中间表。 (五)完成分析 按照分析模型,利用软件工具或SQL数据库语言,运用经济学、统计学等方法,对数据进行核对、检查、复算、判断等操作,得出结果。
夏香林萌
优秀审计师需要具备的五大特质
审计是技术活儿,也是体力活儿。审计师既要掌握行业发展趋势,又要运用正确的审计技能,执行缜密的审计程序。面对不断更新的行业规范和不断提高的客户预期,审计师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和预算内完成更多的工作。出于压力,审计师往往陷入这样的怪圈,即“完成审查核对表”就误以为自己已经完成了审计工作,且给出了正确的审计意见。其实“完成审查核对表”仅是成功执行审计项目的基础,要想做好,需要的远远不止于此。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优秀审计师需要具备的五大特质,欢迎阅读。
1、审计专业性和职业素养
选择了审计行业,就意味着需要终生学习。事务所每年都会为审计师安排固定时长的培训,教授新的审计技巧和学习最新的审计规范及行业动态。比如今年的会计准则对审计有何影响?经济低迷下,各行业的整体发展趋势如何等等。
审计师必须时刻保持职业道德,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以便能察觉相关的不合规现象。审计专业性和职业道德是成功执行审计的基本条件。
(关于细节的决定成败的例子请见>> 6个例子告诉你,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审计师)
2、全局观念
从全局着眼,在审计计划阶段非常重要,能帮助审计师了解客户的情况及所属行业的发展趋势,从而评估客户的业务发展。通常的审计手段是“审计核查表”的方法。此种方法的弊端是审计师需要向客户问大量的问题,审计师往往专注于问询完所有的问题,而不去想答案的深层意义,从而掩盖了大局。好的审计师,只问最有针对性的问题,将主要精力放在大局的把控中。
3、人际能力和沟通能力
审计绝不仅仅是查账这么简单,需要有很强的人际交往,沟通协调能力。好多情况下,客户并不喜欢审计,因为谁也不喜欢被别人审查和监视的感觉。而且,在审计中,客户需要为审计准备许多资料。因此为了保证审计的顺畅和有效,审计师需要让客户觉得轻松自在。审计师要尊重客户,毕竟客户支付审计费,正所谓顾客是上帝嘛。超高的沟通能力能够使审计师与员工、经理、合伙人和客户保持良好的关系。在邮件替代了面对面交流的时代,成为一名高效的.沟通者显得尤其重要。审计不是一个人的工作,亟需团队协作,确保大家劲往一处用。
4、决断能力
审计证据收集好后,审计师需要做出决定,筛选最相关信息。这种能力在信息爆炸的时期尤为挑战。做出的大部分决定时,审计师都会经历挣扎的过程,衡量信息的相关度。有时经过筛选,发现可能需要更多的证据来支持审计意见。这样就会导致审计进程一拖再拖。因此决断力在审计中至关重要,客户也希望他们的审计强大而高效。
5、眼界和直觉
审计经验的积累对于审计师而言,是一笔巨大财富。审计经验越多,对于审计技巧的运用越娴熟,同时积累的行业知识也更深入,有助于分析客户在行业的发展,开阔眼界,培养对某行业审计的灵敏度。好的审计师,能通过积累的审计技巧和行业知识,较快的掌握客户业务情况,并发现当期的问题。他们对客户关于审计问题的回复也不会照单全收,而是深入发掘,得出结论。由审计经验积累而来的眼界和直觉,是成功审计的必备特质。
优质审计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