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吃的小四
需要的,审计底稿会需要公司先查看后,才能最终定稿的,这个阶段需要签字。出具各类审计报告可以在支付宝跑政通上办理:1支付宝搜索【跑政通】2进入小程序选择【审计报告】3选择需要办理的审计报告类型,比如【年检审计】4填写资产和收入,系统会给出报价5和工作人员对接材料6办理完成后,审计报告邮寄到手上,非常方便
小人鱼不流泪
通常情况下,企业单位出具的财务报表只需自行签章(企业财务负责人和企业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公章),对财务报表的真实合法性负责。在依法需要取得鉴证的情况下,经经审机构签章(例如,财务审计报告应经审计机构签章确认)方有效。
我最亲爱的12345
财务会计报表是您单位的财务负责人和企业负责人签字盖公章;如果您指的财务报表审计那么就必须要有两位注册会计师签字盖章。下附财务报表审计的要文,希望有所帮助。一、什么是财务报表审计?年度财务报表审计是指受企业委托,审计企业的上一年度的财务报表(简称财审),而审计的报表有:1、资产负债表(BalanceSheet)它反映企业资产、负债及资本的期未状况。长期偿债能力,短期偿债能力和利润分配能力等。2、利润表(或称损益表)(IncomeStatement/ProfitandLossAccount)它反映本期企业收入、费用和应该记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的金额和结构情况。3、现金流量表(CashFlowStatement)它反映企业现金流量的来龙去脉,当中分为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及筹资活动三部份。4、所有者权益变动表(Statementofchangeinequity)它反映本期企业所有者权益(股东权益)总量的增减变动情况还包括结构变动的情况,特别是要反映直接记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5、财务报表附注二、为什么需要财审?什么企业需要财审?1、教育行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均需要出报告3月31日前,均需要备案审计报告(一般会有政府组织采购);2、金融行业基金协会备案使用,需要出具审计报告,5月31日前出具;3、投标,银行贷款,补贴报告等等,看企业情况而定时间;4,上市公司必须出年审;5、外资企业大多数会出报告,否则填报可信度不高;6、申请高新企业、双软企业等都需要财审。三、财务报表审计报告用途审计报告的用途包括以下方面:1、 提高报告的预期使用者对会计报表的信赖程度;2、 满足内部和外部使用者报送的需要,通常提供给公司股东或投资者,上级部门、政府机关;3、 相关年检的需要。如:工商局、外汇管理局、税务局、海关、财政局、商委、统计局等。4、 满足特殊目的的需要。如:在并购过程中,为规避收购方的财务和税务风险,对被并购企业进行全面的财务尽职调查。四、财务报表审计流程1、会计师事务所和委托方进行初步沟通了解,确定审计目的、审计范围、审计收费等;并签订业务约定书;2、会计师事务所安排项目组,下发委托方审计准备的资料清单;3、被审单位按照资料清单准备相关审计资料,并确定现场审计时间。4、现场审计阶段;5、审计情况汇总和形成审计报告初稿;6、与被审单位交换意见;7 、出具正式审计报告。五、出具报告时间审计的所需要的时间依赖于审计的目的,审计范围、项目涉及的会计期间、审计工作量及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流程等,一般包括外勤审计时间和汇总报告时间。规模小的公司一周内可以出具审计报告,规模大、集团公司和审计年限多的企业时间会略长。具体审计时间按照审计计划安排进行。六、审计需要什么资料?A、纸质性复印件资料:1、 营业执照(三证合一)、公司章程2、 审计年度会计报表、每个账户12月份银行对账单3、上年审计报告(未出具只需提供上年度会计报表)、公司最新一期验资报告(从未验资无需提供)4、第4季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12月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仅主表),审计年度完税证明。5、每月的税收缴款书(税审)6、现金盘点表、存货盘点表、固定资产盘点表(盘点表需企业会计或财务经理签字)、长期摊销表、无形资产摊销表。7、固定资产有车辆的,要有车辆行驶证(无车辆不需提供)。8、短期借款、长期借款科目需提供借款合同、应收票据明细表(如无不需提供)9、 长期股权投资需提供被投方验资报告(未验资无需提供)、公司章程、工商信息,并说明股权比例。10、本年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上年度资产负债表、利润表11、 租赁合同。12、 部分抽凭证及附件的复印件13、外商投资企业财政登记证(如有)。14、 管理层申明要盖章(我方提供,打印并盖章)。(以上资料需加盖企业公章)B、电子版资料:1.审计年度报表及最末级科目余额表、全年明细账、序时账、固定资产折旧表七、收费标准是什么?1.收费基数为年末资产总额;2.收费采用差额定率累进分段计算。3.为1个会计年度,连续审计的应分年度计算;对于集团类企业,分别计算。
厚德悟远
签字就要对审计报告负责,如果后期被监管部门检查出有虚假报告、或者没有履行勤勉尽责义务等情况会根据情节严重给与处罚,还会连累所在会计师事务所,严重的吊销职业资格甚至刑事责任。签字权之所以十分重要,因为签字背后代表的是承担相应的责任与风险。(一)负有直接责任的个人的法律责任1.对被审计单位违反常计法负有直接责任的个人的法律责任被审计单位违反审计法的行为,往往与被审计单位的有关人员的故意或过失有关,因此,有关人员也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前面已经讲过,被审计单位违反审计法的行为有四类,对于违反审计法行为的(3)、(4)两类的直接责任人的个人责任,《审计法》第46条第2款和第43条第2款做了明确的规定:被审计单位有前款所列行为,审计机关认为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分的,应当提出给予行政处分的建议,被审计单位或者其上级机关、监察机关应当依法及时做出决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由以上规定可见,违反审计法,负有直接责任的个人,主要是指被审计单位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审计机关只有提出给予行政处分的建议权,被审计单位或其上级机关、监察机关才有做出行政处分的处理权;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2.对被审计单位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个人的法律责任被审计单位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表面上看是集体行为,实质上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个人行为。因此,负有直接责任的个人也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即受到法律的追究和制裁。《审计法》第46条和47条规定:对被审计单位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审计机关认为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分的,应当提出给予行政处分的建议,被审计单位或者其上级机关、监察机关应当依法及时做出决定。第47条还规定:被审计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由上述规定可见,对被审计单位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个人包括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负有直接责任的个人应承担行政责任或刑事责任,不涉及民事责任。(二)报复陷害审计人员的法律责任审计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其审计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合法权益受到法律保护。在审计实践中,被审计单位或有关的责任人采取报复陷害手段打击审计人员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如采取杀害、伤害、诬陷等违法犯罪行为来达到逃避处罚或宣泄私愤的目的。《审计法》第40条规定:报复陷害审计人员,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不构成犯罪的,给予行政处分;由此可见,凡是对审计人员实施报复陷害行为的,都应受到法律的追究,即承受刑事上的或行政上的制裁。(三)审计人员的法律责任1.国家审计人员的法律责任审计人员是具体执行审计监督职责的国家专门工作人员,应当有高度的责任感,应当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廉洁奉公,保守秘密。如果审计人员违反职业道德和法律规定,造成不良后果甚至危害社会的,理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审计法》第49条规定:审计人员滥用职权、衔私舞弊、玩忽职守,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不构成犯罪的,给予行政处分。2、内部审计人员的法律责任《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第15条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应当依法审计、忠于职审、坚持原则、客观公正、廉洁奉公、保守秘密;不得滥用职权、衔私舞弊、泄漏秘密、玩忽职守。并明确指出内部审计人员依法行使职权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打击报复。《规定》第16条指出:对违反本规定的单位和个人,由其主管部门或单位在法定职权范围内,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行政处分、经济处罚,或者提请有关部门处理。该条所指的违反本规定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包括被审计单位、被审计单位的有关责任人,以及内部审计人员。只要上述人员违反了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应由主管部门或单位在法定职权范围内,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行政处分、经济处罚;如果超越了法定的职权范围,可提请监察部门、司法部门依法进行处理。3.社会审计人员的法律责任在审计发达的国家,社会审计人员不仅要对被审计单位履行义务,而且要对使用审计报告的第三者负有法律责任。法律责任的产生主要源自注册会计师的过失和欺诈行为。注册会计师的过失,主要是未曾遵循专业准则的要求执业。过失按其程度分为普通过失和重大过失。普通过失一般是指没有严格保持职业上应有的认真和谨慎,如注册会计师没有完全遵循专业准则的要求执业。重大过失是指没有保持职业上最起码的认真与谨慎,如注册会计师根本没有建循专业准则或专业准则的主要要求执业。注册会计师的欺诈,是指为了达到欺骗他人的目的,完全不顾客观事实,而做出虚假的判断和报告。与欺诈相关的另一个概念是推定欺诈(涉嫌欺诈),这是指注册会计师虽然没有故意欺骗或坑害他人的动机,却存在极端或异常的过失。所以有人也把它称为其他原因的过失。事实上重大过失和推定欺诈并没有严格的界限,很难界定。同样,对过失程度的大小也没有特别严格的界限,对审计实务中发生的过失往往很难界定。注册会计师如果工作失误,或有欺诈行为,将会给委托人或依赖审定会计资料的第三人造成重大损失,甚至会导致社会经济秩序的紊乱。为了有效地发挥注册会计师在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强化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意识,严格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保证审计质量的提高十分必要。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七十一条 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仍然实施代理行为,未经被代理人追认的,对被代理人不发生效力。相对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予以追认。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行为人实施的行为被追认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撤销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行为人实施的行为未被追认的,善意相对人有权请求行为人履行债务或者就其受到的损害请求行为人赔偿。但是,赔偿的范围不得超过被代理人追认时相对人所能获得的利益。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行为人无权代理的,相对人和行为人按照各自的过错承担责任。第一百七十二条 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仍然实施代理行为,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的,代理行为有效。
优质审计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