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家少爷
我本人是2004年通过注册会计师考试,然后进入会计师事务所做审计工作至今已有16年,对如何做好审计工作,颇有感触。刚开始进入会计师事务所要从审计助理做起,但是一晃3年多的时间过去了,还只是一个小项目经理。感觉自己还是没有真正入门,时不时还会受到领导批评。我在不停的思考,我为什么进步这么慢?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后来,我对做过的有意义和有代表性的项目,如这个项目有一定规模,项目现场时间较长等,开始写工作总结。总结在这个项目中遇到了哪些困难,这些困难是怎么造成的,是相关理论知识不扎实,还是没有相关工作经验造成的。久而久之,我发现自己确实有些理论知识存在欠缺,实务经验要一点一点的积累。发现自己的短板后,我在想怎么来弥补呢?把原先学过的注册会计师考试辅导教材从头再看几遍,后来发现不太现实。通过跟领导和其他同事交流,找到了解决理论知识欠缺的方法。在做项目时遇到不熟悉或不知道的会计问题,就去会计制度和相关财经法律法规中找答案,并且对这些知识反复多看几遍,做到理解并会运用。对于那些在书里找不到的问题,就去百度搜索,查找相关财经杂志或者一些会计网络大咖对类似问题的回答,并反复琢磨。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年之后,我的工作能力得到了较大提高,也得到了领导的认可。正是采用这些方法,我发现自己更加喜欢审计工作了。要做好审计工作,需要不断学习理论知识,对一些常用的知识要反复看,不厌其烦,并经常思考。慢慢的就会做到应付自如。虽然现在我们国家的注册会计师行业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整个世界经济在不断发展,社会离不开审计。目前,我们国家对高层次的会计审计工作者还是非常缺少,所以审计工作前景还是非常不错的。不知道上述我的审计工作经验对你是否有用,欢迎探讨!
柠檬草的味道11
内审员是经过ISO标准要求培训并考核合格取得了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一种资格,一般由国家认监委认可的有ISO相关体系咨询资质的机构培训并考核,合格者才可以担任。
它只适用于企业(单位)的内部审核,熟悉企业运转流程及管理职责权限,可以胜任质量管理体系对企业本身自我完善、自我管理的一项基本手段和要求,担任的是内部管理评审,查漏,监督,以及提出整改方案的职责。
相对于内审员的是国家注册审核员。一般这种资格要经过更为严格的培训考试和实习期,也就是累计审核时间达到一定数量。而且需挂在具有国家认可委认可的具备认证资格的认证机构,可分为兼职和专职。
扩展资料
内审员的职业责任:
1、体系专员职责
负责维护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作;根据公司识别的过程编制年度质量管理体系内审计划并实施;协助第二方、第三方审核员进行现场审核评价;针对各审核中发现的不符合项的整改效果进行验证。
2、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内审员职责
负责对本部门体系运行情况进行监督,协助体系专员按计划实施体系内审,编制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检查表并记录审核结果报给体系专员;
3、制造过程审核内审员职责
负责编制制造过程审核计划及制造过程审核检查表,按计划实施制造过程审核,并对审核中发现的不符合项的整改效果进行验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内审员
爱美柯净水器
内审员能力要求:应从内审员具有的个人素质、最低学历、培训、工作和审核经历及能力方面综合考虑。
1、个人素质:一位合格的内审员应具备的素质是“思路开阔、成熟,具有很强的判断和分析能力,坚韧,能够客观地观察情况,全面地理解复杂的形势及各部门在整个组织中的作用。
2、最低学历:由于组织属于特殊并且使风险较大的行业,一般要求为本专业中专以上学历。
3、资格要求:应对所审核的专业熟悉,经内审员培训合格。
4、工作和审核经历:本专业工作经历不少于3年,审核组长应有三次审核经历。
5、审核能力:一位合格的内审员至少应具备两方面的能力,即具体的工作能力及某些基本能力。
扩展资料:
职责分类
1、体系专员职责
负责维护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作;根据公司识别的过程编制年度质量管理体系内审计划并实施;协助第二方、第三方审核员进行现场审核评价;针对各审核中发现的不符合项的整改效果进行验证。
2、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内审员职责
负责对本部门体系运行情况进行监督,协助体系专员按计划实施体系内审,编制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检查表并记录审核结果报给体系专员;
3、制造过程审核内审员职责
负责编制制造过程审核计划及制造过程审核检查表,按计划实施制造过程审核,并对审核中发现的不符合项的整改效果进行验证;
4、产品审核内审员职责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内审员
大饼茄夹
1.当接到项目通知的时候,先在网上查一下要去审计的企业,包括资质,注册资本,股东,变更信息,甚至可以查到是否有诉讼,这对审计过程很重要。进场前,就要对企业的经营业务等状况有个大致了解。2.进场后,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要进一步熟悉。必须清楚自己是在审计业务的哪个环节,所对应的业务到底是什么。可以通过查询企业的业务流程图,询问企业人员得出。3.对审计程序的理解和运用。审计程序包括检查、观察、函证、询问、重新计算、重新执行、分析性复核。要认真执行这些程序。考虑企业哪些环节容易出错,并运用相应的审计程序予以审计。一般来说,关联方交易、收入、成本都是相对容易出错或舞弊的环节,对这些方面应当特别注意。4.在整个审计过程中,一定要保持职业怀疑,站在审计的立场上,而不是企业的立场上去看待问题。一旦站错立场,即使出现蛛丝马迹,也会自己说服自己,会产生误判。
优质审计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