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akuqinglong
1、对于单位来说,可以提升单位资质,因为企业资质等级审核对单位所拥有的高级职称、中级职称、初级职称的人数都是有要求的,所以对于单位来说,越多的人去申报职称,对他也是很有好处的。2、对于自己来说,第一,最直接的是可以升职加薪。现在很多公司会在工资明细里明确列出拥有初级,中级以及高级职称都会有加薪这一项,各公司加薪标准各不相同,而且对于之后想升职的员工来说,考取职称也是很重要的一项。第二,可以积分落户,很多地区积分落户政策,对于职称这块也有相应的加分分值,各地所占比例各不相同。部分地区则规定,即便超过申请落户年龄,有中级、高级职称,也是可以进行申请的。第三,对于自己的个人发展,想要获得更好的个人发展,比如跳槽去更好的公司,如果有职称,可以为你成为你很大的加分项。最后,相对其他职称类考试来说,审计师科目少,只有2门,会计师有3门;难度低,题量少,只有100分,中级经济师总分为140分。现阶段,审计师的工作关键有外部审计、内部审计及政府审计,与CPA、CIA资格证书相比较,审计师是另一个择业的方向。审计工作稳定,就业机会广泛。因为岗位的特殊性,企业不会常常更换财务审计人员,并且财务审计横跨了财务和金融业2个行业,撇开金融业不谈,在财务行业只有审计是一个公司的关键人员,因而财务审计工作人员的流动性非常小。此外,做过几年的审计后,有更多的职业道路可以供你选择。你可以继续做财务审计,向财务审计经理、合伙人方向发展;可以想公司内审主管发展;还可以向公司的会计主管发展;还可以选择在校园内、科研究单位从事课堂教学和研究工作,变成优秀的高级专业人才。
inesthreebears
对于自己要求更高,审计必须比会计更专业才能做好审计,所以专业知识需要不停的储备可以见到好多好多公司的账务,这比你一直跳槽获得的账务见识多很多,如果你是细心观察并且善于总结的人,对于你审计的行业还会产生预判内控思想和风险管理意识,帮助你的意识上不会松懈,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最好规划可以去很多地方出差,见很多的车站,
小不点yys
企业内部审计优劣势
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论文吧,论文是我们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章。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论文很难写吧,下面是我整理的企业内部审计优劣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模式要求从事内部审计的从业人员必须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各种风险评估的方法和技巧,以扎实的专业知识为基础,做出专业的判断和评估。
摘要:
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模式是以风险为出发点和核心的一种企业内部的审计方法。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膨胀,已出现多起企业内部的财务丑闻事件,无论是对企业发展、企业形象以及整个行业内部的风气和建设都有着极其恶劣的影响。为此,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模式引起了众多国家的许多大中小型企业的极大关注。但是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模式自身除了很大的优势以外,尚有一些劣势存在。本文对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的优劣势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为企业内部的审计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风险导向;企业经营;内部审计;优势;劣势
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各行业内的众多企业崛起并飞速地发展和膨胀,同时也伴随着出现了多起大型财务丑闻事件,这对各行业的发展和风气建设、对各个企业的内部管理和企业发展都有着极其恶劣的影响。审计模式是企业内部进行审计工作时采用的一种范式,一般分为管理导向和风险导向两种主要的模式。所谓审计模式的导向指的是在进行审计工作过程中始终围绕的一个中心理念,中心理念决定了后续工作开展的出发点。其中,顾名思义,风险导向即为以企业经营风险为核心和出发点的一种内部审计模式。在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以来,企业面临的风险与过去相比陡增,企业为了实现长久、稳定地发展,必须要对内部管理模式进行相应、及时的调整。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模式作为企业内部审计模式的其中一种,兼备众多的优势,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但是,这种模式自身又同时存在着几点劣势与不足,企业在应用此模式时需要多加注意,避免因此给企业的形象及财产带来损失。
一、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模式的优势分析
除了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模式以外,其他的审计模式统称为传统的内部审计模式。与传统的内部审计模式相比,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模式具有以下几点优势:
1.实现了审计模式本质上的改变
风险为导向的内部审计模式与传统的内部审计模式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传统的内部审计模式只局限在制度审计的层面上,而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模式是在现代知识经济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一种基本的审计模式,是更为现代化的、先进的企业管理模式,是进行内部审计的重要工作方法。
2.实现了审计模式的全面化发展
传统的内部审计模式只针对企业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工作,故存在考察方面比较单一,全面性比较差的劣势。而风险为导向的内部审计模式则是将企业的生产经营环境等因素也纳入考虑范围,从事审计工作的人员在对企业的环境和业务情况进行详细了解之后,方才对风险进行评估,从而完成审计工作。这一模式完善了企业内部制度,使得企业审计模式更加全面化。
3.满足了企业风险管理的需求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各个行业领域的众多的企业都面临着生存环境越来越复杂、竞争越来越激烈,以及企业面临的风险日趋多样化(包括流程风险、经营风险、资本获取风险、汇率和利率风险等)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要求企业在进行内部管理时必须将风险管理纳入考虑。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模式由此应运而生,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模式满足了企业内部管理中对风险管理的需求,实现了通过风险评估来进行审计计划制定和审计资源合理化配置等目标,对企业在高风险的环境下能够生存和发展极其有利。
4.提高了审计效率
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模式比传统的内部审计模式具有更高的审计效率。应用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模式时,审计人员以审计项目的风险分析结果作为选择标准,以确定审计重点。这一措施减少了不必要的风险项目投入,使得审计资源得到更加合理、科学的配置和收益,实现了节约企业成本的目的。
5.增加了企业价值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模式
以风险为核心和出发点,改变了企业内部的运行和管理方式,根据企业面临的多种风险,制定出一套最科学、合理的审计方案,完善企业内部的管理模式,提高了企业的运行效率。因此,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模式相比管理导向的审计模式更能增加企业的价值。
6.提升了内部审计工作
在企业内部的受重视的程度长期以来,企业内部的审计工作均采取的是传统的内部审计模式,这些审计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下企业发展的需求,并且长期以来这些审计模式仍然采取落后的审计方法和技巧,不能实现对企业经营风险进行评估审计,不能实现增加企业价值的目的,导致现在的众多企业都对内部审计工作不够重视,很多的企业都采用外包形式将内部审计工作承包给外面的审计机构。而采用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模式能够增加企业价值、提升审计效率,为整个企业做出较为客观、全面的风险评估和咨询服务,帮助企业提升产值、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必将提升内部审计工作在企业内部的受重视程度。
二、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模式的劣势分析
与传统的内部审计模式相比,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模式除了具有以上所述的优势外,自身尚存在一些劣势和不足,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限制了内部审计的视角
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模式着眼于对企业面临的风险进行评估,这既是有利的一面又存在其自身的局限性。着眼于风险,可能会对企业内部审计的视角有所限制,无法实现在企业内部审计时对企业的整体层面进行全面考察的目标,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内部审计的视角范围;除此之外,虽然与传统的内部审计模式相比,着眼于风险点的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模式依然是进步的,但其在模式、运行方式等方面尚未完善,仍然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改善。
行业内专业人才缺少,从业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模式要求从事内部审计的从业人员必须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各种风险评估的方法和技巧,以扎实的专业知识为基础,做出专业的判断和评估。除此之外,由于工作性质的需要,从事内部审计的人员除了掌握审计的专业知识和风险评估的方法外,还需要在法律和会计领域有所涉猎和学习,对该行业领域的大的经济环境的发展趋势、以及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均有所了解,这样才能客观地、科学地对风险做出恰当的评估。然而,就目前从事审计的'人员情况来看,大多数人员远远未达到这一要求,基本存在的问题包括学历水平偏低、知识结构单一这两方面的问题。
其中,首先就学历水平而言,据统计在我国,内部审计的人员拥有大学及以上学历的约占19%,而在国际上的一些先进国家中,这一数据为66%;除此之外,拥有内部审计职业认证资格的人员约有9%,而在国际上的一些先进国家中,这一数据将近70%,差距之大令人震惊。
而在知识结构这一方面,我国的内部审计的从业人员中,审计专业的人员在全体从业人员中大约占了超过70%的比例,而经济、管理以及法律等相关专业的人员占全体人员的比例大约只超过10%,剩下的人员中还有建筑工程等专业人员。这些数据说明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模式对从事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较高、专业要求过硬,而这与国内的现状有所出入,实施起来问题重重。除此之外,为了对人才进行培养和培训,势必会导致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模式的投资增高,这也是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模式的劣势之一。
三、结论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日益加快,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各个行业领域内的众多企业开始崛起并且飞速发展和扩大,伴随企业规模的扩大出现了多起财务丑闻事件,这对各行业的发展和风气、对各个企业的内部管理和企业发展都有着极其恶劣的影响。尤其是自从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以来,企业面临的风险较过去陡增,为实现长久稳定发展,必须对内部管理模式进行调整。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模式作为企业内部审计模式的一种,兼备众多优势,越来越受到关注。但是此种模式自身又同时存在着几点劣势,在应用此模式时需要多加注意。
本文对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模式作为企业内部审计模式的优势进行了描述,包括提高审计效率、提升企业价值、实现审计模式本质的改变、实现审计模式向全面化发展、以及满足企业风险管理的需求和提升内部审计工作在企业内部的受重视程度等;之后对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模式作为企业内部审计模式的劣势进行了描述,包括限制内部审计视角,以及对从事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等方面。将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模式的优势和劣势逐条加以详细阐述和分析,对企业内部审计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庄飞鹏.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应用初探[J].财务与会计,2014(10):32-34.
[2]李放.基于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β系数风险评价模型应用--以商业银行为例[J].财会通讯,2014(7):81-84.
[3]孙静芹,党济深.神华集团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实践与探索--以业务外包专项审计为例[J].财务与会计,2014(2):24-26.
[4]魏文婷.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基于风险导向模式的思考[J].财会通讯,2014(34):77-79.
[5]白华,刘蔓葶,康林.论风险导向审计中的“风险”定位--兼论风险管理相关内部审计准则的修订[J].财贸研究,2012,23(4):149-155.
[6]孙进鹏.基于风险管理的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研究[J].财会通讯,2014(16):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