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冰妈
导读:业务招待费核算范围包括:1宴请或工作餐的开支;2赠送纪念品的开支;3旅游景点参观费和交通费及其他费用的开支;4发生的业务关系人员的差旅费开支。并非所有的餐费发票都需要计入业务招待费。如出差时,本人的日常餐费可计入差旅费;公司组织会议时,与会人员的餐费可计入会议费。 业务招待费司空见惯,会计人却未必全然知晓。说到业务招待费,很多人的感觉就是吃吃喝喝的费用。这种理解等于把业务招待费与餐饮费划上了等号,其实是不对的,一方面业务招待费的核算范围大于餐饮费,另一方面餐饮费并非都要在业务招待费里核算。下面就给大家说一说业务招待费。 一、业务招待费的账务处理 估计90%的会计人员没有把业务招待费的账做对。以往会计制度规定,业务招待费计入“管理费用”,不得在销售费用、研发费用、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在建工程、项目成本等科目归集,已归集的要调整至“管理费用”科目。但这只是一般性规定,并非强制性要求。 现在很多企业的会计人员做账时会根据部门属性归集费用,如行政管理部门发生的业务招待费计入“管理费用”,销售部门发生的业务招待费计入“销售费用”。不管如何核算,企业做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需要把全部的业务招待费汇总起来,作相应的纳税调整处理。 二、业务招待费核算范围大于餐饮费 业务招待费的核算内容主要包括四块:第一,宴请、娱乐或工作餐的开支;第二,赠送客人纪念品、礼品开支;第三,员工和外部人员到旅游景点参观,门票费、交通费,还有各类杂费开支;第四,外部业务关系人员到公司出差、调研、做项目,发生的差旅费、住宿费、交通费等。 有一点要提醒大家注意,只有本公司的员工出差发生的费用才能在差旅费里核算,外单位人员来公司出差,相关费用不能作差旅费处理。譬如,公司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做审计,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来公司工作发生的差旅费就应在业务招待费核算。 三、并非所有的餐饮费都要记作业务招待费 哪些餐饮费可以不在业务招待费里核算呢?聊举几例,1员工出差期间,吃饭发生的餐费可以记入差旅费;2公司组织会议,如年度经营会、股东会、董事会,与会期间的餐费可记到会议费里面;3员工外出参加培训,参加培训期间发生的餐费,可以记作职工教育经费;4公司统一为员工提供工作餐的,工作餐的费用可记作职工福利费。 还有哪些餐费可以不记入业务招待费,大家可以继续总结。因为业务招待费不能全额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总结得越多等于越能给公司省下企业所得税。 需要说明的是,会计做账时不能将业务招待费隐藏在其他科目中,如将业务招待费记入差旅费、会议费、培训费。税务对此有较严格的要求,差旅费、会议费、培训费中有餐费支出的,应能提供相应的证明依据。 给大家科普一个差旅费报销的小细节。员工出差时本人发生的餐饮费记入差旅费即可,出差期间发生商务宴请则需记作业务招待费。 四、所得税前的扣除标准 业务招待费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的标准要狠打折扣,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发生额的60%扣除,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 业务招待费在所得税税前的扣除标准要看两个数据的比较。 (1)业务招待费总额的60%。如公司全年发生的业务招待费为100万,能在所得税前扣除的金额最多就是60万。 (2)公司营业收入的5‰。如公司全年的营业收入为1亿元,能在所得税前扣除的业务招待费最多只能为50万。 上述两个数据孰低,业务招待费就以之为标准进行扣除。上例公司发生的业务招待费在企业所得税前只能扣除50万元。 之所以这么规定,体现了税务抑制吃喝的意图。这一规定符合中国的传统美德,有打压奢靡之风的导向。 五、如何控制业务招待费 控制业务招待费,一是为了避免浪费,另外也是为了避免以权谋私。业务招待费因为带有享受的性质,控制它并不容易,我给大家推荐两个办法。 (1)事前审批制。业务招待贯彻先请示后招待的原则,得到领导批准后方可发生。 (2)定额制。制定标准、制定限额,根据客人身份确定接待标准,约束高规格接待。譬如说,宴请客户时要说清楚,宴请谁,谁陪同。陪同的人不能太多,不能请一人吃饭,十人蹭饭。 有的企业甚至要求发生业务招待时拍照为证,报销时把照片提交给财务部,报销单上要列明参加宴请的每个人的姓名。这样的做法虽稍显极端,但目的很明确,业务招待费要力争做到能不发生就不发生。如果能把定额制与事先审批制结合起来使用,效果会更好,能很大程度遏制餐桌上的浪费与腐败。
灵魂尽头z
会计制度对业务招待费的会计处理应当计入管理费用。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记入相应的科目。如管理部门发生的招待费用一般计入管理费用,销售部门发生的业务招待费计入销售费用,车间发生的业务招待费计入制造费用。具体分录如下:借:管理费用/制造费用/销售费用—业务招待费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三条规定,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
唯一201314
业务招待费属于管理费用。会计制度对业务招待费正确的会计处理应当计入“管理费用”的二级科目“业务招待费”,但这只是一般性的规定。
根据“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实际成本原则”、“配比原则”等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对如企业在筹建期间发生的业务招待费。
按会计制度应计入“长期待摊费用-开办费”,现行企业会计制度对开办费应当在开始生产经营,取得营业收入时停止归集,并应当在开始生产经营的当月起一次计入生产经营当月的损益。
企业应将业务招待费与会议费严格区分,不得将业务招待费挤入会议费内。纳税人发生的与其经营活动有关的差旅费、会议费、董事费等,主管税务机关要求提供证明资料的,应能够提供证明其真实性的合法凭证,否则不得在税前扣除。
会议费证明材料包括会议时间、地点、出席人员、内容、目的、费用标准、支付凭证等。纳税人申报扣除的业务招待费,主管税务机关要求提供证明资料的,应提供能证明真实性的足够的有效凭证或资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业务招待费
优质审计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