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labula789
文 | 万佩
编辑 | 黄俊杰
融资最多的中国互联网公司终于要上市了。
《晚点 LatePost》独家获悉,滴滴计划于 2021 年上市,上市选择地或将选择香港,目标估值约为 600-800 亿美元,目前正与包括高盛、摩根大通在内的投行接洽。
滴滴成立于 2012 年,成立八年间,滴滴融资上千亿元,也有着相当豪华的股东阵营,曾获得软银、阿里巴巴、腾讯等支持。
滴滴在 2018 年顺风车安全事故后,在全公司 “修炼内功” 的主旋律下,增长趋缓。而后在 2020 年疫情期间,网约车订单量一度跌至 1000 万单以下。滴滴总裁柳青在内部会议上把这称之为滴滴的两次触底。
在此背景下,“一些投资人急于变现。” 一位受访对象如此认为。在私募市场,滴滴的部分股票交易价远低于在 2017 年获得的 560 亿美元估值。
Uber 2019 年上市时,间接披露滴滴估值已经降低至 516 亿美元。据《晚点 LatePost》了解,一家大型基金在 2020 年以 350 亿美元估值的价格收购了滴滴一部分老股。
经过一年的恢复,投资人对滴滴的信心有所回转。一方面是因为主营业务网约车订单量已超过去年同期水平,且滴滴多项新业务都有进展。
另一方面,随着资本市场的巨大变化,滴滴对标的 Uber 市值也有了巨大提升,从不到 300 亿美元的低点,反弹至 900 亿美元以上。
一位行业分析人士称,滴滴将上市地点选在香港而非 Uber 所在地美国,主要因为美国政策并不明朗。
2020 年 12 月美国国会通过《外国公司控股责任法》,要求在美上市的中国公司提供审计底稿,连续三年不提交的公司将会被退市。而中国《证券法》则禁止境外证券监督管理机构直接核查中国上市企业审计底稿。
2021 年 1 月,美国证监会宣布将中国三大运营商退市。
此前曾传出美团有意收购滴滴的消息。但滴滴、美团两边的关键知情人士分别对《晚点 LatePost》表示消息不实,双方没有正式洽谈过。
为了冲刺上市,滴滴在 2020 年 3 月,宣布了 0188 计划——即在三年后,实现 0 重大安全事故,每天服务超过 1 亿单,国内全出行渗透率超过 8%,全球每月服务用户超 8 亿人。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滴滴多条业务线一齐发力。《晚点 LatePost》曾报道,四轮车承担其中 5000 万单,两轮车和国际化分别为 4000 万和 1000 余万单。
据了解,滴滴网约车(含花小猪)实现了同比近 30% 的增长,日订单超 3000 万;青桔单车 11 月峰值突破 2300 万;国际化日订单超 500 万。2020 年初,滴滴每月服务用户 3 亿人,10 月已达 4 亿。
以滴滴为主的网约车市场兴起后,中国人的交通开支并未因为技术的便利而大幅上升。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过去四年,中国人均交通通信费用每年增幅都在 7% 上下。这个增幅略低于中国人的可支配收入增速,也低于中国人的消费支出增速。
像 Uber 一样,滴滴不仅继续投入出行,还在进入本地生活市场。2020 年,Uber 外卖收入基本与网约车收入持平。滴滴则进入社区团购市场。
一位滴滴人士称,疫情发生后,人们出行需求急剧减少,滴滴开始意识到,仅靠单一的出行业务不够稳固。从出行延伸到本地生活服务是必要一步。
2020 年 4 月,滴滴成立社区团购业务橙心优选,这也是当今大小巨头竞相参与的赛道。橙心优选已成为当前滴滴优先级最高的项目。滴滴 CEO 程维在滴滴曾对内称,投入不设上限,目标是市场第一。
原网约车 CTO 赖春波、原小桔有车总经理刘杨和原网约车平台乘客负责人张可帅均在近两个月被调任橙心优选,分别负责履约、产品和运营等相关工作。滴滴高级副总裁陈汀也不再担任小桔车服总经理一职,专注橙心优选的管理。
上线半年多后,橙心优选日均订单量超 1000 万,与美团、拼多多相差不大。社区团购是个生鲜零售生意,滴滴经验不足,客单价、开城速度均落后于前两者。但一位美团人士认为,滴滴的表现总体超出预期,最后能不能取胜将取决于滴滴的迭代能力。
一位滴滴人士表示,增长需要更智能的工具和更高的人效。组织架构调优是关键一步。
滴滴 历史 上经历过三次大的组织架构调整,每次都是在滴滴发展出现新的压力与挑战之时。一次是与 Uber 合并后,赶上网约车新政,主营业务承压。2017 年 2 月,滴滴整合内部重复的业务部门,成立快捷出行事业群、品质出行事业群,并新成立智慧交通 FT 团队和国际业务事业部。
第二次是 2018 年 12 月,滴滴刚刚经历两起顺风车安全事故,针对 “安全与合规做了一系列调整:升级安全管理体系,集团增设首席出行安全官、首席信息安全官等一系列职位,并在地方事务部设置应急处置部和地方公安及应急管理联络部。
2020 年末,滴滴进行了第三次大的组织架构调整。滴滴取消了网约车平台公司运行近两年的 “CEO+ 执行总裁” 架构,由孙枢一人担任网约车平台公司 CEO,并兼任花小猪打车总经理,管理整个网约车业务。原网约车平台公司 CEO 付强出任新成立的城市运输与服务事业群 CEO,管理新并入的两轮车、代驾、跑腿、货运业务。
最近一次调整前不久,多名滴滴高管离职,包括滴滴高级副总裁、普惠出行与服务事业群总经理付军华、国际化事业部 COO 仇广宇和滴滴网约车执行总裁陈熙等。
网约车负责人由两人并为一人的同时,其内部架构也进行了两年来最大的调整,将各城市运营补贴决策收归总部、通过中台管理城市运营。这也是滴滴提高人效的表现。
一位接近滴滴高层人士称,网约车毛利本身很低,滴滴真正的壁垒在于利用规模效应把费用率压得更低,这就要求滴滴必须全集团上下一心,“你必须指哪儿打哪儿,团队 all in,把所有的力气都花在一个方向上不要有冗余。”
- FIN -
爱旅游的小M
8月12日,五家央企对外发布公告,已向纽交所递交通知,启动从纽交所退市程序。这五家企业分别为:中石油、中石化、中国铝业、中国人寿、上海石化。刚刚两个月前的6月12日,滴滴也从美国退市……之前大批中国企业赴美上市,现在却批量退市,为什么? 2020年12月2日,美国众议院通过了《外国公司问责法案》:外国公司连续三年不能满足财务检查要求,禁止其证券在美国交易。怎么才能满足财务检查要求呢?必须把财务审计的底稿交给美国人看,这恰恰是咱们法律禁止的……两国法律顶牛了 那为什么不能给审计底稿呢?我们举个例子来说: 滴滴、阿里巴巴在美国上市,如果完全按美国的财务审计要求,审计师审计财务报告时,可以看到后台所有相关核心数据,且将数据移交给了美国,看看接下来可能会发生什么? 通过分析你打车数据,骑车数据,你的行为轨迹,你的消费数据,你的个人喜好,等等,用这些数据对你进行画像,他们比你还了解你,而且还可以非常清晰的分析出你的职业,比如周一到周五,你天天去公安局,那很容易分析出你是公安人员;另外一个例子,很多来自全国各地军人经常集中到某地开会,就会暴露出军队位置秘密信息,这些都是是国家绝对不允许的; 这也是美国公司在中国产生的数据必须存放在中国境内的原因,数据安全关系国家安全;更有甚者,有些服务必须由中国公司提供; 在国外,绝大部分国家,拿着苹果手机,从亚马逊网站购物,用着谷歌地图,使着uber打车,非常方便吧,但从国家层面,你这个国家所有数据都被美国拿走了,美国看待这个国家,就是在裸奔运行……所以我们作为独立自主的大国,很多时候必须使用自己的服务…… 在这个方面,印度开始觉醒了,2021年6月29日就开始禁用59款中国手机APP,应该是意识到数据安全的情况重要性了。 五大要央企退市对咱们影响大吗?很多自媒体都分析说没啥影响,这种分析,也对,也不对。 第一,对这几个退市的央企,基本上没啥影响,又不是私有化,仅仅是存托凭证不在美国流通了,还可以在港股交易; 第二,对中国的创新型企业,影响就非常大了,如果创新型公司的核心数据,不能提供给美国人看,这个公司就不能去美国上市,比如滴滴的退市,就是因为违反了咱们的数据安全法……原本很多创新企业本想在美国高估值上市,如果存在数据安全问题,现在的环境,美国上市肯定上不去了,美国股市套现的环境没有了,也就是风险投资的退出通道被堵住了,风险投资就不敢投资创新企业,企业创新的投资资金来源就会出现问题,也就影响了咱们中国的企业创新环境。不过,咱们也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在创业板和科创板实施注册制改革,就是为了逐渐解决这些问题…… 关于五大央企退市的问题,不知道我说清楚了吗?
优质审计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