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311

枣儿的爱
首页 > 审计师 > 药明康德审计师哪个公司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鑫宝贝66

已采纳

本科的话,你会感觉学的东西特别杂,而且说不上有什么用。难道那些东西就可以让你“制药”啦?哈哈,必须承认,制药行业中国和发达国家差距太大,所以本科的话基本可以从事的也就是QA,QC,销售等行业,大部分人都是干销售的居多,或者去抢工程的活干,做做厂房设计什么的。要做研发基本需要硕士或者博士。读研的话基本制药分为几个方面。化学,生物(大分子,药理),分析(仪器),计算。化学的话有药化,全合成,方法学,计算。但是大部分你能接触到的就是整天的有机实验。什么靶点筛选呀之类的还是别想了。95%以上的实验室没钱,没能力。做合成的人都知道做有机实验整天是什么感觉。鉴于国内大部分实验室是没有自动过柱机的,也就意味着大部分人的生活就是人肉过柱机。三年或者五年,七年下来身体不变差基本不可能,而且大部分有机实验防护做的这么差。毕业之后就业选择也就是CRO公司,药企做研发。但是国内药企有多少需要研发的呢。大部分人都是去CRO了,CRO怎么说呢,可以自己查查有名的CRO公司。生物的话我不是特别了解。但是有同学在生物组的。压榨有过之而无不及。毕业之后的选择也主要是那几家做生物的公司。什么药明生物,我武生物之类的。仪器算读研体验比较好的,虽然可能文章分数不太高。但是工作环境很愉悦,而且毕业薪资基本高于化学和生物的,所以算一个相对比较好的选择。但是做仪器的话不同组或者说不同学校差别很大。GC-MS,LC-MS……还是蛮贵的。有的实验室做实验还要排班。总的来说,制药读本科毕业可选择专业相关的工作相对比较少,很多人去做销售了。当然我的本科同学基本没什么人去做销售的。我本科班33个人,大概20个左右国内外读研,十几个人工作。其中有人当了公务员,有人做工程设计,有人做QA。有人做研发然后发现本科和硕博差距太大就很快转行了。我所知道做销售多的数据主要来自和研究生外校来的同学聊天所知。

药明康德审计师哪个公司

308 评论(11)

kiko小毒

让家里的大人们帮你找关系,然后给您找一个实习工作,这个是我们见到的最普遍的应届生找工作的方法了。

但是如果你家里没有这些关系的话,就只能自己去找,你可以先在一些找工作的网站上面留下自己的信息,或者是看到有哪些适合自己的工作,去参加一些面试,成功的话就能够找到工作了。

120 评论(12)

马铃薯菇凉

Mazars(玛泽)是一个国际性、一体化的合伙关系网络,专注于审计、会计、咨询、税务和法律服务。在全球91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业务,拥有40,400名专业人士 ,其中包括Mazars一体化合伙制的24,400名专业人员以及 Mazars北美联盟的16,000名专业人员。Mazars总部设立在法国,为欧洲第五大上市公司审计师。它同时也是普安西提联盟的创始成员之一,普安西提是一个由独立事务所组成的国际联盟。截止至2019年8月,Mazars全球营业额为18亿欧元。Mazars每年都会公布其合并财务账目,这对于审计咨询公司来说是一项非同寻常的举措。Mazars集团目前在中国30多个城市设有成员所。

193 评论(12)

iamsongsam

“当初选择这个专业是因为亲戚推荐,再加上学校的化工比较强(制药工程属于化工学院)。入学之后发现同学们大都是低分被调剂到这个专业的,并且都对就业前景很不看好”看到你的描述,满满的即视感。自己的情况多少跟你有点类似,只不过自己是男性,11年制药工程专业本科毕业后就工作了。自己混得很差,没什么资格给你指导意见,只是针对你的这些问题,就自己的经历说一下想法。首先,总体来说,医药行业,甚至也包含化工行业,生产、研发系统的平均薪资水平较低,远低于知乎上面的IT、经济等行业的从业人员(自己是在生产方面,销售方面的医药代表只是听同事讲过,具体情况不怎么了解),天津的中美史克、西安的强生、大连的辉瑞待遇都挺一般,北京的诺华、苏州的阿斯利康待遇稍好,但综合当地的消费水平,也只能说还好。硕士比本科在药企有多大优势,我想更重要的是自身水平以及机遇,而不是学历。在研发岗位优势应该还是比较明显,因为现在药企研发部门的本科生基本就是实验员,很难再往上走。但招研发岗位员工的一般是国内的药企或者药明康德等外包性质的企业,外企方面好像不怎么招聘这方面人员,至少是不怎么招聘制药工程专业方面的人员。(因为你我也都知道,制药工程专业有点尴尬,化学方面不如高分子、有机、无机等专业,化工方面不如化学工程与工艺,药学方面不如药剂、药分、药理)在生产岗位优势可能就不怎么明显,因为工作中的内容基本与所学的内容不相关,只是基本工资略高。自己身边的例子是:自己本科同学B,13年硕士毕业后(学硕,2年制),去了诺华,在车间,生产方面岗位;比自己高一级的学长A,10年本科毕业,也在诺华,做生产方面,现在是一小中层,是B的上级;比自己低一级的学弟C,12年本科毕业,同样在诺华,跟B平级,都是A的下属。前段时间A跳槽来了辉瑞,基本是平级跳槽,在这边也是一个小中层。(自己还只是一个基层技术员,让我哭一会儿......)医药外企的生产系统吸纳了大量的硕士生,有的是在车间做生产管理,有的是在质检部门,做QC或者QA。当然除了去药企以外,硕士生比本科生有更多的选择,自己同学D毕业后去天津大学读的药分硕士,考的事业编,去了天津某医院的药剂科;还有一个同学在本校读的硕士,也是通过考试去了大连某医院。像医院、药监部门现在基本都是硕士起,本科没有资格参加考试。女生是否适合做医药代表,可能还是看个人,男生也不是谁都可以做的呀,我倒羡慕人家赚钱多,但自己就是不会说话,见到陌生人就不知道说什么,还不是只能在办公室里好好呆着。因为医药代表怎么也要应酬,酒桌上呀、KTV里呀,这方面可能有些女生不能适应。执业药师有多大用处,坦白地说,基本没用,自己去年考的,今年拿的证,现在挂靠在一个连锁药店里面,单位都不知道我有这证。对生产、研发方面的工作没什么用处,只能说明你上学时的内容学的比较扎实,跟工作内容不怎么相关。对市场或者销售有没有帮助,也不能说没有,在做市场宣传或者跟医生沟通时,了解相关药的化学结构、药理作用、不良反应等还是有必要的,但跟证本身没有什么关系,只是跟这方面的知识储备有关。如果去外企工作,我能想到必备的知识就是英语。邮件方面很多是英文,同时外企又经常要接待国外的审计之类的,如果可以用英语流畅对话,机遇应该还是相对较多的。其他的还有什么,我还真不怎么知道,因为我自己都不具备。

346 评论(12)

东宫洗马

作者 | 厚扬

数据支持 | 勾股大数据

医改的大年似乎还在继续,近来,财政部对77家药企查账、医保局DRGs试点扩大,国办发布《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9年重点工作任务》,对药品、耗材、医疗服务配套政策陆续出台,在不确定性下避险情绪加深,这时候选择确定性高的产业更为重要,CRO就是其中之一,在业绩期过后的数据下,来看下CRO的成长性究竟如何?

1

CRO为何物?

CRO (ContractResearchOrganization) ,研发外包组织,通俗来说,就是医药研发的外包行业,外包行业通常服务大型企业,按项目或者按人头付费。 区别在于,在人力上,CRO对高学历的要求会更高一点,对技术的需求也要高一点;而人力成本上并没有其他外包公司(比如:软件外包公司)的占比那么大,软件外包公司的人力成本在80%以上,基本是人头堆出来的活,但CRO公司基本在30~40%,制造成本占到剩余30%左右,所以CRO公司对人员成本的敏感度在行业中,相对弱一点。

药物开发的整个过程耗费大量财力和事件,一家制药公司可能逾10年的时间且投入10亿美元以上才能将药物化合物从发现阶段推进到获商业批准的阶段。这个过程亦充满风险,在美国目前处于发现阶段的药物化合物获得商业批准的平均成功率不足。而药企逐步向外与CRO合作的原因主要是,一方面可以节省成本,降低了药物开发有关的整体研发成本。另一方面可以开发专业知识,并定制开发及执行效率,外包服务有很多种,有助于药物开发过程中的执行效率及在最重大药物开发挑战中向制药公司提供定制及科学研究、分析及开发服务。最重要的是,可以降低风险,外包予可靠及声誉良好的合伙人降低了药物开发过程中有关的整体风险。

研发主要分为四个阶段:发现,临床前测试及开发,临床开发(如I-III期临床研究)及批准后临床研究(如IV期临床研究)。 先来小科普一下,一般在前期发现阶段,在药物发现阶段,研究服务更侧重于确定潜在有效化合物、先导化合物,以便进一步测试,作为进一步研究开发的候选药物。需要进行药物发现、靶点及先导化合物鉴别、靶点生成及优化。到了第二步临床前阶段,主要是研究、分析及开发服务包括研究该等候选药物在生物基质中的相互作用,研究候选药物如何通过并影响活体,研究药物的原料药及最终药品的活性药物成分、药品的设计及配方,分析及开发在提高对药物及其疗效、效力及毒性的科学认识,从而优化候选药物以在人体作进一步检测。接下来,进入临床阶段(I~III期及批准后),在临床阶段,服务包括临床试验材料的生产服务(例如,给予人类试验参与者的药物的胶囊或液体版本),对 健康 志愿者及╱或患者的专业临床试验,统计数据生成和分析以及监管提交协助(例如仿制药的生物等效性识别)。提供生物分析及生物辨别服务,I、II、III期临床试验及数据管理,生物等效性研究,化学、制造和控制服务。到了注册环节,还需注册及申请,双重申请(例如美国及中国)。临床试验成功后,合同研究机构可通过提供注册及申请请服务协助其客户进行药物注册。

2

CRO的兴起

美国因为更早进入药物发展阶段,所以CRO的兴起其实是产业升级的产物。 1993~2008年期间,仿制药进入收获期,大量的仿制药上市,便宜的仿制药市场份额快速增长,行业进入高增长期,但是同时的给创新药企业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在药企降低研发成本的大环境下,反而给CRO带来了商机。作为外包的研发辅助机构,可以有效的将新药研发的资金投入和潜在风险进行分散,且效率相对于药企自己进行临床试验能缩短约20~30%的时间,所以不少药企为了减小公司需承担的新药研发失败的风险,以相对低的成本高效率的完成药物的筛选和研发,那么就会把研发做细拆外包给CRO公司,行业龙头昆泰、科文斯等都是在这个时期高速发展起来,目前全球的市场份额(2017年的数据),老大哥昆泰占到13%,科文斯占到6%,PPD占到6%。

国内的历程就要慢一些,从 历史 上看,仿制药在中国制药市场的占比较之于仿制药在全球市场的占比大。2018年的数据,中国仿制药市场规模达1,030亿美元,占中国制药市场总量的,而仿制药占全球制药市场的。预计到2023年,中国仿制药市场将增至1,377亿美元,2018年至2023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接下来的五年(2018年~2023年),在鼓励开发创新专利药的政策下,专利药的投资预期将增加,其市场规模于同期预计按的复合年增长率增至2023年的1,844亿美元。

但目前,全球都进入研发高速发展期,2018年,全球制药行业的研发支出总额为1,740亿美元,预计2018年至2023年期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2023年将达至2,168亿美元。2018年的研发支出占全球制药市场总收入的。

美国制药公司的研发支出为全球最高,2018年的数据,美国药品研发支出总额为736亿美元,占全球药品研发支出40%以上,占美国药品总销售收入的,高于全球的比例,随着发现新疗法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创新药研发开支还将不断提升,预计到2023年,美国药品研发支出预计将增至896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随着中国日趋重视创新政策,相应的监管出台,国内的研发进度也在不断加速,2018年,中国制药研发总支出为174亿美元,预计到2023年将增至493亿美元,2018年至2023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相当于全球预计复合年增长率的5倍以上。

CRO这个行业,具有一定的粘性,从早期发现药物到商业化,各个阶段都可以跟CRO公司进行定制合作,但是近年来的趋势,制药公司更倾向于与CRO公司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国内CRO的规模由2014年的21亿美元增至2018年的55亿美元,预计到2023年将增至191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CRO对国内研发总支出的渗透率由2014年的增长至2018年的,预计2023年将增至,低于同期全球渗透率。近年来的告诉增长,2016年的一致性评价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因为一致性评价意见旨在淘汰未完成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高要求的监管标准,导致对高质素生物等效性和生物分析合同研究机构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大,因为很多药企都缺乏现有的生物等效性数据及在内部进行生物等效性研究的能力。那么, 在目前带量采购的冲击下,药企在高质量的临床试验下,还需要对研发开支进行控制,所以市场对CRO的需求更加殷切。

3

浪潮中,龙头收益

行业高速发展的重塑期,观点依然是龙头梯队的机遇更大。 国内前三大合同研究机构(按收益计)为WuxiAppTec、Pharmaron及泰格(按照2018年的数据)。CRO公司也有分研发各个阶段的,比如临床前的创新药,主要是药明康德、昭衍新药,药石 科技 等,到了临床阶段,若是做国际多中心临床,就主要是外资垄断,包括昆泰、科文斯、PPD等,而在国内做创新药临床主要是泰格医药、诺思格、方恩、润东等。

药明康德

药明康德,大家都比较熟悉了,CRO国内绝对的龙头,以2017年收益来计算,药明康德为亚洲最大的药物研发服务平台,占到,在国内排在第一位,占到的市场份额(录得营收亿美元)。公司的母公司仅是投资控股公司,不展开具体业务,其业务主要由下属子公司和孙公司开展。其中CRO领域,临床前服务国内主要由子公司上海药明、苏州药明、天津药明、武汉药明承担,国外由AppTec等承担,临床业务主要由子公司上海杰诚、上海津石、辉源生物等承担;CMO/CDMO业务主要由子公司合全药业承担。2018~2019年,公司每个季度收入均保持超于20%的同比增速增长,2019Q1,公司实现营收亿元,同比增长29%,归母净利润亿元,同比增长33%,扣非后净利润亿元,同比增长88%,大幅超于市场预期。目前公司有36家境内控股子企业,29家境外控股子企业,2家分公司及6家参股子企业。其中拥有临床前研发业务的有10家,临床研发4家,生产工艺服务5家,股权投资15家,基本已经完成了覆盖新药研发整个产业链的战略布局。2018财年,公司中国区实验室服务实现收入亿元,同比增长;CDMO/CMO服务实现收入亿元,同比增长;美国区实验室服务实现收入亿元,同比增长;临床研究及其他CRO服务实现收入亿元,同比增长。

中国区实验室服务涵盖小分子化学药的发现、研发及开发等各个阶段,为全球客户提供合成化学、生物学、药物化学、分析化学、药物代谢动力学及毒理学、生物分析服务和检测服务等一体化相关服务。公司拥有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经验最为丰富的小分子化学药研发团队之一,每天进行逾7,000个化学反应。公司还不断提升平台的技术能力,包括发展和运用基因编辑、肿瘤免疫、DNA编码化合物库、生物催化、流体化学、喷雾干燥、热熔挤出、纳米悬浮等技术手段。2018年的增长主要是因为诸多新药获得FDA突破性疗法、孤儿药资格,及FDA“快车通道”等认定。

公司通过控股子公司合全药业向全球客户提供小分子新药工艺研发及生产服务(CDMO/CMO服务)。合全是中国第一个通过美国FDA创新药批准前检查的化学药工艺开发和生产平台,同时获得美国、中国、欧盟、加拿大、瑞士、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药监部门批准,为以上国家和地区提供创新

药原料药及GMP中间体的商业化生产。期内,公司常州工厂首次“零缺陷”通过美国FDA现场审计(未接到Form483)、金山工厂再次“零缺陷”通过美国FDA现场审计(未接到Form483)。

美国区实验室服务主要包括细胞和基因治疗产品CDMO服务,以及医疗器械检测服务。公司主要通过位于中美两地的高度一体化生产基地提供GMP细胞疗法的研发和生产服务,利用基因工程的细胞疗法产品和载体的研发和生产服务。细胞和基因治疗服务包括相关产品的工艺开发、测试、cGMP生产等。目前,公司在美国费城新建的15,000平方米研发实验室和GMP生产厂房陆续投入使用。

总的来说,药明康德依托CRO业务,已经延展出药物全链条服务,包括临床期CRO,到临床CRO,到CMO等,因为CRO公司的特殊性,不能像药企一样自主研发销售,所以公司投资了众多创业期公司,目前PE(TTM)A股42倍,港股倍,受益于目前的创新药浪潮及各政策的支持,龙头的发展空间是最大的。

泰格医药

泰格医药是临床阶段的CRO龙头,2018财年公司录得营收23亿元,同比增长,归母净利润亿元,同比增长,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亿元,同比增长;2019Q1,公司录得营收亿元,同比增长,归母净利润亿元,同比增长,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元,同比增长。

公司业务基本完整覆盖了临床研究全产业链。在临床前阶段,公司可提供生物分析、CMC、BE试验、PK/PD分析等服务;在临床I-IV期临床试验阶段,公司可提供临床试验项目管理与实施、医学撰写、临床监查、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中心影像、样本物流冷链运输和中心实验室、药物警戒、SMO等服务;此外,公司还可以提供产品注册、医学翻译、GMP认证、培训与稽查等服务,以及从临床前到上市后一体化的医疗器械临床服务。

2018财年数据,全年来看收入及利润增速显著增长。临床试验技术服务收入录得11亿元,同比增长,其中临床I~IV期临床与注册收入亿元,同比增长,BE收入亿元,因为受过手费剥离影响同比增长2%;;临床研究咨询服务收入亿元,同比增长,其中数统增长至亿元,SMO增长至亿元。泰格医药同样也做了不少投资,参股创新药企达到近100家,2018年投资收益达到亿元,同比增长123%,2019年第一季度投资收益亿元,同比增长123%。近年来,公司在海外通过收购和自建方式,已经设有13个海外办事处,增厚海外业务。

4

小结

龙头部队的估值并不算便宜,但是在政策频出的大环境下,CRO会是避险的一个好行业,受益于创新药的崛起,CRO的增长空间依然广阔。行业整合中,逻辑不变,龙头是更确定的受益者。

109 评论(11)

jiangyue514悦兔

“当初选择这个专业是因为亲戚推荐,再加上学校的化工比较强(制药工程属于化工学院)。入学之后发现同学们大都是低分被调剂到这个专业的,并且都对就业前景很不看好”看到你的描述,满满的即视感。11年制药工程专业本科毕业后就工作了。自己混得很差,没什么资格给你指导意见,只是针对你的这些问题,就自己的经历说一下想法。首先,总体来说,医药行业,甚至也包含化工行业,生产、研发系统的平均薪资水平较低,远低于知乎上面的IT、经济等行业的从业人员(自己是在生产方面,销售方面的医药代表只是听同事讲过,具体情况不怎么了解),天津的中美史克、西安的强生、大连的辉瑞待遇都挺一般,北京的诺华、苏州的阿斯利康待遇稍好,但综合当地的消费水平,也只能说还好。硕士比本科在药企有多大优势,我想更重要的是自身水平以及机遇,而不是学历。在研发岗位优势应该还是比较明显,因为现在药企研发部门的本科生基本就是实验员,很难再往上走。但招研发岗位员工的一般是国内的药企或者药明康德等外包性质的企业,外企方面好像不怎么招聘这方面人员,至少是不怎么招聘制药工程专业方面的人员。(因为你我也都知道,制药工程专业有点尴尬,化学方面不如高分子、有机、无机等专业,化工方面不如化学工程与工艺,药学方面不如药剂、药分、药理)在生产岗位优势可能就不怎么明显,因为工作中的内容基本与所学的内容不相关,只是基本工资略高。自己身边的例子是:自己本科同学B,13年硕士毕业后(学硕,2年制),去了诺华,在车间,生产方面岗位;比自己高一级的学长A,10年本科毕业,也在诺华,做生产方面,现在是一小中层,是B的上级;比自己低一级的学弟C,12年本科毕业,同样在诺华,跟B平级,都是A的下属。前段时间A跳槽来了辉瑞,基本是平级跳槽,在这边也是一个小中层。(自己还只是一个基层技术员,让我哭一会儿......)医药外企的生产系统吸纳了大量的硕士生,有的是在车间做生产管理,有的是在质检部门,做QC或者QA。当然除了去药企以外,硕士生比本科生有更多的选择,自己同学D毕业后去天津大学读的药分硕士,考的事业编,去了天津某医院的药剂科;还有一个同学在本校读的硕士,也是通过考试去了大连某医院。像医院、药监部门现在基本都是硕士起,本科没有资格参加考试。女生是否适合做医药代表,可能还是看个人,男生也不是谁都可以做的呀,我倒羡慕人家赚钱多,但自己就是不会说话,见到陌生人就不知道说什么,还不是只能在办公室里好好呆着。因为医药代表怎么也要应酬,酒桌上呀、KTV里呀,这方面可能有些女生不能适应。执业药师有多大用处,坦白地说,基本没用,自己去年考的,今年拿的证,现在挂靠在一个连锁药店里面,单位都不知道我有这证。对生产、研发方面的工作没什么用处,只能说明你上学时的内容学的比较扎实,跟工作内容不怎么相关。对市场或者销售有没有帮助,也不能说没有,在做市场宣传或者跟医生沟通时,了解相关药的化学结构、药理作用、不良反应等还是有必要的,但跟证本身没有什么关系,只是跟这方面的知识储备有关。如果去外企工作,我能想到必备的知识就是英语。

198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