啾啾大神
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本身名气确实很大,但是这些地方的薪资水平普遍来说不算特别高,因为在大家看来,注册会计师是一个非常有含金量的资格证。但是在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不出差的情况下,一个普通职工收入税前也就是八九千块钱。
虽然他名气大,但是既然从这个地方出来了,那就是不想再继续干审计了,干审计这个工作就离不开事务所,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就已经算是世界上最顶尖的审计师集合地了。如果从这个地方都离职了,那肯定是不想再继续干了,去一个小的审计事务所更没必要了,那就换一个工作吧,是干审计的,然后又有注册会计师资格证的情况下,去一些国企央企里面当个普通的主管,或者总会计师还是很容易的事情的,收入上也不会有什么改变,还会上升一些。
因为在大部分国企央企里面,总会计师的这个岗位都是很关键的,主管是比较容易做的,但总会计师不是那么容易上去的。基本上大一点的都要求有注册会计师资格证,高级会计师资格证,这个不是那么好考的,一般来说走审计这个方向的,他不考中级高级会计师,有的是年限不够,比如说重疾要求4年有的,是因为聘任的问题。高级会计师考下来之后都有单位聘任,才算是真正的高级会计师,普通私企显然是没有这个资格的。
做个普通的财务主管也挺好的,如果对收入没有特别高的要求,在自己家附近找个公司,不需要规模太大的能有个几百号职工,一两千号职工就可以了。因为规模太小了的财务核算体系根本就不健全,天天让你做假账,烦不烦啊,成体系一点的相对规范一点,然后收入水平也不会特别低。毕竟在外人看来注册会计师是一个很厉害的资格证,只不过在四大里面这个资格证就很稀松平常了,因为能进去的80%的都有这个东西。
隐逸的军装梦
我就有从国企主动离职出来的经历。 本人大学毕业时,因为成绩好,被一家央企湖南公司看中,留在了长沙总部组织人事处,从事干部档案管理、干部培训等一些杂事情,会计专业改成人事管理了。 从此,在这家央企子公司连续工作了13年,分别干过经营开发部、子公司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项目部主管会计、分公司财务经理、外派财务经理等职位,离职时是总部审计主管。说实话,那时候在公司里,也是小有名气的——最年轻的子公司工会主席、第一个科班出身的会计专业大学生,公司第一届青干班学员等,曾经也是意气风发,踌躇满志。 既然混得风声水起,前途一片光明,那为什么又要辞职呢?促使我离职的原因主要有: 一是对国有企业的用人机制不满,名义上是公开竞聘,实际上暗箱操作:期间也曾参加公司两次竞聘,两次都在十几个人中名列第一:一次是竞聘房地产公司的运营开发部经理,集团领导不同意;一次是竞聘集团本部审计部副总经理,我也不知道谁不同意,反正我和第二名都没上,第三名上去了,这些都让我感到失望。 二是我那个国有企业是老国有企业,管理体制落后,分派站队非常严重。而我性格直率,想法单纯,年轻冲动,持才自傲,又经常讲真话实话,也不知道怎么站队,关键没有本钱去送礼讨好领导,所以一直没有得到哪个领导的喜欢。领导只用他的人,他的人,再年轻,再没有能力,都是火箭提拔。在那里,背后没有靠山,能力再强也没用。 看透了一些事情和人后,加上自认为“天生我材必有用”,抱着“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的想法,一气之下,提交了辞职报告,离开了工作13年的企业。 出来后,在网上和人才市场投简历,参加各种招聘会,一个月后,有幸被一家民营医院集团公司董事长看中,成为这家民营医院集团的财务总监,当时我是没有一点信心的,那是我两个转变:从国企到民企的转变,从施工企业到医院行业的转变。借董事长一句话:二十几个人竞聘,比你有经历的大有人在,我看中你的是你的学习能力和积极上进的态度。他很敬佩农村读书出来的学生。不过事实也证明我没有让他失望,财务管理工作让他非常满意。只不过后来还是因为管理理念的分歧我们最后分道扬镳。我们现在还经常联系,讨论业务方面的事情。 不过,人生有很多讲不清的事情,兜兜转转,六年前我又回到了另外一家国有企业工作,可能觉得国有企业管理各方面还是规范很多,自己职业风险可控。 我是08年毕业进入一家国企,很大的一家国企,挺出名的。 进去之后发现分工特别细。我管生产调度,工作内容很简单:早上开班把生产计划上传到MES系统,然后把生产线在系统里启动起来。接下来开班之后我就跟踪生产状态,我们的生产状态非常平稳,如果遇到停线等异常情况就记录下来。下班的时候再把今天的生产情况汇总到生产报告里边发给各个部门的领导。一天的工作就这么结束了。 因为工作没有任何技术含量,所以我经常混在其他部门学习东西。我老板也不怎么管我,因为他只要每天看生产日报表就可以了。 不过这样下去也没什么意思,我就琢磨着跳槽。因为工作才一年,基本上没有那个公司肯要我。不过后来也是运气不错,碰到了一个公司,我老板说自己喜欢高学历的就把我录取了。 后来我的工作很充实,也学到了了很多东西。 我一个把兄弟,国企的!85年出生的。 去年从企业离职,我们一起聊了很多话题。 首先表示“无可奈何是中年!”85年的他,离职时候也算奔向了中年的起跑线,这个年纪的人真心不容易! 他是我们临沂地区负责人,整个山东在他们企业也就三个区域,青岛,济南,以及鲁中南(归临沂地区)。他是临沂的负责人,山东区域的二把手。 在职期间,他熬走了三任一把手,每次提拔都是有一项或者两项微不足道的理由将其按下来。 第三次之后,又到了提拔的时间。他做好了所有的准备,这个一把手已经非他莫属! 天降大任,的确降下来了。从某一线城市空降落一把手一名,将其狠狠地震颤了一下。 故事还没结束,生活还要继续。中年人咽下去委屈,狠狠地抽上两口烟,继续干吧! 空降来的领导自觉根基不稳,开始将所有能够威胁其职位的分区负责人开刀。左膀右臂被砍,业务被下定量,玩死一个下属真的很简单! 去年三月,他终于离职了。他说“老子不想再忍了,眼泪多了也能齁死人,委屈多了也会苦了肠!”2005年,辞职离开工作了十几年的水电央企(副科)后,在多家知名外资企业从事工程项目建设管理。2012年,因欧债危机离开外企,被派遣进入石油建设央企从事海外工程建设项目管理。2020年,因为多种原因离开,辗转数月进入石油钻探央企,从事企业管理体系审核咨询... 15年前,感觉到企业背景文化复杂,故放弃幻想,务实挣些银两;8年多外企工作,感到员工关系相对简单,虽人员流动性大些,但也有利于拓宽个人视野;2012年,回到阔别数年的央企,感到国企做大做强了,文化内涵更加丰富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微妙了... 个人认为,人生发展是三维的。身心 健康 决定了你人生的长度;职业经历和视野决定了你人生的宽度;把握机会和关系决定了你人生的高度,长、宽、高三个维度相互关系和影响,从而构成你的立体人生,这就是所谓的人生几何。有一点要提示,努力的方向很重要,要跟对人,做对的事。否则,越努力越事与愿违...没有经验,没有经历。我所在的国企主动离职出来找工作的有,但都是工程技术人员方面的权威,或者是外面有更强大的 社会 关系。至于内勤岗位,坐办公室的人,大都是关系户,也没有大的本事,风吹不着,雨淋不着,优哉游哉,他们都不会主动离职出去找工作。因为真正进了 社会 ,他们就只有.......哈哈哈。 谈谈我自己的经历吧。 我2015年本科毕业,校招去了中水电某工程局,从事经营管理工作(别的地方也叫工程造价、计划合同、商务等等)两年,说实话在国企的工作经历对我影响很大,为人处世、工作能力都是在那两年学到了。职级也在比我同届的高一点,可以说前途还算光明。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吧,2017年主动离职。 回到了郑州,在广州某上市公司在郑州的一个PPP项目的项目公司做造价,当时因为年轻气盛吧,不管工资高低,我就是要回家这边来。拿着微薄的工资,记得当时的工资还完房贷、交完房租连吃饭的钱都不太够。当然了,大家也看出来了,这个公司也不适合我。 一年后跳槽去了一家只有个三级资质的小建筑公司,工资是比刚回郑州的时候高了点,但是小公司的不正规、家族企业的弊端,这个公司一个不少。经过了国企、上市公司工作的正规化,看着现在公司混乱的管理,心里的落差可想而知有多大。自己根本也无力改变,曾经提了几条从国企学到的一些经验管理模式的建议,领导当面表扬,说很好,但是后面就不了了之。 我从毕业换的几份工作一份比一份差,有时候跟同届去中水电的朋友聊天,有的是项目副经理、项目部部门部长的,最差的也是项目部部门副部长的,这一对比心里落差有多大,可想而知,但是后悔也没有用。 我的建议是:在经济环境不好的时候,想从国企离职,一定要想清楚,掉坑里的概率实在太大。另外,真要辞职,一定得找好工作再离职。目前,有很大部分私营企业招聘有国企工作经验的人员,也是要学习国企的管理、国企的经验。当然也反向说明了,大部分私营企业不不正规,你要有接受落差的心理准备。内勤岗,坐办公室那种。有从国企主动离职出来找工作的吗?——看样子是在投石问路。 看了一下回答,有说真心话的,有说假话的,有天真类型的——世界这么大想去看看。 终极答案——除非你考上了公务员,在国企想离职出来找工作,是因为吃饱了撑的! (练习做饭——红烧牛肉)你好,我是从国企主动离职,现在我来谈一下我的经历。 国企招聘的特点是喜欢校招,每年都会从各大院校招取应届毕业生(主要原因是他们注重对员工从头到尾的培养)。国企每年进行社招次数不多甚至没有,而且录取人数也有严格限制! 2017年11月份我赶上了河南一个环保公司 社会 招聘(环保行业在河南能排前三),据说在此之前从来没有进行社招。 入职后发现此公司并不适合我,并不是说公司不好,相反公司各方面管理都很健全,薪酬方面也不错。 我离开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太安逸了,大家每天的工作任务就是坐在办公室,某些时候也会去工地巡检,但只是巡检而已(工程全部分包给其他公司,各方面工作都有他们自己员工操作),我们根本学不到实质性的东西。所以,这份工作与我的职业规划不符,我还年轻不想现在就开始养老。 在我离开时,朋友及同事很意外,领导也劝说过,但我真的不想把自己青春放进办公室度过!我无此经历。 大部分国企人事臃肿,关系户大有人在,如果是技术人员的话,离职的最好去向是外企、公务员等等,外企可以开阔你的视野和眼界,对个人成长更有好处! 如果是内勤办公室人员的话,建议多多学习,多多考证,走专业管理路线,毕竟办公室升迁的机会还是比较多的。
优质审计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