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施兄帅呆了
1、从审计任务授权来展开分例行性审计(年度计划)、专项审计。
2、从审计目的看可分为遵循性审计、效益审计、反舞弊审计。
3、从审计对象看可分为财务审计、内控审计、基建项目审计、合同审计、经济责任审计。
内部审计是“外部审计”的对称。由部门、单位内部专职审计人员进行的审计。目的在于帮助部门、单位的管理人员实行最有效的管理。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相配合并互为补充,是现代审计的一大特色。
健全的内部审计制度,可为外部审计提供可信赖的资料,减少外部审计的工作量。在中国,内部审计不仅是部门、单位内部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作为国家审计的基础,被纳入审计监督体系。
扩展资料:
审计方法
1、顺查法。按照经济活动发生的先后顺序和会计核算程序,依次审核和分析会计凭证、会计帐簿和会计报表。
2、逆查法。按照经济活动进行的相反顺序,先审查会计报表,从中发现错弊和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依次审查和分析报表、帐簿和凭证。
3、抽查法。提供三种抽样方法,包括等距抽样、随机抽样、PPS抽样,从被审单位被审计对象中抽取其中一部分进行审查,根据审查结果,借以推断审计对象总体有无错误和弊端。
4、审阅法。
5、分析法。
6、抽样审计与详细审计结合法。在审计实践中,审计人员确定审计样本是在内控制度与重要性水平评估的基础上进行的,当对某一样本产生怀疑时,审计人员可能会扩大样本的数量或对某一样本的业务流程进行详细审计。
7、效益评价审计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内部审计
高小贱大琪琪
业务经营审计,是指以审核、分析、评价被审计单位业务经营活动及利用生产力各要素的有效性、充分性,以进一步合理开发生产力,挖掘提高经济效益途径的经济监督、评价活动。(一)对生产过程的审查业务和经营审计的重点是对企业生产过程的审查。生产过程是价对生产过程的审查,主要包括下列内容:1.审查被审计单位的生产经营观念是否端正。2.审查被审计单位的生产发展规划是否恰当。主要内容有:(1)审查被审计单位是否制定了有关产量、品种、花色、质量等方面的近期、中期和远期计划。(2)审查被审计单位的各种发展规划是否相互协调。(3)审查被审计单位有无推广先进技术、引进先进设备和进行职工培训的具体计划。(4)审查被审计单位是否对各种主要经济指标有着较明确的赶超指标和具体措施等等。3.审查被审单位的生产计划是否全面。其主要内容有:(1)审查被审计计划是否与销售计划相衔接。(2)审查生产计划是否与技术组织措施、原材料供应、财务成本计划相适应。(3)审查生产计划是否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和有利于新产品、新品种的开发。(4)审查生产计划中制定的主要设备的产量定额是否先进、合理。(5)审查生产计划中制定的劳动定额是否先进合理,闲散的劳动力是否有合理的安排。(6)审查生产计划中制定的主要原材料的供应定额、消耗定额是否先进合理。(7)审查被审计单位各车间、各工序之间的生产能力是否相平衡,生产周期、生产批量是否合理可行。(8)审查实现生产计划的各种途径与方法是否落实等等。4.审查被审计单位的生产业绩是否真实。其主要内容有:(1)审查其产量、总产值、净产值等指标是否如期完成。(2)审查其生产进度是否正常。(3)审查其产品质量是否满足了用户的需求。(4)审查其主要设备是否处于良好状态,其使用效率是否达到了预定的指标。(5)审查其新产品试制和生产是否如期进行等等。
优质审计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