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小鱼儿
雷递网 乐天 11月27日报道
拼多多昨日发布2021年第三季度财报。拼多多三季度收入为亿元,同比增加51%,年活跃买家数达亿。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的经营利润为亿元,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亿元。
拼多多董事长、CEO陈磊昨日解读财报,陈磊说,拼多多在上个月已经满六周岁了。自其接任CEO已经过了一年,接任董事长也已经有半年了。
“在这段时间,拼多多一直忙于交接,交接正按计划逐步推进。这次交接的背后有两大主旨:一、是培养和提拔年轻人才;二、是将过去5年在营销方面的重心,更多地转向研发。”
首先,关于培养和提拔年轻人才。
陈磊说,自去年年初起,拼多多团队中有很多年轻成员正走向台前并承担更多的职责。这些年轻的成员展现了他们为用户服务的核心价值理念。当新冠疫情突然来袭打乱每个人的生活时,拼多多很多的年轻成员立刻行动,采购必需物资并送至有需要的用户手中。
“在今年七月,河南遭受强降雨,他们迅速行动,采购受灾区域紧缺的物资,与物流沟通协调物资配送,让受灾群众不会缺少生活必需品。这些突发事件助推了他们的成长,并且加深了他们服务 社会 和用户的意识。拼多多很高兴地看到,有更多成员有潜力成长为拼多多公司未来的领航者。他们做出了切实可行的业务决策并妥善执行,这远超拼多多的预期。”
尽管他们还很年轻,但很多人已经在公司工作多年,和公司共同成长。他们正在谱写这家公司的未来。年轻人才可以带来创造力和活力,并不断创新。在接下来的6到12月中,随着拼多多不断为他们创造走到台前的机会,他们中更多的人接过重要的职能。
其次,将重心更多地转向研发。拼多多已经在为亿的用户服务了。拼多多的管理层是工程师出身,为了尽可能地发挥这方面的优势,拼多多正在加大对研发的投入。与过去5年的重营销相比,转向重研发是一项重大的战略转变。
陈磊指出,自成立起,农业就一直是拼多多的核心,在那时拼多多看到了机会,可以通过帮助农业进入数字经济来创造价值。“作为工程师,我和我的团队致力于寻找应用于全农产品供应链的技术解决方案。用了6年的时间,拼多多仅仅触及了一小部分。”
计划加大对农业 科技 解决方案的投入
在农业领域,拼多多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尤其是在 科技 技术方面。因此,拼多多计划加大对农业 科技 解决方案的投入,进而解决农业领域的重大需求。
这包括1)用 科技 带动农产品上行,让数字经济为更多乡村社区服务;以及2)进一步提升农产品供应链的效率,做到满足用户需求的同时减少耗损。
陈磊说,在过去的6年间,拼多多以更实惠的价格为全国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种类的农产品,并助力农户增收。当拼多多在6年前成立时,拼多多是最早一批在线上进行农产品销售的。
如今,拼多多将1,600万农户与全国亿的消费者直连。在十月国庆黄金周期间,拼多多平台上的涉农订单同比大涨279%。拼多多希望拼多多能成为农户和消费者首选的优质农产品平台。拼多多将通过拼多多的平台帮助更多的农户,助力他们改善生活水平并让他们的社区受益。
为此,拼多多将继续努力推动农业产业的数字化。拼多多将在拼多多课堂上开设更多的课程,提升农户的电商和店铺运营技能。这些能够帮助他们调整售价和销量,直接向消费者进行销售。为了加快农业数字化,拼多多承诺对所有的农产品坚持施行“零佣金”政策。
同时,通过直播、视频等方式,拼多多将继续推动消费者对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以及农产品品牌的了解。消费者对农产品认知的加深以及农户技能的提升,能够为全国农村社区创造更多的价值。
为了提升农业的供应链效率,拼多多还在设计以技术驱动的服务。
其中之一,是将本地供给与本地需求相匹配。这项服务还能减少不必要的转运,为消费者提供更新鲜的货品。为了进一步降低运输用时并减少食物耗损,拼多多正在开发专项技术解决方案,例如路径规划、算法设计和冷链优化。这些解决方案有助于为更适合农业生产且环境可持续的基础设施奠定基础。
拼多多在农业 科技 应用方面的努力不仅限于供需匹配,还拓展农业上游,寻找可以提高产量、营养和环境可持续性的技术解决方案。通过加强对农业 科技 的应用,拼多多希望帮助农业吸引精通技术的年轻人。
在这方面,一个很好的例子是拼多多的“多多农研 科技 大赛”。这项大赛验证了精准农业技术能够切实地提升农业产量。几支参加了拼多多去年比赛的团队已经开始商业化他们的草莓种植技术,他们正在建立自己的初创企业并助力农户增产增收。
在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和瓦赫宁根大学的技术指导下,拼多多与中国农业大学和浙江大学联合主办了今年的比赛。拼多多在本次比赛中,不仅评估产量,还要评估营养价值、环境可持续性和商业可行性。参赛者正采用多学科方法,运用营养学、精准农业和其他相关技术来种植番茄。
各个决赛团队由具有不同学科背景的成员组成,这些学科涵盖了农学和计算机科学等。
目前,他们正以远程的方式,在拼多多位于云南的智慧温室基地种植番茄。拼多多很高兴地看到,80%的决赛团队成员都是“90后”,他们为传统农业带来了活力和新颖的理念。
与此同时,拼多多与世界一流的农业机构合作,为这些年轻的农业技术人才提供量身定制的课程和培训,主题包括温室园艺、作物管理和建模等。
对于想在未来投身技术并愿为 社会 作贡献的年轻人来说,农业是一个有着巨大潜力的领域。作为一个聚焦于农业的平台,拼多多希望利用拼多多的平台和技术,为年轻人才创造更多投身于农业的机会,与他们一起用技术来改善农产品供应链的各个环节。
通过对技术进行投入来改善农业,这是一件重要但有挑战的事情。这需要拼多多的长期投入,而拼多多将耐心、有规划地去做。拼多多希望通过拼多多的努力,可以为农业建设一个更智慧、更可持续的未来。
在上个季度,拼多多宣布启动“百亿农研专项”,该专项旨在解决农业和乡村的重大需求。这一专项不以商业价值或盈利为目的,而是致力于推动农业 科技 进步, 科技 普惠,并以农业 科技 工作者和劳动者进一步有动力和获得感为目标。今年第二季度的利润以及之后几个季度可能有的利润将投入到这个专项中。
三季度的利润也会投入到这个专项中。在得到董事会的批准后,拼多多在九月底召开了临时股东大会,这个专项得到了股东们的批准。
承诺将担负更多的 社会 责任
陈磊说,作为 社会 的一分子,拼多多与各方紧密相连。“拼多多的成长离不开 社会 各方的支持,而我们想尽可能地回馈这些支持。因此,拼多多承诺将担负更多的 社会 责任。”
今年七月,河南遭遇强降雨,拼多多启动援助行动,首期捐款1亿元驰援河南抗洪救灾,并且紧急上线“应急救灾物资反馈入口”,为救灾物资的分发提供支持。郑州多多买菜加急盘点本地所有网格站点的食品、药品等救急物资,联动河南省内外供应商采购补给,通过郑州全市近两万个门店网点,提供给受灾群众。
今年十月,山西大部分地区出现极端强降雨天气,并引发灾害。拼多多驰援山西救灾,向山西省慈善总会捐款5,000万元,用于开展应急抗灾及灾后重建工作。
陈磊表示,今后,拼多多将为 社会 作出更多贡献。拼多多会继续积极利用拼多多的平台和资源,更好地为拼多多的用户、农户、商户和 社会 提供服务。
———————————————
雷递由资深媒体人雷建平创办,若转载请写明来源。
我爱微辣
夫妻关系。陈磊陈晓卿是夫妻关系。新京报讯2022年11月17日,由陈磊、陈晓卿担任总导演的美食探索纪录片《风味人间4·谷物星球》官宣定档,将于11月24日20点在腾讯视频播出。
一个人淋着雨
作者:天 团
微信公众号:首席人物观(ID:sxrenwuguan)
“我不得不站出来了。”
电话接通后,陈磊说出了第一句话。他的声音听起来有些疲惫,一如既往温和,但透着浓浓的沙哑。
陈磊透露,5月19日,网心 科技 一位原高管,也就是他的老部下,因一家名为“兴融合”的关联公司,被新的网心高管团队叫去沟通,同时遭到民事和刑事指控。对方明确提出,“告的不是他一个人”。
今年4月初,美股上市公司迅雷突然宣布一项人事调整命令,迅雷集团和下属迅雷、网心 科技 及其它关联公司CEO陈磊不再担任CEO一职,小米集团首席战略官王川卸任迅雷董事长职务。而这两项职位均由原迅雷技术负责人李金波接任,同时,陈磊一手做起来的网心 科技 ,其高管团队也被清洗。
4月2日上午10点,一行白衣保镖冲进办公室,直接接管了网心公司。当时陈磊正发烧在家——时隔1个多月向“首席人物观”回忆此事时,他依然难掩愤怒。
陈磊说,作为一名职业经理人,在迅雷的这些年确实犯了很多大忌,比如得罪了很多人,过于单纯等等,最终导致网心高管团队被“蓄意谋害”。
一个半月后,在5月20日这晚,陈磊选择“回应一切”。其中要点包括:
以下是陈磊的口述:
1、离职风波
4月2日,大概10:00左右,我当时发烧在家里没去公司。但是同事跟我反馈,说来了一堆白衣保镖冲进办公室,勒令所有的同事停止一切工作。这些发生在跟我有任何沟通之前。 这一切发生之前,我一无所知。
这样的气势来交接公司,我觉得非常不正常。
我跟他们约了4月5日跟李总(李金波)见面。4月4日晚上,可能10点多钟的时候,对方告诉我不用见。说了一些原因,其中一个原因是他走在办公室里被一个同事撞了一下,我都觉得挺奇怪。后来,他一直推说5号心情不好,不见。
我又通过董事会的一个成员去跟对方去联络,能不能4月5号开始对接?对方说10日以后见,结果也没见。
一直到5月3日,我才约到新管理层的一个核心成员。这次见面沟通的核心内容是,我怎么把这些关联公司还过去。
其中核心的两家公司就是海南链享云和深圳兴融合。我们其他同事也在跟迅雷管理团队讨论交接的事项,4月23日他们终于发了一个邮件交接其中一部分,我们也回了一个邮件,去询问这两家公司,可这封邮件没有收到任何回复。
整体来说,对方一直在规避交接的过程。
2、 “我是被架出来做CEO的”
我觉得我们整个高管团队是被蓄意陷害的,所以我必须站出来说话,把事情讲清楚。
我自己也在总结,之前确实有很多事情做得不好。作为一个职业经理人,我可能犯了很多职业经理人的大忌,确实得罪了一些人。
我在2017年当选CEO。有一个背景是,暴风影音在创业板上市,股价受到追捧。所以老邹(注:邹胜龙,迅雷创始人,前CEO)要做MBO(注:管理层收购),但跟大股东发生了分歧,最后这个事情无法调和,才把我架出来做CEO。
我当时还是有点害怕的,觉得这个位置未必好。
在这个过程中,老邹也跟我反复强调说,担任迅雷CEO有很大的法律风险,主要就是迅雷业务本身的法律风险,但我当时了解得还不是很全面。
正好在这个时间点,YY的CEO陈洲只做了几个月的CEO就被换掉,其创始人李学凌出任该职位。
我当时觉得出任CEO这事不稳定,需要多考虑,就回复老邹,“我得想想这事”。
我想了差不多一个月。
坐迅雷CEO这个职位,对我确实是有光环的。我来了后,从2014年到现在做了很多的事情,团队里面很多人都是因为我而到迅雷,我如果不接这个CEO,对大家就挺不负责任的。
3、“内讧从未结束”
迅雷在2017年10月发生的那次内讧,实际上是於菲(注:原迅雷高级副总裁)发起的,核心诉求就是把我赶走。
我进入迅雷的时候是CTO,后来成为联席CEO。
2017年11月,当时有人来迅雷闹事,打横幅就是当时迅雷大数据组织的。他们当时为什么要组织这件事情?他的目的是什么?这三个截图说非常清楚。
当时迅雷董事长还是邹胜龙,到了12月份才是王川。我们当时为了保护公司的利益,坚决地去做了斗争。
最重要的一点是,迅雷大数据下面有4家子公司,加在一起一共5家公司,做的核心业务是P2P,而我们没有办法去看它的账目。它们其中一个业务叫迅雷金融,就在迅雷APP里面做的,打着迅雷的名字。但是我作为CEO,和我们CFO完全不知道业务运营的结果是什么,当时P2P暴雷很多。
迅雷金融这件事似乎是导火索,但本质上并不是这样。
所以,我当时得罪这个人(於菲)确实很笨。
在这件事情处理的过程当中,我曾去找过董事会成员,表达过迅雷大数据这件事情根本就不适合我来处理,我请董事会去处理这件事情,但是被拒绝了,然后告诉我如何去处理,而不是董事会去处理。
这里面有很多的细节,我今天就不具体讲了,也有很多其他的佐证。
我的错误还包括,太单纯。
一个职业经理人为公司承担很多的风险,这是绝对的大忌。
我过去工作的公司都是像微软、谷歌和腾讯这样,有很多的人情味,对下属非常关心甚至很包容的企业。所以我当时觉得我作为CEO可能确实应该承担一些风险。
但作为一个职业经理人,为公司承担这么多的风险,真的是非常不应该。因为,很多的事情不能摆在桌面上去讲,甚至不能在董事会开会的时候去讲,只能在线下去沟通。
4、没有权力的CEO
其实CFO发现迅雷大数据的P2P风险后,找我写了一份报告,我第一反应是能不能不管。但问题在于,迅雷大数据是用迅雷的品牌做有风险的生意。虽然迅雷只占迅雷大数据28%的股权,并没有实质权力,但用户不会认为在迅雷APP里买的金融产品和迅雷没有关系。
后来老邹(邹胜龙)还找到了我,说我既没有立场,也没有位置来管这件事情。我觉得他说的话没错,所以我也不反驳。
於菲曾直接问我:陈磊,我要问问你,这个事情是你挑的,还是CFO跟你说的你才做的这件事。
我说,确实是CFO提醒我的,但即便不跟我说,我肯定也得管。
在和於菲这件事的沟通过程中,我都是沟通一次就打一次电话汇报给董事会核心成员的。 有次在印度机场,因为需要我什么证件,团队才可以进去,我在机场外面打电话,一直汇报情况,后来登机都快有问题了,团队才有人过来拉我。因为他们知道我在跟董事会的人沟通,也不敢跑过来。
后来为什么是和解的结果呢,董事会还发公开信支持我了。
老邹当时提了一个方案,让迅雷花5000万把迅雷大数据整个买回去,变成全资子公司,然后让迅雷大数据的所有股东套现。
这件事激怒了股东们,核心董事们都激动了,这个没道理,万一P2P业务真的是一个大坑,被迅雷接过来,还要花5000万,哪有这种逻辑?
5、改造迅雷
迅雷的下载业务中盗版、黄色的内容占比是非常高的,现在的技术是能100%去掉的,直播内容都能实时查黄,下载的产品有什么不能做的?
我的主张是:应该有序地、慢慢地把迅雷下载业务收掉,或者至少是把盗版和黄色的这一部分去掉。
我做了什么事情呢?
去年12月份,中美贸易战等对迅雷下载业务越来越不利(版权原因),所以与董事会采取了一些沟通,不过我可能采用了不合理的方式。
我往董事会的微信群里发了一份PPT——迅雷下载业务法务风险的 PPT,我还通过邮件去沟通了风险。
因为,当时我们下载诉讼总金额超过1亿人民币,2017年赔付金额达7000多万,这部分业务对迅雷的价值越来越低了,实际上利润一年只有7000多万。法务风险也非常惊人,下载业务可能触犯了中国国家24部法律,其中刑法有4条,最多可以判十年。
我们也分析了快播的案例,从法律的角度来讲,快播是要负法律责任,甚至是刑事责任。我就把这个内容做成PPT发给了董事会,还咨询了从海外诉讼角度看,这件事情有多严重等一系列工作。
与此同时,国家实行净网行动,黄色和盗版网站也越来越少了,这就导致带给迅雷的流量也在变少,一定程度上,也是迅雷业绩下滑的原因。
我发完PPT后,整个的董事会的氛围就一下子变了,我发的邮件没有人回,除了两个独董,其他人都不回,大家对我都很谨慎。
我总结说,职业经理人两点不能做。
第一,你不能去为公司承担太多的风险,承担了太多的风险之后,你就会像我今天一样被人往死里整。
第二,如果你真的要把问题放在董事会面前,就会发生在我今天经历的这些事。
6、 雷军的大饼
我是2014年9月跟雷军见面,他邀请我加入迅雷,我们谈到了凌晨两点多。
之前邹胜龙也找过我,那时候是4月份,当时我没有很看好迅雷做云计算业务,我觉得不可能。
但是雷军说动了我,他提出两个理由,让我没办法拒绝。
他问我:你在腾讯做的还不错,但是到底是你好还是腾讯好,你离开腾讯还能做这么好?
第二个问题,他问我,你想不想做一家自己能说了算的公司?
我被雷军的提议深深打动,我觉得他能读懂我的心,说出我的心声。 那个时候我心里面特别崇拜雷军。
于是就决定从腾讯云离职,加入迅雷。
当时我没有要股权,因为我之前就职的微软、谷歌、腾讯等根本就不用考虑这个问题,只要做出业绩就可以,公司会给你足够的回报。
起初,雷军很支持我在迅雷做云计算业务。2015年,迅雷云业务发布的时候,雷军亲自参加还做了演讲。他说当时投资迅雷就是要投资这个业务。
你问我后悔从腾讯云到迅雷来吗?我怎么可能不后悔。
我2017年就不该当这个CEO,这是跟老团队结仇。
我相信后面发生的跟迅雷新管理团队的摩擦,雷军是知道的。 这么大的事情他们一定会向雷军汇报,我听说,李金波亲口告诉雷军,但雷军一直没有下决定,直到一个月前才最终拍板。然后他们就迫不及待地动手了。
我觉得最大问题不是钱,而是风险。迅雷对小米能贡献多大的经济利益,我不是很清楚,但风险很大。
7、迅雷的莫须有指控
我们的新业务里面很大一部分是带宽业务,早期做赚钱宝,包括玩客云业务,是通过淘宝和京东去做销售的。
2017年2月,工信部出台清理不合规市场交易,明文规定只能从有牌照的企业购买带宽。
我们直接从向家庭用户买带宽,转向跟矿主买带宽。为了规避网心的风险,我们买了兴融合的壳公司,它从网心手中购买硬件,再销售给矿主。用这种方式隔离网心的风险。
也因为在销售中增加了兴融合的交易环节,导致兴融合跟网心 科技 之间有关联交易。为了保证网心的审计能够合格,有业务关联的公司不能用网心职员去做股东和法人,我们只能请公司同事的家人来做。
现在这些变成网心被攻击的点。迅雷指控我们在外边开公司,称这些公司跟网心有利益输送。
但是,兴融合等关联公司的业务在网心内部都是公开的,知道的人非常多。公司的很多文档直接用“XR”两个英文字母代替“兴融”,用“ZJ”代替“自建”,我们从来就没有在网心内部偷偷摸摸做业务,怎么会有利益输送。
现在迅雷要以莫须有的罪名对跟着我的这些员工提起民事和刑事起诉。
这没任何逻辑,迅雷都已经辞退他们了,还要怎么样呢?要赶尽杀绝吗?针对我就算了,你牵连其他的人干嘛?
我今天接受采访,就是因为这些员工受到不公平的对待。
注:以上内容仅为陈磊自述,尚未得到迅雷方面确认。
优质审计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