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303

喵了个咪啊
首页 > 审计师 > 上任审计师有错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欣欣公主Q

已采纳

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是最普通的审计报告。

上任审计师有错

144 评论(14)

Joyce@静艳

先来做个选择题: 这是我最近在做的一道CIA考试题,正确答案是C。 但如果,我把题目改一下,去掉“也没有对内部控制造成缺陷”这句话,那么这一题答案还能选C吗?我想结果就不一定了吧。 我们在日常的业务活动中,这种情况还是比较常见的。 比如:有的供应商导入,没有完成全部的审核;有些紧急采购,可能相应的手续流程没有办结;有些必要的流程,经过领导特批,就跳过某些环节,等等。虽然这些业务没有按照制度执行,但是业务本身并没有产生负面影响,甚至还给公司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保证了正常生产经营,提高了工作效率。 那么遇到这种情况,审计师应该如何应对? 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区分该业务有没有造成内部控制的缺陷。 如果如题目中所述,未造成内控缺陷。那么,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制度,看看是不是制度设计过于繁冗,造成实际业务执行效率低下,或者不适应实际业务活动。如果证明是制度设计不合理,那么我们需要将这一情况报告管理层,提请对原制度流程进行修改。 如果该活动造成内部控制缺陷,造成业务管理漏洞。比如,某公司出纳既收付款又记账,虽然未给公司造成损害,在某种程度上还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这种不遵从制度规定的业务活动,应视为内部控制缺陷,审计师应指出该错误,提醒被审计单位整改。防止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进而滋生出风险。 其次,仔细分析未按照制度执行的原因和影响,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如果是原制度设计不合理,审计人员可以提请公司修改制度流程。 如果是内部控制缺陷,审计人员就需要确认背后的真实原因,评价该原因是否合理,是否站得住脚,是否存在一些主观故意的因素;同时评估这一行为造成的影响,评估绕过规定程序是否必要,会造成哪些潜在影响,假如按照程序来做,会造成多少损失或影响,等等。 分析行为背后的原因和影响,目的不仅是促成被审计单位在程序上面改进,也要让管理层重视到这个问题,防范风险。 审计人员应根据所了解的情况,提出合理化建议,彻底杜绝此类问题再度发生,或者增加一些预防控制,以控制这种例外情况所导致的风险。

277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