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01

七彩娃娃豆
首页 > 审计师 > 审计师与庞氏骗局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traveler0723

已采纳

如何防范投资诈骗

投资诈骗经常发生在任何地方。没受过教育的小投资者被训练有素的骗子欺骗了。它们创造了容易捕捉、监管控制最少的虚假希望和投资模式。

小投资者在报纸、媒体上甚至管理层都通过制作花哨的广告而受骗。这种闪光给投资者带来了虚假的希望,他们开始投资。另一个要点是,这些投资计划定期回报投资者,每季度,半年,其中许多甚至承诺每月。

印度的一些大骗局

撒哈拉集团是印度最大的品牌之一。它在印度各地都有分支机构。它拥有不同的许可证和成千上万的相关公司。他们有非常简单的工作方式,根据不同的计划筹集资金,然后转移到相关公司。

他们有非银行金融公司 Nbfc 的执照

他们有奇特基金的执照

房地产公司

航空公司

酒店

他们在整个行业都有投资和公司。当政府开始质疑他们的作案手法和结构时,他们利用定期回报来回报。公司像纸牌屋一样倒下了。

奇特基金

奇特基金是非银行机构之一。它们受到的监管最少。从前,印度在印度各地拥有数百只奇特基金。他们中的许多人是当地人,但许多人在印度各地都有分店。他们基本上是银行业的竞争对手,给投资者带来丰厚的回报,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并没有要求资金来源。

没有审慎的监管,监管和第三方核查使他们容易吸走资金。奇特基金因腐败而崩溃, 他们是故意违约者。他们的意图是为自己赚钱。

其中一些著名的骗局是萨拉达奇特基金, 撒哈拉金融, 玫瑰谷, Pacl,

这些都是巨大的投资计划,他们从不知情的个人那里拿钱,然后就消失了或崩溃。这是一个很长的周期。他们中的一些人活了15年,20年,甚至更多年。

他们给予的回报是非常高的。

种植园公司

这是另一个层面的欺骗行为。绿色黄金集团的公司,等等。这些公司说,他们正在投资种植园。

柚木投资

人工林

农业农场

农业中也有类似的不同想法。他们声称回报很高。

绿色木材种植园

阿努巴耶夫种植园

木材种植园

竹子种植园

这些公司基本上是欺诈。他们不仅吸走了钱,而且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洗钱的一部分。

做好尽职调查对于保护自己非常重要。

山羊农场, 活股票, 埃穆农场投资

这是另一种类型的投资骗局。

畜牧业是狂热的,许多投资计划来吸引投资者。年回报率超过100%,成为最有前途的投资选择之一。

山羊农场 – 一年内将资金翻倍。

埃穆农场 – 在六个月内将资金翻倍。

与种植园类似,这些是理论计算,其中一件最重要的事情要了解的是,畜牧业依赖于自然,投资在之前或商业尝试之前没有经过测试。尽管这看起来是真的,但没能实现高回报的目标,而且几乎都在一两年就爆发了,有些可能停留的时间比这长,但都破灭了。他们中的大多数是因为恶意。

资金和不当行为的抽吸。

埃穆农场是最新的欺诈发生。

农业诈骗牲畜诈骗

山羊农场

诈骗

庞氏骗局

清真投资计划,黄金投资计划 |

这就是宗教情绪如何被利用来赚钱。穆斯林不投资于有息计划和禁止。清真投资计划时有起之作为。这些计划是庞氏骗局,提供高回报。他们投资于黄金,交易和其他活动。不幸的是,透明度最少,也没有第三方审计。

每个清真投资计划都必须有伊斯兰教法审计,但实际上它们并不存在。这些计划的另一个问题是,这些计划没有获得法律批准,也没有过度的视线。他们就是这样愚弄投资者的。

希拉黄金投资

黄金投资班加罗尔

这些是最新的,但这类计划有很长的清单。

为什么被称为庞氏骗局

庞氏骗局基本上是收钱,然后从收集新的投资者分发。这一直持续到它爆发。

他们真的没有真正的利润。他们只从收藏品中分配假利润。他们甚至没有资产或实际净资产。一切都是黑暗的。没有透明度,也没有合规性。

这些计划没有足够的法律支持,并经投资监察当局批准。

如何防止投资诈骗

如何检测诈骗

种植园诈骗

如何检测投资诈骗?

如何检测投资诈骗?

所有骗局的通用功能很少

非常高的回报

定期退货

无法律批准

无透明度

没有好的第三方审计

不清洁的商业模式

当被问到时, 恼火

他们没有法律查询的答案。

如何保护自己免受投资诈骗

验证有关当局的法律批准。

第三方审计师

透明度

董事及其证书

类似业务的业务模式和成功案例。

投资文件及其法律地位和法律注册

为什么普通人投资轻松的钱?

报警吧

大家好,我是郭法平淡生活,专注于生活领域的创作。

现在的 社会 ,网络很发达,各种信息也鱼龙浑杂,真假难辨。生活当中,我们经常会被一些披着合法外衣的网络诈骗信息所迷惑。

往往我们相信了这些网络投资信息,就会被骗得血本无归,从而影响我们正常生活。被骗后该怎么办呢?我们一定要即使做好以下三点:

第一,放平心态,搜集证据。 事情已经发生了,一定不要着急,不能损失了财物,再毁了身体。我们一定要放平心态,开始搜集证据,规划好下一步工作。把事情发生的前因后果,自己想清楚,尽量联系更多的受骗人,把能搜集到的证据汇总完整。把被骗经过,通过各种手段发布出去,一可以起到警示作用,预防别人上当。二可以通过这种渠道,寻求别人的帮助。

第二,要及时的维权和报警。 我们不能让坏人逍遥法外,一定要及时的维权和报警,争取返回自己的损失。维权有两个渠道,一是消协,二是工商局。报警我们可以选择三种方式,第一当事人居住地报警,第二在被骗事发地报警,第三在公司注册地保报警。无论采取哪种手段,何种方式,我们一定要准备好翔实的材料,积极配合维权破案。

第三,总结教训,预防再次受骗。 在我们维权或报警的过程中,往往有很多“好心人”出面帮我们,声称只要花小部分的钱,就可帮我们追讨回所有的损失。这是大家一定要擦亮眼睛,避免二次上当,给自己造成雪上加霜。

总之,我们要吃一堑长一智,在积极维权和报警破案的同时,总结经验教训,避免以后的生活中再次上当受骗。

审计师与庞氏骗局

140 评论(14)

zhangyekiki

用“拆东墙补西墙”的旁氏骗法,

次贷危机让华尔街颜面扫地,财富和睿智花园的炫目日弱日淡,500亿美元的麦道夫骗局不啻给了日显颓唐的华尔街一记响亮的耳光。

在“麦式骗局”中,诸多知名机构被击中,有西班牙金融业巨头桑坦德银行,此次诈骗案中的风险敞口高达约合31亿美元,有法国巴黎银行、欧洲银行巨头汇丰银行、日本野村证券等等,然而麦道夫到底有什么超级魔法呢?

其实“麦式骗”局模式是抄袭典型的“庞氏骗局”, 并不新鲜,即用高额回报引诱投资者,同时用后来的投资者资金偿付前期投资者。“庞氏骗局”这种模式一般只能维持两三年,而麦道夫竟然运用简单的骗局长达20年、数额高达500亿美元,愚弄了华尔街的诸多投资家,欺骗了一大批具有丰富专业经验的受害者,不得不让人“叹为观止”,聪明睿智的华尔街怎么就“熟视无睹”!

分析判断,不难看出,“麦式骗局”被光鲜夺目的外壳包裹着,华尔街的所谓部分投资专家也迷信这些鲜艳的外壳。

首先,麦道夫以善和行为和“白璧无瑕式”投资外壳包裹自己。信任他,你就会得到每月1%-2%的稳定回报。麦道夫本人追求完美无瑕的从业记录,致力于公平交易,并保有高尚的道德标准,这些都是华尔街熟知的麦道夫公司标志。

麦道夫为自己的骗局营造了极好的个人魅力光晕。骗局揭穿之前,麦道夫口碑很好,喜欢捐助。在佛罗里达以及纽约的犹太社区里,麦道夫被很多人视为投资方面的“上帝”, 称他的基金为“犹太人T-NOTES”,意指同财政部发的短期国债一样牢靠。

其二,用神秘投资技术产生的神秘感包裹自己。麦道夫的吸引投资的苛刻条件是,如果你想投资于麦道夫,那么请你不要问他关于投资的任何问题。至于为什么在别人不赚钱的岁月里,他可以赚钱,麦道夫则用几个字简单做了解释:“内部消息”。 很多精明无比的对冲基金管理者、专业投资人士,竟也被“内部消息”这几个字轻而易举征服了。

在熠熠生辉的外壳下,很多的蛛丝马迹泄露出来,高傲的华尔街对之视而不见。

从运作上来看,利用不知名的会计事务所进行日常审计,负责麦道夫投资证券公司10多亿美元资产审计的会计事务所,居然只有3名员工:合伙人、秘书以及一名会计师。

违反隔离的控制原则。麦道夫投资证券公司的所有交易均为麦道夫一人独断,他管理资产,并同时汇报资产的情况,公司的资产管理和托管并未分开。

麦道夫对公司财务状况一直秘而不宣,而投资顾问业务的所有账目、文件都被麦道夫“锁在保险箱里”。

麦道夫宣称自己采取名为“分裂转换”的投资策略,这几乎没有人可以解释清楚究竟为何物。

“麦式骗局”映衬华尔街监管的脆弱。麦道夫骗局的包装复杂,但投资操作简单明了,漏洞极易被识破,然而,这长达20年、高达500亿美元的投资骗局却在麦道夫儿子履行了监管者的职责之后,才曝光于天下,这是对华尔街监管者的极大讽刺。

麦道夫: 前纳斯达克主席,他一直是被当做华尔街的基础组成部分来看待的。他还担任着美国证监会的顾问职务。

麦道夫早就因为其成为金融市场的作势交易的先驱者而闻名

手段: 庞兹骗局, 一种形式的诈骗行为,人们相信一个并不存在的企业获得了商业成功,但是实际上是在短时间内,用其他投资人的钱给第一批投资人回报

1990年代,麦道夫借用自己作为成功的股票上市经纪人的身份成立了一家资产管理公司。麦道夫通过自己的社会网络为这个基金公司进行筹资,他在透过棕榈滩乡村俱乐部或其它慈善团体的场合,广交朋友,并利用一些已落入他陷阱的投资客做介绍人,介绍更多客户给他,那些介绍人可以收取回佣,自然乐于做中间人,这样就有滚雪球效应。有报道说,正是在这个俱乐部中,麦道夫找到了一个后来给他吸引了其他成员加入的投资者。

在表面看来,麦道夫的基金是一项风险很低的投资行为。他的庞大的基金有着稳定的利润返还率。一个月中的增长可能达到一到两个百分点的增长率。增长背后的原因是该基金不断的做着购买大盘增长基金和定额认股权等等生意。这种综合性的投资组合一直被人们认为可以产生稳定的投资收益。

2005年的时候,根据美国证监会的说法,麦道夫的投资基金生意逐渐变成了一个新的“庞兹骗局”,所有的返还给投资者的收益都是来自于越来越多的新加入的投资者。根据美国证监会早些时候的数据显示,直到2008年一月份为止,麦道夫的基金一共管理着171亿美元的资金。虽然今年的形势不断的恶化,但麦道夫依然在向投资者报告说——他的基金依然在稳健的增长当中,这一增长数字直到去年11月依然高达每月,跟标普平均增长下降相比,这肯定是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表现。

虽然他依然在报告自己的增长记录,但开始有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要求麦道夫返还投资。根据美国证监会的说法,仅仅12月份的第一个星期,麦道夫受理了高达70亿美元的赎回请求。

上周三,麦道夫对自己的两个儿子说,这一切不过是“一个巨大的庞兹骗局”——而现在离破产的局面已经越来越近了。儿子们随后跟律师们接洽了情况,并最终向联邦报告了骗局。而就在被逮捕之前,麦道夫依然在向公司雇员及自家亲属们少量发放剩余的300亿美元资金。

假如不是因为这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的话,也许这次骗局还能够继续延续下去。但危机使一切显形,麦道夫承认了自己的行为。正如巴菲特所说的那样——直到潮退的时候,你才知道谁在裸泳。

这一事件脱掉了如此之多的成熟的投资者和银行家们的游泳裤。数以百计的银行、对冲基金和富裕的个人都放心的把自己手中的钱交给麦道夫基金,因为他承诺的是一个如此诱人的数字——即使是艰难时势,一年仍有10%到15%的增长率。

受害的银行来自全球各地,BancoSantander,BNPParibas和汇丰这三家直道目前为止还在金融危机幸存的银行这一次也深深的中了着。更惨的是很多美国人,他们在这场危机中除了麦道夫的基金外,已经一无所获。

应该是麦道夫事件

1960年,麦道夫从法学院毕业后拿着自己在海滩上做救生员赚来的5000美元,创立了麦道夫投资证券公司,并因此闻名华尔街。据说麦道夫把自己搞 的非常神秘,光有钱没人介绍是不能进的,甚至在很多人看来,把钱投给麦道夫已经成为一种身份的象征。麦道夫从不解释投资用做什么,而如果你问得太多,他会 把你踢出局。

据悉,在很多投资老手们看来,向麦道夫的公司投资,他们担心的不是损失金钱,而是损失赚钱的机会。麦道夫公司的资产管理部门和交易部门分别在不同楼层办公,麦道夫对公司财务状况一直秘而不宣,而投资顾问业务的所有账目、文件都被麦道夫“锁在保险箱里”。

近期,麦道夫向其中一名儿子透露,客户要求赎回70亿美元投资,令他出现资金周转问题;12月9日,麦道夫突然表示提早发放红利。对此,麦道夫的儿子感到可疑。

于是,这场可能是美国历史上金额最大的欺诈案,才暴露在世人眼前。

由于面临高达70亿美元资金赎回压力,无法再撑下去,麦道夫才在12月10向自己的儿子承认,自己炮制的是一个巨型金字塔层压式“庞氏骗局”,前后共诈 骗客户500亿美元。震惊之余,当晚麦道夫的两个儿子将该重大事件转告了律师,律师10日晚就通知了联邦当局。调查人员11日抵达麦道夫寓所时,麦道夫已 知FBI调查人员来意,承认“以不存在的钱支付给投资者”,指自己已破产,已有坐牢准备。

麦道夫欺诈案受害者包括美国多家公司和欧洲、日本众多投资者,其中不乏响当当的大人物和大公司。更为可悲的是,美国数家慈善机构委托伯纳德•L•麦道夫投资证券公司打理的巨额善款恐怕也将血本无归。

面对麦道夫涉嫌欺诈,许多投资者都感到十分震惊。一位麦道夫公司的投资者说,这会要了很多人的命,实在太可怕了。

世界能源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金融研究院院长何世红称,麦道夫一案反映出证券投资行业监管不力的问题。在近20年的时间里,无论熊市、牛市,麦道夫 管理的投资基金如上了发条一般始终保持每月增长约1%,这并不合情理。不能否认的是,麦道夫广泛的业缘关系,让他轻易取得了众多人的信任。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是美国证券行业最高机构,所有投资公司、投资顾问及在投资领域里从事经营的机构和个人都必须接受委员会监督。但据美国媒体报道,自两 年前麦道夫的对冲基金在委员会注册以来,委员会从未审查过其账务。事已至此,在这个由信任引起的巨大骗局的前因后果基本尘埃落定,造成的恶劣影响也在进一 步的清算中,全世界的证券行业在此事中,都得到了一个深刻的教训,但是这个教训似乎来得太大太重太荒唐了,监管部门将“信誉”作为为监督原则的行事方式再 不加以改进,恐怕比这个更大更重更荒唐的骗局还将出现

目前,苏格兰皇家银行集团(Royal Bank of Scotland)、德国曼恩集团(Man Group)和野村控股(Nomura ),英国汇丰银行(HSBC)承认,是伯纳德·麦道夫(Bernard Madoff)500亿美元欺诈案的受害者。

出生年月:1938年2月24日

籍贯:犹太人家庭

伯纳德·L·麦道夫证券投资公司

原职位:麦道夫证券投资公司CEO[编辑本段]经历

* 创立伯纳德·L·麦道夫证券投资公司(1960年)

* 麦道夫成为了NASDAQ的主席(1990年)

* 公司拥有3亿美元左右的资产(2000年)

* 麦道夫的对冲基金到SEC注册(2006年9月)[编辑本段]麦道夫诈骗案

2008年,美国华尔街传奇人物、纳斯达克股票市场公司前董事会主席伯纳德·麦道夫(Bernard Madoff)12月11日因涉嫌证券欺诈遭警方逮捕。检察人员指控他通过操纵一只对冲基金给投资者损失大约至少500亿美元。

麦道夫: 前纳斯达克主席,他一直是被当做华尔街的基础组成部分来看待的。他还担任着美国证监会的顾问职务。

麦道夫早就因为其成为金融市场的作势交易的先驱者而闻名

手段: 庞兹骗局, 一种形式的诈骗行为,人们相信一个并不存在的企业获得了商业成功,但是实际上是在短时间内,用其他投资人的钱给第一批投资人回报

1990年代,麦道夫借用自己作为成功的股票上市经纪人的身份成立了一家资产管理公司。麦道夫通过自己的社会网络为这个基金公司进行筹资,他在透过棕榈滩乡村俱乐部或其它慈善团体的场合,广交朋友,并利用一些已落入他陷阱的投资客做介绍人,介绍更多客户给他,那些介绍人可以收取回佣,自然乐于做中间人,这样就有滚雪球效应。有报道说,正是在这个俱乐部中,麦道夫找到了一个后来给他吸引了其他成员加入的投资者。

在表面看来,麦道夫的基金是一项风险很低的投资行为。他的庞大的基金有着稳定的利润返还率。一个月中的增长可能达到一到两个百分点的增长率。增长背后的原因是该基金不断的做着购买大盘增长基金和定额认股权等等生意。这种综合性的投资组合一直被人们认为可以产生稳定的投资收益。

2005年的时候,根据美国证监会的说法,麦道夫的投资基金生意逐渐变成了一个新的“庞式骗局”,所有的返还给投资者的收益都是来自于越来越多的新加入的投资者。根据美国证监会早些时候的数据显示,直到2008年一月份为止,麦道夫的基金一共管理着171亿美元的资金。虽然今年的形势不断的恶化,但麦道夫依然在向投资者报告说——他的基金依然在稳健的增长当中,这一增长数字直到去年11月依然高达每月,跟标普平均增长下降相比,这肯定是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表现。

虽然他依然在报告自己的增长记录,但开始有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要求麦道夫返还投资。根据美国证监会的说法,仅仅12月份的第一个星期,麦道夫受理了高达70亿美元的赎回请求。

上周三,麦道夫对自己的两个儿子说,这一切不过是“一个巨大的庞式骗局”——而现在离破产的局面已经越来越近了。儿子们随后跟律师们接洽了情况,并最终向联邦报告了骗局。而就在被逮捕之前,麦道夫依然在向公司雇员及自家亲属们少量发放剩余的300亿美元资金。

假如不是因为这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的话,也许这次骗局还能够继续延续下去。但危机使一切显形,麦道夫承认了自己的行为。正如巴菲特所说的那样——直到潮退的时候,你才知道谁在裸泳。

这一事件脱掉了如此之多的成熟的投资者和银行家们的游泳裤。数以百计的银行、对冲基金和富裕的个人都放心的把自己手中的钱交给麦道夫基金,因为他承诺的是一个如此诱人的数字——即使是艰难时势,一年仍有10%到15%的增长率。

受害的银行来自全球各地,BancoSantander,BNPParibas和汇丰这三家直道目前为止还在金融危机幸存的银行这一次也深深的中了着。更惨的是很多美国人,他们在这场危机中除了麦道夫的基金外,已经一无所获。

2009年6月29日被纽约南区联邦法院判处150年监禁,现年71岁的麦道夫将在监狱里度过他的余生。[编辑本段]麦道夫骗局被拆穿的原因

■ 1.利用奢华场所建立人脉网

现年70岁的麦道夫经营资本管理多年。多年来,麦氏通过伯纳德·麦道夫投资证券公司下属的秘密资本管理分支机构,利用广泛人脉,骗取投资。麦道夫在美国达拉斯、芝加哥、波士顿和明尼阿波利斯等城市编织关系网,利用各种奢华场所接触投资者。

■ 2.树立“投资必赚”口碑

麦氏仅在明尼苏达州霍普金斯市山顶高尔夫球俱乐部和橡树岭俱乐部就“融资”超过1亿美元。“当你在高尔夫球俱乐部打球或吃饭时,所有人都在讲麦道夫如何帮他们赚钱,所有人都想加入麦道夫的项目。”

■ 3.发展“金字塔型下线”

麦道夫利用朋友、家人和生意伙伴发展“下线”,有的人因成功“引资”而获取佣金。一些“下线”又发展新“下线”。

■ 4.合理回报率骗倒所有人

麦道夫每月向客户提交的投资报告显示他非常进取,客户也能随时在数日内赎回投资。而且与一般骗案的不合理高回报相比,麦道夫每年向客户保证回报只有约12%-13%,这样便令许多存有疑心的客户也不虞有诈。

2005年的时候,根据美国证监会的说法,麦道夫的投资基金生意逐渐变成了一个新的“庞兹骗局”,所有的返还给投资者的收益都是来自于越来越多的新加入的投资者。根据美国证监会早些时候的数据显示,直到2008年一月份为止,麦道夫的基金一共管理着171亿美元的资金。虽然今年的形势不断的恶化,但麦道夫依然在向投资者报告说——他的基金依然在稳健的增长当中,这一增长数字直到去年11月依然高达每月,跟标普平均增长下降相比,这肯定是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表现。

虽然他依然在报告自己的增长记录,但开始有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要求麦道夫返还投资。根据美国证监会的说法,仅仅12月份的第一个星期,麦道夫受理了高达70亿美元的赎回请求。

麦道夫对自己的两个儿子说,这一切不过是“一个巨大的庞兹骗局”——而现在离破产的局面已经越来越近了。儿子们随后跟律师们接洽了情况,并最终向联邦报告了骗局。而就在被逮捕之前,麦道夫依然在向公司雇员及自家亲属们少量发放剩余的300亿美元资金。

希望这些对你有用,谢谢!

327 评论(9)

李小墨Lena

庞氏骗局是对金融领域投资诈骗的称呼,金字塔骗局(Pyramid scheme)的始祖,很多非法的传销集团就是用这一招聚敛钱财的,这种骗术是一个名叫查尔斯·庞兹的投机商人“发明”的。庞氏骗局在中国又称“拆东墙补西墙”,“空手套白狼”。简言之就是利用新投资人的钱来向老投资者支付利息和短期回报,以制造赚钱的假象进而骗取更多的投资。查尔斯·庞兹(Charles Ponzi)是一位生活在19、20世纪的意大利裔投机商,1903年移民到美国,1919年他开始策划一个阴谋,骗子向一个事实上子虚乌有的企业投资,许诺投资者将在三个月内得到40%的利润回报,然后,狡猾的庞兹把新投资者的钱作为快速盈利付给最初投资的人,以诱使更多的人上当。由于前期投资的人回报丰厚,庞兹成功地在七个月内吸引了三万名投资者,这场阴谋持续了一年之久,才让被利益冲昏头脑的人们清醒过来,后人称之为“庞氏骗局”。防范措施:一是投资者应学习和培养对投资的规律性认识。“庞氏骗局”存在大量反投资规律的漏洞:低风险、高回报、几乎不受投资周期影响等。投资者经过细致甄别,是可以发现这些反常的特征的,但大多数投资者通常不关心投资清单、分析流程和获利途径,他们只关心投资的最终盈亏,从而给骗子提供了可乘之机。联想到许多国际大投行将大笔金钱交给麦道夫,只为了获取10%左右的回报,而其自身发行的基金却向客户作出20%或30%的回报许诺,这样的投资是不是又是新的“庞氏骗局”?二是投资者应建立风险防范和管理意识。投资者必须认识到,没有一项投资是完全无风险的。任何显赫的名字,哪怕是巴菲特,也并非无可置疑的。投资者应尽可能选择在监管机构监管下的合格理财机构进行投资。在投资之前,投资者对投资所面临的风险因素,须加以有效识别、评估,并对风险加以分类,施以有效的风险管理手段。在风险爆发时,应及时保全证据材料和资金财产,避免遭致更大的损失,或为今后的维权做好准备。三是加强对投资理财产品透明度的市场评价与监管。“庞氏骗局”得以成立的一个关键条件是,缺乏对投资者的透明度,即投资者无法核实骗子所声称的那些交易或投资是否真的发生了,无法查证投资或交易的获利途径与方式。而狡猾的骗子多利用私募产品、对冲基金、衍生产品等游离于监管体系外的金融工具,利用其不公开披露投资信息的特质从事“黑箱运作”。因此,在对涉及公众利益的投资理财产品监管上,应施加足够的透明度要求,虽然这一要求可以比公开发行的证券较低,但至少基金经理和管理者必须向投资者充分披露其投资策略、获利渠道和重要的投资决策。四是完善中介机构对投资理财产品的契约监督。虽然对大多数私募产品和对冲基金没有强制的信息披露要求,也不受官方的外部监管,但通过有效的契约安排,基金托管方和外部审计机构仍然有效实现对投资理财产品的市场监管。首先,应保证有一个独立的第三方托管基金资产,以确保客户资金、证券等资产不被侵占或挪用;其次,应保证有独立的专业审计机构定期对投资理财产品的运作情况作出审计,并向监管机构和投资者提供公正的审计报告;此外,与该项投资产品存在交易关系的中介机构(如麦道夫案所涉及的各大投行),应履行尽职调查义务,审慎审查投资管理人的资信、投资策略的可行性和投资可能遭遇的风险。

93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