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茵一夏
不能绝对的说哪个好不好审计好的地方,不用跟税务工商银行打交道,省去好多麻烦和风险不好的地方,1内审是内部人员部门之间关系不好处2外审如出报告一样有审计失误风险,还有跟客户的关系问题
tiaotiao1985
据悉,审计师的平均薪酬高于社会平均收入水平。但是一名刚刚入行的审计人员一般只拿2000元左右的月薪。薪资水平虽然不是很高,但是看这项职业,要从长远来看,随着经验的不断丰富,薪水也会不断提高。在上海、广州、深圳等经济相对发达地区,普通的审计员平均年薪在4—6万元,高级审计师年薪约20万元左右。
职位的晋升可以是审计人员加薪的方式之一。审计人员今后主要朝着财务总监的方向发展,可想而知,随着职位的不断提升,薪水也肯定会增加。如果做到财务总监的位置,年薪在50万元左右。这个时候,将有机会向公司的管理层转化,薪资水平将会更上一层楼,甚至有可能成为公司的合作伙伴,或是自己独立经营,建立自己的审计师师事务所。
此外,审计人员也可以通过不断的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来提高自己的薪资待遇,这主要是指取得各种相关的资格证书。通过国内的注册会计师考试后,整体薪金水平可以达到每年5万到10万元人民币。如果具有优秀的英语水平,取得ACCA、CMA等国际财会证书,对个人职业的发展有的巨大的帮助。
急速通关计划 ACCA全球私播课 大学生雇主直通车计划 周末面授班 寒暑假冲刺班 其他课程
穿跑鞋的公主
审计这个职业不错,你看一下审计法相关法规就知道这个职业的权利是多么大了。给你提供其中一部分:审计法:第三章 审计机关职责 第十六条 审计机关对本级各部门(含直属单位)和下级政府预算的执行情况和决算以及其他财政收支情况,进行审计监督。 第十七条 审计署在国务院总理领导下,对中央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进行审计监督,向国务院总理提出审计结果报告。 地方各级审计机关分别在省长、自治区主席、市长、州长、县长、区长和上一级审计机关的领导下,对本级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进行审计监督,向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提出审计结果报告。 第十八条 审计署对中央银行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审计机关对国有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损益,进行审计监督。 第十九条 审计机关对国家的事业组织和使用财政资金的其他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 第二十条 审计机关对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损益,进行审计监督。 第二十一条 对国有资本占控股地位或者主导地位的企业、金融机构的审计监督,由国务院规定。 第二十二条 审计机关对政府投资和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建设项目的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进行审计监督。 第二十三条 审计机关对政府部门管理的和其他单位受政府委托管理的社会保障基金、社会捐赠资金以及其他有关基金、资金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 第二十四条 审计机关对国际组织和外国政府援助、贷款项目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 第二十五条 审计机关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国家机关和依法属于审计机关审计监督对象的其他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在任职期间对本地区、本部门或者本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应负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审计监督。 第二十六条 除本法规定的审计事项外,审计机关对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由审计机关进行审计的事项,依照本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进行审计监督。 第二十七条 审计机关有权对与国家财政收支有关的特定事项,向有关地方、部门、单位进行专项审计调查,并向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报告审计调查结果。 第二十八条 审计机关根据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隶属关系或者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关系,确定审计管辖范围。 审计机关之间对审计管辖范围有争议的,由其共同的上级审计机关确定。 上级审计机关可以将其审计管辖范围内的本法第十八条第二款至第二十五条规定的审计事项,授权下级审计机关进行审计;上级审计机关对下级审计机关审计管辖范围内的重大审计事项,可以直接进行审计,但是应当防止不必要的重复审计。 第二十九条 依法属于审计机关审计监督对象的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其内部审计工作应当接受审计机关的业务指导和监督。 第三十条 社会审计机构审计的单位依法属于审计机关审计监督对象的,审计机关按照国务院的规定,有权对该社会审计机构出具的相关审计报告进行核查。
baby晴晴
试论内部审计的重要性和存在的问题
[摘要] 内部审计的发展萌芽可以追溯到奴隶社会,但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内部审计的作用才越来越受到重视。21世纪的内部审计,在经历安然、世通等公司的财务丑闻以及在《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SOA)的推动下,正日益成为公司有效治理的基石之一。我国企业对于内部审计工作越来越重视,保持着较快的发展速度,但发展现状与企业发展的客观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现阶段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已经到了关键转型期,积极推进内部审计转型与发展,是时代的要求,在全球经济动荡加剧的背景下,尤显重要。本文就相关问题及对策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内部审计企业存在的问题对策
一、国际内部审计的发展历程
(一)内部审计定义的变迁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nstitute of Internal Auditors,IIA)是由内部审计人员组成的国际性审计职业团体。该协会成立于1941年,至今共发表了7个内部审计定义,这些定义的修改和发展,记录了国际内部审计前进的足迹。
2001年定义:“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保证和咨询活动。其目的在于为组织增加价值和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它通过系统化和规范化的方法,评价和改进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
中国内审协会郑力会长认为:新定义增加了层次更高的咨询活动,强调了为机构增加价值并提高机构的运作效率,把评价和改进“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列为审计的重要内容,强调方法的“系统化和规范化”,充分体现了现代内部审计的发展方向。
(二)现阶段内部审计的特点
21世纪的全球内部审计行业,在SOA、《COSO内部控制-整体框架》、《COSO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COBIT框架、BASEL II以及PCAOB有关准则的推动下,正在迅速发展,行业地位明显改善,内部审计已成为有效公司治理的基石之一。
全球内部审计职能的转变,由单纯监督向监督与服务并重转变,内部审计人员的角色从仅仅关注企业财务风险的内部审计员向关注企业风险管理的咨询顾问转变。
二、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发展概况及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发展概况
1. 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历程
新中国的内部审计工作是在国家审计制度恢复之后逐渐发展起来的。1984年初,一些大中型国有企业在国家审计机关的推动下,开始内部审计试点工作,之后得到迅速发展。
萨班斯法案的颁发,促使我国在美国上市企业的内部审计职能得到较大提升。
2.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已经取得的成绩
近年来,我国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呈快速发展态势,内部审计机构、管理体制体系、业务管理制度的建设进一步加强,审计队伍建设逐步强化。
据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9年对1236家国有企业的`调查,有947家企业设置了内部审计机构,占调查总数的,其中内部审计机构隶属于董事会占,地位明显提高。
(二)现阶段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1.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环境不尽合理,内部审计机构独立性不强
任何业务的核心都是开展业务的人员的个性特征,包括诚信、道德价值观和胜任能力,以及他们工作的环境。有效的内部审计环境需要企业具有有效的治理机构,董事会、监事会、管理层的分工制衡及其在内部控制中的职责权限,审计委员会职能的发挥等。
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制定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指出:内部环境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
德勤《2009年中国企业中的上市公司的调查报告》指出:“内部控制建设中体现一定的盲目性,仅关注控制活动层面的内容,而对于治理结构为代表的控制环境重视不足。”
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国有企业内部内审发展报告(2009)指出:据对951家企业的调查,内部审计与纪检、监察等部门合署办公的有135家,占 。由于对于内部审计的定位不准,直接影响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造成内部审计权威性不强,工作受到其他工作的牵制,不能客观、真实、深入地开展,做出的审计报告也因管理体制上的制约而得不到有效的执行和落实。
2.对内部审计新理念的理解和认识不到位,内审职能过于狭窄
部分国有企业对内部审计在促进企业改革与发展中的作用认识不足,对内部审计职责和功能仍然停留在查错纠弊的层次上,或者将内部审计工作与纪检监察工作等同起来或相混淆,将其定位在查处违法违纪违规上。
3.企业内审人员专业素质普遍较低,制约了审计工作的开展
据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9年对723家国有企业的调查,有310家内部审计人员配备不足,占。企业的快速发展,内部审计职能的日益拓展和审计地位的不断提高,对于内部审计工作和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但目前部分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状况不能适应企业发展及内部审计工作发展的需要,部分内部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专业背景构成与内部审计的发展不相适应,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结构还不够合理。
4.企业内部审计的方法、技术比较落后
据中国内审协会2009年对1280家国有企业的调查,开展计算机辅助审计的仅占全部审计项目的,这说明没能充分运用和利用网络和计算机技术开展审计工作,审计还停留在手工操作上。
5.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无法保证
目前我国企业保障内部审计质量的措施还不到位,同时缺乏一套机制对内部审计质量进行评估,严重影响和制约内部审计职业化建设。
三、关于对策的探讨
(一)转变内部审计观念,发挥其在公司治理、控制中的作用
1.强调内部审计是组织治理的基石
内部审计作为一种控制机制,能够为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提供信息,是缓解信息不对称的一个有效措施,是公司治理结构中形成权力制衡机制并促进其有效运行的有效手段,是公司治理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是公司有效治理的关键因素,这就决定了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中发挥关键作用。
优质审计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