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23

maodougouzaizi
首页 > 审计师 > 五粮液审计师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老鼠笨笨

已采纳

五粮液审计事项没有营业收入是在年报编制披露过程中,由于电子数据链接错误。五粮液集团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是一家以酒业为核心,涉及智能制造、食品包装、现代物流、金融投资、健康产业等领域的特大型国有企业集团。

五粮液审计师

133 评论(13)

开心宝贝萱萱

文/爱知君

“机构抱团”是最近的一个热词,在我们资本市场特有的文化里,吃瓜群众一直都盼着抱团瓦解,作鸟兽散,顺便舔嗜一下“带血的馒头”,但这类股票往往只是一个假动作,让无辜群众一再被打脸,反而巩固了抱团上涨的预期。最近爱知君也在思考这个大问题: 为什么有的股票抱团抱得紧,以年为单位,数年如一日;有的以季度为单位,跟定期报告的频率一致,抱个一年半载就差不多了,最后往往以闪崩收场;还有的抱团是以月累计,跟热恋时荷尔蒙的迭代速度差不多 ,属于只是“耍朋友不领证”那种;再往下可能就不叫抱团了,“短期博傻”,“For one night”,你叫神马都行,考验的是零和博弈厮杀的功力,这点爱知君确实不太擅长。

当你重仓一个长期抱团票,你可能觉得买到了一个假股票,比如茅台、五粮液、爱尔眼科、恒力液压等,躺赢就行,简简单单,平平淡淡,别人说什么股市八卦你都突然听不懂了,好像买到了一个每年分红30%的AAA级债券一样,就理解了麦道夫基金所承诺的“如时钟一样精准”。

以上是一段抱团凡尔赛,下面进入正题。

首先,爱知君在这里定义一下什么叫做“抱团”,这个是我自己的定义,非喜勿喷。“抱团”是指在一个股票的走势中,众多机构投资者长期控盘,不惧指数长短期调整,走势独立,稳步向上,绝大部分股票与之相比都相形见绌。这里机构投资者包括但不限于社保基金、公募私募基金、保险、QFII、北向资金、纯外资、山寨外资、牛散(牛散不算散户)等。但这些股票对于散户来说充其量只是一顿流动的盛宴而已,但对于机构那就是真吃饭的碗了。在抱团股里面是所谓流水的散户,铁打的机构。

所以研究抱团,本质上是站在高阶上研究机构的决策行为,如果爱知君开门课就叫机构的决策行为学(如何坐好庄),那么机构如何决策呢?爱知君这里只说核心,就三个字—— 确定性,业绩增长的确定性,业绩长期稳定增长的确定性 。如果一个在机构干过的投资者没有把这三个字挂在嘴边,刻在心头,印在脑中,那么他基本连投资的门都没有触碰过。

接下来就说确定性,机构眼中的确定性是怎么样的呢? 第一重境界是报表的确定性,或者说是报表上数字的确定性 。报表上的数字就是个Number,数字是会骗人的,在我大A股摸石头过河的初期,有些上市公司,你投资人想看什么数字,我就披露什么数字,审计师,那就是来签个字的,当然老外也这样干过,前面说的麦道夫简直要成了一个可以名垂造假史的专有名词了。不过随着现在审计的规范,会好一点,但如果年报的数字精准增长而业务又是你以高考水平绞尽脑汁也弄不明白的,就得小心一点了。

举个栗子,曾经的创业板抱团第一股,三聚环保知道伐,过来了解一下。这个曾经的创业板市值龙头,一度风光无两,从2011年的一块多涨到2018年的近三十块, 抱团时间之长,走势之稳,也可以算是曾经的业界良心之最了,传说中的公募一哥也曾是它的铁粉(锁仓), 虽然不乏看空资金和报告,但在这漫长的七八年中这些看空人只剩下怀疑人生。爱知君有熟悉内幕的朋友,一发工资就买,当定期存款一样,零存整取,最后不知道取出来没有。

这个公司的灵魂人物刘雷,爱知君也曾觥筹交错过,每次都要讲一遍它的化工原理,好像爱知君是化工专业的一样,什么悬浮床加氢之类术语,你听不懂就对了,最终它还是倒下了,但为毛抱团时间能这么长呢?其实就是增长逻辑的确定性,我们暂不谈技术靠不靠谱,当年这是个地方政府的参股公司,依靠国资引荐其他地方政府,提供低成本资金和场地, 让地方政府参股,不断复制其节能环保产线,依靠自己的保理等供应链公司做出营收闭环,让每一次业绩都better,划出美丽的业绩增长曲线,向机构投喂确定性,慢慢饲养,最后稳稳坐庄。还真有点像to B的“银广夏”了。 最终由于融资成本攀升,技术不过硬,也是轰然崩盘,从18年开始一年多时间回到了起涨点,十年一梦方觉醒。所以落在报表纸面的确定性是最容易被证伪的,且不谈财务造假,其背后业务及产业的变化,甚至货币政策的风吹草动都会对数字产生很大影响,因此这种抱团一般坚持个一年就不错了,三聚环保这种也实属罕见。

然后再说一个所谓正面的例子,爱尔眼科,其实很多爱尔粉可能都不知道,爱尔眼科在上市公司的体系之外还有一个爱尔眼科,甚至比爱尔眼科上市体系内的诊所还多。对于表外孵化的这些医院,引用一些pe或保险的资金来投资,盈利成熟后一家一家装到上市公司体系内,所以可以看到上市公司这么多年都有非常稳定的增长, 同样划出一条美丽的业绩增长曲线,让各种机构,特别是外资机构竞折腰。所以爱尔的信仰一直不倒,只要下跌就有接盘侠,背后是基于以上业绩增长的确定性。 当然与三聚环保相比,底层的原因还是一个业务躺着赚钱,一个业务不那么赚钱,你想想屏幕面前过度用眼的你,就是在为爱尔创造潜在的需求。

第二层境界是产业和政策的确定性。投资有句的老话叫精确的错误不如模糊的正确,模糊的正确用现在流行的术语说就是押对了赛道。要押对赛道最重要的就是把握产业和政策的风向标,做一头在风口都会飞的猪。 爱知君铁粉都知道,年初我一直在强调龙头越来越集中,采用龙头战法,这个就是产业趋势。吃透这一条的,那么你选择龙头股就不会错,神马医药的爱尔眼科,通策医疗,造纸的博汇纸业,机械中的恒力液压,茅台等高端白酒,连新上市的金龙鱼,农夫山泉不也就是这个逻辑吗?

这层境界中更高阶的是政策的确定性 ,这一点大家今年深有体会吧,比如光伏,这一点爱知君今年也是特别强调过吧,隆基、上机数控有木有搞,为什么选光伏呢?还不是政策和产业拐点叠加啊,我们承诺的碳中和作业要不要交,下面干活的要不要玩命,平价上网拐点美不美,对这些政策的理解和把握对于机构决策更加重要。另外还有新能源 汽车 ,这里就不说了,可以写篇论文了,比亚迪那个call的准不准?最后再举个熟悉的抱团例子,博汇纸业,薅过这个羊毛的有不少人吧,其实投这个也要看政策,一是限塑令对于塑料制品的替代要求,二是纸业并购反垄断的放行,君不知在博汇反垄断通过后,多少机构连夜加仓,而且那还是从低点涨了几倍的位置,照样眼睛一闭买买买,为什么?还是因为不确定性被打消了嘛。这和高瓴高位加仓隆基也有异曲同工之处。

第三层境界是人性的确定性。抱团最核心的底层逻辑就在这第三层境界中。投资最核心的确定性是满足人类底层需求,这类公司基业长青,具有奠基性和稳定性,它们是真正的时间的朋友,一般会活的比你长。 巴老爷子作业中最有名的可口可乐就是它们中的翘楚,可口可乐其实前生可是治疗精神疾病的药物(毒品),其中的咖啡因和糖直达神经中枢,让人产生莫名的愉悦。同样最近长得好的酒类、食品饮料等也都是这个逻辑,所以赢得了机构的宠幸。此外爱之君还瞅了瞅其他几个满足人类底层需求公司的情况,如澳门的博彩业 银河 娱乐 ,永利澳门 在疫情前也是常年抱团走高。满足人们另一个世界需求的 福寿园 也是上市后股价一路抱团走高,只是机构一般都不大想去现场调研。但另外澳洲的一家叫Daily Planet(自行搜索)的公司相信大家都想去现场调研,上市后确实表现如其名,日进斗金。爱知君相信如果教会上市,一定是全世界最大的抱团股,因为它解决了西方大部分人对于生存意义的需求。可惜一度听说要上市的普陀山还没有消息,要不爱知君也一定会长期持有。

再说说爱知君最近去看的永辉超市,且不谈业绩,就说说一般分析师压根不会想到的底层人性。去超市购物一定不能忽略人性中选择权的因素, 人类天生就是需要通过挑选获得满足,生鲜要挑最好的,把不好的留下,俗点说就是占便宜,这三个一万年不会变 。社区团购且不说政策影响,就它完全剥夺了人的选择权,能长久吗?你想想在超市挑到不好的番茄,只能怪自己运气不好,团购送十个不好的西红柿,就要骂的狗血淋头,所以研究生意, 研究抱团,最根本的是要研究人性本身,要在有复利效应的关乎人性的生意上下功夫。

除了研究上市公司产品消费者的人性,也要看看经营管理者的人性,激励是不是到位,中低层员工有没有股权激励,生意是不是像茅台一样无需技术创新和企业家精神一样能够躺赢。这些也是需要全面考虑的人性的一部分,只有两端都兼顾那才是完美的确定性抱团标的。

当然这三层境界的确定性在一家股票上的往往是交织体现的,有的确定性靠短期的财务报表支撑,有的靠投资者的想象力支撑, 一 般来说产业和政策的确定性不如人性底层的确定性那么硬气,我们在投资中就是要找到直插人性底层的好公司,把筹码更有效率的投向人类基因的最深处。

团的研究市面上太多浮于表面,最后反而被结果打脸,最后爱知君还要提一本书《科学革命的结构》,作者库恩可能是最早系统研究机构抱团的哲学家了,但他研究的机构是科学共同体,研究科学家怎么抱团产生新的知识,形成新的范式,这点让我深受启发。库恩认为:“ 科学是科学共同体的 社会 实践活动,而不是像波普尔认为的纯粹的逻辑理性的认知活动,科学总会受到科学家的信仰、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及心理特点及文化 社会 因素的影响,科学在本质上是一种人文事业。”这里把“科学活动”成“投资研究”,把“科学共同体“换成”机构投资者“同样适用,吃透了机构投资的范式,投资就毫不费力的打开了一个更高的维度了。

350 评论(11)

养鱼的老头

什么是审计风险

“审计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而注册会计师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自从26年我国颁布了新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以来,我国就建立起了风险导向的审计准则体系,21年修订后的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实现了对风险导向审计的进一步完善。在全球化背景下,面临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下多国实体经济低迷带来的传导效应,我国企业经营风险显着提高,企业进行财务舞弊的压力徒增,加之业务创新与复杂化,都使得审计风险空前增大。我们聚焦于审计风险,探讨风险导向下审计业务的再造,并结合五粮液审计失败的教训,提出新形势下防范审计风险的应对措施,以期对新常态下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提供借鉴。

坚持风险导向审计对于应对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风险联动效应势在必行。受到2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后续影响,我国经济近年来从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增长,进入了新常态的发展模式,实体经济出现销售萎缩、资产减值、业绩下滑。在巨大的压力下,企业管理层粉饰财务报表的动机日趋强烈。此外,在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的冲击下,我国很多企业进行了互联网+的转型,商业模式创新、盈利模式创新比比皆是;金融创新蓬勃发展,金融衍生工具越来越复杂,为会计估值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变化都增大了审计风险,为了提高信息透明度,降低资本市场不确定性,要求提高识别审计风险的有效性,切实维护公众利益。

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1号——注册会计师的总体目标和审计工作的基本要求》,审计风险取决于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其中,重大错报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在审计前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检查风险是指某一认定存在错报,该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是重大的,但注册会计师没有发现这种错报的可能性。因此,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审计程序,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并根据评估结果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以控制检查风险。

原有的审计风险模型是: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

新的审计风险模型是: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

这不是简单地将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合并称为重大错报风险,而是重大的实质性改进。不仅明确了审计工作以评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作为新的正确起点和导向,而且与现行审计目标和责任定位紧紧相扣,有利于履行审计责任,实现审计目标。

风险导向对审计业务的影响

审计业务流程再造

原有的审计风险模型要求注册会计师通过综合评估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来控制检查风险,但由于固有风险难以评估,注册会计师往往将其定义为高水平,审计的起点是内部控制测试,如果没有必要测试内部控制,审计的起点则是实质性测试。由于忽略对固有风险的评估,注册会计师往往不注重从宏观层面上了解企业及其环境,如行业状况、法律监管环境、企业的性质,以及目标、战略和经营风险等,而直接进行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容易出现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错误。而新的审计风险二要素模型,将审计业务流程及程序分为三大块:(1)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包括内部控制,其目的是评估财务报表总体层次和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该审计程序称为“风险评估程序”。(2)必要时实施控制测试,目的是测试内部控制在防止或发现并纠正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方面的有效性,并据此评估重大错报风险。(3)实施实质性程序,目的是检查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其中(2)(3)程序统称为“进一步审计程序”。因为风险评估程序本身并不足以为发表审计意见提供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因此注册会计师应当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即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

其基本思路是,根据实施风险评估程序的结果和必要时执行控制测试的结果来对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进行评估,以此评估结果为依据,考虑在既定的审计风险水平下,确定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再据此计划和实施实质性程序。

在既定的审计风险水平下,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与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结果成反向关系。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越高,可接受的检查风险越低;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越低,可接受检查风险越高。检查风险取决于实质性程序设计和执行的有效性。注册会计师必须合理设计实质性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并有效执行,将检查风险降至可接受的水平。

审计业务流程做上述改进后,要求注册会计师全程关注财务报表的重大错报风险,并将风险评估作为整个审计工作的先导、前提和基础。因此,注册会计师应首先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再据此采取相应的措施,合理保证财务报表不存在重大错报。评估重大错报风险的失当,必将导致整个审计工作的失败。所以,能否合理评估客户财务报表的重大错报风险,将成为评价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专业胜任能力,考验审计质量及效果的关键性尺度与决定性因素。

根据不同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采取不同应对措施

注册会计师通过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包括内部控制),区分并评估财务报表整体层次和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之后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有效应对措施。针对财务报表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应当确定总体应对措施;针对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应当设定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总体方案,并据此制定综合性方案和实质性方案,如下图所示:

强调获取列报与披露认定的审计证据的重要性

认定层次的构成分为三个类别: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与披露。注册会计师要从这三个方面来识别和评估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在日益重视财务报表错报和披露的今天,根据新的审计风险模型,强调单独针对财务报表列报与披露认定获取审计证据,对切实提高审计效果和财务报表信息披露质量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强调保持职业怀疑的态度

新审计风险模型进一步强调保持职业怀疑态度的极端重要性,要求注册会计师以职业怀疑态度计划和实施审计工作,充分考虑可能存在导致财务报表发生重大错报的情形。在计划和执行审计时,注册会计师不能只听信管理层的一家之言,即管理层声明书不能代替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只有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才能得出作为审计意见基础的合理结论。

强调对特别风险的识别及评估

注册会计师在风险评估中需要运用职业判断,确定识别的风险哪些是特别风险,对特别风险需要作特别的审计考虑。在确定哪些风险是特别风险时,要考虑风险的性质、潜在错报的重要程度以及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在确定风险的性质时,注册会计师一般考虑下列事项:

①是否有舞弊迹象;②是否与近期经济环境、会计核算和其他方面的`重大变化相关;③交易的复杂程度;④是否涉及重大的关联方交易;⑤财务信息计量的主观程度;⑥是否涉及异常或超出正常业务范围的重大交易。

强调与治理层和与管理层沟通并重

新审计风险模型要求注册会计师与治理层沟通和与管理层沟通并重。及时沟通内控问题,将其注意到的内部控制设计或执行方面的重大缺陷告知客户适当层次的治理层或管理层。如果识别出客户未加控制或控制不当的重大错报风险,或认为客户的风险评估过程存在重大缺陷,注册会计师应当就内部控制缺陷与治理层进行沟通。

注册会计师对公司治理制度和内部控制关注不够

通过对五粮液内部控制及公司治理制度的调查了解发现,公司的董事会缺乏应有的独立性,管理层都是经董事会任命,总经理和副总经理通常又兼任公司的董事,多年以来董事会均未从外界公开招聘过高级经理等高级管理人员,都是从公司内部提拔任用。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五粮液时,未发现并及时披露上述内控问题,说明我国注册会计师在运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型时,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会计师事务所缺乏独立性

审计责任实质上是一种受托责任,审计应向所有者负责。在这种委托关系下,注册会计师的报酬取决于所有者的满意程度,从而使得审计和经营者之间没有利益依赖关系,注册会计师可以不受经营者的利益威胁,从而使其无法干预审计人员的工作。这种业务委托模式使得审计服务的市场需求和供给之间可以形成良性循环,自然形成独立性高、审计质量高的审计。但是在实际中,这一点很难被做到。目前比较普遍的做法是:企业自行聘用或解聘会计师事务所。这表明实际上事务所与被审计单位是雇佣关系,会导致事务所在利益的驱动下,做出违法违规行为或者降低审计质量。

防范审计风险的应对措施

第一,应加强中国注册会计师的道德品质修养,加大违法行为的惩戒力度。会计师事务所要建立一系列监管与审核注册会计师的道德品质机制,且提高对其任务的管理程度。第二,应提高会计师的专业能力水准,让其正确了解与使用全新的会计注册,进而减免导致客观性的审核风险出现。全新审核标准要加强提高对职业的推断,准则侧重于规定注册会计师在进行审计过程中处理事项,而并不是细化注册会计师应该实施的主要流程。应当重视其人力资源的管理和企业文化的建设,与时俱进,保持高度掌控力。房地产企业的会计、税务以及企业管理人员都需要及时树立起适应、学习新制度的意识,保持正确、好学的态度,积极地更新其知识结构,提升其实践应用实务的能力,也需要紧密配合、积极应对我国各项财务和税收政策。

风险导向审核是完全新颖的现代化审计途径,其主要是指以被审计单位的经营风险分析作为导向来进行独立审计工作。该方法的特点主要是需要严谨的风险测评以及风险估算。借鉴国际上大型事务所和审计机构的现代信息化审计方式来预防审计风险,通过风险导向审计的应用,能够大大提升审计工作的质量,有效规避审计风险。面对怎样以有效率以及方法的形式完成审计工作,新审计准则要求严格遵守审计要求的方式,从审计工作的组织、编制以及确立等流程,对被审计单位的审计工作给出指导和实施细则。

加强审计工作的外部环境分析,防范审计风险。一是加强会计事务所内部会计和审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主动按照会计职业道德要求来要求自己,减少主观的违规行为;二是不断提高会计、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并提高其综合素质。会计从业人员要尽量完全了解与掌握有关的会计审计实务,并对我国的有关准则和法规有准确的把握,以防止在客观方面出现会计数据失真的现象。与此同时,我国在外部环境方面,需要加强会计监督的法律法规建设,对会计数据造假举动应该更加严格地惩罚,并追究会计数据造假所有责任人的民事责任,这样能够减少会计数据造假违法行为的出现。

现代风险导向审核是在传统风险导向审计的基础上,进行完善和更新,并结合体系论、战略理论构建主要思路。现代风险导向审核要求注册会计师在审核中以被审计单位对重大错报危险的认识、测评等为审计的主要流程,获取可能出现的主要错报因素,再依照风险测评标准给出合理的审计资源,能够目标明确,提高审计准确度和有效性。充分强调现代战略风险导向型审计,完全表现了风险导向审计的宗旨,明确了风险导向审计的理论。注册会计师依照被审计单位的特殊性,为有针对性地科学规划和执行审计程序奠定了一定的前期基础。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我国的会计准则、审计准则也在不断地更新。

208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