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56

1230985647abc
首页 > 审计师 > 对审计师充分肯定的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无敌的小饭桶

已采纳

职业判断是指工作者在一定判断环境下运用相关工作知识、经验等自身能力,对工作内容和自身行为等各进行评价,从而得出结论的过程。审计职业判断是指审计师在一定判断环境下运用知识、经验等自身能力,收集充分恰当的审计证据与相关的判断标准进行对照,对审计事项和自身行为等各审计命题进行评价,从而得出审计结论的过程。它是一个有机的系统,主要包括职业判断环境、职业判断主体、判断决策程序和判断属性等四个要素,这些要素构成了审计职业判断的一个分析框架。审计师通过对这个框架要素的理解来提高审计职业判断能力。审计人员对财务报表的公允表达所做的职业判断体现了审计的实质。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CICA)曾在1978年的报告中指出:“审计师可以宣称他们在很多方面不是专家,但这并不包括在特定环境下判断会计方法是否恰当的能力。”这里的能里指的就是审计师的职业判断能力。

对审计师充分肯定的

197 评论(13)

fengzhong031

取证方法对审计证据的充分性有影响主要是,取证方法影响审计证据数量的衡量,二审计证据的充分性是对审计证据数量的衡量,主要与注册会计师确定的样本量有关,所以说取证方法对审计证据的充分性的肯定的。取证方法对审计证据的充分性有影响主要体现在下面三个方面,取证方法影响审计证据充分性的因素表现:(1)取证方法影响审计证据充分性的因素表现在影响注册会计师确定的样本量;(2)取证方法影响审计证据充分性的因素表现在影响注册会计师对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越高,需要的审计证据可能越多;(3)取证方法影响审计证据充分性的因素表现在影响注册会计师获取审计证据的质量。审计证据质量越高,需要的审计证据可能越少。取证方法影响审计证据充分性,所以在审计证据的时候要选择正确的取证方法,评价审计证据的充分性还要特殊考虑以下四个方面。1.使用被审计单位生成信息时的考虑2对文件记录可靠性的考虑3.获取审计证据时对成本的考虑4.证据相互矛盾时的考虑

248 评论(10)

向土豆要努力

你觉得,审计师是否需要带着怀疑被审计单位的态度展开审计? 我一直认为,大多数的审计都是为了找问题,所以,我通常在对待被审计单位的时候,都有一个前提假设,就是假设他们存在问题。因为建立在这样的假设基础上,通常审计做起来就会更有方向,也更容易出成果。 但是最近,我在准备CIA考试的过程中发现,审计师带着怀疑的态度做审计,是违背客观性的。 客观性要求,内部审计是在执行审计工作的时候,要始终保持一种独立的个人思考状态,不应掺杂个人的感情或偏见,不受任何利益或者他人观点所左右。  换句话就是,我们带着怀疑的态度(有时可能也会时信任的态度)去对待被审计单位时,其实就是带着某种偏见在从事审计业务活动,它不仅会影响到内部审计师公正地履行职责,而且会削弱人们对内部审计师内部审计活动以及整个人生职业的信心。 当我们带着怀疑的态度去找问题时,被审计单位的人员会感受到我们身上的某种目的性和威胁性,从而对我们产生戒备的心理,不利于审计的工作的开展。有时候,我们也会因为别人的观点而非常信任被审计单位,因此会忽视对被审计单位风险的把控。 话虽如此,我仍觉得书上关于“客观性”的要求,很难实施。 首先,我们在做审计时,是需要借助别人给予的一些信息去做参考,其实我们对被审计单位的某种偏见,无论是好的或者是坏的,它都是我们审计师的一种主观判断。 其次,内部审计师是一个人,TA的职业判断肯定多多少少都会带有自己的主观方面的判断和主观感情的,难以做到绝对的客观公正,只能相对的客观公正。 综上,我觉得审计师是需在在客观性和主观判断方面做取舍的。审计师需要充分利用,过去积累的各方面的经验,从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审计师做出自己的初步判断。如果该判断,是有证据可以支撑的话,那我们可以去信任的,我们可以有目的性、有针对性的去做审计(当然和被审计单位沟通时,不要那么明显)。如果该判断缺乏切实有力的证据,那我们就要采取一种审慎的态度,以空杯的心态去做审计,重新去挖掘真相。,并做判断。

143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