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陆少
中国审计制度起源于夏商西周时期。公元前21世纪,随着夏朝的建立,国家有了初步的财政财务收支活动,因而便有了对各级官府及官员进行审计监督的必要,以保证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史记》中有关“会稽”的记载就是最原始的官员审计制度的反映。据《周礼》记载,当时国家财计机构大体分为两个系统:一是掌握财政收入的“地官司徒”系统;一是掌握财政支出、会计核算、审计监督等的“天官冢宰”系统。行使审计职能的机构及其事务都是隶属于“天官冢宰”系统,不仅有了行使就地稽察之权的审计职能官员——宰夫,而且还建立了较为科学的原始的财计牵制制度。春秋以至秦汉,审计制度得到初步发展,其标志是“上计”制度的形成和御史组织制度的建立。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在经历了长期战乱后,上计制度逐渐衰亡,随着秦汉三公九卿制向隋唐三省六部制的转变,审计制度进一步演变。首先,出现了负责官僚选拔考课的吏部,兼职进行经济政绩的审计。其次,出现了一个新的机构“比部”。从隋唐到五代、两宋,是我国审计的确立和逐步走向成熟完善的重要时期,其基本标志是比部审计制度的发展,以及以比部为主导,御史监察为辅助,财计部门内部牵制及内部财务稽核为基础的审计监督网络的基本形成。南宋时,又出现了第一个以“审计”命名的审计机构——审计司。从此,“审计”一词,不仅成为我国审计机构的命名,而且成了我国财政财务监督的专用名词。南宋时,出现了第一个以“审计”命名的审计机构——审计司。从此,“审计”一词,不仅成为我国审计机构的命名,而且成了我国财政财务监督的专用名词。元明清时期,古代审计逐渐趋于衰败。
俳句之神芭蕉桑
什么是审计 ? 审计是独立于被审计单位的机构和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的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进行检查,评价,公证的一种监督活动. 我国的审计包括三种类型,即国家审计,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国家审计是指国家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通过审查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查阅有关文件,资料,检查现金,实物,有价证券,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调查等方式,依法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进行审查和评价的经济监督活动. 内部审计是指部门,单位内部的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对本单位及下属单位的财务收支及有关的经济活动,进行内部审查和评价的活动. 社会审计是指依法成立的社会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接受委托人的委托,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及有关经济活动,进行公证,评价的服务活动. 审计和会计的区别: 审计与会计是两种不同的但又有联系的社会活动.审计与会计的联系主要表现在:审计主要是对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等财务会计资料及其所反映的财政,财务收支活动的真实,合法,效益进行审查和评价.审计需要以会计资料为前提和基础,离开了财务会计资料,审计工作很难进行.会计活动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本身是审计监督的主要对象. 在审计产生之初,审计人员主要从审查会计资料入手,对会计资料中反映的问题进行审查.我国古代有审计是"听其会计"之说,西方国家的"audit"一词也有"听审"的涵义.从审计的产生可以看出,审计和会计不是一回事,审计也不是从会计中派生出来的.检查会计资料只是审计的一种手段和方式.随着审计的发展,审计和会计的区别越来越突出地表现出来.这种区别主要表现在: (一) 产生的基础不同. (二) 性质不同 (三) 对象不同方法和程序不同 (四) 职能不同 财务 泛指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是指企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它体现企业和各方面的关系. 财务人员是企业所有者用来协助,管理,清点,整理企业家当的。企业财产的所有者是通过财务人员来真实了解企业的运行情况,企业财务人员是企业所有者的眼睛和手,谁控制了财务人员谁就控制了企业的资金流向,就能随时了解企业的亏损盈利,亏了多少钱,赚了多少钱,谁应该多付钱,谁应该少付钱,谁的钱要拖一拖,谁的钱要马上就要付,企业什么时候该消费,想怎么消费,想买房子,买汽车,这都要通过财务人员的手来实现。
穿G2000的恶魔
审计师的工作是做什么? 审计师是做什么的?从字面上来分析,就是审核和计算。审计师的工作主要有:审报表、再审报表、查帐、再查帐、盘货等等。审计是审计机关依法独立检查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以及其他与财政收支、财务收支有关的资料和资产,监督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真实、合法和效益的行为。 审计的主要对象是会计资料及其所反映的财政、财务收支活动。会计资料是审计的前提和基础。会计活动是经济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活动本身就是审计监督的主要对象。我国古代的“听其会计”和西方国家的“听审”,都含有审查会计之意,检查会计资料只是审计的`一种手段和方法。 审计是因经济监督的需要,也即是为了确定经营者或其他受托管理者的经济责任的需要而产生的。 审计是经济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对财政、财务收支及其他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进 行审查,具有外在性和独立性。 审计的对象主要是会计资料和其他经济信息所反映的经济活动。 审计方法体系由规划方法、实施方法、管理方法等组成,而实施方法主要是为了确定审计事项、收集审计证据、对照标准评价,提出审计报告与决定,使用资料检查法、实物检查法、审计调查法、审计分析法、审计抽样法等,其目的是为了完成审计任务。 审计是独立于财会部分之外的专职监督检查;审计的目的在于证实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审计检查会计资料只是实现审计目的的手段之一,但不是惟一手段。 审计都具有三个基本要素,即审计主体、审计客体和审计授权或委托人。审计主体,是指审计行为的执行者,即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为审计第一关系人;审计客体,指审计行为的接受者,即指被审计的资产代管或经营者,为审计第二关系人;审计授权或委托人,指依法授权或委托审计主体行使审计职责的单位或人员,为审计第三关系人。 ;
优质审计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