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姨是谁啊
个人觉得还是看你未来的职业发展。——如果你未来想要在税务师事务所或者税务所工作的话建议你考税务师,因为税务师的应试性主要是针对更细节的税务知识,对于会计方面的知识讲授的部分浅尝辄止,讲的没有审计师(CPA)深入。——如果你未来想在会计师事务所工作的话,建议考审计师,毕竟有了审计师的签字权才能签审计报告。如果有机会在四大工作的话,收入还是比较客观的。审计师的课程范围相对广,难度也较深入,广度体现在不但需要学会计上如何入账,还要学习统筹规划未来的现金流和收入预测,还体现在需要了解法律知识应对或有的风险,包括掌握一些经济管理方面的宏观知识为企业作决策,不只是财务决策,还有经营决策。
静心观海一
报考两门方案:
一.会计和审计组合
对于首次报考且毅力强的考生,强烈推荐此组合。会计和审计是公认的报考两门方案中的最佳组合。
原因如下: 1、从注册会计师执业的角度来说,注册会计师在执业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基础就是会计知识和审计知识。会计是做账,审计是查账(当然不仅限于查账),会计涉及财务报表,审计是对财务报表进行审计。
2、从考试的角度来说,审计的考试涉及很多会计知识。以前年度一度考过编制审计调整分录,虽然最近几年没有出现此类考题,但不意味着此类考题不会再出现。这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会计知识对于审计考试的重要性。
3、会计和审计是注会专业阶段六门考试中最大的两座山峰,如果将这两门考试通过了,相当于通过了1/2专业阶段考试!(稍微有点儿夸张,但也是有道理的)
二.税法和经济法组合
此组合俗称“两法”,经济法在注会六门中虽相对比较独立,但依然或多或少与税法有一些关联。
报考此组合理由:
1、这两门均属于“经济法”的范畴,经济法基础以及中级经济法中都是包括经济法部分和税法部分。
2、此组合难度系数不大,有助于考生建立自信。
3、报考此组合的考生,可同时报考中级会计职称中的中级经济法。
对于税法,内容比较琐碎,尤其是税收优惠,故应以题带考点;经济法则以记忆为主,辅以习题巩固。
三.会计和财管组合
会计和财管是注会中非常著名的杀手,此组合的难度在所有两门报考方案中难度也是第一梯队的。
会计与财管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在于:
1、会计与财管的最主要联系在于财务报表,财管中包括传统的财务报表,也包括管理用财务报表,而管理用财务报表在财管中则更为重要,而熟悉财务报表则是学好财管所必须的,尤其是第二章以及第七章。财务报表在会计中也是非常重要的内容。
2、会计与财管的区别在于会计是基于权责发生制原则进行处理,而财管则基于收付实现制原则进行处理。 报考此组合的童鞋可同时报考注税的财务与会计以及中级会计职称的中级会计实务和中级财务管理。
四.财管和战略组合
对于有一定会计基础且选择两门的考生可以选择此组合。
1、财管和战略在旧制度下本为一门课,只是在新制度下为体现风险的重要性而将其单列出来,逐渐丰富,独自成一门课。
战略中有财管中的计算,比如企业价值评估,但非常简单;财管中的长期计划是以战略计划为起点。财管和战略的学习是相辅相成的。
不管怎么选择科目,小编觉得都要踏实的去复习,这样才能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最后祝愿考生都能马到成功。
好食物一起分享
注册会计师与税务师考试联报方案2017
注册会计师和税务师考试在财会行业都非常重要,当然难度也是比较大的,尤其是注册会计师考试。总体来说,两个考试之间的科目联系比较大,所以建议同学们可以一起联报注会和税务师考试。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注册会计师与税务师考试联报方案,欢迎阅读。
一、注会与税务师的报名条件
(一)注会的报名条件
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中国公民,可以申请参加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专业阶段考试:
1、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2、具有高等专科以上学校毕业学历,或者具有会计或者相关专业中级以上技术职称。
注:其实注会报名门槛真的很低了,大专学历就够了,这也就是为什么注会考试比较难的原因之一。
(二)税务师考试的报名条件
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恪守职业道德,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并符合下列相应条件之一的,可以报名参加税务师职业资格考试:
(一)取得经济学、法学 、管理学学科门类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学位);或者取得其他学科门类大学本科学历,从事经济、法律相关工作满1年。
(二)取得经济学、法学 、管理学学科门类大学专科学历,从事经济、法律相关工作满2年;或者取得其他学科门类大学专科学历,从事经济、法律相关工作满3年。
注:门槛堪比注会考试,应届毕业生都可以直接考试取证。这样的话,一年拿下考试就相当于一年获取中级职称。
二、注会与税务师的考试时间
2017年注册会计师考试暂未公布,预计在2017年10月中下旬,而刚刚公布的税务师报考公告也指明每年11月将举行税务师考试,所以两者的考试时间正好是衔接的,非常适合一起报考。时间不冲突,学习知识热度又没有降低,真是一举两得。
三、注会与税务师的考试科目
(一)注会考试科目
专业阶段设有六门考试科目,分别为:《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税法》、《经济法》和《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要求在连续五个考试年度内全部通过上述六门方可报考综合阶段考试。满分均为100+5分(5分为英语附加题,选答),60分及格。
(二)税务师考试科目
考试科目为五科,即:《税法(一)》《税法(二)》《财务与会计》《涉税服务相关法律》《涉税服务实务》。要求在连续五个考试年度内全部通过上述五个科目。考试形式全面采取机考。
四、科目组合
(一)科目之间的'联系
1、注会科目之间的联系
《会计》为注会六门之基础,所以首次报考建议报《会计》,《会计》说白了是教我们如何做账,而《审计》则是教我们如何查账。《税法》与《会计》联系很紧密,其中《会计》中涉及到《税法》中的增值税、所得税。《财务成本管理》与《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在旧制度下本属于一门课程。《审计》和《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又都有内部控制的内容。同时《审计》、《财务成本管理》和《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又都在讲“风险”。《经济法》在六门中相对独立。
2、注会与税务师科目之间的联系
注会中的《会计》与《财务成本管理》对应税务师中的《财务与会计》,《财务与会计》虽然分财务管理和会计两大部分,但是会计部分占80%的内容,所以《会计》学好了,《财务与会计》也自然没什么问题。税务师考试和注会考试时间差不多,注会先考,所以《会计》和《财务成本管理》的学习肯定是为《财务与会计》打好了基础。注会的《税法》对应税务师的《税法(一)》、《税法(二)》和《涉税服务实务》。如果你能把税务师的《税法(一)》、《税法(二)》研究透彻了,注会《税法》也没什么问题了。税务师的《涉税服务相关法律》中也包含到了一部分注会《经济法》的内容,所以也很适合一起学习。
(二)科目之间的搭配报考方案
注会中有《会计》与《财务成本管理》,税务师中有《财务与会计》,但两者的侧重有所不同但又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所以我们建议大家一起考,省力,效果又好。
你可以选择税务师的《税法(一)》、《税法(二)》、《涉税服务相关法律》和注册会计师的《税法》和《经济法》结合,也可以选择税务师的《涉税服务实务》、《财务与会计》和注册会计师的《会计》和《审计》。最后考注册会计师的《财务成本管理》和《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这样三年基本就能把注册会计师和税务师都拿下了。当然适合的报考也有以下几个组合:
1、注会《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和《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税务师《财务与会计》和《涉税服务相关法律》。
2、注会《会计》、《审计》和《税法》+税务师《财务与会计》、《税法(一)》、《税法(二)》。
3、注会《审计》、《财务成本管理》和《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税务师《税法(一)》、《税法(二)》和《涉税服务实务》。
4、注会《会计》、《审计》和《税法》+税务师《税法(一)》、《税法(二)》和《涉税服务实务》。
5、注会《会计》、《税法》和《经济法》+税务师《财务与会计》、《税法(一)》和《税法(二)》。
6、《会计》、《审计》和《税法》+税务师《财务与会计》和《涉税服务相关法律》。
7、《审计》、《财务成本管理》和《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税务师《财务与会计》和《涉税服务相关法律》。
8、注会《会计》和《税法》+税务师《税法(一)》、《税法(二)》、《涉税服务实务》和《财务与会计》。
优质审计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