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诗月
对于应收账款的实质性测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取得应收账款的明细,看一遍明细,看看有没有特殊的东西,如余额是负数等等。
2、为了验证存在性,最常规的办法是发确认书。这几乎是做应收账款必做的工作,但这只是验证应收账款存在性的第二有效的手段,前提还得是确认书能得到答复。关于发确认书时要注意的问题,请看发确认书时要警惕,要严密控制全程、函证工作要注意的问题、确认书没回来的替代性措施以及怎样选择函证的样本。
3、要验证存在性,最好的情形是企业在期后已经收到钱了。则存在性与估值都解决了。
4、在对应收账款的余额进行分析性复核时,单纯分析其绝对金额的本期上期变动是没有太大意义的,只有与这几期的销售额结合着看才行。
5、另一项常规的实质性测试工作是取得企业期末的账龄和最近期的账龄,然后对应收账款的账龄进行分析。
6、对于坏账准备,审计师要确保其合理性,就是说太少是不对的,太多也不应该。
7、注意收集披露所要求的有关信息。
8、收入的截止性测试,以确保应收账款的截止性也没有问题。
应收账款是制造业企业中,与经营和业务联系较多的一个科目,实际工作中,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会变化多端。
矮油没游
审计程序包括控制测试和实际性测试),就是说审计程序包括实质性测试。所谓审计测试程序是指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为了实现审计的具体目标.在审计实施阶段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和会计报表项目进行符合性与实质性测试时所实施的具体步骤与审计方法的总称。1.规划、指导作用。 审计测试程序详细规定了审计人员在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和会计报表项目进行符合性测试与实质性测试时应该经过的步骤,并明确了每一步骤应该做什么,怎么做。这不仅对审计’测试进行了具体规划,而且对审计人员起到了具体指导作用,能够使审计人员真正做到心中有数,操作起来有的放矢。2.规范、约束作用。在对一个单位进行审计时,对某一项内部控制或会计报表项目的测试程序确定后.执行测试程序的审计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操作,并编制相应的记录性审计工作底稿,从而较好地起到规范、约束的作用。3、明确责任作用。一个审计项目通常需要若干名审计人员联合作业.分工负责,同时进行。审计组长的作用主要应该体现在指导和监督其他审计人员选择实施审计测试程序,编制审计工作底稿,并对审计工作底稿进行严格复核上;而其他审计人员的作用则主要体现在在审计组长的指导下,选择并实施审计测试程序,编制审计工作底稿。上述作用和责任均明确地标记在审计测试程序表和记录性审计工作底稿上。这样,审计组长和其他审计人员之间.其他审计人员相互之间的审计责任便得以明确,从而有利于对审计质量和审计责任的检查、评价与考核。4.降低风险作用。审计工作发展到今天,已进入风险基础审计模式阶段。所谓风险基础审计,是指首先评估被审计单位存在的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以其综合水平为基础.评估检查风险水平.进而确定实质性测试的性质、时间和范围。从定量的角度看,审计风险是固有风险、控制风险与检查风险的乘积。审计风险与审计证据、审计测试程序呈正比关系,也就是说,无论是固有风险、控制风险还是检查风险,其水平越高,越需要取得更多的审计证据,将审计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的水平;而要取得更多的审计证据,就需要实施更多的测试程序。可见,审计测试程序与审计风险之间具有密切的必然联系。因此,规范设计和适当实施审计测试程序对于降低审计风险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另外,由于审计测试程序的选择与实施有利于分清和明确审计人员的审计责任,自然就能够促使审计人员自觉提高素质,增强工作责任心,进而提高审计工作质量,降低审计风险。5.提高效率作用。如果被审计单位客观存在的控制风险水平较低,审计人员可通过适当的符合性测试程序予以评估,以减少实质性测试程序的实施,从而提高审计效率。
优质审计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