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了以前
外部审计师作为独立第三者对本组织进行审计,他们可以向内部审计师提供其所掌握和了解的潜在被审计对象的相关情况,这对于内部审计目标的确立和修订、具体审计对象的选择,审计日程安排的优化是非常有益的。
内部审计师的工作范畴:
以系统、有规律的方式评估和促进组织在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程序方面的有效性;
关注组织的所有方面(例:防止财物的和非财务的以及任何形式的舞弊);
把将来发生的事件作为内部审计对于控制和程序的持续监督和评估的结果加以关注。内部审计师工作范畴参照内部审计标准2100。
外部审计师的工作范畴:
设置常规检查来获取足够的证据支持其对年度财务报告公正与否的意见;关注历史情况。
外部审计师的工作范畴参照他们的职业标准,他们应对审计程序执行情况及为评价年度财务报告而搜集的证据的充分性负责。
外部审计师作为独立第三者对本组织进行审计,他们可以向内部审计师提供其所掌握和了解的潜在被审计对象的相关情况,这对于内部审计目标的确立和修订、具体审计对象的选择。审计日程安排的优化是非常有益的。外部审计师的工作范围由《独立审计准则》等相关专业标准来规定,内部审计师的工作范围由《标准》和《内部审计章程》等进行规定,内外部审计工作应充分协调以确保充分的审计范围,*5限度地减少重复工作。在协调内外部审计人员的工作时,首席审计执行官应确保内部审计人员遵循《标准》的有关规定,并经常评估内外部审计人员之间的工作协调情况。外部审计工作和内部审计工作在工作方法、判断标准、专业技术标准等很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可以互相借鉴、互相促进,内部审计工作应当充分借助外部审计的力量,积极利用外部审计的成果,在可能的情况下与外部审计师展开合作,以达到提高内部审计工作效率、优化内部审计工作效率的效果。
环球青藤友情提示:以上就是[ 外部审计师是什么? ]问题的解答,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琳琳666
审计程序是指审计师在审计工作中可能采用的,用以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发表恰当的审计意见的程序。一般审计程序表示审计工作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过程,包括三个主要的阶段,即计划阶段、实施审计阶段和审计完成阶段。具体如下:
1、审计计划阶段,各级审计机关为履行审计职责而对计划期内的审计项目和专项审计调查项目作出统一安排,指导着一个地区、一段时间内的审计工作。只有切实加强审计项目计划管理,才能充分利用现有审计资源,合理确定审计重点和审计覆盖面,保证审计工作高质高效地进行。
2、审计实施阶段,指评价内部控制系统,进行财务收支项目实质性审查,进而取得审计证据,编制审计工作底稿和作出审计评价等。一方面是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协调配合的过程,另一方面则是审计人员自身实施审查与取证的过程。
3、审计终结阶段。审计组对审计事项实施审计后,应当向审计机关提出审计组的审计报告。审计组的审计报告报送审计机关前,应当征求被审计对象的意见。
扩展资料:
审计程序实施的及时性
内部审计机构是本部门、本单位的一个部门,内部审计人员是本部门、本单位的职工,因而可根据需要随时对本部门、本单位的问题进行审查。
可以根据需要,简化审计程序,在本部门、本单位负责人的领导下,及时开展审计;可以通过日常了解,及时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或问题的苗头,并且可以迅速与有关职能部门沟通或向本部门、本单位最高管理者反映,以便采取措施,纠正已经出现和可能出现的问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审计程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审计实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审计项目计划
优质审计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