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18

78海吃不胖
首页 > 审计师 > 更换审计师的坏处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映雪堂明

已采纳

没有危害。审计师根据相关部门的委托,可以连续审计同一个单位。按照不同部门的委托和企业自己的相关需要,一个单位可以同时,进行国家相关的专项审计,如固定资产管理审计、企业经营情况审计和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审计等。同时因本公司经营需要,也可以进行本单位验资审计等工作。

更换审计师的坏处

327 评论(8)

德古拉之吻~

1.可能是审计师主动辞职,原因在于审计师无法获得满意审计证据,且对公司财务报告真实性存在严重怀疑,但企业又不同意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保留意见报告,无法发表意见的审计报告等。审计师这时候会认为风险过大,一般会选择主动辞职。2.其他审计公司的竞争,比如更低的审计费或者与企业老总拉上了关系,但这一般不会频繁。3.为了保持审计师的独立性,有些公司章程会规定定期轮换审计师,但一般会3年以上,也不频繁。所以,一旦企业频繁更换审计师,其财务作假的可能性极高,一般证监会会特别留意,企业必须提供很好的解释。

316 评论(9)

ilovefoood

在资本市场中,利益相关者关注的不仅仅是更换审计师的行为,更关注的是这种行为引发的后果,即对财务报告的影响。本文以我国独特的更换审计师时机选择问题为出发点,研究了审计师更换时机对财务报告有用性的影响,这也弥补了以往在更换审计师研究中对所有变更审计师的公司一视同仁的不足。由上可见,更换审计师的时机选择直接影响到年报的审计质量,仓促更换审计师的公司其审计质量一般较低。审计师更换时机不同的公司盈余管理程度不同,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财务报告中存在较大问题的公司,其就会花较多时间寻找适合自己的会计师事务所,这种情况下,时机的选择会更多地考虑盈余管理。还有一种可能也会导致审计质量较低,由其他原因导致公司确定会计师事务所较晚,而年报披露时间临近,审计师没有太多的时间来进行充分的审计。因此,从市场健康发展的角度考虑,应当规范上市公司仓促更换审计师的行为。监管机构可以限制上市公司更换审计师的时机,要求公司必须保证必要的审计时间,从而保证审计质量。

141 评论(8)

想疯狂旅行

1、事务所收费太高2、事务所出具报告太真实,没有与企业意识一直3、事务所专业性不够,没能查清所有问题4、公司领导不想让事务所连续查公司账务

163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