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cole6996
审计师的工作是做什么? 审计师是做什么的?从字面上来分析,就是审核和计算。审计师的工作主要有:审报表、再审报表、查帐、再查帐、盘货等等。审计是审计机关依法独立检查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以及其他与财政收支、财务收支有关的资料和资产,监督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真实、合法和效益的行为。 审计的主要对象是会计资料及其所反映的财政、财务收支活动。会计资料是审计的前提和基础。会计活动是经济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活动本身就是审计监督的主要对象。我国古代的“听其会计”和西方国家的“听审”,都含有审查会计之意,检查会计资料只是审计的`一种手段和方法。 审计是因经济监督的需要,也即是为了确定经营者或其他受托管理者的经济责任的需要而产生的。 审计是经济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对财政、财务收支及其他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进 行审查,具有外在性和独立性。 审计的对象主要是会计资料和其他经济信息所反映的经济活动。 审计方法体系由规划方法、实施方法、管理方法等组成,而实施方法主要是为了确定审计事项、收集审计证据、对照标准评价,提出审计报告与决定,使用资料检查法、实物检查法、审计调查法、审计分析法、审计抽样法等,其目的是为了完成审计任务。 审计是独立于财会部分之外的专职监督检查;审计的目的在于证实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审计检查会计资料只是实现审计目的的手段之一,但不是惟一手段。 审计都具有三个基本要素,即审计主体、审计客体和审计授权或委托人。审计主体,是指审计行为的执行者,即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为审计第一关系人;审计客体,指审计行为的接受者,即指被审计的资产代管或经营者,为审计第二关系人;审计授权或委托人,指依法授权或委托审计主体行使审计职责的单位或人员,为审计第三关系人。 ;
头头的奋斗
可以这么说。重要性水平并不是一个百分比,而指用金额额度表示的会计信息错报与错弊的严重程度,该错报错弊未被揭露足以影响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判断或者决策,在实务中也有按百分比说的,但最后都需要落实到具体金额上。举例来说,以资产的1%作为总体重要性水平,资产是2000万,那重要性水平就是20万而不是1%。这个百分比是根据风险评估得到的,虽然进行风险评估会用到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同时也会考虑到很多其他因素,比如行业、上期审计情况等。说的对,重要性水平的运用就是一个尺度,但是否影响审计意见必须实际问题实际分析,单个错报金额或汇总金额超过了重要性水平,并不是说就要出非标报告,而是要看是否还能采取其他审计程序收集审计证据或更正错报,把风险降低到可以接受的低水平。错报超过了重要性水平,但是被审计单位修正了错报,那还是可以出具标准报告的。重要性水平分为整体重要性水平和实际执行的重要性水平。实际执行的重要性是指注册会计师确定的低于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的一个或多个金额,旨在将未更正和未发现错报的汇总数超过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的可能性降至适当的低水平。重要性水平不能直接决定抽样规模,抽样规模是根据能承受的检查风险确定的,可接受的检查风险受重要性水平影响,重要性水平越低,可接受的检查风险越低,需要的审计证据数量和质量要求都会越高。抽样方法是根据总体特征决定的。审计程序是根据错报的性质决定的,比如发现管理层舞弊那就只需要和管理层、治理层沟通,评估风险,做更多的实质性程序不能降低特别风险。 关于举个通俗的例子:工厂(被审计单位)做出厂检验,需要确定生产的1000箱货(总体)能否合格出厂,消费者(报告使用者)可以容忍这1000箱货物中出现100箱次品(整体重要性水平10%),次品太多检验工人会被罚款(审计风险),检验工人自言自语道:”次品率10%,我体力、时间有限不能挨个检验所有1000箱产品(审计的固有缺陷),但是如果我只查100箱(样本总体),如果查到10箱次品(样本错报),刚刚达到10%的上限,可是万一我刚好查到没问题的货物呢?(审计的检查风险)。我觉得风险太大(风险评估),所以我查200箱(样本总体),里面如果只有1氦丁份股莓噶逢拴抚茎0箱有问题那么占比5%(实际执行的重要性水平),那我上对得起工厂下对得起消费者了(取得合理保证)。至于这200箱我怎么抽取呢,反正这些货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样本特征),绕着货场围墙抽比较方便(抽样方法)。检验工人抽了200箱货,结果发现了12个次品次品率6%(样本错报)。检验工人想:哇,超过了我制定的5%了(实际执行的重要性水平)我该怎么办呢?没超过10%不能向工厂汇报这批货不合格。看来必须继续抽样检查了,再多抽100箱(调整样本规模),前天下线的货物次品比较多(错报性质),都集中在第三列,我多抽点那边的看看情况(调整抽样方法,修改实质性程序的时间范围和性质)。检验工人又抽了100箱,结果没有发现次品,次品率4%。检验工人舒了一口气,厂家可以把我查到的次品换成合格品(修正错报),要是不换消费者也可以接受(可以接受的低水平),这批货可以放行了。
詹姆斯尐雪
文丨地产三哥
春节之前,德勤内部爆了一个料。员工YW爆料了其4年工作期间,德勤在多家上市公司的审计过程中存在的涉嫌违规行为。
证监会随后表态:要求机构自查,并会持续跟进。2021年2月10日,据财政部官网《财政部约谈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财政部高度重视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员工举报问题,......,2021年将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突出问题进行集中整治,维护投资者和 社会 公众利益。”
外聘审计是企业面向公共市场的基本操作。
对于企业来说,用外部的专业和标准去规范企业的运营与操作。可能会加大成本,但能取信于市场,获得 社会 公众尤其是投资者的认可。
对于公共市场来说,外聘的会计师事务所相当于“代天检阅”。
所以这样一个专业的中介机构,第一原则是信誉。
至于德勤的瓜的事实是怎样的,我们这些外人无法分辨,或许只能找些蛛丝马迹,自己评判。
根据瓜中的料:
“项目合伙人收受礼品,并在第二年上涨审计费,请帮忙掩盖一些问题,严重违背审计独立性政策。并可能牵扯出许多其他隐藏问题。”
这是针对红黄蓝公司2016年度审计的爆料。
2016年红黄蓝审计费用24万美元,2017年审计费涨到了152万美元。
(截图自红黄蓝教育2017年报)
考虑到红黄蓝2017年9月27日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上市之前的审计工作量大、难度大,所以审计费上涨也属正常。
但涨幅的确比较大。
这和爆料中的逻辑和内容也印证了:“次年上涨审计费,帮客户掩饰问题”。
2016年-2019年红黄蓝审计费占营业收入比分别为:万分之22、108、106、66。
根据网上查询的统计数据,美股的审计费用占营业收入比大约万分之5-6。
香港的GMT对2330家上市公司进行的一项分析发现,美国公司向审计公司支付的价格平均为其营业额个基点,国际平均水平为个基点。
无论是以哪个标准,红黄蓝的似乎都偏高了。
说回会计师事务所,2001年美国安然公司破产及安达信协助财务造假事件爆发之前,全世界有“五大”会计师事务所:安达信、德勤、普华永道、安永、毕马威。
财务造假事件后,就没有安达信了,只剩下“四大”了:德勤、普华永道、安永、毕马威。
“四大”以其专业能力和信誉水平制霸全球,“四大”的会计师工作量大,收入也高。
三哥对于TOP30房企看得比较多,我们来看看他们聘请了哪些会计机构。
(2019年报数据)
罗宾咸永道,就是普华永道在香港的机构名称,普华永道在中国大陆的经营实体名字为“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
德勤在中国大陆使用的名称为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在中国香港则为德勤·关黄陈方会计师事务所。
这35家房企中,“四大”占了25家,市场占有率71%。其中,普华永道11家,德勤6家,安永6家,毕马威2家。
从审计机构分类说,A股的房企不太愿意用“四大”,港股主要是“四大”。
从审计费来说,四大的审计费似乎会高点,A股不用四大所的公司的审计费都不算高。
因为A股年报和港股年报在审计费的披露口径可能不同,比如港股的非审计费用中包括咨询费用、票据发行的费用等等。这一部分费用在A股上市公司可能体现在财务费用和管理费用之中。这可能会造成审计费的差异,诸君权做参考。
有几个细节,值得注意:
从2019年报来看,会计师事务所服务公司时间最长的应该是万科聘请的毕马威,已经连续服务公司27年了。
有些公司的审计费用名次和其市场地位的名次明显不匹配。
中国注册会计师俱乐部的报告显示:2019年度,上市公司审计收费均值为万元,资产均值为731亿元,审计收费均值与资产均值的比例为个基点,与2018年的基本持平。
另有数据:国内上市公司营业收入比大约个基点(万分之)。
显然,内地上市公司审计费用比例远远低于国际标准。
为什么这么低呢?
有人说,是“劣币驱除良币”,大家工作都差不多,大打价格战。遇到一些情况和甲方的要求,眼一闭心一横,飞机放起来,萝卜章盖起来,他好我也好。
如果飞机放的太猛,就失控了。不然獐子岛的扇贝怎么会游来游去?不然康美几百亿药材会凭空蒸发?
有人说,是制度造成的内卷,因为在现在的利益-责任结构中,会计师个体承担的责任更大。
现在的会计师事务所一般是特殊普通合伙制企业,责任承担分为两类:
(1) 若是由于合伙人非故意或者非重大过失引起的损失,则全体合伙人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2) 若是由于合伙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引起的损失,则该合伙人承担无限连带责任而其余的合伙人承担有限责任,以其出资额为限。
参见《合伙企业法》第五十七条。
这让大的会计师事务所利用每个注册会计师的无限责任,让注册会计师个体在高额薪金和可能犯规犯法之间取舍,在人性和规则面前取舍。
毕竟,侥幸心理每个人都有的。
也许这两个因素都有吧。
财务造假,有时候有点像《巡回检察组》上面七个人制造的谋杀案,每个人单独看都没有犯罪,至多是小错误、小犯规,但是凑在一起,可能就造成严重后果了。
55页的PPT的瓜主引用他老板的话,
“我们每个人,做的都没有错。”
很有道理?
中国人习惯在讲理性的时候掺杂一点感性,似是而非,弄到最后啥也不是。
犹记得位于上海青浦的国家会计学院的题词:“不做假账”。
简答、直接、完美。
优质审计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