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09

林子夕silva
首页 > 审计师 > 审计师能干到多少岁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罂粟女孩

已采纳

传说中越老越吃香的会计和审计会有35岁危机吗?

越老越吃香,不单纯是因为年纪,而是在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和提炼我们要知道,越来越吃香,不是单纯地用年纪来衡量的,毕竟很多经验知识和技巧外的东西,甚至包括直觉、判断还有处理事情的艺术等,都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需要时间和投入去积累。

“要做不可替代的人。” 假设你从事的事情谁都能做、甚至电脑就能替代,那么企业为什么要多花钱去雇佣一个闲暇时间和耐操程度都不如应届生、但是工资更高的中年人呢?

当然,也可能工资不高,但那样意味着一直维持在应届生的工资水平,天花板就摆在那里。

所以,当你在35岁,并已经工作了10多年的时候,到底是吃香的还是濒临淘汰?那就得看你是一直做着低端简单重复的工作,还是有不断地往上挑战“打怪升级”。千万不要像那句很出名的话(大意):“看似是有十年的工作经验,但其实只是把一年的经验用了十年。”

从这个角度说,会计师事务所岗位之所以被认为不错,其实是因为它的业务特点,一来审计工作的特性,导致从业者具有较短时间内抓大放小、把握全貌、发现财务问题的能力,二来能够接触到不同的客户公司,横向比较学习。

但到底因这样的从业经历能够积攒到多少经验,则取决于自己在项目组中的职能、观察和学习的悟性、碰到的项目组成员的水平以及服务客户等相关情况了。

审计师能干到多少岁

200 评论(13)

今生只要你陪

执业会员是有年龄限制的,满70周岁,不得再从事审计执业等法定业务。也就是没有了“签字权”。但非执业会员,不受年龄的限制,仍然可以。70岁后,还是可以依然从事会计类工作的,但不得从事注册会计师执业工作。这两者不要混淆。70岁后,还是可以依然从事会计类工作的,但不得从事注册会计师执业工作。会计相关职业,比如返聘入单位做财务经理,做财务总监,财务顾问等,做会计事务所的高级技术顾问等,都是可以的,因为这些都不是有“签字权”的注册会计师执业行为。这些都是没有限制的。

338 评论(8)

咂咂咂1

会计越老越吃香这句话是对的,但是这个老可不是年龄和资历,而是要看经验要看情况的,会财务管理的老会计是吃香的,但只会核算的老会计不是。这里的经验具体就是你对会计工作的悟性和快速学习能力,既包括会计技巧,还包括财务管理能力。但是随着会计人职能的不断升级,会计知识日新月异,随着会计信息化、管理会计体系的全面推进,很多老会计也会有跟不上时代节奏的感慨,因此,很多35岁以上的会计人,原以为在这个年纪,有证书、有经验,也有能力的年龄,跳槽时应该更上一层楼,然而实际中却遇到了“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无法遇到传说中的“越老越吃香”的局面。在证书已经不是稀有产物的时代,财务人更需要提升自身软实力和人脉的培养。

330 评论(8)

丹枫在心

会有的,不一定是到35岁,大多数人在22岁毕业进入事务所,随着工作年限的增长,对体力和精力的消耗逐渐加大,没有等到35岁,到26-27岁上下,就感觉体力没有几年前好了,如果不锻炼,天天熬夜,背着几公斤的电脑和底稿到处出差,身体机能下降很快,如果要锻炼,真的需要做好时间管理,把自己的每分每秒都利用起来。所以,感觉会计和审计的工作经验积累会有一定帮助,但不得不考虑体力和健康的问题。所谓越老越吃香,不是指在一家公司做了10年出纳每天做一模一样的事情越老越吃香,而是指你每年都在不断进步,不断接收新知识,不断迭代自己,就好比会计,从出纳,到各个模块,到总账,到财务经理,学融资,财务分析,成本核算,预算管理,最终成为财务总监;又比如审计,事务所的职业规划比较清晰,从助理到项目经理到经理到总监合伙人,等等,也是每年不断地成长迭代,感觉这个才是越老越吃香的含义。相应地,如果不随时更新自己的知识,随着体力和精力的下降,会逐渐被新科技替代,产生我们所说的中年危机。共勉,希望今天的我们比昨天更优秀。

123 评论(15)

容妆淡淡

先表明我个人的观点,会计越老越吃香这个理念,有时代的局限性。我大概率能猜到,和你灌输所谓“越老越吃香”这个理念的人,大概是你家里或者你圈子里上年纪的前辈,而且大概率是60 70 后这两代人很多人都秉持所谓“会计越老越吃香”的理念,而且其实从他们的人生经历来看,确实是有道理的,我们来简单分析一下60后:出来工作大概率是80年代到90年代,到了21世纪已经快退休了,他们经历了什么呢?首先,能给你灌输人生理念的,很大可能是一辈子混的还可以的,毕竟混的差的人的话,你也不会听,而60后,因为时代的特殊性,能开口说这个理念的,大部分其实在国企,毕竟在80年代,外企还没大规模来中国,大部分人,尤其是能发出声音的,基本都在国企里做了一辈子,而在80年代到90年代,国企账务和ERP的发展极其缓慢,甚至十几年都是手工账的企业比比皆是,而那个年代最大的特性,就是行业的迭代和发展非常慢,不是说发展慢,而是说,没有像今天这样,各种新兴行业的崛起,很多都是比较传统的行业,大家其实也都知道,21世界后,电子商务和互联网的到来,降维打击了中国各个行业,而在这之前,各行各业确实有发展,但基本都是在框架内的发展,在账务上的发展更是有限,这就导致很多时候只要做的足够久,确实就能应付各种局面,因为销售的渠道,商业模式是没有太大变化的,而真正到了21世纪,尤其是2008年之后,60后已经开始慢慢退休了,在他们理念之中会计一定是越老越吃香的,毕竟就这点东西。70后:我一直觉得70后是天选之子,他们大学毕业的时候,外企大规模进入中国,把各种先进理念带到了中国,属于最早接触ERP的人群,此外,这些人又接触了电商,属于互联网第一代的开拓者,但是呢,到了互联网大变局来临的前夜,这些人大部分已经占据了企业财务的中高层位置,对他们来说,同样是只要混的够久,就“一定”能有很大的发展,毕竟他们的人生就是踏在大趋势大风口之上的,只要你在财务行业做的够久那就一定能身居高位,毕竟原来那批来中国开拓的财务老外大部分都要回去,而60后又不是很愿意离开国企,所以你会发觉,财务高管的位置都是给他们空着的,而目前财务高管确实有非常多的70后。但事情在这几年开始了变化:1.经济高速增长阶段结束,原来各行各业都在高速发展,但是这几年,相当明显的是部分行业的发展开始滞缓,而某些行业的发展确依然高速,部分行业的发展速度处于风口而爆棚,同样的财务,同样的经验,薪水的差别简直是一个天一个地。技术日新月异,不需要那么多小会计了,我原来工作的一家MNC,2010年的时候财务部30多人,现在业务翻倍,但是财务就剩下5个,有了比较强大的系统之后真的不需要这么多人了,这样的话,作为会计,你混的再久也没用,直接被降维打击,因为不需要这个岗位了,不要说所谓的假账技巧,没意义,原因在于,过去,财务可以对税务 工商 海关等各个击破,因为他们不联网,但是现在呢?海关,税务,工商全部联网,有自己的大数据,以往所谓的虚增或者减少利润的方式已经无所遁形了,打个比方,很多企业原来喜欢用转移定价来转移利润,原来是税务系统孤军作战,现在和海关联网,共用一个平台,价格是高是低就非常透明了。此外,还有一点,那就是财务共享中心的出现,将账务都集中到这个中心内,类似“会计工厂”,我一般真不推荐大家去这里,真的就是账务工人,对于业务核心接触太少,而且最关键的是,大家的可替代性太强了,比如说上海的会计工资贵了,那我完全可以把这个中心转移到更便宜人工的内陆,当地人一定抢着干,而在上海的这些会计怎办?大概率是失业,如果更绝一点,转移到国外,那就更完蛋了。3.从账务型会计到业务模式型分析的转变,大部分60 70后所提的越老越吃香,基本都是账务型会计,随着第2点的ERP的发展,账务已经不需要那么多人,甚至有了财务共享中心来集中办理。要增强不可替代性,就只能是紧跟业务核心,从账务型会计转型到业务模式型的分析,越老越吃香这句话的核心,其实就是不可替代性,觉得自己做的够久,技巧够多就能有饭吃,但技术的发展,就是降维打击,好比原始资本主义工场里,你再怎么能用手织布,也没办法和织布机相比,一个道理。你说会计和审计会有35岁危机吗?当然会有,即:没选好行业,去了低利润的行业,老板为了节省开支,用了更年轻的人,危机来了RPA技术来临了,不需要这么多人了,老板为了节省开支,让你回家了,危机来了没有及时的转型,没有对行业模式有深刻的了解,老板觉得雇你不值,换了更年轻的,同时还一堆证书的“后浪”,危机来了只想混在自己的职位上,只做一亩三分地的事情,当然,也没有升职,等到了35岁,还在做非常初级的职能,比如AR AP,应聘其他企业的时候,别人也质疑你这么多年在干什么。在原来的企业又没有希望,危机来了而审计领域更是一样,35岁了,熬不动夜了,出不动差了,但是各种项目依旧满满,更怕的是如果连CPA都没,经理职位遥遥无期,做着项目所有的事情,但收入大头却不是你,工作起来有心无力,危机还是来了说道考CPA,真的是个苦活,一般的周期是3-5年,真的是非常不容易,其中的艰辛我作为陪考家属,太明白了,但是,如果你好好准备,听取名师的课程,尤其是一些7证大神(CPA+ACCA+CMA+CFA+FRM+司法考试+保荐人)帮你精炼的框架和课程,能够尽可能的缩短考试时间,后续的路才会更宽

237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