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manai119
审计的职业道德
审计职业道德对做好审计工作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它是审计人员在从事审计工作时所遵循的行为规范,包括职业道德、职业纪律及职业责任等行为标准。审计的职业道德具体有哪些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严格依法、正直坦诚、客观公正、勤勉尽责、保守秘密是审计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
第一,严格依法就是审计人员应当严格依照法定的审计职责、权限和程序进行审计监督,规范审计行为。
第二,正直坦诚就是审计人员应当坚持原则,不屈从于外部压力;不歪曲事实,不隐瞒审计发现的问题;廉洁自律,不利用职权谋取私利;维护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
第三,客观公正就是审计人员应当保持客观公正的立场和态度,以适当、充分的审计证据支持审计结论,实事求是地做出审计评价和处理审计发现的问题。
第四,勤勉尽责就是审计人员应当爱岗敬业,勤勉高效,严谨细致,认真履行审计职责,保证审计工作质量。
第五,保守秘密就是审计人员应当保守其在执行审计业务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对于执行审计业务取得的资料、形成的审计记录和掌握的相关情况,未经批准不得对外提供和披露,不得用于与审计工作无关的目的。
这五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2010年修订版)第十五条规定的基本审计职业道德,是我们每一个审计从业人员所具备的最基本的职业道德。
二、良好的审计职业道德是做好审计工作的关键
任何工作都离不开职业道德,同样,要做好审计工作更离不开审计职业道德的提高,它对做好审计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一,审计职业道德是做好审计工作和提高审计工作质量的前提条件。虽然,审计工作需要较高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但是再高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也离不开审计职业道德,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够使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得到更好的发挥,进一步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审计工作水平。反之,审计职业道德的丧失,会使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走向审计工作的反面,促进违法乱纪现象的发生。只有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道德习惯,审计人员才能自觉正确地调整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关系,调整职业和审计工作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自觉地按照审计职业道德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忠实地履行自己的审计职责,做到依法审计、客观公正、实事求是,保证审计工作质量。
第二,审计职业道德的提高能够促进审计法规的贯彻执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修订和完善了审计法规和审计准则以及审计制度和关于内部审计的若干规定,从法律上规定了审计工作的任务、职责、权限、程序和法律责任,来指导审计工作的开展。但是,再完善的审计法律法规也要靠审计人员去执行,只有通过审计职业道德的约束,才能更好的促进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审计法律法规是对审计人员的最低要求,而审计职业道德则是对审计人员更高的、内在的、必要的要求。
第三,加强审计职业道德有助于审计事业的健康发展。我国审计事业的发展起步较晚,审计法规相对薄弱,审计工作任重道远,我们必须在逐步完善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审计职业道德建设,提高审计工作的权威性、正义性以及审计质量,取信于民,取得社会的认可和公认,促进我国审计事业的健康发展。
第四,加强审计职业道德有助于提高审计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整体水平。目前我国审计人员的整体素质与新形势的要求还不相适应,一是人员老化,二是专业知识结构不合理,三是现代技术水平不高,需要在进一步加强专业知识和现代技术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加强审计职业道德建设,弥补自身的缺陷,提高审计人员的整体素质,进而提高审计工作水平。
第五,审计职业道德的提高有助于净化社会风气,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中坚持秉公办事、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依法审计的审计准则,无私无畏、尽职尽责的完成审计任务,认真履行《审计法》所赋予的审计职责,坚持审计职业道德,严格审计监督,真实、正确、全面地反映财政、财务收支情况,依法纠正和处理、处罚审计中发现的各种违法乱纪行为,能极大的净化社会风气,促进党风廉政建设。
三、加强审计人员的内部和外部约束机制是提高审计职业道德的有效途径
审计职业道德的提高不是凭空而来的,除了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以外,建立良好的制约机制也是促进良好的职业道德形成和完善的有效方法和有效途径。
第一,加强审计法律、法规建设,完善审计制度,以法律、法规、制度来约束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的形成和巩固。任何人都是有惰性的,没有强大的法律、法规的约束,很容易造成自由散漫现象的发生,从而丧失已有的职业道德,审计工作更是如此,必须加强审计法规的建设,来强化和巩固良好审计职业道德的形成。
第二,强化审计监督,从内部和外部监督审计工作的开展和审计人员的行为,使其自觉的遵守审计职业道德。审计工作是一项监督工作,在加强审计自律的同时,一定要加强社会监督,接受他律,将审计工作置于国家、社会、公众和被审计单位的监督之下,通过社会监督,来提高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
第三,加强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以丰富的专业知识来促进审计职业道德。没有深厚的专业知识的审计人员是很难具备良好的审计职业道德的。
第四,加强审计职业道德的继续教育,以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指导审计工作。引导审计人员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把树立良好的审计职业道德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事事告诫自己,时时提醒自己,自我约束,自我控制,严守审计职业道德,在审计工作中坚持原则、实事求是、依法审计、勤勉尽责,就一定能够做好审计工作,完成审计任务。
老李重庆
一、设身处地,实事求是 在审计中,我们常会发现,很多人常常拿着书本上的条条框框去和被审计对象的内控流程、制度、运营情况进行强行对比,完全不考虑被审计对象的实际情况,结果找出来的问题不是真正的问题,提出的建议也缺乏可操作性。 因此,我们在审计的时候,应该从审计对象的实际情况出发,考虑被审计对象的业务特点,这样你才有可能找到存在的真正问题,而不是纸上谈兵。切忌用一套通用的程序应对所有公司 当然,这里不是要求审计人员为了刻意迎合被审计对象的态度、观点,而放弃应有的判断原则。在审计中,有时你提出某些问题,对方会给出一堆的理由,这时,你首先需要考虑,这些理由是否是真正的理由,这些理由是否合理,同时需要对问题本身进行评估,这个问题如果不改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目前是否已经出现严重的问题,这个问题他们是否可以解决等等。 二、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牛顿说过,他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作为一名内审人员,我们也应当尽量爬的高点,看得远点,除了低头走路,还要抬头看天。 经常有些内审人员在分配好自己应当负责的业务模块后,拿着制度、流程,奔着资料去了。整个审计过程,可以说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状态。不可否认,这样也是可以发现问题的,但这样真的好吗?常常会有内审人员在审计结束后,才发现原来自己所负责的模块中有这么多的业务类型,而自己在审计结束会议召开之前竟然是一无所知。 还有的内审人员在审计时,只是一味关注业务本身,例如审计采购就只看采购的资料,其他的一概不管。你让他注意公司的业务形态,经营情况,公司所处的生命周期时,他会告诉你,这些与他的审计业务循环无关,你说的这些信息太大了,这些信息只有在写报告对公司的概况时进行介绍才会用上,他又不负责写报告,这是项目经理的事情,与他无关,他只要负责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就行了。 三、细节决定成败,好奇不一定会害死猫 我们在审计时,可能会只关注与样本自身的合规性,而忽略了很多细节。比如,我们在审核付款凭证时,可能看了审批、合同、发票、签收等,觉得都符合规定,但是在检查凭证的过程中,在某些付款单上出现了一些相同的符号,并具有一定的规律,你会注意这些符号么。 四、审计除了发现问题,还有诗和远方 因为发现问题而激动不已,因为没有找到问题而灰头土脸、萎靡不振,在心中深深的认为审计就是发现问题,这样的思路不能说错,毕竟很多时候,部门领导对你工作的认可,管理层对内审工作的评价,常常也是以发现问题,发现问题的多少来考量的。我们应该也要理解,部门的负责人、分管的领导、公司的管理层不可能全方位地参与到你的工作中,而问题的有无、多少是最直观的反映。 对于内审人员来说,发现问题确实很重要,但我们也应该开阔眼界,承认被审计对象做得好的地方,审计报告不应该只是问题,还应该有优秀样本的展示,尤其是在一家集团公司中,总会有一些公司在某一方面做的特别好,是可以让别的公司借鉴的,审计也应当考虑进行这些正能量的传播。而且,在审计中,也常常听到被审计对象埋怨,你们总是说我们做的不好,但我们的努力,我们做得好的地方,你们绝口不提。因此,有时,我们被对方认作是找茬也不为过 从管理的角度来说,管理有正向激励和反向激励,适当的激励,也会让被审计对象更容易接纳审计人员,更愿意积极改进。我们应当明白,审计的目的不是发现问题,发现问题只是手段,重要的是促进管理的提升,进行有效的良性循环,目的是改进单位的工作质量并提高效益。我们常常说增值很难,其实有时候做起来也很简单。当然,作为内审人员,也需要向管理层输送这样的理念。 五、不要陷入合规的死循环 在审计过程中,有些审计人员一味的关注合规,尤其是一些初入审计的小伙伴们,结果,同样的资料,同样的信息自己看一点问题没有,换一个人来看,就会发现很多问题 六、先小人,后君子 作为一名审计人员,笔者觉得在审计前,应当先将对方假定为嫌疑犯,然后去证明你的怀疑不成立,帮对方洗脱罪名,而不是先假定对方为好人。我们需要证明他不是坏人。 审计人员需要持有怀疑一切的态度,凡事先疑后信。我们应当清楚的意识到,再我们遇到的被审计对象中,有对你坦诚相见的,也有对你心存欺瞒的,因此,对于听到的,看到的,都要多问几个为什么。眼见未必为实,耳听也未必为虚。应当用事实说话,用证据说话,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多方验证。不要用别人说,据说,应该等不确定性词语,作为你对问题检查的答案。牢牢记住,在你获得充分证据之前,都不应该轻易认为对方给你的信息是正确的,用专业术语说,这叫审慎性。 七、学会假设,事半功倍 审计的工作时间相对于被审计期间终归是短暂的,你用一周、两周或者一个月的时间,对一家陌生的企业至少一年的经营情况进行审计,其实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同时,一般审计都会事先发审计通知书,给对方一个准备的时间,通常对方都会好好利用这段时间,精心准备一番。你到了现场之后,在时间过去一半的时候还没有发现问题,肯定会着急,因为你要交答卷给老板。因此,在审计前,我们应该先对公司的情况有个摸底,例如制度、流程、基本情况、业务数据等等,摸完底之后,你要做一项工作,就是假设。假设什么?假设哪里容易出现问题,哪里可能会有问题。带着问题,去访谈,去抽样,去验证,然后再审计过程中,根据掌握的情况,再提出新的假设。这样,就有助于你在较短的时间里发现问题,找到企业可能存在的风险。 八、逻辑思维很重要 审计工作中,会遇到大量的数据和信息,对于这些数据和信息,审计人员必须要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能力,你需要从这些信息中找到漏洞,找到其中不合理的地方。同时,对于发现的问题,你需要抽丝剥茧,透过现象看本质。例如,你去访谈采购人员A,你问他平时你们采购时,有没有人去复核仓库里是否有库存,A告诉你,相应的采购人员会去复核,但是你在检查仓库库存的时候,发现好多材料都超过了安全库存,这是你就要想到之前的采购可能说的不是真的,可能有问题 九、游戏化心态 每做一次审计就当打一个boss,每遇到一个困难就当是一次练级,每获得一次成功就能帮我们get一个新的技能,总有一天,我们自己也可以成为boss。 一个好的审计人员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良好的职业操守,勤勉的态度,质疑的精神,好奇的眼神,强大的心态,强健的体魄缺一不可。智商可以一般,但情商一定不能低,这是一项需要不断与人互动的工作。 让我们一起打怪升级吧
优质审计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