颖的时光
理想汽车回应被列预摘牌名单,理想汽车是如何回应的?理想汽车回应说摘牌不等于退市。互联网时代的一大玩法,就是由各大企业CEO或者高管自己成为“广告宣传者”。一切能够为公众所了解到的渠道,都是企业CEO必须好好加以利用,从而影响到资本市场、舆论乃至韭……哦不消费者心态的好机遇。典型就是马斯克那家伙,隔三差五发个信息说自己要增持比特币啦、入驻某些社交平台啦。看起来是人家随便发着玩,但实质上就会引发资本市场的关注,让更多网民也跟风去入驻平台,毕竟这是“真人版钢铁侠”背书的。
同样,内部信也是个比较容易传播的渠道,说是针对员工,但一定会被外界知晓,得到媒体报道。进而,如果内部信爆点够多、话题性够强,就可以在网络上引发公众讨论。所以说理想汽车能否在2030年成为最大车企,最终结果并不重要。关键在于这个话喊出来之后,会不会引发大家去讨论理想的品牌。哪怕是从负面的角度去嘲讽,俗话说黑粉也是粉。只要口号喊得激动人心,资本市场也会给予更多关注,投资人也是需要信心的嘛。当然,3月以来美股整体表现都不是特别“理想”,所以“理想汽车”的内部信对股价刺激不大。
反之,如果内部信仅仅是四平八稳谈规划、毫无爆点聊企业文化,那才是理想公关的失职呢。在目前国产电动车新势力不断入局的情况下,理想的挑战只会日益严峻而不是乐观,这一方面要求企业本身不断提升造车水平跟用户体验。另一方面也需要李想跟公关团队绞尽脑汁想故事,从思想上带给公众更多的信心了。
嘎嘎哈哈笑笑
日前,理想汽车运营主体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被曝出11位股东集体出质股权。而根据前序计划,理想汽车或将最早于本月就动身赴美IPO上市,承销商包括摩根士丹利和瑞银。
不上市,期权就没有价值,11位股东集体选择在IPO前夕出质股权,这在常人看来实属异常。围绕此事,业内有两种猜测:有人说此举是理想汽车内部优化股东结构,为全力赴美上市做准备;也有人说理想汽车赴美上市或许遇到了困难。
对于业内猜测,买车网()向理想汽车内部公关人员进行了求证,但截至发稿日,对方并未对此置评。而无论事实是什么,此次内部股东集体出质股权都为理想汽车如期顺利赴美IPO蒙上了一层迷雾,“能否成行”目前来看还是一个疑问。
资料显示,早在2018年6月份,车和家的股东利欧股份就曾发布公告称,其香港全资子公司利欧香港认购车和家开曼公司股份,配合车和家搭建VIE架构并完成重组工作。业内分析师贾新光在接受买车网()采访时表示:“在搭建海外VIE架构是为了能够在海外市场顺利IPO,理想汽车意在海外上市。”
梳理发现,VIE结构全称Variable Interest Entities,直译为“可变利益实体”,指境外注册的上市实体与境内的业务运营实体相分离,境外的上市实体通过协议的方式控制境内的业务实体,业务实体就是上市实体的VIEs(可变利益实体)。国内众多企业如新浪、百度、阿里巴巴,也包括蔚来,均通过VIE成功规避外资限制,在境外上市。
在拥有前车之鉴的基础上,金融分析人士称,近期特斯拉、尼古拉、蔚来等新势力车企带动新能源汽车板块股价大涨,在国内,理想汽车是处于第一造车梯队的新势力,预计理想汽车在近期选择海外IPO将会得到二级市场欢迎。
而事实上,为了通过VIE成功海外上市,理想汽车在半年时间内已通过三次股权结构变动为此做准备。早在2019年12月,车和家股权变动,有17家股东退出,注册资本也从约亿元下降了25%。而在今年5月13日,车和家再次发生多项工商变更。其中包含18位股东退出,注册资本也由亿元减至亿元。工商变更之后的剩余股东数量为11位。
在贾新光看来,此次11位股东集体出质股权也仍属于搭建VIE架构的一部分。“但现在仍然不清楚搭建到了什么程度。”贾新光表示。
而同样令人捉摸不透的是,外部不确定因素的增加无疑也为理想汽车IPO上市增添了许多问号。除了国际贸易摩擦变数在增多,从去年瑞幸咖啡财务造假事件之后,美国参议院紧急通过《外国公司承担责任法案》,对所有在美上市的中国公司进行严格的财务审计,并要求上市公司披露其是否由外国政府拥有或控制。
国泰君安首席汽车分析师张欣在接受买车网()采访时表示,在该法案的严格限制下,理想汽车能否赴美IPO上市是值得商榷的。
那么,在赴美IPO前景并不明朗的背景下,理想汽车11位股东集体出质股权则更显得疑点重重。全联车商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总裁曹鹤表示,“这样的调整,除了正常情况,还有可能是股东对公司上市的看法不一致,或者是上市遇到了困难。”
如果是内部股东意见不一,那么除了赴美IPO上市,摆在理想汽车面前的还有国内科创板上市、港股上市两条出路。但由于科创板上市要求比主板上市要更加严苛,结合理想汽车当前经营状况,想要登陆科创板上市差距过大,所以业内分析港股上市将是其大概率会选择的方向。
而按照香港联交所的相关规定,企业在港上市的条件之一是上一财年盈利2000万港元(约合人民币1810万元)。但事实上,新势力造车想实现盈利有多难大家是有目共睹的。特斯拉作为新汽车的龙头,创业15年才实现盈利。而对于理想汽车而言,其首款量产车型理想ONE从上市交付到现在才不过半年时间,后续产品技术研发、扩张产能等投入也是不得不面对的“吸血鬼”,应该说想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实现“财年盈利2000万港元”是几率渺茫的。
总之,无论业内如何看衰赴美IPO的可行性,理想汽车前序为上市所做的所有准备都是冲着这条路来的,11位股东集体出质股权背后,究竟是就此放弃赴美IPO转而港股上市,还是继续为IPO上市搭建VIE结构,谜底还要交给理想汽车的下一步行动来回答。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我还是杰
近日,资料显示,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理想汽车关联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总工程师马东辉退出该公司董事职务;同时该公司注册资本由约亿元人民币变更为约亿元人民币,减幅为。
1999年,马东辉获得武汉理工大学动力工程学士学位和机械硕士学位,2003年获得上海大学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学位。2003年12月至2010年5月,其在建世国际汽车设计(北京)有限公司担任车身部门总监。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其在IAT汽车技术有限公司担任高级项目经理。2011年6月至2015年9月,其在三一重工车身有限公司担任研究所所长。之后,马东辉成为理想汽车联合创始人之一,自理想汽车成立以来一直担任其总工程师,负责研发工作。
目前,理想汽车官方并未说明马东辉退出的原因,而2020年10月,理想汽车官方曾宣布,任命樊铮为公司董事会独立董事,以及公司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薪酬委员会、提名及公司治理委员会成员。
优质审计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