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owwhite白雪
信息化环境下审计专员应具备的能力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计算机已经成为我们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现代审计人员,必须利用计算机技术提高自己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适应信息环境下审计工作的需要,更好的履行审计职能。因此要求计算机审计人员必须具备以下四种能力。
一、精深的业务能力
现代审计已经由传统的手工审计转变为计算机审计,它要求审计人员不仅要具备财务、经济、法律、工程等方面的知识,还要熟练地掌握计算机知识,因此计算机审计人员需要具备的业务能力是多方面的。一是数据的采集和整理能力。计算机审计的载体是电子数据,这就要求计算机审计人员第一步要根据确定的审计方案和采用的审计软件,要采集的数据格式、大小等因素,利用数据库本身的导入导出功能和ODBC方式或其他方法采集到被审单位数据,然后依据审计重点整理数据,去除冗余使之能满足AO或SQL分析的要求。二是数据的分析能力,能够熟练的'利用AO功能或SQL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锁定审计重点、找出审计疑点、查出具体问题、归集审计证据,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三是熟练掌握审计信息系统的能力,能够设计和实施合适的审计程序,评价生成电子数据的信息系统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可靠性。四是综合归纳能力,审计分析出的问题是审计成果,审计报告是审计成果的载体,它反映了审计工作的整体水平。如何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能以小见大、由表及里地分析问题的根源,围绕地方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宏观经济形势,揭露出问题的本质和管理制度中的漏洞,进而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可行性建议,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文字综合能力。
二、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
作为一名现代审计人员,不仅要有熟练的业务水平和扎实的政策水平,更重要的是要有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审计人员既承担重要的审计任务,又要共同协作完成承担的审计项目,因此,内部要处理好部门之间、审计组成员之间、上下级之间的关系,只有协调好这几种关心,充分调动审计组每个人的积极性,才能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控制审计风险,节约审计成本;外部要处理好与被审计单位、与各有关部门的关系,这些关系协调处理得好坏,直接影响审计部门在社会上的形象,直接影响审计在公众中的威信。作为计算机审计人员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即不能简单地以监督者自居,又不能事事唯唯诺诺谨小慎微,这就要掌握沟通协调的艺术和技巧。
三、较强的学习能力
当今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计算机审计人员必须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的学习。不但要学习计算机知识数据库知识、AO-OA交互的知识,还要学习财经法规、经济管理、政治理论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做到与时俱进。同时要创新学习方法,不但要向书本学,还要善于向实践学、向被审单位学、向专家学,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创新。计算机审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仅从书本上学是不够的。计算机审计人员在提升个人学习能力的同时,也应该重视审计组学习,要有效地将个人学习能力逐渐转化为审计组的学习能力,使整个审计组的计算机审计能力有所提高。
四、敏锐的洞察力
作为一名现代审计人员,要有高度的职业敏感性和职业洞察力。审计中不但能从被审单位纷繁复杂的电子业务数据和电子财务数据中发现蛛丝马迹,更应该关注审计的外围环境从中发现问题的端倪,特别是对被审计单位的资产、账号、下属机构等要特别留意,账外帐、小金库等大多隐匿在这些方面。要用发展的眼光,动态的思维,宏观的方法看待问题。要具有分析问题的能力,善于从 “死数据”中发现“活问题”,善于运用数据,而又不拘泥于数据,从数据的变化和外部环境中挖掘问题的线索。因此,敏锐的洞察力是发现问题,改善管理,为宏观决策服务的重要保证。
斯蕾油画
1、凡从事审计工作的人员,都应事先经过适当的专业培训,并且具备熟练的专业技能
2、审计人员应依法执行职务
3、审计人员不仅必须具备丰富的学识与实践经验,更需要具备客观公正的髙尚品瘅
4、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应没有经济利害关系
审计人员执行职务的原则有以下三项:
一是回避原则。审计人员在办理审计事项时,与被审计单位或者审计事项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二是保密原则。审计人员对其在执行职务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和被审计单位的商业秘密,负有保密的义务。
三是受法律保护原则。审计人员依法执行职务,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拒绝,阻碍审计人员依法执行职务,不得打击报复审计人员。
扩展资料
根据《审计法》和《审计法实施条例》的规定:
直接进行下列审计:
——本级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
——本级各部门(含直属单位)和下级政府预算的执行情况和决算,以及其他财政收支情况;
——国家事业组织和使用财政资金的其他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
——中央银行的财务收支;
——国有及国有资本占控股地位或主导地位的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损益;
——国有及国有资本占控股地位或主导地位的企业的资产、负债、损益;
——政府投资和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建设项目的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
——政府部门管理的和其他单位受政府委托管理的社会保障基金、社会捐赠资金以及其他有关基金、资金的财务收支;
吃肉肉变胖子
成为内部审计师的条件
在承认内部审计环境差、工作难做的同时,其实与内部审计师是否称职有很大关系,合格的内部审计师不仅应具备丰富的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专业胜任能力。那么,如何才能成为合格的内部审计师呢?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成为内部审计师的条件,欢迎阅读。
需要掌握的知识
1、具备一定的内部审计的知识。作为内部审计人员,掌握一定的审计知识是关键,就像医生需要掌握一定的医术一样是最起码的要求。
2、具备一定的财务知识。财务作为企业核心,除专门的信息中心外,归集的信息最为全面,掌握一定的财务知识,能使审计人员通过财务系统了解到很多的业务轨迹,为审计工作提供线索。
3、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在面临各种风险的条件下,内部审计师必须理解风险管理的'概念,风险和控制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只有风险而无控制就可能出问题,只将控制而无风险是在浪费资源。
4、公司治理。因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参与者之间存在着报告关系,掌握公司治理知识成为内部审计师的必需,将公司治理作为审计对象,能够促进公司治理与企业管理及其内部控制的整合。
5、信息技术。内部审计师必须迎接信息技术的挑战,要了解本单位的信息系统和各种审计软件,通过审计软件可以提高审计效率和审计质量。
6、单位的经营业务。熟悉本企业的经营业务对内部审计来说至关重要,若不懂本单位经营业务,就不能深入企业内部,去发现单位须改善的问题。
以上知识通过多看相关方面书籍就可以掌握,但是,学习知识不是目的,具备一定的能力才是关键,内部审计师需要具备哪些能力呢?
要具备的能力
1、分析问题的能力 分析问题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的始末,从制定审计计划、分析发现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等都需要内部审计师具备很强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2、发现问题的能力 在一个陌生的组织中如何发现问题,是内部审计着每天都要面对的问题,发现问题是审计人员的天职,也是内部审计师的立身之本,如何发现问题需要内部审计师的敏感性和判断力。
3、解决问题的能力 只发现问题显然不够,还要与被审计单位一同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能把问题解决掉才有可能是被审计单位和管理当局接受审计意见,合格的内部审计师必须具备很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4、表达能力 不管有多么重大的审计发现,也不论有多么可行的问题解决方案,如果不能把问题和方案表达清楚,会使你的审计成果大打折扣,合格的内部审计师需要具有书面表达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5、人际交往技巧 由于内审人员经常发现被审者工作中错误或低效率的地方,所以内审人员经常会存在潜在的人际冲突,具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以积极的态度运用人际交往技巧可以有效解决人际冲突。
知识掌握相对比较容易,而对于能力的提高不是只靠看书学习就能见效的,怎么才能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呢?
平时做到“三练”
1、练思考 作为内部审计师,一定要锻炼自己的思考性,敏捷的思维非常关键,我们要在工作、学习、生活中有意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要勤于思考,遇到一些事情和案例就主动去思考,思考时注意思维的逻辑性与严谨性。通过思考,把实践与理论知识紧密结合,做到“学为我所用”,通过思考,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思考人与人之间的微妙关系,处理好人际交往。
2、练观点 凡事不仅要多思考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还要通过理性的思维形成自己的观点,形成观点后要与他人的观点相比较,找出自己观点与他人观点的不同,必要时就不同的观点进行讨论,找出自己观点与他人观点的不同的根本原因。参与相关专题讨论也是锻炼观点的有效途径,我们应把握好讨论问题的机会,主动发表发言,来锻炼自己的看法与观点。
3、练表达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要认真把一件事情表述清楚,表达后要问听者是否听明白,有些人平时能把要说的事情表达清楚,可是一遇到一些事情可能由于紧张,总表达不清,这类人应多利用机会锻炼在公众场合发言,以摆脱怯场的心理,来提高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 平时多练笔,写出自己做过的事情和想法,是提高书面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多参与网上专业论坛讨论、多向报刊杂志投稿都可以提高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写作时应注意尽量将专业语言转化成通俗易懂的大众化语言,以使自己以后撰写的审计报告能让报告接受者看明白。 相信,通过学习以上的审计相关知识,平时注意“三练”,培养和提高专业胜任能力,合格的内部审计师将触手可及。
优质审计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