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尾巴狼外婆
齐帆齐微课转眼间,到审计部门两年有余了,总共参加了3次上级审计项目,当了3次主审,都说:一般的人做不好审计工作,做得好审计工作的都是精英。确实,刚到新单位业务科室待了1年,就被调到审计科,压力非常大,内心彷惶,一次次地质疑自己,想申请调整科室,又说服自己,坚持下去~ 就在此时此刻,我也是刚加完班回来,中午也在加班,主审刚改完确认书,自己检查了无数次,有一个数据还是错了,非常自责。 想交一份让领导满意的审计答卷,内功还是不够,有些审计重点没有掌握,有些表述不够精准,有些问题还没有落实。 刚进行时,问一名老内审:“要花多长时间适应审计工作”,他回答说:“3~5年”,刚到部门不到2年,也许,我对自己的要求太高了。确实,没有3~5年的内审工作沉淀是做不好内审工作的。 那么如何做一名优秀的审计人员? 01 强化学习,熟悉制度 审计人员学习应该放在首位,审计工作涉及全单位上下各科室制度,尤其是财务、业务制度,在平时就要留意收集、学习。 要加强与其他科室沟通交流,尤其是新进审计人员,不定期到各业务部门跟班学习,掌握最新制度变化、处理流程。 审计工作掌握各部分资料、数据,提高审计质量,可以最大限度提高绩效管理,减少跑冒滴漏。 02 加强沟通,和谐共生 专业能力很强,不善于表达、沟通,也是审计人员的死穴。 审计人员要加强与审计对象的沟通交流,尽可能还原真相。 要正确把握审计重点、讲究审计技巧、方法,分清问题类型。 采用多层次沟通方式,既讲究和谐,又讲原则。 03 细查深挖,步步为营 审计中,抓住主线,坚持深挖细查,层层推进、步步为营…… 天下天事必作于细,审计工作不能浮在表面,做做深做细、小心谨慎。 柴静在《看见》里提到“很多国人不注重准确性,混淆视听,蒙混过关”。 审计讲究数据的衔接,相关数据要严丝无缝地契合~ 04 提升能力,练就本领 审计人员要有较强的综合能力,不但要有较强的业务能力,还要有较强的文字综合能力。 审计报告详略得当、重点突出、简明扼要。熟练掌握各种文档操作,比如ppt、excel、word,便于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争取参加上级审计项目,多与同行沟通交流,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学习上级行审计经验,走出去,你才会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作为审计新兵。有过彷惶,有过畏惧,有收获,也有惊喜,这都是成长路上必须经历的过程。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天边,远山如黛,残阳如血。明天,又迎着光辉的朝阳,走在审计的光辉大道上…… 齐帆齐第4期28天写作成长营(2) 1007 字。累计2276字。
爱我大兴
其实不只有学习压力。压力还有很多。
首先:会计行业压力
会计行业压力分两部分:政策压力和竞争压力。
政策压力:会计行业是个比较特殊的行业,显著的一点是国家财税政策总是在不断调整。
从2012年起,《企业会计准则》一直在不断修改中,甚至今年又修订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每一次调整都需要财务工作人员学习新的政策内容,并且实施到新的记账方式、报表等具体工作中。比如最近两年比较热门的财务改革“营改增”,缴纳营业税的应税项目改成缴纳增值税项目,增值税只对产品或者服务的增值部分纳税,减少了重复纳税,相信很多公司的财务工作者都参加了相关培训。随着政策而来,学习压力也来了。新政策、新内容让很多会计人压力山大,不学,根本无法适应以后的工作需求!
竞争压力:就目前会计行业而言,大多数会计人只拥有会计从业证书,底层会计人员严重过剩。
财务代理公司的大批量涌现,使很多小企业再也不需要聘请全职会计人员做账,更让底层会计人的就业压力空前倍增!与底层会计人员供大于求的状况相反的是,大、中型企业,对于高端会计人才的需求非常明显,拥有注册会计师、中级会计师、税务师、审计师证书的高端人才非常抢手。据中注协2017年7月7日数据显示,我国目前个人注册会员已达23万人,距离此前专家预测我国注册会计师岗位整体需求约为30-35万人,缺口仅有7-12万人,竞争压力巨大!
会计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会计人越老越吃香”这种情况将成为历史。
其次:财务工作压力
实话实说,财务工作本身压力就挺大的。主要分为老板/高层压力,同事压力,税务部门压力这三个方面。
先说领导压力。因为财务部门管钱又管账的特殊性,公司领导对财务部员工一般都会比较重视,但是重视并不代表领导/高层会给财务部员工高收入。
相反,高层往往会问:这个月怎么报了这么多税?某某某公司的款项为什么还没到?这、这根本不是我们能人为控制的好不好?公司老板和股东往往并不是财务出身,对会计流程和相关规范了解甚少,很多时候会把问题归结到财务部门身上,会计人压力山大!
同事压力。在各个公司中财务部恐怕是最不好说话的部门,因此也得罪了很多人。导致我们财务工作人员被误认为高人一等。其实财务人员只是按照公司的规章制度办事而已,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其他部门的同事不理解;不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公司老板一定不同意。财务人被夹在两者中间,压力指数飙升……
税务部门压力。“查账”,一个让财务人员瞬间头大的名词。这意味着,财务部要向国税人员准备年收入、进项税额、销项税额、应交增值税、已交增值税等等等等一系列财务报表和发票。每次查账都会让财务部如临大敌,压力十足。这种情形像极了小时候我们把作业交给负责批改的老师,老师这是我的作业请您批改……每次查账结束后,财务人员都会长长的舒一口气——终于结束了。
最后:各种考试压力
考试——又一个让会计人不得不面对的痛苦字眼。好像没有哪个职业能和会计人需要考的试相提并论,无论是考试的数量还是难度。
初步统计一下,和财务相关的考试大约有: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已暂停)、会计初级职称考试、会计中级职称考试、会计高级职称考试、注册会计师考试、税务师考试、注册资产评估师考试、审计师考试、CMA、ATT等等等等。而常见的初级会计、中级会计、注册会计师考试通过率持续走低,考试的难度却越来越高。
初级会计职称一次性通过率仅为25%!
中级会计职称考试一次性通过率仅为10%!
注册会计师考试各科通过率均为15%左右!
其实,没有细数的压力来源还有很多,比如来自家庭内部的压力,比如来自企业财务制度不合规的压力,比如来自人工智能想要抢夺饭碗的压力……这些压力让我们会计时时刻刻保持高度的危机感,并且在学习的道路上不停向前推进!加油,会计人!
大铭空调
会计专业大三学生来答~如果只是水一水,考试前临时抱佛jio, 专业学习压力不算大,但是只要想有优秀的成绩,这个专业有很大的学习压力。所以,要想学好会计,也要付出很多时间和精力。
会计专业的学习偏记忆理解型。对于思维的灵活和记忆力要求高。就拿税法这门课举例子,税率的变化迅速,各种课税对象和税目,都需要清晰记忆,其中还涉及大量的计算,因此在记忆的基础上还要熟练掌握和理解。在我学习这门课的时候,几乎每天都在看老师的课件,对于ppt中涉及的题目,都要做到看完一遍题目就立刻开始动笔计算。在税法课期末考试的前几周,我们寝室每天都在挑灯夜战刷题,感觉有种备战高三的熟悉感。因此,当个会计专业的学生也有秃头风险啊。
会计专业虽然不如其它理工科专业在考试周经历狂风暴雨的洗礼,但是功夫都要用在平时。审计这门课程,我们把老师发的需要了解阅读的课外内容打印下来发现就像砖头一样重,很多需要在课下阅读后,在课上才能跟得上老师的进度,如果越拖越多,那么学到后面压力也是越来越大。因为,会计专业的课程更像是一条锁链,一环扣一环,如果前面的没掌握好,后面就无法连接,要用更多的精力才能弥补上。
除此以外,会计专业也面临着就业压力。虽然会计专业很吃香,在各个行业都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这也意味着每年有大量的会计专业学生毕业,也有很多其它专业的拥有会计专业证书的同学一同竞争。所以,如果有想有一份不错的工作,还是要在学校学习的基础上,考虑一下自己需要考的证书,来让自己更有优势。
希望有帮助到你~谢谢
小雨点Mei
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会计专业大四学生,对这一题应该很有发言权了。
首先,答案是肯定的,会计专业的确不是一门特别轻松的学科。
但是进入到大学阶段,专业选择的意义就在于在所选择的的这个学科内,由浅入深,尽力将学科的知识挖掘的更深入更透彻,有更多的压力其实也意味着将会有更多成长。
大一的时候,要学习公共基础课,高数、思修、马原、计算机技术基础、C语言等,还有专业相关的管理学原理、基础会计等等,在别的专业有整个半天的空闲时间的同时,我们会计两个班的同学总是早出晚归。
到了大二,我们也是全校最早开专业选修课的专业,其中有英文财务会计、金融市场学等,需要对商科其他相关专业课程进行学习,有些还要双语教学。
在会计本身方面,从基础会计,到中级财务会计,到高级会计,另外专业领域还有成本会计、管理会计、税法、审计、财务管理等,都是我们的必修科目。
会计本身是一个兼具记忆性和灵活性的科目,不仅仅需要很多理论知识的背诵和记忆,更需要深入地理解,才能灵活运用于不同的业务情形中。
另外会计专业的竞争也非常激烈,大家都非常努力,在学习之余还会参加各种职业资格技术考试,大家都处在良性竞争的环境中,每个人都非常害怕自己被落下,很多人到大四毕业的时候都已经通过CMA、ACCA考试。
会计虽然学习压力很大,但是只要努力,就一定会有收获~
优质审计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