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万资金
撰稿|李肖
2021年的第一份银行股半年度业绩快报,比2020年来的更早一些。
6月30日晚9点,常熟银行发布2021年半年度业绩快报,有两项数据增速明显,其一是总资产达亿元,同比增长。其二是实现归母净利润亿元,同比增长。
一般来说,银行股半年度业绩快报通常在7月中下旬开始披露, 常熟银行这次一马当先,还没到7月就抢先公布“成绩单”,成为了A股40家银行中最快的一个。
| 首份上市银行半年业绩快报
由于是业绩快报,常熟银行只是公布了一些主要经营数据, 但其中亮点也很明显。
截至2021年6月末,常熟银行总资产达亿元,同比增长。上半年,常熟银行实现营业收入亿元,同比增长;实现归母净利润亿元,同比增长。
今年3月30日,常熟银行发布2020年报显示,该行总资产站上两千亿达到亿元,较年初增亿元,增幅。而今年上半年过完,该行总资产再度以2位数的增幅,较上年末增加了亿元。
按照这种增速, 今年三季度过后,常熟银行总资产突破2500亿元应该不是问题。
业绩快报中,常熟银行更亮眼的数据还有高达的净利润增速。
众所周知,2020年各行各业遭受新冠疫情影响,银行在抗击疫情的同时要向实体让利万亿。
因此2020年银行股的业绩清一色的“不忍直视”,净利增速少有突破5%的,甚至呈负数的也有不少。拿常熟银行来看,2020年的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
到了2021年一季度,常熟银行的业绩有所恢复,增速分别为、。而上半年超过15%的净利润增速,超出很多人预期,以至股吧有投资者感叹:“常熟银行的业绩恢复比预期的来得更快,也更好。”
| 第二季度净利润增速超30%
以常熟银行为坐标,有部分分析师认为,今年上半年银行板块整体净利润平均增速有望达10%,部分优质银行预计超25%,整个中报表现将大幅优于去年同期。
中信建投指出,2021上半年常熟银行的业绩快报表现亮眼,尤其是净利润增速保持快速增长。从业绩增速数据来推测,预计常熟银行息差回暖,不良下降,拨备覆盖率稳定,整体基本面持续向好。
中银证券研报测算,以常熟银行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速较1季度提升个百分点至,从单季来看,该行第2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速约30%。
或许, 这一“隐藏”的单季度超高增速才是常熟银行迫不及待对外宣布的重点所在。
好消息对于股价的刺激是立竿见影的,7月1日,常熟银行开盘即开启上扬走势,截至上午10点,股价涨幅就达到了,全天下来,股价报收元,涨幅为。
蛋糕上的草莓1
银行有以下作用:银行是经营货币的企业,它的存在方便了社会资金的筹措与融通,它是金融机构里面非常重要的一员。一方面,它以吸收存款的方式,把社会上闲置的货币资金和小额货币节余集中起来,然后以贷款的形式借给需要补充货币的人去使用;在这里,银行充当贷款人和借款人的中介。另一方面,银行为商品生产者和商人办理货币的收付、结算等业务,它又充当支付中介。总之,银行起信用中介作用。商业银行的基本职能包括:信用中介; 支付中介; 信用创造; 金融服务
卷毛咕咕
17家银行晒出**工资单!同是银行人,差距咋这么大? 2017年05月09日
近日,中国17家银行**工资单被披露……从披露的17家银行年报来看,相比2015年,2016年这17家银行的员工共减少了8540名,减幅仅有,非常有限。而薪酬则是有增无减,上述17家银行去年员工薪酬总支出达到亿元,上升。2016年“**好雇主”的头名被招行夺得,平均年薪上涨近10万,人均年薪达到万元,成功取代2015年的平安银行。
1.合计年薪上涨
截至4月20日,17家上市银行披露年报,银行员工的薪酬情况也逐渐水落石出。有关的行业裁员的情况,迹象似乎并不明显。根据同花顺统计,17家银行员工2016年合计为万人,比2015年少了8540人,减少比例为。四大行因为基数大,员工减少人数也相对多。其中,工商银行减少的人数最多,达到7635人,建设银行和农业银行紧随其后,去年分别减少6701人和6384人。减员人数比例多的公司是招商银行,2016年的人数为70461人,相比2015年的76192人,减少幅度为。
社科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认为,银行业人员减少主要基于两个方面,一是周期性因素。目前实体经济在底部徘徊,其他行业有去产能和减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银行业也不会独善其身;其次是升级换代的因素。目前电子化的程度越来越深,电脑、手机的操作越来越方便,不少需求可以直接在互联网上完成,减少了对物理网点的需求,相应的柜面人员的需求也会下降。
“我们现在的网银很方便,来网点办事的客户越来越少,我们四个窗口,一般情况下只开两个。”招行的一位大堂经理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与此对应的是,17家银行里也有增员的公司。其中,平安银行的增员人数最多,合计增加4586人,相比2015年的32299人,增加了。
去年三季度刚刚上市的常熟银行在2016年大举招兵买马,员工人数暴增一倍以上,从2015年的2370增至2016年的5025人。
人数大增,业务也突飞猛进。据3月30日晚常熟银行披露的年报显示,2016年,常熟银行实现营业收入亿元,同比增长;利润总额亿元,同比增加亿元,增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亿元,同比增长。截至2016年末,常熟银行资产总额达亿元,较2016年初增加亿元,增幅。
沸沸扬扬的降薪似乎只是个传言。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17家公布年报的银行,合计发放薪酬亿元,2015年则是亿元,在人员减少的情况下,薪金支出却上升了。除了平安银行、江阴农商行的银行员工人均薪酬下降之外,其余15家银行的薪酬都有一定程度的上升。
17家银行中农业银行的薪金支出**,达到了亿元,而薪酬最少的是无锡银行仅支出3203万元。此外还有四家银行薪酬支出也超过百亿,分别是工行、中行、建行和民生银行,其数额分别是亿元、亿元、亿元和亿元。
2.招商银行成“**好雇主”
在这17家银行里,人均薪酬**的银行是招商银行,2016年员工人均薪金达到万元。2016年招商银行可谓“豪气”十足,人均加薪近10万元,加薪幅度高达。
除了招商银行之外,民生银行和浦发银行的职工平均薪酬也都超过了40万,和2015年相比(2015年仅有民生银行和平安银行两家银行的人均薪酬超过40万),队伍呈现扩容。
国有大行的薪酬相对低一个台阶,五大行中的人均薪酬全部在30万以下。其中,农业银行居后,人均年收入在万元;交通银行**,达到万元。
平安银行虽然整体的薪酬仍居前列,但是相比2015年却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降薪,2015年平安银行人均薪酬为万元,领跑银行板块,而2016年则降至万元,下降近13万元,降幅为。“去年确实薪酬降幅较大,主要是年终奖这块调整得较厉害,去年个别同事的年终奖甚至不足百元,因此也造成了过完年之后的离职。”一位平安银行前员工表示。
虽然薪酬支出下降绝对值不比平安银行,但常熟银行相对的降薪幅度更高。2015年常熟银行未上市时,2370名员工的薪酬为万元;2016年上市之后则出现快速下降,5025名在职员工的人均薪酬降至万元,降幅达到。如果和2014年相比,数字则更是惊人,当年其员工人均薪酬为43万元,两年时间薪水腰斩。以业务及管理费用项的员工费用(员工成本/职工薪酬)这个指标计算,目前已经披露2016年年报的17家银行去年员工平均薪酬为万元,2015年人均薪酬为万元,增幅为。
“金融行业的薪酬虽然依然处于金字塔的顶端,但是增速已经大幅放缓,特别是银行业。银行业薪酬的变化也是行业周期波动的一个映射。目前中国经济进入转型期,过去银行赚钱赚到‘不好意思’的情况逐渐一去不返,多数银行的增速只有个位数,与此同时不良率却在上升,在这种情况下,银行的薪酬难免会受到影响,有升有降才是市场化的行为。”瀚纳仕中国区执行总监兰熙蒙表示。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关于银行减员降薪,券商裁员转型之类的消息,时不时就会出现在网络上,在这些道听途说中,很多人觉得“金”饭碗的成色已经变得黯淡,然而真实的情况是怎样呢?金融行业的从业者是不是过得很惨淡呢?
3.十七家银行总薪酬2020亿元
截至目前,总共有17家银行披露了2016年年报。据21世纪经济报道统计,这17家上市银行员工2016年合计为万人,比2015年少了8540人,减少比例为,减员幅度并不明显。
就五大行而言,因为员工基数较大,减员数量也相对多。其中,工商银行减少7635人;其次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去年员工总数也都减少超过6000人,分别为6384人和6701人;交行则增加1088人。
有银行减员,也有银行在增员,而增员最多的是平安银行,其2016年员工总数为36885人,相比2015年增加4586人,增幅为。此外也有一些城商行增员比较明显,如常熟银行等。
在银行发放薪酬方面,17家银行合计发放薪酬为亿元。而其中人均薪酬**的是招商银行,其2016年员工人均薪酬达到了万元,可谓“最壕”银行。
紧随招商银行之后的是杭州银行,人均薪酬达到万元,但是杭州银行的员工总数仅为6176人。此外,民生银行、浦发银行、中信银行的人均薪酬也都超过40万。**的是常熟银行,人均薪酬为万元。
五大行的人均薪酬均在30万元以下,其中交行**,人均薪酬为万元;**的是农行,人均薪酬为万元。
4.券商人均薪酬高达52万
截至目前,共有27家券商公布了2016年年报。据同花顺数据显示,这些券商合计发放薪酬为912亿元,2016年的员工总数为人。以此计算,券商行业的人均薪酬达到了万元。
在支付给职工的薪酬总额方面,考虑到券商经常对高管及中层业务骨干都有薪酬“递延支付”的惯例,为了更好反映当年券商实际发放的薪酬情况,我们以现金流量表中的“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简称“支付职工薪酬”)指标作为参考。
以此来看,2016年支付职工薪酬**的是中信证券达亿元,中信证券也是**一家支付职工薪酬过百亿的券商。随后的广发证券、国泰君安分别为亿元和亿元。排名**的是宝硕证券,2016年支付职工薪酬为亿元,但是相对大券商而言,宝硕证券的员工总数则少得多,仅为2739人。
尽管中信证券职工薪酬总额较高,但是由于其员工人数也最多,达到万人,所以在人均薪酬方面并不占优。人均薪酬**的是国金证券为万元,其次是海通证券的万元,中信证券则以人均万元位列第三。
随后是锦龙证券、国海证券、兴业证券、华泰证券、东方证券、广发证券、西南证券、国信证券,这几家券商人均薪酬都在50万元以上。而**的是华安证券,人均薪酬为万元。
声明丨本文由高顿ACCA转载发布,内容来自自:21世纪经济报道。如需转载或引用请注明出处。更多精彩内容,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高顿ACCA”(gaodunacca)。
优质审计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