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69

gavin70606
首页 > 审计师 > 审计师的应交增值税知识点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维尼yuan

已采纳

您好,我就为大家解答关于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讲解,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一、增值税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

2、 如果是小规模纳税人,在应交税费科目下设置一个“应交增值税”二级明细科目就行了。

3、 2、如果是一般纳税人,在“应交税费”科目下设置“应交增值税”二级明细科目,在“应交增值税”二级科目下设置“进项税额”、“已交税金”、“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三级明细科目。

4、 3、“应交税费”科目,核算企业按照税法等规定计算应交纳的各种税费,本科目可按应交的税费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5、企业应交的增值税,在“应交税费”科目下设置“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进行核算。

6、“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的借方发生额,反映企业购进货物或接受应税劳务支付的进项税额、实际已交纳的增值税等,借方分别设置“进项税额”、“已交税金”等专栏;贷方发生额,反映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应交纳的销项税额、出口货物退税、转出已支付或应分担的增值税等,贷方分别设置“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等专栏。

7、“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交纳的增值税;期末如为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多交或尚未抵扣的增值税。

8、 进货时借:库存商品 借:应交税费--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等2、销售时借:银行存款等 贷:主营业务收入 贷:应交税费--增值税(销项税额) 3、结转销售成本时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4、月末,计算应交增值税(暂不考虑是否有以前留抵的进项税额) (1)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6000-5000=1000 (2)会计分录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1000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1000 (3)下月缴纳时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1000。

审计师的应交增值税知识点

300 评论(9)

十米之上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的三级科目如下:(1)进项税额:准予从当期销项税额中抵扣的增值税额;(2)销项税额抵减:因扣减销售额而减少的销项税额;(3)已交税金:当月已交纳的应交增值税额;(4)转出未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转出当月应交未交或多交的增值税额;(5)减免税款:准予减免的增值税额;(6)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出口货物的进项税额抵减内销产品的应纳税额;(7)出口退税:出口退回的增值税额;(8)销项税额:销售应收取的增值税额;(9)进项税额转出:不应从销项税额中抵扣,按规定转出的进项税额。

214 评论(14)

海天浪涛

增值税会计核算知识点的问题,主要存在以下1、增值税会计制度的问题我国现行的增值税是生产型增值税,虽在进行着过渡改革,但主要还是这种增值税类型,其征收的依据、范围及税额等都是很不完善的,在一些规定上也是和增值税的理论相违背的,很多具体项目中税率及征收范围的不稳定,加大了增值税会计核算的复杂性。我国现行增值税会计在实质上属于财税合一模式,这种模式的会计核算过分的强调了税法规定,而不是依照自身要求及原则,这就使得所提供会计信息不能真实客观反映企业财务状况。2、增值税会计处理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对权责发生制、可比性及重要性原则的违背和会计信息的处理不及时等,在增值税会计核算中,所采用的是混合制的原则,是对当期的进项税及销项税进行处理的,在当期销项税中其销售额是按照权责发生制进行确认的,而对当期进项税则运用的是购进的发票扣税法。在税法中规定,当纳税人购进货物的时候,所获得增值税的专用发票中的进项税额能够抵扣应缴纳税额,这些货物的成本是不含税的成本,但排除了四种情况,这就让不同用途的购买存货成本缺少可比性。【改进措施】1、对我国现行增值税会计保持财税合一及价税分离模式,且给予改进,增值税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费用,应该在企业的资产损益表及负债表中给予反应和披露,从而增强企业成本费用意识,并在会计科目上设置增值税、递延税项与增值税和应交税金与应交增值税三个科目。同时要承认会计核算中的暂时性及永久性差异,在平时的记账中,不论是否获得专用发票,都要按照实际支付成本记录购买的货物,销售的收入也要以实际的应收金额来记账,在这种情况下,销售收入和采购成本均成为了含税的账户。2、扩大增值税的范围需要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可以先将跟货物联系较为紧密的交通运输业、建筑安装业、服务行业及电信行业等进行增值税的征收,从而是这些行业的增值税改革能够顺利地进行。为了增值税抵扣联条的完整要逐步减少优惠免税的范围,并对增值税完全地实行价外税制度,要求物价部门进行大力的配合,所有的商品按照不含税价进行核算,每个流通环节都要按照税价分离原则进行发票的注明,对于商品的零售环节,也要实行价税在发票注明的方法,从而增强我国民众的纳税意识和税收征管。3、会计信息披露机制是会计工作中的主要内容之一,另外要强调配比原则,计税销售额要用收付实现制来进行确认,并在已有的会计科目下设置两项四级子科目,如销项税额中增设应转税额及待转税额,前者按照收付实现制进行确认,后者按照权责发生制来进行销售确认,同样,在进项税额里也可以设置这样的子科目。

272 评论(8)

我们的季节e

(一)一般纳税企业的账务处理(1)增值税是就货物(生产销售货物和进口货物)或应税劳务(加工劳务和修理修配劳务)的增值部分征收的一种税。应该注意的是,除上述两种劳务外,其他劳务缴纳的是营业税。增值税按月缴纳,计算如下:应交增值税=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2)科目设置。一般纳税人应在“应交税费”科目下设置“应交增值税”和“未交增值税”两个明细科目。“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下设“进项税额”、“已交税金”、“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转出未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等专栏。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增值税日常稽查办法的通知”,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在税务机关对其增值税纳税情况进行检查后,凡涉及到应交增值税账务调整的,应设立“应交税费——增值税检查调整”专门账户。 (3)进项税额的处理。进项税额分为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和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分别处理如下:①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有三个来源:取得了增值税专用发票、取得了完税凭证、计算得出(按运费的7%、购进免税农产品按买价的13%和废旧物资按收购价的10%计算进项税额)。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应价税分离入账,见下例:【例4】甲公司于2008年6月2日购入原材料一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100万元,增值税为17万元,货款已用银行存款付清,材料已验收入库,则甲公司账务处理如下:借:原材料1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7(代垫)贷:银行存款 117【例5】甲一般纳税企业收购农产品一批,适用扣除率为13%,实际支付的价款为150万元,收购的农产品已入库。该企业采用实际成本法核算,则: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50×13%) 贷:银行存款 150 ②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主要有购进的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即用于应交营业税的项目)、购进的货物用于免税项目(如古旧图书)、购进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和个人消费。如果进项税额不得抵扣,应价税合一入账,见

325 评论(8)

相关问答